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疏散宽度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9
商店疏散宽度的计算1 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建规》条文如下: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表1和表2与《商规》第4.2.5条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筑》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K2×b(m/100人)×a(人/㎡)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
2 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但可以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条文: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21.5.5GB50016-2014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百人(m5.5.21-12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m5人2计算。
m/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2。
人/m0.75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m人/(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21-2.5.5表.5.5.21-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地上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L4 四层及四层以上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6人/㎡×1.00m/100人L3 三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77人/㎡×1.00m/100人L1-L2 一~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85人/㎡×1.00m/100人地下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B1 地下一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5人/㎡×1.00m/100人B2 地下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0人/㎡×1.00m/100人B3 地下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地下停车及其设备用房:设备间B1、B2 地下电影院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最大影厅座位数即候厅人数)×1.00m/10 B3 地下三层停车场疏散宽度B4 地下四层停车场疏散宽度防火分区面积规范限值商场建筑面积面积折减系数疏散人数换算系数100人疏散宽度标准疏散宽度实际商场建筑面积实际疏散宽度1000*22000*240000.50.60.0112449 1.352000*240000.50.770.0115.41090 4.202000*240000.50.850.011720008.501000*220000.70.850.011000*220000.70.80.01500*2500*2500*22000*22000*2打折0.7L4、L5L3L1、L2 2.65B1 36.08B2B3。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1、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试行)第 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平方米)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2、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5.1.2 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 平方米。
3、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 6.2.9 条规定: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00 米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表6.2.9 的规定。
实例:现我们设计的某项目为90 米高层写字楼,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一层面积3000 平方米,二层面积2900 平方米(营业部分面积2500 平方米),三层以上每层面积为1200 平方米。
根据以上3 条规范的规定,二层商业部分的疏散楼梯总宽度计算结果为:21.25 米,若采用楼梯宽度为1.5 米的楼梯疏散,则需14.17 部这样的楼梯!这个结果感觉是不是比较荒谬?在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第5.3.17 条第5 款中,对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规定是这样的: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为 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可按表 5.3.17-2 确定:地下二层:0.80 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地上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小结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商店作为商品交易和消费的场所,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营业厅的设计和管理也日益重要。
其中,安全疏散设计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保障商店员工和顾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条件。
疏散设计中,计算疏散宽度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商店建筑中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商店安全疏散设计水平。
一、疏散宽度的定义和作用疏散宽度是指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从室内空间向安全地带疏散所需的宽度,其大小直接影响疏散的效率和速度。
因此,疏散宽度是疏散方案设计中的核心参数,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疏散宽度计算的基本方法商店营业厅的人流动态较为复杂,考虑到人员的不同运动状态和行走速度的不同可能,因此商店安全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需要较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两种基本方法和一种改进的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基于实际经验的计算方法,根据统计学的经验公式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人员在不同疏散状态下能通过的疏散宽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缺点是考虑的条件较少,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2. 动态模拟法动态模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计算方法,利用人员运动学和交通流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某个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过程,确定最短的疏散时间和最大的疏散人数,并反算出每个疏散口的疏散宽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精确、考虑因素全面,但缺点是计算量大,成本高。
