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概论试卷-16页文档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6
大气科学导论试题库第一章1、什么是大气科学?参考答案答: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参考答案答: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也研究大气与其周围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
3、大气的组成如何?参考答案答:地球大气的组分以氮、氧、氩为主,它们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其它气体含量甚微,有二氧化碳、氪、氖、氨、甲烷、氢、一氧化碳、氙、臭氧、氡、水汽等。
大气中还悬浮着水滴、冰晶、尘埃、孢子、花粉等液态、固态微粒。
第二章1、基本的气象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描述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有:温度、压力、湿度和风。
这4个物理量是表征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又称气象要素,此外,还有降水量、云量、云状等。
2、常见气压场的形式有哪些?常用温标有哪几个?参考答案答:常见气压场形式:高压、低压、槽、脊、鞍形场。
气温的单位—般有用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
3、参考系有哪几个分类?地球参照系属于什么参照系?参考答案答:参考系有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之分。
在大气科学的研究中,一般是以旋转的地球作为参考系,这是一个非惯性系。
4、为什么流体质点既要小又要大?参考答案答:连续介质假设中的流体质点既要充分小,以使它在流动中可当作一个点,同时又要足够大,能保持大量分子具有确定的平均效应值——各种宏观物理量值。
这种既大又小的流体质点,有时也称作流体微团或流体体素,一般则简称为流点。
在我们气象研究上,经常会用到这个概念——流体块,一个小的空气块。
5、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特点如何?参考答案答: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作用于大气的力,称做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另一类是站在随地球一起旋转的非惯性系中观察大气运动时所表现的力,称做惯性力,包括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
大气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科学中,大气层的厚度约为:A. 10公里B. 100公里C. 1000公里D. 10000公里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3. 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热源是:A. 地球内部热量B. 太阳辐射C. 地壳活动D. 火山爆发4.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积雨云B. 高层云C. 卷云D. 积云5.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形差异D. 海洋深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大气科学中的“三圈环流”包括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和________。
7. 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波段。
8.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9. 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________和超强台风。
10. 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________、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引起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大气科学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区别。
12. 描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4. 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四、论述题(20分)15. 论述大气科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可行的研究方向。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沃克环流7. 可见光、红外8. 海洋蒸发、陆地蒸发9. 强台风10. 二氧化碳三、简答题11.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厚度约为10-15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现象较少。
大气科学复习资料一、大气科学的定义: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演变规律,(这些现象包括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学科。
二、地球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包括N2、O2、Ar、CO2、CH4、O3、H2…水汽、大气气溶胶。
即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气溶胶组成。
三、CO2的来源、特性、作用、目前状况:1、来源:人工源:地面燃烧、工业活动,生物体的呼吸和生物尸体腐化都排出CO2。
呼吸作用:[CH2O]n+nO2=nCO2+nH2O (包括动植物的呼吸,但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使CO2还原)自然源:CO2分压大于大气CO2分压的海水。
(如热带和低纬地区的海洋是大气的源,放出CO2)人工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CO2 光合作用:nCO2+nH2O=[CH2O]n+nO2 自然汇:CO2分压小于大气CO2分压的海水。
