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21.2.2).2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2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能够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动画。
五、教学过程【温故知新,提出问题】XE燃解方程s h+2s+c=0此图片是动画绪略图,此处插入交互动画《【数学探完】一元二次方程的儿何解法》,可以通过几何的方法展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问题1你能用配方法解卜列方程吗?(1)m+ll=O;(2)9/=12x+14.解:<1)移项,得x2 -7入=一11.配方,得x2-7a-+^|J=-11+r2>7即七2=5 3开方,得x—;=±g.7-757+必所以X]=—-—•^2=—5-(2)移项,得9F-12x=14・,414系数化为1,得『一二工二方.配方,得广一§+仲卜?+停).即厂:<--2=2.开方,得x-|=±>/2,所以“甲®夸问题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化:把原方程化成r+p.x+q=O的形式.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如F+px=迫.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如/+px+(W)2=-g+(S(x+S=F+(9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归纳。
(X潞瘢配方法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写成一般形式十取-c-m z=0),能否用配方法俾出能否用配方法街出or2me=O(aMO)的观]一元二次方程M+既13(/0)的二次坎系救u,—次敏卒致b以及常敏项c.<1>移项;将方程中含有耒知数的氐移对方程的左边.巧常数璜玛勤方程的右边.ar2—fez=—cQ)二次项系散化为卜若二次项的系敢不为1.划在方程两边同时序以二次项的系敷.将二次项的系敖化为I.X2+-Z=—-a aU>配方,方程的两边鄙加上一次咬系?I一半的平方鸟方程靛左遮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十打十(粉2=弋十(粉2flHk整电饵(工+y=静因为a*0.4a2>0,代数式62-iac来决定一元二次方程+hx+c=Oia^O)根的唁况.此图片是动画垸略图,此处插入交互动画《【教学探究】配方法》,可以逐步展现配方法的步曜.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旧知,钠垫新知,设置问题,引出新课.【合作探究,形成知识】问题2—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你能否也用配方法解出方程的根呢?杯+皈+^=0(醇0)己知a『+M+c=0(再0),请用配方法推导出它的两个根.解:移项,得ar2+fer=-c.K c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a a配方,得+-X+(A)2=-£+(A)2…gp(X+=)2=\二"(JI).a la a2a2。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学习目标: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不解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 重点: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难点:不解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一、知识链接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2.如何用判别式b2-4ac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算一算解下列方程并完成填空:(1)x2+3x-4=0; (2)x2-5x+6=0; (3)2x2+3x+1=0.想一想方程的两根x1,x2与系数a,b,c有什么关系?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猜一猜(1)一元二次方程 (x-x1)(x-x2) = 0 (x1,x2为已知数) 的两根是什么?若将此方程化为x2 + px + q = 0 的形式,你能看出 x1,x2与 p,q 之间的关系吗?(2)通过上表猜想,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两个根分别是x1、 x2,那么,你可以发现什么结论?证一证:x1 + x2= x1·x2=归纳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 1、x2,那么12bx xa ,12cx xa.(前提条件是b2-4ac≥0).(1) x2–6x–15 = 0; (2) 3x2+7x-9 = 0; (3) 5x–1 = 4x2.归纳:在求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时,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判别Δ≥0,如是则代入 a、b、c的值即可.例2 已知关于x的方程5x2+kx-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变式题已知关于的值.例3 不解方程,求方程2x2+3x-1=0的两根的平方和、倒数和.练一练设x1,x2为方程x2-4x+1=0的两个根,则:(1) 12x x , (2)12xx ,(3) 2212x x , (4)212()x x .归纳: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时,一般先将所求的代数式化成含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形式,再整体代入.常见的求值式子如下: 12111.x x +=22122.x x += 12213.=x x x x + 124.(1)(1)x x ++= 125.||=x x -例4 设x 1,x 2是方程 x 2-2(k -1)x + k 2 =0的两个实数根,且2212x x 4,求k 的值.方法总结: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两实数根满足的条件,求待定字母的值时,务必要注意方程有两实数根的条件,即所求的字母代入方程中,方程应该满足Δ≥0 .2b x a,1c x a.2221212()2x x x x x 2221212)()4x x x x x122121x x x x x......1.如果-1是方程2x 2- =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2和1,则p = , q = .3.已知关于 的值.4.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2kx+k -1=0的两个根,且(x 1+1)(x 2+1)=4.(1)求k的值; (2)求(x1-x2)2的值.5.设x1,x2是方程3x2+4x-3 = 0的两个根.利用根系数之间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1) (x 1 + 1)(x2 + 1); (2)2112.x xx x拓展提升6. 当k为何值时,方程2x2-kx+1=0的两根之差为1.7.已知关于-2=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根x1,x2满足|x1-的值.242bb ac xa.时,方程有两个相12-132课堂探究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猜一猜=b a,x 1x 2证一证:(注:b221242b b ac x x a +-+=2b b a -+--= 22b a -=.ba=- 1222b b x x a a•-+--⋅=()()22244b b ac a ---=244ac a=.ca =例1 解:(1) a=1 , b= – 6 , c= – 15. Δ = b 2– 4ac =( – 6 )2 – 4 × 1 ×(– 15) = 96 > 0.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那么x 1 + x 2 = –( – 6 ) =6,x 1 x 2 = – 15 .(2)a = 3 , b =7, c = –9. Δ= b 2 - 4ac = 72 –4×3×(-9) =157 > 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那么x 1 + x 2 =73, x 1 x 2 =933.(3)方程可化为4x 2–5x +1 =0,a =4,b = – 5,c = 1.Δ = b 2- 4ac =(– 5)2 – 4×4×1=9>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x 1, x 2,那么x 1 + x 2 =5544,x 1 x 2 =1.4=6.5=3.5+ x 2=2+ 35=.5k 得k=答:方程的另一个根是3,5k=- 解: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 x 2=1+ x =5 .121231,.22x x x 222121122)2,x xx x x ∴22221212123113()22.224xxx x x x 121212131 3.22x x x x x练一练 (1)4 (2)1 (3)14 (4)12例4 解:由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得22221212()2x x x x x = 4(k 222x 4,得 2k +4 =4,解得k 1=0,k 2=4 . 当堂检测1.;-3. 2. 1 ; -2.1161.3c x a116.3x 12121,.2k x k x x 1()1 4.2kk 解得k = -7;4.-则222121212)()474(4)65.x x x x x12124, 1.3b c x x x aa)+1=441()1.33122221121221212()234.9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2121,.22kx x x 22121212()()4 1.x x x x x x 22141,3,2 3.222k k k7.解:(1)方程有实数根,所以Δ=b 2-4ac=(-2m)2-4·m·(m-2=4m 2-4m 2+8m=8m ≥0.∵m≠0,∴m 的取值范围为m >0. 121222,.m x x x m22121212()()4 1.x x x x x x 22241.m m解得m=8.经检验,解.。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2 公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1.2.2 公式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