3. 进阶改进方法除了上述两种基本方法,还可以结合商店营业厅实际情况,通过连续过程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疏散的基本运动、设置障碍物遵循概率限制、模拟运动过程等,建立有限元疏散模型,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一组状态下的疏散能力,从而确定出最大疏散流量所需的安全通道宽度,之后可对门的数量和室内公共空间比进行优化。
这种改进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安全疏散设计,但计算成本更高。
三、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商店营业厅的安全疏散设计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楼层高度、安全通道数量、疏散人员数量等,根据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得出商店安全疏散方案。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小结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
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岀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
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1)、医院
七、人员密度。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
一、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3.12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
3。
1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
17—2确定;
表5。
3.17—1 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净宽度(m)
表5.3.17—2 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
二、根据以上规范,可知商场疏散净宽度
1、即:
疏散人数=建筑面积*面积折算值*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疏散净宽度=疏散人数*(表5.3.17-1相应值)/100
2、即(以耐火等级一级计)
地下一层商场净宽度=建筑面积*0。
7*0.85*0。
75/100=建筑面积*0.0045;
一、二层商场净宽度=建筑面积*0。
5*0.85*0.65/100=建筑面积*0。
0028; 三层商场净宽度=建筑面积*0.5*0.77*0.75/100=建筑面积*0.0029;
四层商场净宽度=建筑面积*0.5*0。
60*1。
0/100=建筑面积*0。
0030;。
商店人数计算《建规》与《商规》的矛盾《建规》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商规》第4.2.5条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来确定:上述红字部分是两个算法的区别。
怎么理解?tomboy0072009-8-10 10:02:35两个规范都计算。
取严格者。
规范的条文解释:3 本条明确了商店建筑的疏散人数计算方法。
各地普遍反映商店建筑作为人员不确定场所的典型,其疏散人数的计算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并要求提出切合实际的合理计算方法与原则。
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中有关条文的规定还不甚明确,或执行起来困难很大,导致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经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规范,广泛征求意见后明确了确定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时的计算面积与其建筑面积的定量关系为0.5~0.7:1。
从国内大量建筑工程实例的计算统计看,均在该比例范围内。
为保持与.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有关规定的一致性,计算面积与疏散人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仍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中的数值。
但鉴于国内商店建筑营业厅内容纳人数与国外相比相对较多,加上设施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规范中规定的换算系数较国外标准高一些。
商店建筑内经营的商品类别差异较大,且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段,地上与地下商店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人流和人员密度相差较大,因此,执行过程中应对工程所处位置的情况作充分分析,再依据本条规定选取合理的数值进行设计。
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
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本帖最后由tomboy007 于2009-8-10 10:04 编辑]qingnianhu2009-8-10 15:06:16这个不矛盾〃我几年前做百货商场时问过《商店》规范编写组的主管,关于疏散人数计算,她给过解释函与2006版建规是一致的〃即现在算商场的疏散人数,就是按《建规》做,建筑面积乘以折减系数乘以换算系数〃[本帖最后由qingnianhu 于2009-8-10 15:07 编辑]xxxcdxxx2009-8-17 09:40:05设个夹层开个防火门,就可以cooledit2009-9-28 14:19:08疏散人数有什么计算方法没?swg4swg42009-9-28 15:19:49商规是建商场的营业、仓储、辅助的分配面积建规是疏散人员的换算面积kalu20052009-9-28 23:24:42这个是不矛盾的,你要满足了建规就能满足规范了,商店的折算面积是要考虑排放货物所占用的空间,gggyn2009-10-07 11:30:12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怎么算?建筑大帅2009-10-08 10:11:21[i=s] 本帖最后由建筑大帅于2009-10-8 10:13 编辑QUOTE: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怎么算?gggyn 发表于2009-10-7 11:30根据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商店疏散宽度的计算1 疏散宽度的计算目前,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是《建规》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以下简称《商规》)以及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建规》条文如下: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2确定。
表1和表2与《商规》第4.2.5条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5.1.5条及第5.1.8条已经统一。
依据《建筑》5.3.17.5条,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B(m)=S'(㎡)×K2×b(m/100人)×a(人/㎡)式中:B为商店营业厅疏散总宽度(m)S'为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K2为面积折算值(常量)b为疏散宽度百人指标(m/100人)a为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很显然,式中K、b、a三个数可以从条文中查到,但Sˊ怎样确定。
2 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但可以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条文: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厅建筑面积可按表4确定。