(如高寒冷地区的海洋是大气的汇,吸收大气中的CO2 )全球平均,是大气向海洋输送CO2。
深海的水流能把海水中的部分CO2从高纬流向低纬,部分CO2还变成碳酸盐矿物(贝壳)沉到大海。
因此,CO2是在地壳、大气层、海洋和生物圈之间循环的。
2、特性:C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
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在自然界中,通过动植物之间的呼吸作用进行循环,CO2是植物成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CO2的重量约为空气的1.5倍,易溶于水生成碳酸溶液,并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干燥状态下不活泼,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O2的物理性质有:分子量44.1,气体密度为1.977kg/m(0°、1atm),液体密度为:1.030kg/m3(-20s℃),沸点194.7k3、作用:(温室效应)CO2吸收太阳辐射很少,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和空气不致于因放射辐射而失热过多。
因此它们都有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
这样一来,当浓度不断增加会改变大气的热量平衡,导致大气底层和地面的平均温度上升,而全球气候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2、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3、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4、试列出与大气相关的四个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尺度的,哪些是区域尺度的?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湿空气状态方程。
说明虚温的目的和意义?5、在同样的温压条件下,湿空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哪个最大?6、试列出表示空气湿度的七种参量,并简述其含义?7、试说明露点温度为什么可以表示空气中湿度的大小?8、什么是水平能见度?9、大气按温度结构如何垂直分层,试给出每层上下限的高度?1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11、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13、太阳辐射光谱穿过大气后的主要变化有哪些?14、大气吸收的特点?15、为何晴朗的天空呈蓝色?16、直接辐射的影响因子是?它们是怎样影响直接辐射的?17、影响散射辐射的因子?18、总辐射影响因子及其日变化特征?19、地面发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什么?20、什么是大气窗?大气窗存在的意义?21、大气中长波辐射的特点?22、影响有效辐射的主要因子?23、有效辐射的日变化?24、有效辐射的年变化?25、影响地面辐射差额的因子有哪些?26、地面辐射差额日变化、年变化特点?27、地面辐射差额的地理分布特征?28、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29、气温年变化及年较差?30、简述影响地面气温的因子?云>地面;B.大气>地面>云;C.云>大气>地面;D.云>地面>大气150、在无风、晴朗、()的夜晚,地面()降温、贴地气层()降温,因而形成逆温层。
A.潮湿,辐射,传导;B.潮湿,传导,对流;C.干燥,辐射,传导;D.干燥,传导,对流B.<0C.=0328、空气状态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是()。
A.空气必须为实际大气B.空气必须看着为理想气体C.任何条件均适用329、以下哪些量是表示湿度的参量()。
A.饱和水汽压B.绝对湿度C.相对湿度D.比湿E.露点330、一团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无相变的湿空气,如果温度升高体积不变,下列物理量如何变化()。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根据下列问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位置。
每题答案只有一个。
1. 大气是地球的几个圈层之一,大气层按照温度变化可分为几层?A. 三层B. 四层C. 五层D. 六层2. 大气是由空气组成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气压梯度力是哪个因素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风向变化D. 高度差异4. 静力平衡指的是什么?A. 大气压力平衡B. 大气密度平衡C. 风向平衡D. 高空气流平衡5. 热力平衡是指哪种过程?A. 热量传导B. 热辐射C. 热对流D. 热释放6. 湿绝热过程是指什么?A. 温度变化时湿度不变的过程B. 湿度变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C. 温度和湿度都不变的过程D. 温度和湿度都变化的过程7. 大气中的水分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A. 水蒸汽B. 液态水C. 冰晶D. 雨水8. 大气环流是指?A. 全球大气运动B. 局地大气运动C. 平流层运动D. 对流层运动9. 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空气密度差异D. 地球自转10. 大气中的水循环是指?A. 水分蒸发和降水的循环B. 水蒸汽在大气中循环的过程C. 云的形成和消散D. 水分分布的循环11. 紫外线是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辐射,它主要来自于?A. 太阳B. 月亮C. 星星D. 地球12. 大气层最外层是什么?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3. 气候是指什么?A. 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B. 某一时刻的天气现象C. 大气环境的变化D. 高空的气流运动14. 暖锋是指什么?A. 冷空气与暖气团的交汇线B. 暖空气抬升形成的云团C. 暖地和冷地之间的连接线D. 气压梯度的线15. 利用雷达探测大气中的云和降水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原理?A. 遥感原理B. 电磁原理C. 吸收原理D. 散射原理16. 什么是地球的温室效应?A. 大气层中的水分吸收地球辐射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C. 