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微机硬件设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深入理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机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一台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结构,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熟悉实验箱的电源、复位、运行等按钮的使用方法;(3)学习微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加电、复位、启动等过程;(4)观察微机系统启动后的运行状态,了解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
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CPU、内存、I/O接口等硬件模块;(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包括寄存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等;(3)学习内存的存储原理,了解ROM、RAM等存储器的特点;(4)学习I/O接口的工作原理,了解中断、DMA等传输方式。
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1)学习微机指令系统的基本格式,包括操作码、地址码等;(2)掌握微机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3)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过程,了解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等概念。
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1)学习微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2)编写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下的数据访问;(3)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1)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定义、指令编写、程序结构等;(2)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数据交换、排序等操作;(3)学习微机程序的调试方法,包括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2)观察实验箱中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3)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之间的传输;(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在接口技术中的应用。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加深对计算机内部运行原理的理解,提高软硬件的开发和调试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对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和思考。
实验一:二进制转换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首先了解了二进制数的概念以及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方式的理解。
这对于后续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编程语言至关重要。
实验二:逻辑门电路实验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逻辑门芯片构建各种逻辑电路,并能够通过真值表分析和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有着直接的帮助。
实验三:运算器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学习和设计算术逻辑单元(ALU),了解了计算机的算术操作过程,并能够通过运算器实现基本算术运算。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四:存储器与外设实验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类型、组织结构和访问方式,并通过外设与存储器的交互,实践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实验五:微处理器实验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通过实验,我学习了微处理器的基本运行原理,能够通过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微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这个实验为我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这几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内容和相关知识。
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和工具,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对计算机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未来展望: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小部分。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并不断深入钻研,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微机原理实验一1.DEBUG 的基本操作:(1)从WINDOWS 进入DOS 之后,输入命令启动DEBUG:C:>DEBUG 回车(2)输入R 命令,查看和记录CPU 各个寄存器的内容:-R 回车看到什么?AX=0000 BX=0000 CX=0000 DX=0000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DS=16D3 ES=16D3 SS=16D3 CS=16D3 IP=0100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16D3:0100 0000 ADD [BX+SI],AL DS:0000=CD(3)输入 A 命令,汇编下面的字符“WINDOWS”显示程序(DEBUG 调试环境中,默认为十六进制,因此源程序中十六进制数后面不写H):-A 100 ;从偏移地址是0100H 处开始写指令MOV AH,2MOV DL, 57 ;57H 是“W”的ASCII 码INT 21 ;INT 21 是DOS 功能调用,AH=2 代表2 号功;能。
