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高沙土地区夏大豆单产3000 kghm2无公害栽培操作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95.11 KB
- 文档页数:2
无公害夏大豆的及时管理及合理密植
及时管理
(一)早间苗,匀留苗夏大豆苗期短,不必强调蹲苗,要早间苗早定苗,促进幼苗早发,以防苗弱徒长。
间苗时间以第一复叶出现时较为适宜,间苗、定苗一次完成。
间苗时除保证单位面积内一定株数外,还要使单株合理分布,匀称生长。
(二)早中耕夏大豆苗期气温高,雨量多,幼苗矮小,不能覆盖地面,此时田间杂草生长快,需及时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防止草荒,促进幼苗生长。
雨后或灌水后要立即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中耕可进行2~3次,需在开花前完成,开花结荚期间应拔除田间大草。
(三)早追肥夏大豆开花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需水需肥量增加,所以应在花期结合中耕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112.5~150千克/平方百米,过磷酸钙375千克/平方百米。
(四)巧灌水夏大豆在播种时或在苗期,常遇到干旱,有条件的地方要提早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0%左右。
花荚期通常正遇雨季,但有时会因为雨量分布不均而出现干旱性天气,应及时灌水。
花荚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30%左右,否则会影响产量。
合理密植
夏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快,没有春大豆那么繁茂高大,所
以应加大种植密度。
确定种植密度的原则是:“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生产出优质、高产、无公害大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永城市保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施肥、整地适宜大豆的前作为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基肥: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kg,尿素15kg,磷酸二胺20kg。
整地:利用机械进行旋耕。
二、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加工的高产优质专用型品种。
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中黄22、豫豆10号等。
三、播种1、种子处理:微肥拌种每1kg种子用钼酸铵0.5g,溶于20ml水中,喷洒于种子上,阴干后播种。
2、播种时间:夏播大豆播种越早越好,最迟在6月20日前播完。
3、播种方式主要是条播方式,穴播种深度3-5cm。
4、播种量:条播5-6kg,5、密度行距40cm,株距10-15cm。
四、田间管理11、间苗、定苗大豆齐苗后,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
拔除弱苗、病苗、和杂草,按规定株距留苗。
2、中耕除草全生育期至少中耕三次。
苗高5-6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7-8cm;大豆分枝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约10-12cm;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深度5-6cm,同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3、追肥开花期每亩追施尿素7-8kg。
鼓粒期叶面喷肥,每亩用0.1kg磷酸二氢钾或0.6kg尿素溶于30kg水中,过滤后喷洒在大豆叶面上。
4、浇水苗期至分枝期壤土地土壤含水量低于18%,小水灌溉;开花前壤土地土壤含水量低于21%时,及时浇水;鼓粒期浇好鼓粒水。
后期如雨水多,注意排水防涝。
5、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用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大豆苗期病害。
(2)虫害防治用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豆荚閩、造桥虫等。
6、收获与贮藏(1)适时收获,人工收获期: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有90%以上的叶片完全脱落,荚中子粒与荚壁脱离,摇动时有响声。
夏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作者:畅俊玲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7年第6期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大豆作为种植效益较高、价值较好的一种经济作物,深受农民喜爱,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大。
但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够规范,有些好的大豆品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产量低、品质差、效益差。
针对大豆栽培中存在的弊端,依据实践经验,将大豆规范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种子准备(一)因地制宜选用大豆品种大豆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以及所选品种的生态类型来确定。
一般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
孟津县大豆品种主要以豫豆系列、中豆系列为主,如豫豆22、豫豆26、豫豆28、豫豆29,国审中黄19、中黄31、东农42 号等。
(二)种子精选播种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
俗话说:“母大子肥”。
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
所以在播种前一定要进行人工粒选,或用选种器精选种子。
(三)种子处理大豆每667 m2 播种量4 kg 左右比较适宜。
播种前晒种1~2 d,然后进行拌种。
可选用钼酸铵或大豆根瘤菌进行拌种。
钼酸铵拌种时,将25% 钼酸铵10 g,用热水溶解,待拌种液冷却后拌种;大豆根瘤菌拌种时,一定要用大豆根瘤菌对冷水拌种。
拌种后待种子阴干后进行播种。
二、整地与施底肥(一)选地、整地大豆播种一定要选好作物茬口。
最好选正茬地块,不重茬、不迎茬。
夏大豆播种时,为抢农时、抢墒情,往往铁茬播种,但整地后播种要比铁茬播种增产1~2 成,所以有条件的,先整地再播种。