大气层中的温度层次差引起的效应D.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17. 大气层中的臭氧主要位于哪个层次?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8. 气温是指什么?A. 空气的冷热程度B. 大气中的湿度C. 大气中的密度D. 大气的压强19. 雾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A. 大气中水蒸汽的凝结B. 大气中的水分蒸发C. 雨水与大气中的尘埃产生反应D. 大气中云的形成20. 大气层中的温度递减率是指?A. 温度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率B. 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C. 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变化率D. 地球表面温度随地形变化的变化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超过300字。
绪论1.*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着整个地球的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和地球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
3.*大气科学的内容可概括成四个方面:①地球大气的一般特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等);②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③解释大气现象,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④如何利用这些现象预测、控制和改造自然(如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环境预测和控制)。
4.大气科学研究的特点:①研究大气科学不能仅限于大气圈;②大自然是大气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③国际合作是推动大气科学发展的必要途径。
学科分支:主要为气象学和气候学。
5.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组成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化学组成及演变、大气微量气体及其循环、大气气溶胶、大气放射性物质和降水化学等。
第一章大气概述一、问答题: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答:天气描述的是一个特定时间与一个特定地点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
气候是指在影响天气的各因子(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长期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天气综合,不仅包括某些多年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然出现的极端状况。
也就是说,气候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平均得出的,它与天气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
2.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答: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归因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量的不断加大。
后果是低层大气的温度会由此而升高,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3.为什么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答:水汽是云和降水的源泉。
水汽是唯一能在常态中以三种相态存在的物质(固态、液态、气态)随着大气的垂直运动,空气中的水汽会发生凝结或凝华,形成雨滴或冰晶,进而产生云和降水。
尘埃可以作为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冻结的核心,是形成云、雾和降水的重要条件;它们能吸收和散射太阳、大气和地面的辐射,改变地球的辐射平衡;使大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变坏。
模拟试题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_______ 和_______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______ 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___________ ;A + B- _________ 。
4.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__________ 出发,以理查孙数Ri为代表;另一类是以_________ 为基础,以MoH0ii-O6yxoB(M-O)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由Kf(KJ = nS(n)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________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______相同。
6.无量纲量口2=¥ = “因含L,可代表 ______________ o7.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________外,还应加上一个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大气边界层2.闭合问题3.中性层结4.通量理查逊数Rf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2.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尺度?4.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5.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e。