这3 句合起来的功能是:显示DL 中的字符MOV DL, 49INT 21MOV DL, 4EINT 21MOV DL, 44INT 21MOV DL, 4FINT 21MOV DL, 57INT 21MOV DL, 53INT 21INT 3 ;功能是产生一个断点,不要省略(4)输入U 命令反汇编上面的程序:-U 100问:这里100代表什么?反汇编从0100开始(5)输入G命令连续运行上面的程序,记录运行结果:-G=100AX=0000 BX=0000 CX=0000 DX=0000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DS=16D3 ES=16D3 SS=16D3 CS=16D3 IP=0100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16D3:0100 B402 MOV AH,02(6)输入E命令把上面程序中的数据57,49,4E,44,4F,57,53依次分别改为57,45,4C,43,4F,4D,45:-E 103 回车(以下同)-E 107-E 10B-E 10F-E 113-E 117-E 11B(7)输入D命令查看程序机器码的存放情况:-D 100 11E ;看从100开始到11E的机器码(8)输入G命令再连续运行程序,并记录运行结果:-G=100WELCOMEAX=0245 BX=0000 CX=0000 DX=0045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DS=16D3 ES=16D3 SS=16D3 CS=16D3 IP=011E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16D3:011E CC INT 3(9)依次输入下面的T命令(单步执行)和G命令(设置断点并启动运行),记录各命令的运行结果:-T=100 回车-G=100 106 回车-G=100 10A 回车-G=100 10E 回车-G=100 11E 回车T=100AX=0245 BX=0000 CX=0000 DX=0045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DS=16D3 ES=16D3 SS=16D3 CS=16D3 IP=0102 NV UP EI PL NZ NA PO NC 16D3:0102 B257 MOV DL,57-g=100 106W-g=100 10aWE-g=100 10eWEL-g=100 11eWELCOME2.一字节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只考虑大写字母)用E命令在DS:1000单元中存放十六进制数5A,用A命令从CS:0100单元开始存放下面程序的机器码,并调试运行(DEBUG调试环境中,源程序中十六进制数后面不写H):CS:0100 8D360010 LEA SI,[1000] ;将EA=1000送入SI中0104 8D3E2010 LEA DI,[1020] ;将EA=1020送入DI中0108 8A04 MOV AL,[SI] ;(AL)←((SI))010A 240F MOV BL,AL ;将AL中的一个字送入BL010C 240F AND AL,0F ;(AL)←(AL)^(01H)010E E80E00 CALL 011F ;调用EA=011F中的指令0111 80E30 AND BL,F0 ;(BL)←(BL)^(F0H)0114 B90400 MOV CX,4 ;将立即数4送入CX中0117 D2EB SHR BL,CL ;将BL中的内容左移CL;中指出的位数,且每次移位最低位补0 0119 88D8 MOV AL,BL ;将BL中的一个字送入AL011B E80100 CALL 011F ;调用EA=011F中的指令011E F4 RET :返回指令011F 3C09 CMP AL,09 ;(AL)-09,根据结果设置标志位0121 7602 JBE 0125 ;执行EA=0125的指令0123 0407 ADD AL,07 ;(AL)←(AL)+07H0125 0430 ADD AL,30 ;(AL)←(AL)+30H0127 8805 MOV [DI],AL ;(AL)送入EA=(DI)的单元中0129 47 INC DI ;(DI)←(DI)+1012A C3 RET ;返回指令运行结果:1)写出执行上述程序的命令行-G=1002)程序执行后,[1020]=_____41_____,[1021]=___35______。
实验一汇编语言的编译、链接和调试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masm对汇编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调试、运行。
2、掌握汇编语言的程序格式。
3、巩固所学的汇编语言指令。
二、实验环境1、硬件:PC 微机2、软件:宏汇编MASM 软件三、实验原理1、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与处理过程2、汇编语言的程序格式(1)汇编程序一般由若干段组成,每个段都有一个名字,以SEGMENT作为段的开始,以ENDS作为段的结束,这两者前要冠以相同的名字作为段名。
(2)代码段和堆栈段必不可少,数据段和附加段可根据需要设置。
堆栈段的SEGMENT之后有关键字STACK。
代码段中有伪指令ASSUME告诉汇编程序,在各种指令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各段寄存器将分别对应哪一段。
(3)源程序的每一段是由若干行汇编语句组成,每一行只有一条语句,且不能超过128个字符,但一条语句允许有后续行,最后均以回车结束。
(4)整个源程序必须以END语句结束,它通知汇编程序停止汇编。
四、实验内容进入DOS环境中相应的目录下。
如汇编软件的文件来为:D:\MASM,则对应的操作为(1)选择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2)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如下命令(其中带下划线部分为输入内容)。
C:\Documents and Settings\new>D:D:\>CD MASMD:\MASM>EDIT TEXT.ASM进入编辑程序,在其环境下输入编好的源程序,然后在盘上生成一个扩展名为.asm的文件。
程序示例DATA SEGMENTDA1 DB 10H,20H,30H,40HDA2 DB 0F0H,0B0H,0A0H,90HDA3 DB 00H,00H,00H,00HDATA ENDSSTACK1 SEGMENT PARA STACKDB 10 DUP(?)STACK1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1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L,[DA1]ADD AL,[DA2]MOV [DA3],ALMOV AL,[DA1+1]ADC AL,[DA2+1]MOV [DA3+1],ALMOV AL,[DA1+2]ADC AL,[DA2+2]MOV [DA3+2],ALMOV AL,[DA1+3]ADC AL,[DA2+3]MOV [DA3+3],ALCODE ENDSEND START3. 用宏汇编程序MASM,将扩展名为.ASM的源程序汇编成目标程序,即生成盘上扩展名为.OBJ的文件。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并口实验1. 引言微机原理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并学习微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并口实验中所进行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并口实验,了解并实践如何使用并行口控制外部设备。