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22% 左右时进行播种,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二)合理施底肥大豆幼苗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播种前增施N、P、K 作基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和幼茎木质化较快形成,以利壮苗抗病。
一般每667m2 施三元复合肥40 kg,或施腐熟有机肥1.3~2.0 t作基肥。
三、精细播种(一)适期播种孟津县夏播大豆在小麦收获后,只要墒情适宜,即可播种。
16.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4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16-2018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 发布2018-04-03 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八、一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新桃、马淑梅、张志华、黄山、姚珍运、左雄建、马细兰、李小红、王月胜。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贮藏及生产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的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二部分:豆类GB 1352 大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NY/T 285 绿色食品豆类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规则NY 410 根瘤菌肥料NY 411 固氮菌肥料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符NY/T 391 的规定。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公路铁路干线、土壤无污染、田间排灌方便、基地相对集中成片、交通方便的地区。
在绿色食品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
土壤耕层应疏松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无严重的土传病害、排灌良好的地块。
无霜期180 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0C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
4品种选择4.1选择原则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种。
4.2品种选用优先选择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优质品种。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1.土壤准备1.1在开垦新地或旧地整治前,要测试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进行土壤修复,改善土壤结构。
1.2适时翻耕土壤,培肥、中耕、平整土地,并加入有机肥料和复合微生态肥料。
2.种子处理和选择2.1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耐病虫的优质品种。
2.2用酒精或热水消毒种子,或者用生物农药、有益微生物菌剂进行防治。
3.定植和管理3.1确定适宜的定植密度和距离,避免过度种植。
3.2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及时对苗期进行揭膜、返茬、摘心等措施。
3.3合理利用有机物料进行植物覆盖,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3.4对病虫害进行防修管理,利用机械方法、生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4.施肥4.1通过土壤测试,掌握土壤养分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肥。
4.2采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料进行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4.3控制施肥量,按照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
5.灌溉管理5.1根据不同的蔬菜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5.2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
5.3防止水源污染,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水进行灌溉。
6.病虫害防治6.1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定期对田间进行巡查。
6.2利用生物农药和有益微生物菌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3采用轮作和间作等措施,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降低它们的发生和传播。
7.环境保护7.1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乱扔垃圾和化学药剂,定期对田间进行清理。
7.2合理利用剩余农资和农作物秸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3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循环农业措施,降低环境影响。
8.采收和储存8.1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采用合适的采收工具。
8.2尽量使用无公害包装材料,保护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8.3采用低温、湿润的环境进行蔬菜的储存和保鲜,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9.质量标志和追溯体系9.1根据无公害标准,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价。
9.2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产地、生产时间、品种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查询。
16.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4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16-2018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新桃、马淑梅、张志华、黄山、姚珍运、左雄建、马细兰、李小红、王月胜。