答案:(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湍流粘性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粘性副层、近地层(常通量层)和Ekman层(上部摩擦层)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B+TF;A±B=A±B O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湍流能量方程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 一类是以相似理论、量纲分析 为基础,以MoHnn-O6yxoB (M-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完整版)大气科学概论-习题第一章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现代大气:氮气、氧气2.何为地球系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1)按浓度分类: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1ppm到0.1%,如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1ppm以下,如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定常成分:寿命在100年以上,如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1年以下。
如H2O,……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
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1. 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
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
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P20)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最大:正午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
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
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
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
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
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
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
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大气科学基础习题集(分章分知识点)第2章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2、已知干空气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和()等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9、若气压和温度相同,干空气的密度比湿空气的密度10、()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之间。
13、相对湿度是指()14、露点温度是指()15、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平冰面饱和水汽压16、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的方式输送来的,()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科学导论试题库⼤⽓科学导论试题库第⼀章1、什么是⼤⽓科学?参考答案答:⼤⽓科学是研究⼤⽓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这些规律为⼈类服务的⼀门学科。
2、⼤⽓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参考答案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圈,也研究⼤⽓与其周围的⽔圈、冰雪圈、岩⽯圈和⽣物圈相互作⽤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星的⼤⽓。
3、⼤⽓的组成如何?参考答案答:地球⼤⽓的组分以氮、氧、氩为主,它们占⼤⽓总体积的99.96%。
其它⽓体含量甚微,有⼆氧化碳、氪、氖、氨、甲烷、氢、⼀氧化碳、氙、臭氧、氡、⽔汽等。
⼤⽓中还悬浮着⽔滴、冰晶、尘埃、孢⼦、花粉等液态、固态微粒。
第⼆章1、基本的⽓象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描述⼤⽓基本状态的参数有:温度、压⼒、湿度和风。
这4个物理量是表征⼤⽓基本状态的参数,⼜称⽓象要素,此外,还有降⽔量、云量、云状等。
2、常见⽓压场的形式有哪些?常⽤温标有哪⼏个?参考答案答:常见⽓压场形式:⾼压、低压、槽、脊、鞍形场。
⽓温的单位—般有⽤摄⽒温标,华⽒温标和绝对温标。
3、参考系有哪⼏个分类?地球参照系属于什么参照系?参考答案答:参考系有惯性系和⾮惯性系之分。
在⼤⽓科学的研究中,⼀般是以旋转的地球作为参考系,这是⼀个⾮惯性系。
4、为什么流体质点既要⼩⼜要⼤?参考答案答:连续介质假设中的流体质点既要充分⼩,以使它在流动中可当作⼀个点,同时⼜要⾜够⼤,能保持⼤量分⼦具有确定的平均效应值——各种宏观物理量值。
这种既⼤⼜⼩的流体质点,有时也称作流体微团或流体体素,⼀般则简称为流点。
在我们⽓象研究上,经常会⽤到这个概念——流体块,⼀个⼩的空⽓块。
5、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所受到⼒有哪些?各作⽤⼒定义特点如何?参考答案答: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所受到的⼒可以分为两类,⼀类是真正作⽤于⼤⽓的⼒,称做基本⼒,或⽜顿⼒,包括⽓压梯度⼒、地⼼引⼒、摩擦⼒。
另⼀类是站在随地球⼀起旋转的⾮惯性系中观察⼤⽓运动时所表现的⼒,称做惯性⼒,包括惯性离⼼⼒和地转偏向⼒。
