公差与测量技术 第5章 测量技术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0
第1章认识互换性、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课后作业1【判断题】测量时直接从测量器具上读出被测几何量的大小值叫直接测量。
正确答案:√2【判断题】测量零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参数的综合效应或综合指标叫综合测量。
正确答案:√3【判断题】检验孔用的量规称为塞规,检验轴用的量规叫环规或卡规。
正确答案:√4【判断题】常用游标量具有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和高度游标卡尺。
正确答案:√5【判断题】应用螺旋微动原理制成的量具通常叫游标卡尺。
正确答案:×6【判断题】常用的测微量具有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和深度千分尺。
正确答案:√7【判断题】测量误差的来源是由人员误差及读数误差产生的。
正确答案:×8【判断题】测量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也叫偶然误差、粗大误差也叫过失误差三种。
正确答案:√9【判断题】量规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合格,而不能获得被测几何量的具体数值。
正确答案:√10【判断题】量规是指有刻度的专用计量器具。
正确答案:×第2章尺寸公差与配合课后作业1【单选题】Ф30js8的尺寸公差带图和尺寸零线的关系是( )。
A、在零线上方B、在零线下方C、对称于零线D、不确定正确答案:2【单选题】Ф65g6和( )组成工艺等价的基孔制间隙配合。
A、Ф65H5B、Ф65H6C、Ф65H7D、Ф65G7正确答案:3【单选题】下列配合中最松的配合是。
A、H8/g7B、H7/r6C、M8/h7D、R7/h6正确答案:A4【单选题】Ф45F8和Ф45H8的尺寸公差带图。
A、宽度不一样B、相对零线的位置不一样C、宽度和相对零线的位置都不一样D、宽度和相对零线的位置都一样正确答案:B5【单选题】通常采用( )选择配合类别。
A、计算法B、试验法C、类比法正确答案:C6【单选题】公差带的选用顺序是尽量选择( )代号。
A、一般B、常用C、优先D、随便正确答案:C7【判断题】公称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因此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公称尺寸,则其精度越高。
测量技术基础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测量和检验各有何特点?答:所谓测量就是将被测量(如长度、角度等)和作为标准的反映计量单位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其量值的过程,测量需测得被测量的实际数值。
检验的特点是不能测得被测量的实际数值,只能确定被测量是否合格。
2.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类哪三类?各有何特征?用什么方法消除或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其精度?答: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特点:系统误差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使用标准的量块或精密合格的仪器可减小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才可进行。
粗大误差是由于测量者主观上的疏忽大意、客观条件的剧变或使用有缺陷的计量器所造成的。
粗大误差的结果是明显歪曲的,应剔除这些粗大误差测量值。
3.试用83块成套量块组成下列尺寸(mm)。
28.785 58.375 16.258 49.254答: 28.785:1.005一块,1.28一块,7.5一块,20一块;58.375:1.005一块,1.37一块,7一块,50一块;用91块一套的量块:16.258:1.008一块, 1.25一块,4.0一块,10一块;49.254:1.004一块,1.25一块,7一块,40一块.原则是一般选三块,最多选四块。
4.某轴的尺寸为Φ20h6,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计量器具。
答:该轴的极限尺寸为Φ20.0~Φ19.987,IT=0.013mm,查表得:A=0.001mm,μ1=0.0009mm,选择分度值为0.0005的比较仪能满足要求,其不确定度为0.0005mm。
验收极限为:上验收极限=20-0.001=19.999mm下验收极限=19.987+0.001=19.988mm5.某孔的尺寸为Φ100H10,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计量器具。
绪论1、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统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互换性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
对单件及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也同样需要。
2、完全互换性简称为互换性,它是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的,也就是零件能百分之百互换。
不完全互换性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选择或调整,但不允许有修理,所以也称为有限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性要求就是针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要求低的矛盾来选择的。
3、公差是保证互换性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零件加工后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变化必须通过检测才能知道。
公差实质的内容就是一系列国家标准或行业及企业标准,标准化是指这些标准制定到应用的全过程的活动。
互换性与前三者在零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体现。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标准的层次分类,我国的标准的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并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5、优先数系是由一些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的。
代号为Rr;公比为rrq10(r取5、10、20、40、80)。
例:R5,R10,R20和R40系列。
R5系列的数每隔5位,数值增加10倍。
6、请根据表1-1写出R10 和R10/2系列自1以后的10个数。
1.00 1.25 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 1.62.5 4.0 6.3 10 16 25 40 637、可装配性和零件的互换性不同。
零件可装配不一定有互换性,互换性强调三点:一是按要求(标准)制造、二是可装配、三是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章孔、轴尺寸极限与配合四、问答题1、实际尺寸是通过两点法测量所获得的尺寸;它是零件对应两点间的距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最全面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理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工程技术和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1.2 公差配合的概念解释公差配合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基本公差和配合的分类。
1.3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介绍技术测量的定义和目的。
掌握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尺寸公差与配合2.1 尺寸公差的概念解释尺寸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尺寸、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关系。
2.2 配合制度介绍配合制度的分类和特点。
掌握配合公差等级的表示方法。
2.3 配合的应用学习配合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配合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3.1 形状公差解释形状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形状公差的表示方法。
3.2 位置公差介绍位置公差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基本位置公差的表示方法。
3.3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应用学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4.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解释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
4.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掌握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技巧。
4.3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学习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掌握表面粗糙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测量技术5.1 测量概述了解测量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掌握测量工具和仪器的选择和操作技巧。
5.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学习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尺寸链与公差带6.1 尺寸链的概念解释尺寸链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尺寸链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6.2 公差带的概念介绍公差带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公差带的表示方法。
6.3 尺寸链和公差带的应用学习尺寸链和公差带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公差与测量技术知识点一、公差的概念公差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互换性,对零件尺寸、形状等要素所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公差是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确定的,它是指允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范围。
二、公差分类1. 尺寸公差:即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2. 形位公差:即零件位置关系与设计位置关系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3. 转动配合公差:即轴与孔配合关系中,轴和孔之间的允许偏差范围。
4. 精度等级:用于表示零件制造精度和加工精度等级,通常用数字表示。
三、测量技术知识点1. 测量工具常见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外径卡尺、深度卡尺、高度规等。
不同类型的测量工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
2.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测量工具的精度、环境条件等。
3. 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直接用测量工具对零件进行尺寸或位置等方面的测量;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计算或推算来得到零件的尺寸或位置等信息;比较测量法是指将待测零件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其尺寸或位置等信息。
4. 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小可分辨单位。
常见的表示方式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5.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通过计算、分析等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出有用信息。
常见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四、公差与质检公差在质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质检人员确定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在质检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抽样检验和全检验两种。
1.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指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以判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AQL(接受质量限)和LTPD(拒绝质量限)。
2. 全检验全检验是指对整个生产批次进行逐一检验,以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要求。
全检验适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的情况。
五、公差与制造公差在制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制造人员确定加工精度和产品互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