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贮藏及生产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的绿色食品夏大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二部分:豆类GB 1352 大豆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285 绿色食品豆类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规则NY 410 根瘤菌肥料NY 411 固氮菌肥料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符NY/T 391的规定。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公路铁路干线、土壤无污染、田间排灌方便、基地相对集中成片、交通方便的地区。
在绿色食品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
土壤耕层应疏松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无严重的土传病害、排灌良好的地块。
无霜期18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0℃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
4 品种选择4.1 选择原则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非转基因大豆品种。
4.2 品种选用优先选择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的优质品种。
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鉴于当前社会对于农产品安全与健康的追求,以及对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
而在无公害农产品中,大豆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经济作物。
本文将介绍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一、选种选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子进行繁殖,同时也要选取符合无公害种植标准的品种进行种植。
经过多年选育,我国现在有很多优质的大豆种子可以选择。
二、地力准备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中,地力准备十分重要。
在选择种植地时要尽量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方,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土地适宜种植大豆。
在耕种前应用有机肥或农家肥加强土壤肥力。
三、种植前的土壤处理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会进行旋耕、深翻或者挖沟排水等工作。
并且在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方面测定,以作为后续种植工作的指导。
四、施肥施肥是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的肥料种类也不同。
在大豆发芽前应施入底肥,怀孕期和结荚期则应施入中肥。
五、种植技术在种植大豆时,种植密度应在每亩6-8万株之间,种植深度约为3-5厘米。
在播种后的5-7天内,应及时进行翻土、除草和松土,为大豆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种植期间可以适量深施,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六、灌溉和排水在大豆生长过程中,适量的灌溉是必不可少的。
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土壤过湿。
七、病虫害防治大豆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疫病和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种植大豆时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和非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必须保证无公害、环保和健康的要求。
八、收获和贮存在大豆成熟后,可以进行收割。
在收获大豆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大豆的外壳,在贮存时要注意避免大豆发霉、虫害和鼠害。
同时,要注意在贮存过程中对大豆的温度、湿度、通风进行控制,以保证大豆的综合品质。
以上就是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简介。
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无公害大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等有害物质,保证农产品的健康和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因其环保、健康的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
如何实现无公害大豆高产就成为了大豆种植的一个关键问题。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1.选择合适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大豆品种很重要。
国内有很多适合无公害大豆种植的品种,如夏黑、丰黑、辽早2号等,这些品种产量高,光合作用强、养分吸收能力强、耐寒性能好。
种植时,选用高效、优质的种子,严格把关品质和品种。
2.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是大豆高产的关键。
首先要了解自己土壤的性质和肥力状况,通过免耕施肥、绿肥种植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
在耕地前,杂草清除干净,彻底翻耕培土,为大豆长出有机块提供便利。
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可使用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
土壤排水不畅,可进行排水改良。
3.科学施肥无公害大豆种植中肥料的使用应该合理。
肥料施加不到位会浪费肥料、减少产量、降低质量等,施加过多又会造成农面积环境污染,肥料的类型、量、方法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水文情况、种植期作以及具体肥料的性质等因素进行量化。
4.合理密植大豆的密度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密植可提高地上部分质量,空间利用率高。