气象气候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8、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9、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0、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1、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2、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14、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5、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6、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7、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18、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一般地风向的改变角度达180度。
19、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虚温——2、静力平衡——3、大气逆辐射——4、位温——5、梯度风——二、填空(12*2=24)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A 一周B 一个月C 一个季度D 一年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A 1/2B 1/3C 1/4D 1/5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A 6.6B 6.5C 5.6D 5.5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A O2B O3C H2OD CO2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 极地B 高纬度C 中纬度D 低纬度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A γB γdC γmD γAC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A 较大B 较小C 相同D 不确定8、热成风方向与之一致的是()A 等压线B 等高线C 等温线D 等变温线四、计算(2*8=16)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测得气压为998百帕,气温为3℃,邻近的乙气象站气压为990百帕,气温为1℃,求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2、在700百帕等压面图上,在北纬30度处,相距1000公里二点的的高度差为50米位势,试问:①该处等压面坡度等于多少?②该处的地转风速为多少?五、作图说明(3*8=24)1、有温压场如图配置(实线代表等压线,虚线代表等温线),作出低层和高层的地转风T0T1P 0 P12、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①A、B、…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②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难度分为: A-很难、 B-较难、 C-一般、 D-容易大气科学基础(一)习题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大气由()几种组成。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水汽C.均匀大气、非均匀、离子【知识点】: 1.1【难易度】: D【答案】: B2.干洁的主要成分有()等几种。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大气气溶胶、水汽C.原子、电子、带电离子【知识点】: 1.1【难易度】: D【答案】: A3.在气象学中,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B.对大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C.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气体状态【知识点】: 1.1【难易度】: D【答案】: AB4.大气气溶胶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影响大气光学特性;B.能够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C.对维护大气辐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D.能够作为云凝结核【知识点】: 1.1【难易度】: B【答案】: ACD5.以尺度分,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类型有()(可多选)A.爱根核B.云凝结核C.固液态颗粒D.巨核、大核【知识点】: 1.1【难易度】: B【答案】: AD精品文档6.下列哪些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可多选)A.O2 和O3B.氮气和氮氧化合物C.CO 2、 CH 4、 H 2D. CO 2、CFCs、 SO2【知识点】: 1.1【难易度】: C【答案】: D7.设两气层气温直减率分别为γ 1 和γ 2且γ 1<γ 2<0,随高度增加则()A.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慢B.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快C.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慢D.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快【知识点】: 1.2【难易度】: A【答案】: D8.以温度随高度分布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可多选)()A.对流层、平流层B.热层、臭氧层C.热层、中层D.电离层、散逸层、磁层【知识点】: 1.2【难易度】: D【答案】: A、C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满足地转平衡条件D.垂直混合强烈【知识点】:1.2【难易度】: C【答案】: ABD10.一般来说,垂直混合强烈的气层,具有()A.0 ,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摩擦力特别大D.0 ,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知识点】:1.2【难易度】: C【答案】: D11.如果气层具有0 的特点,说明()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气层是逆温层D.