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8
北京市怀柔区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st
B.22st C.223st D.232st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速度倍数关系,结合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初速度速度,再由加速度的定义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直接运用,要注意正确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分析速度与位移间的关系,同时明确加速度的定义即可正确求解。
【详解】
设初速度为v,则末速度为2v。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22vvsvt
由加速度公式可得
2vvvvattt
联立解得223sat,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在下列四幅u-t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交流电,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周期为0.02s;电压的最大值为:2202V=311V,只有C正确。
故选C。
3.M、N、P三点共线且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P为MN的中点,M、N两点处电势分别为M20V、N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场强方向是N指向M
B.一正电荷在P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M点时受到的电场力
C.该电场在P点处的电势一定为16V
D.一负电荷在P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M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A.MN,根据电场线与电势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场强方向是M指向N,故A错误;
BC.由于无法确定该电场是否为匀强电场,所以无法确定M、N、P三点处场强的大小关系及P点处的电势,故BC错误;
D.由Eq得,负电荷在P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M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4.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某次动作中,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45°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方向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υ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υ2之比为( )
A.63 B.2 C.22 D.33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可知,乒乓球在甲与乙之间做斜上抛运动,根据斜上抛运动的特点可知,乒乓球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在甲处:x1sin45vv甲;在乙处:x2sin30vv乙;所以:12=sin45sin30xxvvvv甲乙:=22.故C正确,ABD错误
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200匝,副线圈匝数n2=100匝,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两个电阻R的阻值均为125Ω,图乙为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的交流电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50V
C.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
D.每个电阻R两端电压最大值为1252V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知T= 0.02s,则1fT=50Hz,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所以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仍为50Hz,A错误;
B.由1122UnUn可知,电压表的示数
2211nUUn125V
B错误;
C.由于电压表
222UIR0.5A
又1221InIn,则电流表的示数
2121nIIn0.25A
C正确;
D.每个电阻R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UmR=0.5×125×2=62.52V
D错误。
故选C.
6.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物体A,物体B与一质量不计的弹簧相连并以一定速度与A相碰,如图所示,则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
①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②只有A、B速度相等时,系统的动量才守恒
③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总是守恒的
④A、B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
下列选项组,完整、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当弹簧接触A后,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则①正确;
当AB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②错误,③正确;A、B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系统动能最小,则④正确;
A.①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①③④,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①②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③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上面有一质量为2kg,长8m的长木板Q,木扳上下表面与斜面平行。木板Q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为1kg的小滑块P。P、Q间光滑,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若P、Q同时从静止释放,以下关于P、Q两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 )
A.P、Q两个物体加速度分别为6m/s2、4m/s2
B.P、Q两个物体加速度分别为6m/s2、2m/s2
C.P滑块在Q上运动时间为1s
D.P滑块在Q上运动时间为2s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B.对P受力分析,受重力和Q对P的支持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sin37PPPmgmao
解得:sin37Pago6m/s2
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Q的支持力、摩擦力和P对Q的压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sin37cos37QPQQQmgmmgmaoo
解得:2Qam/s2,A错误,B正确;
CD.设P在Q上面滑动的时间为t,因Pa=6m/s2>2Qam/s2,故P比Q运动更快,根据位移关系有:
221122PQLatat
代入数据解得:t=2s,C错误,D正确。
故选BD。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恒为U=12V,电阻R1=1Ω,R2=2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Ω,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则( )
A.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通过R1的电流为3A
C.若向下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D.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电流的倒数之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选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2:1,根据
2=PIR,可知1R与2R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选项A错误;
B选项,设通过1R的电流为I,则副线圈的电流为0.5I,初级电压
112UIRI
根据匝数比可知次级电压为
2(12-)I 则
232(12-)1120.52mIRRI
解得
=3AI
选项B正确;
CD选项,若向下移动P,则3R的电阻增大,次级电流变小初级电流也变小,根据=PUI可知电源输出功率变小,电阻1R的电压变小,变压器输入电压变大,次级电压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则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D。
9.水面下深h处有一点光源,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光a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一个有光线射出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圆形区域,周围为a光构成的圆环。若b光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 5 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在水中,a光的波长比 b光小
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 b光小
C.在水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D.复色光圆形区域的面积为
E. 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 a光的干涉条纹比 b光窄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BC项:a光在水面上形成的圆形亮斑面积较大,知a光的临界角较大,根据,知a光的折射率较小,再由,可知,在水中,a光的波长比b光大,故A错误BC正确;
D项:依据,结合几何关系,可知,,而复色光圆形区域的面积为,故D正确;
E项:a光的折射率小,波长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与波长成正比,可知相同条件下,a光干涉条纹比b光宽,故E错误。
10.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小球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30,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小球C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小球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小球A的质量为4m,小球BC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小球A后,小球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小球C恰好离开地面,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小球C的质量为m
C.小球A最大速度大小为25mgk
D.小球B上升的高度为mgk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以小球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除系统重力外,绳的拉力TF对系统做功,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小球A速度最大时,小球A的加速度为零,则
T4sinmgF
对小球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
T2cFmg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Cmm
故B正确;
CD.小球C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弹力
cFmgmg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