但是间隔过小,对于株间的养分、水分的竞争过于强烈,约开水不足,导致流芒、花芽脱落、落花等问题,最终影响产量。
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大豆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出现病虫害时应采取防范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早期预防措施、提高灌溉和管理水平等。
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在采用医学散布农药时要注意没有在花果期杀灭生成的昆虫,以免反过来起到对生态环境完善的逆效。
总之,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是多方位的,需要我们科学的了解土壤环境、掌握肥料施用方法、种植良种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实际种植中,要根据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因地制宜,才能实现大豆高产高效、无公害的目标。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近年来大豆生产水平稳定,产量持续提高。
为了保持发展大豆生产中的良好势头,按大豆亩产250公斤水平,提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规程,供全场职工在实践中参考、运用。
一、产量目标:1、产量指标:本标准规定了大豆产量为250㎏/亩。
2、产量结构:理论株数1.5-2万株/亩,平均角果粒数3粒,平均百粒重22克以上。
二、栽培技术1、种子与选茬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经审定的品种。
目前我地区推荐大豆品种为中黄13、皖豆24、皖豆28、中豆26等等。
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达到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选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2、整地与施肥耕翻整地:及时旋播,保住墒情。
整地质量达到“平、松、碎、墒”标准。
施肥:①施肥原则: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要求施足基肥、根部追肥、叶面喷肥;施肥量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科学施肥;②施肥方法: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基施为主,48%三元复合肥每亩30公斤,初花追施46%尿素10公斤。
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在大豆开花期喷施钼肥和磷酸二氢钾,增产效果好。
3、播种播种期:前茬小麦,在收获后5月25-6月15日播种为宜。
播种方法:30-35cm等行距条播,。
播种深度:播深5厘米左右。
播量:大豆籽粒大的品种播量要多,籽粒小的品种播量要少的原则,使大豆的田间密度控制在1.5—2万株/亩。
一般每亩播量在6-8公斤。
播种质量:播行直、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子、无漏播重播等。
4、田间管理化学除草:①播后苗前处理:每亩用50%乙草胺100-12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
②茎叶期处理:在大豆1-3片复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25%氟磺胺草谜50-60毫升(虎威)加15精稳杀得7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5、合理排灌:本地区主要在苗期和鼓粒期灌溉,其它时期注意排涝防渍害。
做到“三沟”配套。
6、病虫草害防治:主要注意苗期蚜虫、小地老虎、豆杆蝇、二条叶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等的为害。
沿江高沙土地区夏大豆单产3000kg/hm2无公害栽培操作规程摘要提出了以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肥水供给指标、温光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3000kg/hm2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操作规程1夏大豆生育时期和生育指标1.1播种出苗期夏大豆从播种至出苗的一段时间,需4~6d。
田间有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为出苗期。
1.2幼苗期从出苗到分枝出现为幼苗期,需18~20d。
1.3分枝期从分枝出现到初花期为分枝期,需16~20d。
1.4花荚期从初花到终花的一段时间为花荚期,需25~30d,田间有50%以上植株开花的时期为初花期;田间90%以上植株开花结束为终花期。
1.5鼓粒期从豆粒开始鼓起到完全成熟为鼓粒期,需32~38d。
1.6成熟期全株有90%的豆荚变为成熟颜色,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整株达50%以上的日期。
1.7全生育期夏大豆自播种至成熟时的天数,一般需100~112d。
正常长势情况下为105d左右。
2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2.1土壤状况夏大豆对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要求耕层深厚,土壤容量重1.3g/cm3以下,土壤空隙度38.0%以上,有机质含量13g/kg以上,全氮0.5g/kg以上,碱解氮60-80mg/kg以上,速效磷25mg/kg以上,速效钾80mg/kg以上,pH值6.5~7.5。
2.2温度和光照全生育期需12℃积温2100-2450摄氏度.全生育期所需光照时数为900~1050h。
2.3品种选择适于当地栽培的高产品种,如黑河4号、鲁豆10号、中豆20、南农大豆等,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90%以上。
2.4播种期以满足种子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地温为标准,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播种期,夏收后尽量早播。
2.5群体动态群体结构及动态分布合理。
2.5.1群体结构。
幼苗期留苗密度22.5万~30万株/hm2,分枝期定苗密度18万~27万株/hm2。
大豆无公害栽培技术1生产基地选择基地要求周边3公里内无污染源,大气环境、灌溉水质、土壤环境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不重茬(连作),不迎茬(隔年作)。
避免在大豆的前茬作物栽培中使用高毒、高残留除草剂,以免大豆出现药害。
2选用优良品种选用品种时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势、土壤肥力状况、耕作制度、水利条件、栽培技术水平等选用合适的品种。
