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模拟试卷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王蒙(1934—),男,生于北京,原籍河北南皮。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1、 2、 3、 4,中篇小说 5,长篇小说 6、 7,以及“季节系列”( 8、 9)等。
另有文学评论、回忆录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布礼》、《蝴蝶》、《海的梦》、《坚硬的稀粥》;《杂色》;《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解析:2.茹志鹃(1925—1998),女,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1、2等,并有短篇小说集3、4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高高的白杨树》)解析:3.白先勇(1937—),男,生于广西桂林,回族。
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时,与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王文兴等共同创办了 1杂志,并在此发表了 2等小说。
晚年在创作之余积极推广昆曲,编创“青春版” 3等,影响广泛。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4、 5、 6,长篇小说 7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文学》;《玉卿嫂》;《牡丹亭》;《玉卿嫂》、《纽约客》、《台北人》;《孽子》)解析:4.冯骥才(1942一),男,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 1、 2和长篇小说 3等。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解析:5.铁凝(1957—),女,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赵县。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 1,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有 2 (中篇小说)、《哦,香雪》等,长篇小说 3、 4、 5等。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鲁鲁》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狂放傲岸B.文雅沉静C.木讷厚道D.积极入世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沈从文黄永玉D.沈从文张兆和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A.唱戏的B.卖灶糖的C.拖毛竹的D.弹棉花的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辛辣的讽刺D.精细的心理描写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A.白先勇B.余光中C.洛夫D.邵燕祥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A.恩师B.朋友C.学生D.父亲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下放别记》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A.《“锻炼锻炼”》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受戒》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A.天桥和含鄱口B.小天池和仙人洞C.花径和五老峰D.黄龙潭和白鹿洞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A.《冬》B.《听听那冷雨》C.《草木篇》D.《将军族》16.穆旦的《冬》写作于( )A.文化大革命初期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C.反右运动后期D.新时期初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A.《相信未来》B.《岁月》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A.《法门寺》B.《三个和尚》C.《和尚之喻》D.《受戒》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A.张洁B.铁凝C.宗璞D.杨沫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阿成B.阿城C.王医生D.王一生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A.《有的人》B.《慕尼黑》C.《双桅船》D.《与李贺共饮》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A.招待所服务员B.陈奂生妻子C.县委书记D.车站服务员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A.朋红B.露凝香C.蓝田玉D.桂枝香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春天,遂想起》D.《麦地》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试题课程代码:000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各篇中,论点安排在文章结尾的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C.《散文创作谈》D.《论气节》2.《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物B.夸张C.拟人D.双关3.《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一文首先论述的问题是( )A.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注意“费厄”B.论缓行不是不行和现在已经具备了实行的条件C.论对敌人也非绝对地无条件地不实行“费厄”D.论在学术问题上尤其需要“费厄”4.《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中提到的著名气象学家是( )A.苏步青B.许德珩C.郭沫若D.竺可桢5.孟子在斥责陈相兄弟背叛师门的不义时使用的论据是( )A.孔子的言行B.古代圣贤的丰功伟绩C.日常生活的事实D.孔子弟子的言行6.王安石用以驳斥“拒谏”指责的话是( )A.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B.辟邪说,难壬人C.为天下理财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7.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抽象事理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B.《我们肚子里的食客》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D.《菊花》8.《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比如,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
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
怎么办?”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设问C.排比D.反诘9.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A.古书里最早提高菊花的,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B.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C.《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D.在母亲的乳汁中混进来的食客,以“乳枝杆菌”一族为最多,占百分之九十九10.运用准确、简要的语言,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 )A.定义说明方法B.诠解说明方法C.比较说明方法D.比喻说明方法11.在《新青年》上率先发表白话诗的是( )A.鲁迅B.胡适C.徐志摩D.郭沫若12.《箱子岩》中,作者面对“一群会寻快乐的正直善良乡下人”,产生的“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是( )A.如何与自然融合,各尽性命之理B.如何避免“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C.如何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D.如何“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13.《拣麦穗》赞美了( )A.卖灶糖老汉的高尚品德B.“我”的天真烂漫C.一老一少之间的纯真情谊D.一个美丽的梦14.《我与地坛》中,“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属于( )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15.《毛颖传》中,秦王不复召毛颖的原因是( )A.