并口是计算机上常见的接口之一,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例如打印机、键盘、LED灯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通过编程的方式控制并口输出信号,进而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3.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支持并口的计算机,并确保系统已经安装了合适的驱动程序。
然后,我们需要连接一根并口数据线,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
(2)编程环境搭建:我们要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所以需要在计算机上配置相应的编译器和开发环境。
(3)编写代码: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一段简单的代码,来控制并口输出信号。
这段代码通常包括对并口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我们可以使用IO口的寄存器来设置输出状态和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4)测试与调试:在编写完代码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观察外部设备的反应,可以判断代码是否正确地控制了并口输出信号。
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代码和调试信息来找出问题的原因。
4. 实验结果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完成了实验,并取得了如下实验结果:(1)成功控制外部设备:通过编写控制代码,我们成功地控制了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设备。
例如,我们可以在LED灯上显示相应的图案和文字。
(2)了解并口寄存器操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并口寄存器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设置输出状态和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模式。
(3)掌握数据传输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据传输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并口将数据传输给外部设备或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并口实验,我们对微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的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要求被加数和加数均以ASCII码形式各自顺序存放在以DATA1.DATA2为首的5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 结果送回DATA1处。
三、程序框图图3-1四、参考程序清单程序名: XIANGJ.ASMDATA SEGMENTDATA1 DB 33H,39H,31H,37H,34H;被加数DATA1END EQU $-1DATA2 DB 34H,35H,30H,38H,32H;加数DATA2END EQU $-1SUM DB 5 DUP(?) DATA ENDSSTACK SEGMENTSTA DB 20 DUP(?) TOP EQU LENGTH STA 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X,STACKMOV SS,AXMOV AX,TOPMOV SP,AXMOV SI,OFFSET DATA1ENDMOV DI,OFFSET DATA2ENDCALL ADDAMOV AX,4C00HINT 21HADDA PROC N EARMOV DX,SIMOV BP,DIMOV BX,05HAD1: SUB BYTE PTR [SI],30HSUB BYTE PTR [DI],30HDEC SIDEC DIDEC BXJNZ AD1MOV SI,DXMOV DI,BPMOV CX,05HCLCAD2: MOV AL,[SI]MOV BL,[DI]ADC AL,BLAAAMOV [SI],ALDEC SIDEC DILOOP A D2MOV SI,DXMOV DI,BPMOV BX,05HAD3: ADD BYTE PTR [SI],30HADD BYTE PTR [DI],30H DEC SIDEC DIDEC BXJNZ AD3RETADDA ENDPCODE ENDSEND START五: 结果分析这次试验依次将相加数和被相加数存入AL, BL, 依次从低位向高位相加, 然后把结果放在内存中, 根据程序走向, 相加的结果依次放在内存地址DS:0000到DS:0004的位置上, 和我们实验预期结果一样。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软件实验报告软件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熟悉软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汇编程序的调试方法;2.了解内存块的移动方法;3.了解将十六进制数转换成ASCII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MOV和MOVX指令可以进行数据的赋值和移动,用循环可以完成大量数据的复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软件设置为模拟调试状态,在所建的Project文件中添加例程1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可以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或全速运行程序。
打开CPU窗口,观察CPU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
打开View菜单中的Memory Window,可以观察内部RAM、外部RAM的数据和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在Address窗口输入X:8000H后回车,观察8000H-800FF起始的256个字节单元的内容。
2、新建一个Project文件,添加例程2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可以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或全速运行程序。
打开View菜单中的Memory Window,在Address 窗口的Memory#1输入X:3000H后回车,点击运行按钮后, 在Memory#2输入X:4000H后回车,观察外部RAM3000H和4000H中的内容。