3 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K1×K2×b(m/100人)×a(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由计算公式:可知上案例家乐福的疏散宽度B=S×K1×K2×b×a=15000 ㎡×61%×70%×0.75 m/100人×0.80人/㎡=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 ㎡,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 ㎡×61%×(0.5~0.7)×0.65 m/100人×0.85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7.32~10.25)m商店建筑中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摘要: 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商店建筑营业厅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营业厅人均占地面积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关键词: 商店建筑; 营业厅; 疏散宽度计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商店建筑的建设不但在数量上逐年递增, 而且在规模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商店建筑设计中有关消防安全疏散的问题, 常常给建筑设计者及消防审核人员带来困扰。
多年的工作实践, 使我们感到以往的计算方法以不符合目前商店建筑的实际, 笔者推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特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1 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 88 (以下简称“商规”) 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87 (以下简称“建规”) 的规定, 多层(建筑高度24 m 以下)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的疏散宽度计算, 首先根据“商规”第4. 2. 5条中的换算系数来确定人数, 再根据“建规”第5. 3. 12条中的疏散宽度百人指标确定疏散宽度。
简化成公式(1) :D = S ×a×b/100 (1)式中D ——最大一层营业厅的疏散宽度,m;S ——最大一层营业厅面积,m;a ——换算系数, 根据“商规”第4. 2. 5 条确定,即第一、二层a= 0. 85, 第三层a= 0. 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a= 0. 6;b ——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根据“建规”第5. 3.12 条,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 第一、二层b= 0. 65 m/百人。
当第二层营业厅面积为1 000 m2 时,D = 1 000×0. 85×0. 65/100= 5. 225 m。
需要设三部开间尺寸为4. 2 m 宽的楼梯, 每部楼梯的面积约为36 m2, 三部共108 m2, 相当于营业厅面积的10. 8 %。
根据公式(1) , 1 000 m2 的营业厅, 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每人占1. 176 m2, 除去柜台所占面积约300 m2 左右, 即700 m2 的顾客活动空间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每人仅占0. 82m2。
这个密度对20 世纪80年代的商场是合适的。
因为当时商场的数量少、购物的人相对集中。
目前执行的“商规”就是编制于20 世纪80 年代,“商规”中的各项规定符合当时的国情, 但现在的商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数倍于那个时代, 购物人群已分散于各商场中,商场内人员的密度已大大降低。
其次, 20 世纪80 年代的商场多为营业、仓储、辅助分设, 而现在仓储式的商场越来越多, 柜台的尺寸也在加大, 柜台所占用的空间及面积也越多, 同时仓储式的商场中大多数的顾客为推车购物, 所需用的空间的面积也加大。
可见包括柜台在内每人1. 176m2 的密度显然不符合今天商场的功能需求, 因此以往的计算方法应作调整。
再次, 目前商场越建越大, 仍按以往的计算方法计算疏散宽度, 带来的问题是楼梯数量过多, 宽度过宽, 楼梯间占用的面积过大, 占营业面积的10 %以上, 显然也不经济。
在设计中产生的矛盾很大, 常给设计人员带来许多困扰, 所以调整以往的计算方法是必要的。
2 新计算方法的提出与探讨鉴于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各地出现了各种计算商场疏散宽度的方法。
其基本的方法是以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扣除附属及柜台所占用的面积, 剩余的为顾客活动面积。
以顾客活动面积乘以“商规”中营业厅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a 来确定人数, 再乘以“建规”中疏散宽度百人指标来确定疏散宽度。
也就是说当a= 0. 85 时, 营业厅内供顾客活动的空间人的密度为1. 176m2/人, 比以往的计算方法密度降低了30 %。
楼梯的数量及宽度也随之降低。
实践证明, 顾客活动空间人的密度在1. 2 m2/人左右是基本合理的。
问题在于顾客活动面积如何确定。
如果每个商场设计都需要把柜台布置好再计算顾客活动面积, 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时标准也很难控制。
因为柜台的布置方式有多种, 不同的布置方式、柜台所占用的面积各不相同。
这样对消防审核也很难处理, 为了简便计算, 统一标准, 笔者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2) :D = S ×c×a×b/100 (2)式中: c——折减系数。
其中, 换算系数仍按“商规”第4. 2. 5 条确定, 疏散宽度百人指标b 仍按“建规”第5. 3. 12 条表5. 3. 12 确定。
折减系数c 则是用于确定商场内顾客活动面积的系数, 即: 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乘以折减系数得出顾客活动面积。
通过对营业厅中柜台布置的多种方案分析, 可见柜台布置的方式不同, 柜台的形式、尺寸不同, 其柜台占地面积也不同, 一般在25 %~ 40 %之间, 多数为30 %。
楼梯、货梯、自动扶梯、办公、卫生间、设备间等辅助用房约占营业厅面积的15 %~ 30 %。
商场的规模不同, 辅助用房面积所占比例亦不相同。
一般来说商场的规模越大, 辅助用房面积越大, 因为大型商场一般都设有中央空调或机械通风设施, 每层都需设空调机房或设备间。
另外还需设大型货梯、自动扶梯、进货监控室、配电间、总服务台等, 卫生间面积也相对较大, 职工休息、办公用房也比较多。
因此对不同规模的商场采用不同的折减系数。
根据“商规”表3. 1. 2, 建议折减系数c 按表1 取值。
表1 中, 小型商场c= 0. 6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中柜台面积占25 % , 辅助面积占15 % , 顾客活动面积占60 %; 中型商场c= 0. 5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面积占30% , 辅助面积占20 % , 顾客活动面积占50 %; 大型商场c= 0. 4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中柜台面积占30 % , 辅助面积占30 % , 顾客活动面积占40 %。
根据新的计算公式, 当一个小型商场的第二层建筑面积为1 000m2 时, 其楼梯的疏散宽度D = 1 000×0. 6×0. 85×0. 65/100= 3. 315 m , 需要设两部开间尺寸为3. 90 m 宽的楼梯就可满足疏散要求, 比以往的计算方法所计算的疏散宽度节省一部楼梯, 但仍可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 比较经济, 符合市场的需求。
3 商场为高层建筑时, 其疏散宽度的计算当商场为高层建筑时,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 (以下简称“高规”) 第6. 1. 9 条规定: 疏散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 00m 计算”, 其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应为D = S ×c×a×b/100, 其中b= 1. 0 m/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