气层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知识点】:1.2【难易度】: B【答案】: B12.逆温层内气温直减率γ 的值()A.>0B.<0C.=0【知识点】: 1.2【难易度】: B【答案】: B13.空气状态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空气必须为实际大气B.空气必须看着为理想气体C.任何条件均适用【知识点】: 1.3【难易度】: B【答案】: B14.如果湿空气实际水汽压为e,温度为 T,虚温为 Tv,水汽密度为v ,水汽状态方程应为:()A. e v R d T vB. e v R v T vC. e v R v TD.e v R d T【知识点】: 1.3【难易度】: A【答案】: C15.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与干空气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大B.干空气大C.不能比较大小D.两者一样大【知识点】: 1.3【难易度】: B【答案】: B1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干空气与水汽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最大,水汽最小B. 水汽最大,干空气最小精品文档C.干空气最大,水汽最小D.水汽最大,湿空气最小【知识点】: 1.3【难易度】: A【答案】: C17.以下哪些量是表示湿度的参量() ( 可多选 ) 。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说明一、选择(30分,30题,每题1分)二、填空(15分,15题,每题1分)三、名词解释(15分,5题,每题3分)四、综合题(40分),包括计算题(3题,20分)和问答题(4题,20分)⏹第一章大气概述●地球系统(了解概念)●地球大气的成分(干洁大气的概念)●大气的重要性(酸雨、温室效应以及主要的温室气体)●空气状态方程(表征气体状态的宏观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温标、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气压:气压的概念、标准大气压◆湿度:饱和水汽压的计算、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的概念◆风:风向定义和判定,风速的计算●大气垂直结构◆大气垂直分层(重点是对流层)◆垂直气压和温度变化⏹第二章大气辐射、温度(10分)●辐射(辐射的概念、太阳常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种类,大气的加热,辐射热交换的概念)●温度(概念及测量、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海平面气温分布特征)⏹第三章大气运动(20分)●空气团所受到的力(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的概念、作用和计算)●大气运动方程(了解)●静力平衡的概念●地转风平衡(概念、计算)●梯度风平衡(概念、计算)●地转偏差(概念、计算)●大气环流(三圈环流的概念,海陆风与山谷风环流的形成及概念)⏹第四章大气云、雾和降水(10分)●云:云的概念、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云的基本过程(概念、基本条件、三种云的形成过程)●雾:了解雾的分类和形成●云滴、冰晶的形成和增长:主要的概念●降水:云滴增长的基本途径,暖云和冷云降水的概念,冰晶效应●人工影响天气:影响暖云降水的原理⏹第五章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10分)●天气系统◆了解地面和高空天气图◆气团的概念、影响我国境内的气团◆锋的概念、分类以及对应的天气特征◆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特征和对应的天气状况◆副热带高压的概念、副高的移动与中国雨带●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步骤和主要方法◆数值天气预报的概念⏹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20分)●气候概述:气候的定义,气候系统的概念,主要反馈过程,●气候类型:◆了解气候分类方法◆柯本气候分类法的概念及优缺点◆了解全球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下垫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海洋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沃克环流的概念,厄尔尼诺的概念、周期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对降水影响,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七章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选择、填空)●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对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的形成机制、危害)●气溶胶(PM2.5的概念,来源,组成)●空气污染指数(了解不同指数的意义)●形成空气污染的有利条件(包括哪些)第一章大气概述1、地球系统(了解概念)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一个综合体,称之为“地球系统”2、地球大气的成分(干洁大气的概念)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简称干空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大气物理学在线考试复习资料单选题1.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为( B )A-20~-19℃B-9~-8℃C-16~-13℃D-5~-3℃2.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气压系统,称为( C )A高气压B低气压C低压槽D高压脊3.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气压系统被称为( D )A高气压B低气压C低压槽D高压脊4.雨滴的形成增长主要是( C )A湍流碰并B布朗碰并C重力碰并D气压梯度力碰并5.白贝罗的风压定律是关于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 B )A上B下C左D右6.利用埃玛图也可判定气层的静力稳定度,即利用干绝热和湿绝热线,当气层的垂直减温率落在假绝热线和干绝热线之间,表明气层于( D )A绝对不稳定B中性C绝对稳定D条件性不稳定7.夏季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很大的副热带高压属于(A )A暖高压B冷高压C暖低压D冷低压8.密度均匀的流体,自由表面受到扰动,因重力恢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称为( B )A重力外波B重力内波C声波D罗斯贝波9.两个等压面之间的地转风矢量差表示( A )A地转风B热成风C梯度风D旋衡风10.地转平衡条件下的水平风称为( A )A地转风B热成风C梯度风D旋衡风判断题1.碘化铅不普遍用作冰核的原因是不稳定。