能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面我们学习过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比如,方程24x,227x: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2.面对这种局限性,我们该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学生活动) 用配方法解方程:2x x.237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二次项系数化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般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2x np 的形式,如果0p ,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0p ,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二、探索新知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移项,得2ax 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b cx xa a. 配方,得22222b b c b xx a aaa,即222424b b ac x aa .此时,教师应作适当停顿,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1)两边能直接开平方吗?为什么? (2)你认为下一步该怎么办?师生共同完善认知:(1)当b 2—4ac >0时,两边可直接开平方,得242b b ac x a,∴2142bb ac x a,2242bb ac x a;(2)当b 2—4ac =0时,有202b x a 。
21.2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公式;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力目标1.通过由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2.结合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解方程的能力,使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德育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运用公式法去解,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感受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重点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熟练地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判别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上课开始,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利用昨天所学“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和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为下一步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
然后让学生思考对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 能否用配方法求出它的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6x 2-7x+1=0 (2)4x 2-3x=5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移项;(2)化二次项系数为1;(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4)原方程变形为(x+m )2=n 的形式;(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二、探索新知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 x 2+bx+c=0(a ≠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问题:已知ax 2+bx+c=0(a ≠0)且b 2-4ac ≥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 1x 2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 、b 、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解:移项,得:a x 2+bx=-c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b a x=-c a配方,得:x 2+b a x+(2b a )2=-c a+(2b a )2即(x+2b a)2=2244b ac a - ∵b 2-4ac ≥0且4a 2>0∴2244b ac a-≥0直接开平方,得:x+2b a =±2a即x=2b a-±∴x 1=2b a -,x 2=2b a-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 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此:(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当b-4ac≥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三、例题讲解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2-4x-1=0 (2)5x+2=3x 2(3)(x-2)(3x-5)=0 (4)4x 2-3x+1=0(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巡视并指导)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把它化为一般形式,然后代入公式即可.四、针对练习不解下列方程,直接说出a 、b 、c 以及b2-4ac 的值①2x2+x −6 = 0; ②x2+4x = 2;③5x2−4x −12 = 0; ④4x2+4x+10 = 1−8x教学要点:(1)对于方程②和④,首先要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②强调确定a 、b 、c 值时,不要把它们的符号弄错;③先计算b2−4ac 的值,五、达标测试1、x2+4x =22、6t2 -5 =13t3、x ² - x -1= 04、2x ² - 4x+2= 05、3x(x-3)=2(x-1)(x+1)6、4x2-3x-1=x-2六、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1.(回顾旧知识)配方法的一般步骤2.(讲授新课)推导求根公式3.(总结归纳)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4.例题讲解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有了认识了配方法的作基础,再讨论如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就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于是有了直接利用公式的公式法,并引出用判别式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 找出a,b,c的相应的数值2. 判别式是否大于等于03. 当判别式的数值符合条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学生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主要的有:1. 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2. 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难,形式复杂,代入数值后出错很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这是这节课中的一大亮点,在讲完例题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感觉到成功的机会增加,从而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