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_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5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
1.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2.建筑物的九大构件:墙板柱梁杆拱索壳膜
3.建筑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又称荷载,系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系
间接作用不成为荷载
4.建筑结构由水平结构,竖向结构,基础组成
5.建筑结构按照所用材料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深土结构(窑洞),
混合结构
(1).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的总称
优点:易于就地取材,耐火性好,抗震性能好,可磨性好,耐久性好,刚度大,承载力较好
缺点:自重大,抗裂性能差,工期长
(2)砌体结构缺点: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砌筑劳动强度大
(3)钢结构缺点:易腐蚀,需油漆保护;耐火性差,费用高
(4)木结构缺点:易燃,易腐蚀,变行大,费用高
第二章
1.主动力在工程上叫做荷载,使物体有运动趋势,被动力对物体运动趋势有限制作用
约束反力简称反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
2.约束力与约束反力
柔体约束(拉力)光滑接触面约束(压力或支持力)圆柱铰链约束(2个力)链杆约束(1个力)固定铰支座(2个力)可动铰支座(1个力)
固定端支座(3个力)
3.力矩和力偶
方向: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力偶与力矩方向一样)。
建筑力学课件(完整版)课程介绍建筑力学是一门应用力学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房屋、桥梁、塔楼等建筑物的荷载、应力、变形及稳定性问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掌握建筑物荷载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1.1 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目标1.2 建筑结构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荷载2.1 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本概念2.2 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分类及计算方法第三章静力学基础3.1 牛顿力学的基础概念3.2 刚体静力学3.3 平面结构的静力平衡第四章杆件系统4.1 杆件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4.2 杆件系统的内力求解及图形表示4.3 杆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五章梁系统5.1 梁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5.2 梁系统的剪力和弯矩图5.3 梁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六章桁架系统6.1 桁架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假设6.2 桁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七章刚架系统7.1 刚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假设7.2 刚架系统的内力计算方法第八章稳定性8.1 建筑物稳定性的基本概念8.2 稳定性计算方法和判断依据第九章钢结构9.1 钢结构的基本特征及构造9.2 钢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十章混凝土结构10.1 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10.2 混凝土构造的构造类型10.3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参考书目1.赵占勇. 建筑力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胡斌, 刘平申. 建筑结构力学与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学习方法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概念,掌握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听课、做题、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反复练习和思考,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常见建筑,也与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其他领域的工程技术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