3、添加将片内30H-3FH单元的内容复制片外片外1030H~103FH中的源程序,编译运行,观察比较30-3FH单元中的内容和片外1030H-103FH中的内容。
4、添加将30H、31H单元中的十六进制数,转换成ASCII码,存放到40H开始的4个单元中的源程序,编译运行,观察结果。
5、添加求内部RAM 30H—37H单元中8个无符号数的算术和的源程序,8个无符号数设定为25H,36H,4AH,65H,7FH,82H,9BH,1DH,观察39H,38H中的数字是否分别为02H,C3H。
四、实验结果1.步骤1的结果为8000H-80FFH的内容都为1.2.步骤2的结果为3000H起始的256个字节存储块与4000H起始的256个字节存储块各单元内数据对应相同。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DEBUG 调试实验类型:实验课时:指导教师:时间:2013 年⽉⽇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实验⽬的1.练习使⽤DEBUG,调试简单汇编程序。
⼆、实验要求1.掌握DEBUG的使⽤,调试程序。
2.读懂程序中各条指令,说明程序功能。
三、实验内容1.启动DEBUG,⽤A命令输⼊并汇编下列程序段。
100 MOV SI,200103 MOV CX,10106 MOV AL,0108 MOV [SI ],AL10A INC SI10B INC AL10D DEC CX10E JNZ 108110 INT 3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简单汇编语⾔设计实验类型:实验课时:指导教师:时间: 2012 年⽉⽇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实验⽬的1.巩固DEBUG及宏汇编的使⽤。
2.加深对指令的理解。
⼆、实验要求1.设堆栈指针SP=2000H,(AX)=3000H,(BX)=5000H。
请编⼀程序将AX的内容和BX的内容进⾏交换。
请⽤堆栈作为两寄存器交换内容的中间存储单元,⽤DEBUG调试程序进⾏汇编与调试。
2.设DS=当前段指地址,(BX)=0300H,(SI)=0002H,请⽤DEBUG的命令将存储器偏移地址300H~304H连续单元顺序装⼊0AH、0BH、0CH、0DH、0EH。
在DEBUG状态下送⼊下⾯程序,并⽤单步执⾏的⽅法,分析每条指令源地址的形成过程?当数据传送完毕时,AX中的内容是什么?程序清单如下:MOV AX,BXMOV AX,0304HMOV AX,[0304H]MOV AX,[BX]MOV AX,0001[BX]MOV AX,[BX][SI]MOV AX,0001[BX][SI]HLT3.设(AX)=0002H,编⼀个程序段将AX的内容乘10,要求⽤移位的⽅法完成。
三、思想描述实验内容1将两个寄存器的内容进⾏交换时,必须有⼀个中间寄存器才能进⾏内容的交换,如果⽤堆栈做为中间存储单元,必须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
计算机学院微机接口实验报告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TD-PITE80X86实验环境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或TD-PITC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在数据段定义10个无符号数据,求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值,并显示。
四、实验步骤(1)完成汇编程序格式,编写实验程序。
(2)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先运行程序,待程序运行停止。
(4)通过键入D命令查看程序运行的结果。
(5)可以反复测试几组数据,观察结果,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五、汇编程序:DA TA SEGMENTARRY1 DB 24H,0F7H,82H,01H,0BAH,42H,98H,0BFH,78H,92HMAX DB ?MIN DB ?DA TA ENDSSSTACK SEGMENT STACKDB 256 DUP(?)S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 TA,SS:SSTACK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CX,10MOV AL,ARRY1MOV BL,ARRY1XOR SI,SIINC SIDEC CXLOOPS:MOV DL,[ARRY1+SI]CMP AL,DLJB LARGCMP BL,DLJA SMAJMP NEXTLARG:MOV AL,DLJMP NEXTSMA:MOV BL,DLJMP NEXTNEXT:INC SILOOP LOOPSMOV MAX,ALMOV MIN,BLMOV AX,4C00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实验二 8259中断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3. 掌握8259级联方式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或TD-PITC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单次脉冲和主片IR6、IR7相连,实现按动KK1+屏幕显示字符串,按动KK2+屏幕显示字符。
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线路。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运行程序,重复按单次脉冲开关KK1+与KK2+,显示屏会显示相应字符或字符串,说明响应了中断。
五、汇编程序:SSTACK SEGMENT STACKDW 32 DUP(?)SSTACK ENDSDA TA SEGMENTBUF DB 'THIS IS MIR7 $'DA 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START: PUSH DSXOR AX,AXMOV DS,AXMOV DX,OFFSET MIR7MOV AX,SEG MIR7MOV DS:38H,DLMOV DS:39H,DHMOV DS:3AH,ALMOV DS:3BH,AHMOV DX,OFFSET MIR6MOV AX,SEG MIR6MOV DS:3CH,DLMOV DS:3DH,DHMOV DS:3EH,ALMOV DS:3FH,AHCLIPOP DSMOV AL,11HOUT 20H,ALNOPMOV AL,08HOUT 21H,ALNOPMOV AL,04HOUT 21H,ALNOPMOV AL,01HOUT 21H,ALNOPMOV AL,3FHOUT 21H,ALNOPSTIAA1: NOPJMP AA1MIR6:STIPUSH AXPUSH DXMOV DL,36HMOV AH,02HINT 21HMOV AL,20HOUT 20H,ALNOPPOP AXPOP DXIRETMIR7: STI;CALL DELAYPUSH AXPUSH DXMOV AX,SEG DA TAMOV DS,AXMOV DX,OFFSET BUFMOV AH,09HINT 21HMOV AL,20HOUT 20H,ALNOPPOP AXPOP BXIRETCODE ENDSEND START六、实验遇到问题及解决:1、未遇到使实验失败型错误。