错2.研究太阳直接辐射削弱的物理基础是布格-朗伯定律。
对3.层状云系是中纬度地区降水的一种主要云系。
对4.净辐射为正值,表示系统温度会下降。
错5.行星大气就是包裹着行星体的惰性气体和电离气体的总称对6.干绝热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错7.物体对电磁波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对散射也是选择性的。
错8.生活中开水壶口喷出的雾气属于等压混合过程。
错9.对流层内集中了约3/4质量的大气。
错10.气块上升的干绝热减温率小于露点递减率。
错综合题1.气体吸收对大气辐射平衡的重要性取决于那些因素?答:一是吸收线的强度。
二是吸收气体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2.散射削弱系数是什么?答:散射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雷达的反射率或单位照射面积上的雷达散射截面。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虚温——2、静力平衡——3、大气逆辐射——4、位温——5、梯度风——二、填空(12*2=24)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A 一周B 一个月C 一个季度D 一年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A 1/2B 1/3C 1/4D 1/5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A 6.6B 6.5C 5.6D 5.5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A O2 B O3C H2O D CO2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 极地B 高纬度C 中纬度D 低纬度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A γB γd C γmD γAC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A 较大B 较小C 相同D 不确定8、热成风方向与之一致的是()A 等压线B 等高线C 等温线D 等变温线四、计算(2*8=16)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测得气压为998百帕,气温为3℃,邻近的乙气象站气压为990百帕,气温为1℃,求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2、在700百帕等压面图上,在北纬30度处,相距1000公里二点的的高度差为50米位势,试问:①该处等压面坡度等于多少?②该处的地转风速为多少?五、作图说明(3*8=24)1、有温压场如图配置(实线代表等压线,虚线代表等温线),作出低层和高层的地转风TT1P0 P12、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①A、B、…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②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AB 冷高 DC3、分析图中P1P2等压面间气层的大气稳定度度状况和不稳定能量类型(AB为层结曲线,CD为状态曲线)。
P1B DEP2C A T《大气科学概论》试卷(B)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露点——2、太阳常数——3、大气效应——4、假相当位温——5、地转风——二、填空(12*2=24)1、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2、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
3、大气垂直方向的静力平衡是与大气重力相平衡。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
5、在干绝热过程中,保持不变。
6、当整层大气中正的不稳定能量多于负的不稳定能量时称为。
7、在北半球,科氏力的作用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
8、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温度场左右。
9、垂直涡度的表达式是ζz= 。
10、近地面的三个纬向风带是极地东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
11、气团雾可以分为、蒸发雾和地方性雾。
12、冷云催化采用的方法是在云内播撒致冷剂或。
三、选择(8*2=16)1、下列大气成分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 CO2 B CH4C N2O D O32、被称为“高空对流层”的是()A 平流层B 中层C 热层D 电离层3、均质大气的高度大约是()A 8千米B 9千米C 10千米D 11千米4、大气吸收的辐射主要来自于()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云辐射D 有效辐射5、气温日较差最明显的区域是()A 热带B 温带C 寒带D 极地6、能用于表示干空气稳定度的是()A TB θC γ D7、地转偏差在摩擦层的表现是使实际风()A 偏向高压 B减速且偏向高压 C偏向低压 D 减速且偏向低压8、人类排放气体污染物的最主要方式可能是()A 呼吸过程B 耕作过程C 燃烧过程D 放牧过程四、计算(2*8=16)1、某日登山活动中测得山脚、山顶的气压和温度分别为1000百帕,10℃和950百帕,5℃,试问山有多高(M)?2、700百帕和500百帕气层间的平均温度向东每100千米降低3 ,若是700百帕的地转风风向为SE,风速为20米/秒,试求500百帕上的地转风及风向(取地转参数f=10-4.s-1)五、问答(3*8=24)1、试用环流公式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2、什么是层结稳定度?对于干空气和饱和湿空气分别采用的判据是怎样的?3、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⑴A、B、C、D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⑵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AB 暖 D低C《天气学》试卷(A)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20)气团——气旋——大气环流——阻塞高压——切变线——二、填空(36)1.大气运动受到的真实作用力有、引力和摩擦力,由于地球转动产生的虚拟力有惯性离心力和。
