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 格式:ppt
- 大小:346.50 KB
- 文档页数:2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一.教学目标1.能细致观察,初步形成将自己所思、所见、所闻写下来的习惯。
2.能使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把人物描写得具体、生动。
4.能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二、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选择具体事例和把握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会使用人物描写方法,激活人物个性。
三、整体构思结合写人作文训练,让学生观察身边人,展开系列写作活动。
分四阶段:(一)准备阶段:观察人物,搜集素材1.观看采访视频,学习采访的方法。
2.选定生活中自己最熟悉的身边人实行观察,并对其实行跟踪采访,认真填写观察表格。
3.录制采访视频或音频、拍摄采访照片。
搜集写作对象的一张生活照片。
4.制作幻灯片和手抄报展示所搜集的素材。
(二)具体指导阶段:“选择素材,凸显个性”写作指导课(三)升华点拨阶段:“活用描写,激活个性”写作指导课(四)成文完善阶段:学生根据搜集的素材和已写成的作文片段,最终完成全文写作任务;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阅等环节,完成作文评价;然后,对自己的作文实行再次修改与完善。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1.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人。
2.分组采访,了解人物性格和背后故事。
3.搜集材料,分组制作幻灯片和手抄报。
第二阶段:选择素材凸显个性教学目标:1.强化读写联系,初步掌握选择具体事例以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初步形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选材体现人物个性;2.学习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课前第一阶段“观察人物、搜集素材”成果展示。
2.准备学案(一)(二)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正在实行的是一个完整的写作活动。
依托于活动,同学们的写作就有了活水之源。
在准备阶段“观察人物,收集素材”的采访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了解了很多的故事,也制作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画面精美的视频,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身边人,那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让人物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出人物个性。
写作指导:写人的记叙文以表现人物为主,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或是对与人物相关事件的叙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如何写出人物的精气神(即把人物写“活”),使人读完作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细致观察分析,把握人物性格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的生活经历、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年龄、相貌、服饰上的外在区别了。
因此,写作时,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并联系其生活经历,发掘其性格特征。
二、撷取典型事例,展示人物性格写人离不开记事,透过人物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窥视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特别是那些典型事件,最能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因此,在写人时,一定要撷取与之有关的若干典型事例,集中笔墨进行具体生动的叙述,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三、运用正面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在写人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根据写作需要,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风采(精气神)。
四、借助侧面描写,烘托人物性格侧面描写尽管不是直接地刻画人物,但有时候恰如其分地进行环境或气氛的渲染,更能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丰满、细腻入微。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总之,描写人物时,要在认真观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从而写出人物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点》作文指导及范文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中的人千姿百态。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
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类型的人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
写人的作文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使他们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一、抓住人物典型事例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
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
“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通过一件典型事例写人,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
没有典型事例,文章就平淡无奇,“写人”就没有了真正的意义。
应用典型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同学们应用典型事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二、展现人物个性1.“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XXX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实语言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凭想象“张言XXX”。
2.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
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
一个行为动作的描写,就可能使人物有个性。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当“我”赖床不起时,爸爸站到床前,瞪着“我”,一个“瞪”字,就写尽了爸爸的严厉,接下来故事可想而知。
三、善于联想用真情真言写人,首要的就是“真”。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写作指导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
写人物,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写人物的个性,就要善于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感受,要善于抓住体现性格的细节,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
一、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人物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
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如《卖蟹》中的“过滤嘴”,孔乙己身上的长衫,还有赵本山所饰的小品中的人物头上的蓝帽,无不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经历。
再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眼光、眼神能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画家画人擅画人的眼睛,作家写人擅写人的眼睛。
没有蒙娜丽莎的这双眼,就没有《蒙娜丽莎》这幅画。
二、心理描写,以心传声。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
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如有一篇《儿子眼里的父亲》写道:“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
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文指导——课型:作文课主备人:莫妙贤审核:初一备课组时间:2010.1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能力目标(1)训练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能力,通过描写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等。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3. 德育目标通过反思与借鉴,培养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技巧。