但有小的有疑问处。
在给中断矢量赋值时未用在地址处用格式“段偏移:【地址】”,而是用“段偏移:地址”,猜测是因为有了段偏移前缀,所以默认为后面十六进制数作为地址解析,而不是数据。
2、根据程序标号所示应该是IR6触发的中断显示字符,IR7显示字符串,但是由于前面中断矢量赋值反了,所以显示方式正好反过来了。
实验三 8255并行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8255的工作方式及其应用。
2. 掌握8255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或TD-PITC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流水灯显示实验。
编写程序,使8255的A口和B口均为输出,数据灯D7~D0由左向右,每次仅亮一个灯,循环显示,D15~D8与D7~D0正相反,由右向左,每次仅点亮一个灯,循环显示。
四、 实验原理双向数据总线数据总线缓冲器D0-D7RD WR A1A0RESETCS读/写控制逻辑A 组控制部件8位内总线B 组控制部件A 口(8位)C 口(高4位)C 口(低4位)B 口(8位)I/O I/O I/O I/O PA7-PA0PC7-PC4PC3-PC0PB7-PB0PA3PA2PA1PA0RD CS GND A1A0PC7PC6PC5PC4PC0PC1PC2PC3PB0PB1PB2PA4PA5PA6PA7WR RESET D0D1D2D3D4D5D6D7VCC PB7PB6PB5PB4PB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8255图4.1 8255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图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 设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
CPU 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可以同时传递8位、16位或32位等。
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 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 接口芯片,它具有A 、B 、C 三个并行接口,用+5V 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
8255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如图4. 1所示,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4. 2所示。
D7D0D1D2D3D4D5D6D7D0D1D2D3D4D5D6C 口低4位0 输出1 输入置位复位0 复位1 置位B 口0 输出1 输入(a )工作方式控制字(b )C 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方式选择0 方式01 方式1C 口高4位0 输出1 输入A 口0 输出1 输入方式选择00 方式001 方式11x 方式21不用C 口的位选择位 D3D2D1 0 0 0 0 1 0 0 1 2 0 1 0 3 0 1 1 4 1 0 0 5 1 0 1 6 1 1 0 7 1 1 1图4. 2 8255控制字格式8255实验单元电路图如图4. 3所示:D034D133D232D331D430D529D628D727PA04PA13PA22PA31PA440PA539PA638PA737PB018PB119PB220PB321PB422PB523PB624PB725PC014PC115PC216PC317PC413PC512PC611PC710RD 5WR 36A09A18RESET 35CS6PA0PA1PA2PA3PA4PA5PA6PA7PB0PB1PB2PB3PB4PB5PB6PB7PC0PC1PC2PC3PC4PC5PC6PC7D0D1D2D3D4D5D6D7A0A1RD WR RSTCS8255图4. 3 8255实验单元电路图五、 实验步骤流水灯显示实验使8255的A 口和B 口均为输出,数据灯D7~D0由左向右,每次仅亮一个灯,循环显示,D15~D8与D7~D0正相反,由右向左,每次仅点亮一个灯,循环显示。
实验接线图如图4. 5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所述: (1)按图4. 5连接实验线路图。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运行程序,观察LED 灯的显示,验证程序功能。
(4)自己改变流水灯的方式,编写程序。
D0D7...WR RD CSPA0PA7...PB0PB7...XD0XD7...IOW#IOR#IOY1D0D7...D8D15...系统总线8255单元A0A1XA1XA2开关及LED 显示单元图4. 5 8255流水灯实验接线图六、汇编程序:SSTACK SEGMENT STACKDW 32 DUP(?) S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 DELAY PROCPUSH BXPUSH CXMOV BX,01HDELAY1:XOR CX,CXDELAY2:LOOP DELAY2DEC BXJNZ DELAY1POP CXPOP BXRETDELAY ENDPSTART:MOV AL,80HMOV DX,0606HOUT DX,ALAGAIN:MOV AH,01HMOV AL,80HMOV CX,08HLOOP1:MOV DX,0600HOUT DX,ALCALL DELAYMOV DX,0602HXCHG AH,ALOUT DX,ALCALL DELAYXCHG AH,ALROR AL,01HROL AH,01HLOOP LOOP1JMP AGAINCODE ENDSEND START七、实验遇到问题及解决:1、由于8255上的CS引脚接到了系统总线的IOY1引脚,所以导致寻址错误,灯不亮,将IOY0引脚接到8255的CS引脚上,问题解决。
2、DELAY子程序编译错误,开始时DELAY子程序放在了程序段的最后,后来改在主程序之前,问题解决。
另外,将DELAY子程序的循环次数减少,使延迟时间缩短。
实验三 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8254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
2. 掌握8254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或TD-PITC实验装置一套,示波器一台。
三、 实验内容计数应用实验。
编写程序,应用8254的计数功能,将系统的1MHz 时钟分频为1Hz ,并接到LED 灯上,使其亮0.5秒,灭0.5秒,并在每次灯亮时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
四、 实验原理8254是Intel 公司生产的可编程间隔定时器。
是8253的改进型,比8253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8254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有3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
(2)每个计数器可按二进制或十进制(BCD )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