2.按照水平尺度的大小,大气运动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和小尺度系统.3.北半球地面的三个纬向风带是、和东北信风带。
4.根据锋伸展的不同高度,可将锋分为:对流层锋、和。
5.有锋面时,探空曲线上应有存在,且上界湿度一般下界。
6.地面锋线处于气压场的中,附近风场具有切变,气流。
7.在暖锋前有暖平流,故有变压,在冷锋后有冷平流,故有变压。
8.温度平流的表达式为,当表达式的值为正时,表示有平流,气温沿风向。
一般而言,温度平流自地面向高空是逐渐的。
9.动力因子(涡度平流)使高空系统,地面系统;热力因子(冷暖平流)使高空系统,地面系统。
10.气旋可分为锋面气旋和,台风属于。
11.在天气图上辨别长波可以制作时间平均图、或。
12.根据长波移速公式C=U—β(L/2π)2,大气长波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西风越强,移速越;波长越长,移速越;纬度越高,移速越。
13.槽线沿变高(变压) 方向移动,移速与槽的深度成比。
14.冷空气从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西北路(中路)、东路、和。
15.外推法分为等速外推和,前者需要两个时次的观测资料,后者至少需要个时次的观测资料。
三、选择(24)1.锋面坡度与锋两侧温差成 (1) 比,与平行于锋的两侧风速差成 (2) 比,与锋附近平均温度成 (3) 比。
当锋面自北向南移动时,坡度逐渐(4) 。
2.在稳定层结的大气中,有上升运动,自暖向冷一侧 (5) 时,或有下沉运动,自暖向冷一侧(6) 时,有锋生作用;非绝热加热自暖向冷一侧 (7) ,有锋生作用。
3.在北半球地转参数f=2ωsinφ自南向北增大,当吹北风(槽后)时,有(8) 地转涡度平流,使局地涡度 (9) ,位势高度 (10) ;当吹南风(槽前)时,有 (11) 地转涡度平流,使局地涡度 (12) ,位势高度 (13) ,故该项因子使得系统 (14) 移。
高空槽前脊后有 (15) 相对涡度平流,槽后脊前有 (16) 相对涡度平流,该项因子则使得系统(17) 移。
4.当有水平辐散时,水平速度散度为 (18) ,局地涡度 (19) ,位势高度将 (20) 。
5.地面低压一般位于高空槽 (21) ,其上空为 (22) 涡度平流,则该处位势高度应 (23) ,上下气层间的厚度 (24) ,为维持静力平衡,气层内的温度应 (25) ,则在地面低压中心之上,必须有 (26) 运动。
6.在高空槽区,冷平流使等压面高度 (27) ,相对涡度 (28) ,由于槽线上涡度平流较弱,故需有水平辐合来实现,由此导致等到压面以下气层的 (29) 运动。
以上各题选项:(1)(2)(3)(8)(11)(15)(16)(18)(22) A 正 B 负(反)(4)(5)(6)(7)(9)(12)(19)(24)(28) C 增大(强) D 减小(弱)(10)(13)(20) (23)(25)(26)(27)(29) E 上升 F下降(沉)(14)(17)(21) G 东(前) H 西(后)7.以下将要发展的槽的形式是()A 辐合对称B 辐散对称C 不对称辐合D 不对称辐散8.以下有利于锋生的空气水平运动是()A B C Dθ1 θ2θ3θ1θ2θ3θ1θ2θ3θ1θ2θ3四、综合(30)1.试述锋面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模式2.试对以下系统铅直剖面的垂直运动和上下层的水平散度作出图示说明槽线脊线10km5km 无辐散层G D3.青藏高原对越过高原的槽脊的移动速度影响如何?4.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有哪些?5.江淮梅雨有哪些主要气候特征?《天气学》试卷(B)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20)锋——反气旋——西风指数——行星锋区——梅雨——二、填空(36)1.大气重力是地心引力和的合成。
2.根据锋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和。
3.北半球地面的四个纬向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4.锋附近风随高度的变化有明显特征,有冷锋时风向随高度转变,有暖锋时则转变。
5.气旋中心沿变压方向移动,移速与气旋强度成比;反气旋中心沿变压方向移动,移速与反气旋强度成比。
6.冷空气从从关键区入侵我国有四条路径:西北路(中路)、东路、和。
7.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以归为三个大类型:小槽发展型、和。
8.凡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毫米的降水称为暴雨,其中又分为暴雨、和三个量级。
9.一个叫做一个雷暴单体,每个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发展、和三个阶段。
10.对流性天气的常见触发机制有:系统性上升运动;和 .11.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可分为:西移路径、和三种类型。
12.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主要是夏季起作用和冬季起作用。
13.由于高原的侧向摩擦作用,使得高原北侧多系统而南侧多系统。
14. 热带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季盛行季风,夏季盛行季风;副热带季风区则冬季在北纬30度以北盛行季风,以南盛行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或季风。
15.高空急流中心最大风速在对流层的上部必须大于或等于米/秒,冬季急流的强度比夏季偏。
三、选择(24)1.当有水平辐合时,水平速度散度为 (1) ,局地涡度 (2) ,位势高度将 (3) 。
2.在稳定层结的大气中,有上升运动,自暖向冷一侧 (4) 时,或有下沉运动,自暖向冷一侧(5) 时,有锋消作用;非绝热加热自暖向冷一侧 (6) ,有锋消作用。
3.地面高压一般位于高空槽 (7) ,其上空为 (8) 涡度平流,则该处位势高度应 (9) ,上下气层间的厚度 (10) ,为维持静力平衡,气层内的温度应 (11) ,则在地面高压中心之上,必须有 (12) 运动。
4.在高空脊区,暖平流使等压面高度 (13) ,相对涡度 (14) ,由于脊线上涡度平流较弱,故需有水平辐散来实现,由此导致等到压面以下气层的 (15)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