春豆有,桂春8号、桂春9号、桂春11号、华春3号、华春6号;夏豆有,桂夏3号、桂夏4号、华夏1号、华夏3号;以及优良的地方品种。
3精选种子为了达到苗齐、苗壮,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
将豆种中的杂籽、破籽、砒籽、小粒、霉粒和杂质去除,选留饱满、大粒、整齐的种了。
种了精选方法有风选、筛选、机选和人工粒选等,可视具体条件而定。
播种前晒种两天。
4整地整地方法需因地制宜,即要保证及早播种,乂要保证播种质量。
播前犁耙可疏松耕层,翻压根茎、杂草和有机肥料,积蓄雨水,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减轻病虫害的危害,促进大豆根系下扎和植株生长。
犁耙前亩施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
5适时早播春大豆在3月屮下旬气温稳定通过10°C时抢晴播种。
夏大豆在6、7月份抢墙播种。
尽量早播,早播可延长大豆的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经济产量。
土壤干旱时漫灌一遍跑马水,然后整地播种。
合理安排播期,保证大豆成熟期与当地的高温多雨季节错开,确保大豆既高产又优质。
春大豆行距40cm,穴距20cm。
夏大豆行距50cm,穴距20cm。
每穴播3粒,间苗时留2苗。
还可根据土壤类型、肥力高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以及播种早晚等因素来稍做调整。
播种后是否需要镇压,要根据土壤境情而定。
底境好、表境差、土壤干松时进行镇压,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消除空隙,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加快出苗,可边播种边镇压。
如土壤湿度较大,表境底埔都好,播种后千万不能镇压,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致使大豆顶土困难,造成缺苗。
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无公害大豆高产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种植大豆的效益和质量。
一、土壤改良优质的土壤是大豆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基础。
在种植大豆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在不影响土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保肥性。
可选用农家肥、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避免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二、良种选择良种是高产农作物的根本,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大豆良种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要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大豆良种,如东北大豆、黄河流域大豆等。
要注意选择无公害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使得种植出的大豆更加安全和健康。
三、科学施肥施肥是保障大豆高产的重要环节,但是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废弃物不受有效利用。
在施肥中要做到科学施肥,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大豆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大豆生长期需要施用基肥、追肥和穴施肥等,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避免出现缺肥和压肥的情况。
四、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一定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手段,定期对大豆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避免病虫害大面积侵袭,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五、合理密植大豆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大豆品种选择合理的密植方式。
一般来说,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但是密植过于密集容易导致光合作用不足,影响通风和干燥,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要选择合理的密植方式,控制好每亩的种植面积,避免出现密植和疏植的情况。
六、科学灌溉大豆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在种植大豆时做好科学的灌溉工作非常重要。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胡明秀;史红英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1996(000)009
【摘要】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大豆喜鲜活上,怕死板地,因此大豆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达到平、净、碎,上虚下实。
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肥30—50公斤,尿素5公斤或碳铵20公斤。
二、精选种子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是出苗整齐的前提。
在播种前将种子翻晒2~3天剔去杂、破、秕、病粒种子,保证纯度96%以上,发芽率90%。
三、种子处理 1.用3%磷酸二氢钾或2%钼酸铵溶液浸种,晾干后播种。
2.用40%乐果乳剂50克加水1—2公斤喷洒在30公斤的种子上,边喷边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
【总页数】1页(P27)
【作者】胡明秀;史红英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技总站;信阳地区农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江淮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江淮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3.潜江市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东台市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5.皖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夏大豆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无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1、轮作换茬轮作换茬是大豆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实行轮作换茬,最好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淮南地区由于大豆面积小而分散,间作套种比例大,重茬率低,大豆孢囊线虫病等土传病虫害的危害性较小。