【教材分析】无【学生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学校与家庭生活经历中充满大量的人物描写对象,所以有较多的素材供学生选择。
但大部分的学生写文章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完整性和条理性。
这方面就需要老师多加指导与点拨。
【教学设想】先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包含的几种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侧面描写等。
再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这几种描写方法有深刻的印象,学会如何把它们运用到文章中去。
最后让学生尝试写片段作文,并展示成果,互评交流,总结优缺点,再让学生在堂上训练大作文。
【教学方法】讲解、交流、展示、练习【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2、训练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由学生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人物导入。
教师导语:写人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
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
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把人物写活,就离不开描写的手法。
二、理解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描写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片段篇一: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
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
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炒菜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
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
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
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
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
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
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确运用词语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
动作显个性作文500字
嗨,你知道吗?那个哥们走路特别有型。
在老街的石板路上,
他就像个孤独的舞者,一步一挪,好像在跟过去的岁月对话。
那影子,也跟着他耍酷,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真有意思。
啊,快看那边!小姐姐在公园里看书呢。
阳光洒在她身上,她
笑得那么甜,好像整个世界都亮了。
每当风儿吹过,她就合上书,
闭上眼睛,像是在和风儿聊天。
哎呀,下雨了!有个大哥撑着油纸伞在小巷里溜达。
那步伐,
简直了,就像在跟雨水比赛跳舞。
他的眼神那么坚定,仿佛在说,“就算下刀子,我也得走下去!”。
海边那位小姐姐,简直美呆了!黄昏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她站
在那儿,让海风随便吹。
每当海浪涌来,她就闭上眼,像是在听海
浪讲故事。
她的表情那么深沉,仿佛已经看透了整个世界。
这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你看,不用说话,
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里,就能读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这就是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了无限可能!。
动作描写作文关于动作描写作文6篇动作描写作文篇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性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一)让动作凸显“性格特质”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的老师》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印证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2、回顾经典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请根据动词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中年、肥胖、爱子(二)让动作传递“内心活动”回顾经典:1、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用动作描写一个人的性格作文英文回答:I would describe my personality as outgoing and adventurous. I love trying new things and exploring different places. I am always up for a challenge and enjoy pushing myself out of my comfort zone.For example, last year I decided to go skydiving. It was something I had always wanted to do, but I was also quite nervous about it. However, I didn't let my fear hold me back and I went for it. The feeling of freefalling through the sky was absolutely exhilarating and I felt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fterwards.I am also a very social person and enjoy being around others. I thrive in group settings and love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I believe that everyone has a unique story to tell and I enjoy learning from others.Furthermore, I am a very determined and hardworking individual. When I set a goal for myself, I am willing to put in the time and effort to achieve it. For instance, when I decided to run a marathon, I followed a strict training schedule and pushed myself to the limit during the race. Crossing that finish line was 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experiences of my life.In addition to being outgoing and adventurous, I am also a very caring and empathetic person. I am always there for my friends and family when they need support or someone to talk to. I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kindness and try to spread positivity wherever I go.中文回答:我会描述自己的性格为外向和冒险。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含义及主要意义;2.能运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既要写“做什么”,也要写“怎么做”。
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读者因此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人物形成深刻鲜明的印象。
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我的同桌》【作用辨析】(一)体现人物的心理1.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周扬努力抬起头来,但觉得头有千斤重。
他挺了挺瘦小的身子,左手拉了拉旧书包的带子,尽量背得整齐些。
他走过操场,眼睛有些发涨,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那熟悉的教室,脚步变得更加沉重。
他咬咬嘴唇,握紧右手提着的口袋,低下头,急急地迈开步子,逃也似的离开了学校大门。
——主人公周扬辍学离校,通过几个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好强和无奈。
2.刘老师猛地站起来,厚实的手掌“啪”的一声击在讲桌上,一双严厉的眼睛射出利剑一样的光,直直盯着李欣。
老师那拍击桌面的声音使李欣猛地一颤,他握着的手一抖,纸条从手指间滑了下去。
他赶紧抬头瞄了老师一眼,又迅速把头低下去,盯着桌上的某一个东西,再也不敢动了。
——这是课堂上经常发生的的一幕——传纸条。
老师的“击”、“射”、“盯”,形象地表现出老师的愤怒;而学生的“颤”、“抖”、“瞄”、“低”,则表现了他的胆小、紧张和内疚。
(二)刻画人物性格同样是笑,内向的人可能是红着脸、害羞地低着头,外向的人则可能笑得自然大方;淳朴的人笑得爽朗,狡猾的人则显得诡秘。
正是“一言一行,透出性情”。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