轮作换茬时,应避免在大豆的前茬作物栽培中使用高毒、高残留除草剂,以免大豆出现药害。
例如,在施用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夏大豆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J], 乔乃中;唐玉林
2.广西平果县夏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 [J], 宋有腾
3.泗县夏大豆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 [J], 马方兵
4.花生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J], 汤亚新
5.花生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J], 汤亚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沿江高沙土地区夏大豆单产3000kg/hm2无公害栽培操作规程袁鸣凤,叶华斌,周春蓉,钱云(江苏省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兴225400)摘要提出了以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肥水供给指标、温光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3000kg/hm2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操作规程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9-1004-011夏大豆生育时期和生育指标1.1播种出苗期夏大豆从播种至出苗的一段时间,需4 6d。
田间有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为出苗期。
1.2幼苗期从出苗到分枝出现为幼苗期,需18 20d。
1.3分枝期从分枝出现到初花期为分枝期,需16 20d。
1.4花荚期从初花到终花的一段时间为花荚期,需25 30d,田间有50%以上植株开花的时期为初花期;田间90%以上植株开花结束为终花期。
1.5鼓粒期从豆粒开始鼓起到完全成熟为鼓粒期,需32 38d。
1.6成熟期全株有90%的豆荚变为成熟颜色,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整株达50%以上的日期。
1.7全生育期夏大豆自播种至成熟时的天数,一般需100 112d。
正常长势情况下为105d左右。
2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2.1土壤状况夏大豆对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要求耕层深厚,土壤容量重1.3g/cm3以下,土壤空隙度38.0%以上,有机质含量13g/kg以上,全氮0.5g/kg以上,碱解氮60 80mg/kg以上,速效磷25mg/kg以上,速效钾80 mg/kg以上,pH值6.5 7.5。
2.2温度和光照全生育期需12ħ积温2100 2450ħ,全生育期所需光照时数为900 1050h。
2.3品种选择适于当地栽培的高产品种,如黑河4号、鲁豆10号、中豆20、南农大豆等,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90%以上。
2.4播种期以满足种子出苗所需的土壤水分和地温为标准,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播种期,夏收后尽量早播。
2.5群体动态群体结构及动态分布合理。
2.5.1群体结构。
幼苗期留苗密度22.5万 30万株/hm2,分枝期定苗密度18万 27万株/hm2。
2.5.2叶面积系数。
苗期为0.3;分枝期1 1.5;花荚期4.5 5.5;鼓粒期3.5 4。
2.6产量结构2.6.1产量结构。
密度18万 27万株/hm2,单株结荚40 60个,单株粒重17 20g。
百粒重17 22g。
2.6.2经济系数。
为0.45 0.5。
2.7供肥指标按照每生产100kg大豆需氮素5.0 6kg、五氧化二磷1.5 3.5kg、氧化钾4.8 6.5kg计算,钼、硼、锌、铁、铜等微量元素不可少。
氮、磷、钾比例为3ʒ1ʒ3。
2.8供水指标每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560 720g,夏大豆蒸腾系数为307 1000。
2.9病虫害防治指标按控制指标进行防治。
2.10收获指标籽粒趋圆,完全变硬,籽粒含水量降为13% 15%,呈现该品种固有的形状和色泽时为完全成熟,应及时收割脱粒。
3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3.1选用良种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丰产潜力大、符合品种标准化的种子,精选处理后播种。
3.2施足基肥,配方施肥施有机肥(含全氮0.2% 0.3%)2.25万kg/hm2以上,标准磷肥750 900kg/hm2,标准氮肥450 600kg/hm2(其中基肥占总量的80%),缺钾地块施氯化钾75 150kg/hm2,硼、钼、锌等微肥适当叶面追施。
施肥以底肥为主。
夏大豆因农时紧张,追肥应以化肥为主,有机肥多作基肥施用。
3.3板茬或浅旋耕后播种清除田间杂草,及时灭茬,有条件地区最好采用旋耕机结合施底肥旋耕,也可板茬播种。
播种时施入高浓度复合肥(NʒPʒK=16ʒ16ʒ16)300 450kg/hm2。
3.4适时播种夏大豆播期一般控制在5月底至6月上中旬,早中熟品种6月上中旬播种,中晚熟品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
夏大豆播种,越早越好。
但要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 80%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3.5精量匀播采用精量点播、均匀耧播或机播,播种行距28 40cm;或宽窄行种植,宽行50cm,窄行25cm,播种深度3 4cm,播后平整覆土保墒,及时用封闭式除草剂(都尔或金都尔)均匀喷施,防治苗期杂草。
3.6幼苗期(6月中下旬,约20d)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培育壮苗(茎秆粗壮),第一节间短(控制在1cm左右),把群体控制在预定的指标范围之内。
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时,要及时窨水或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间苗后留苗22.5万 27万株/hm2,晚播的24万 30万株/hm2。
3.7分枝期(7月上旬 7月中旬,约20d)深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同时可切断土壤毛细管,保墒防旱,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并有断根控制旺长的作用。
注意防治豆秆蝇、蚜虫和红蜘蛛等,适时追施少量氮肥满足分枝与花芽分化的需要。
3.8(7 8,20 30d)水稻施用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研究罗德明(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农业站,安徽桐城231400)摘要为了探索水稻施用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促进了分蘖成穗,成穗率、株高、结实率均有所提高。
增产稻谷585kg/hm2,增产率10.2%,纯收入增加1296元/hm2,产投比达6.76ʒ1。
关键词水稻;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益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9-1033-01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粉剂肥料,Fe+Zn+B≥10%。
通过在水稻作物上施用该产品,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供试作物及品种。
供试作物双季早稻,选用当地有代表性的品种“早籼788”,2012年3月28日播种育苗,4月30日移栽于试验地,密度15万丛/hm2,每丛5苗。
1.1.2供试肥料。
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由沈阳望旺普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1.3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
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潮土。
土体构型为APBC,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27.3g/kg,全氮1.46g/kg,有效磷7.2mg/kg,速效钾85.4mg/kg。
1.2试验设计及方法1.2.1试验处理。
供试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水稻的总示范试验面积1.5hm2。
其中:施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1.42hm2,当地习惯施肥(基肥+追肥)对照0.08hm2。
示范田集中连片,在示范田中均匀布置5处重复取样考种及田间生育性状观察点,每个观察区50m2。
处理间做埂并包裹塑料薄膜隔离,防止不同处理间串肥。
示范试验田块和对照试验田处理设置:①当地习惯施肥(基肥+追肥)+追施(撒施)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②当地习惯施肥+(基肥+追肥)对照。
1.2.2施用方法。
习惯施肥:基施35%复混肥料(N-P2O5-K2O=10-8-7)750kg/hm2,尿素150kg/hm2,氯化钾90kg/hm2,追施尿素67.5kg/hm2。
全生育期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加在秧苗移栽后的返青期,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75kg/hm2均匀撒施。
2结果与分析2.1经济性状与产量从表1可见,不同处理水稻的经济性状分异较大,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最高茎蘖苗、成穗率、株高、实粒数、结实率均有提高。
从表1还可见,经2组平均数差异检验,t=5.391,t0.05=2.776,t0.01=4.604,不同处理间产生了极显著差异,水稻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处理①比习惯施肥的处理②产量极显著提高,增产585kg/hm2,增产率10.2%。
2.2经济效益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价格按3元/kg,稻谷以当地现时价2.60元/kg计算经济效益。
水稻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肥料成本225元/hm2,增加纯收入1296元/hm2,产投比6.76ʒ1。
表1不同处理的水稻经济性状与产量处理最高茎蘖万/hm2有效穗万/hm2成穗率%株高cm总粒数粒/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产量kg/hm2①388.5319.582.3108.185.773.585.86315aA②361.5291.080.6106.985.272.885.45730bB3小结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沈阳望旺普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促进了分蘖成穗,成穗率、株高、结实率均有所提高。
增产稻谷585kg/hm2,增产率10.2%,纯收入增加1296元/hm2,产投比达6.76ʒ1。
该肥料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1004页)需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适时浇水防旱增花保荚,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叶面喷肥施磷、钾、硼、锌等肥料,主要防治豆天蛾、造桥虫、豆荚螟和食心虫。
3.9鼓粒期(8月中旬 9月中下旬,35 40d)要灌好丰产水,主要任务是以水调肥,养根护叶不早衰。
合理灌排,抗旱排涝。
鼓粒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低于此指标应及时灌溉,不能到叶片萎蔫后才灌水。
大雨、暴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土壤通气性不良,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
补施鼓粒肥是提高百粒重的有效措施,一般施尿素45 75kg/hm2,另加微肥以叶面喷施为宜。
继续防治豆天蛾、造桥虫等,保护叶面少受损害。
3.10成熟期(9月中下旬 10月初)及时收获,在夏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此时,茎、全部变黄、籽粒变硬,荚中籽粒与荚皮脱离,摇动时植株有响铃声。
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待籽粒含水量降到13%时即可入库贮藏。
参考文献[1]LU ZZ,YANG JH,LI YH,et al.QTL analysis of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0,11(1):51-54,72.[2]张立军,宋书宏,陈艳秋.大豆几种常见病虫草害的诊断与防治[J].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