颖与降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B.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C.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D.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16.方苞的《狱中杂记》写于( )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雍正年间D.乾隆年间17.下列叠字中描绘河水清澈状态的是( )A.迢迢B.纤纤C.盈盈D.脉脉18.紧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之后的诗句是(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19.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是( )A.一水中分白鹭洲B.晋代衣冠成古丘C.三山半落青天外D.总为浮云能蔽日20.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对“形胜”展开铺叙的句子是( )A.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D.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1. 【单项选择题】《组织部来了(江南博哥)个年轻人》中,林震到区委组织部之前的身份是()A. 小学教师B. 工厂干部C. 复员荣军D. 待业青年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林震到区委组织部之前的身份是小学教师。
2. 【单项选择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是一个()A. 一心向上爬的官僚主义者B.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官僚主义者C. 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官僚主义者D. 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官僚主义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是一个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官僚主义者。
3. 【单项选择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自称“哑嗓子的歌手”的人物是()A. 林震B. 王清泉C. 刘世吾D. 赵慧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自称“哑嗓子的歌手”的人物是赵慧文。
4. 【单项选择题】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A. 抗日战争期间B. 解放战争期间C. 抗美援朝期间D. 鸦片战争期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百合花》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前沿包扎所里。
5. 【单项选择题】《游园惊梦》中的故事发生在()A. 南京B. 纽约C. 上海D. 台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游园惊梦》写的是1949年从大陆,撒高到台湾的国民党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际遇、心理反应及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现实。
6. 【单项选择题】以一对身高成反常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的命运来反映“文革”对人性摧残的小说是()A. 《喜宴》B.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C. 《将军族》D. 《百合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描写了一对身高成反常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谴責了“文革”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7. 【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A. 《哦,香雪》B. 《少女小渔》C. 《陈奂生上城》D. 《棋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哦,香雪》中,作者以清新婉丽的语言,将生活场景与自然景物诗化,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
泛读部分《散文》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王小波的思想随笔的语言风格,表述错误的是()A、犀利幽默,妙趣横生B、既令人捧腹,又令人掩卷沉思C、诙谐中谈论沉重的主题D、语言严肃,思想沉重【解析】(P365):D 语言是幽默诙谐的。
2.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主题表述错误的是()A、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B、对理想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C、对“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的凸显和批判D、对猪的特立独行的怜悯和痛恨【解析】(P365):D 考查文章主题,全篇蕴含着的令人警醒的主题,即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对理性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
作者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
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者自嘲中的自许,又寓讽刺和批判于幽默诙谐之中。
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学会了()给它招致了麻烦。
A、汽车响B、汽笛叫C、拖拉机响D、人说话【解析】(P364):B考查内容情节,猪学会了汽笛叫给它招致了麻烦。
4.下列作家是“七月”派成员的是()。
A、牛汉B、周涛C、台静农D、丰子恺【解析】(P353):A 考查作家作品,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七月诗派”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温泉》、《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诗歌《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等。
5.《下列不属于张炜长篇小说的是()A、《古船》B、《九月寓言》C、《秋天的愤怒》D、《丑行或浪漫》【解析】(P355):C 《秋天的愤怒》是中篇小说。
6.《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在()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解析】(P353):C 考查【提示】内容。
《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7.下列对《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主题及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具有浓郁的诗意。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A.史铁生B.余秋雨C.周涛D.张承志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北方山村生活B.南方水乡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D.现代都市生活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女孩B.一个小男孩C.一条狗D.一只猫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将军族》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A.高秀兰B.“吃不饱”C.“小诸葛”D.张太和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C.《我的第一个上级》D.《陶渊明写挽歌》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A.朱老忠、严志和B.朱老巩、大贵C.严志和、江涛D.运涛、大贵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1A.《哦,香雪》B.《在山区收购站》C.《游园惊梦》D.《棋王》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A.高女人B.裁缝老婆C.矮丈夫D.鞋匠老婆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全国10月自考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茹志娟小说《百合花》刻画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是A.“我”与卫生员B.“我”与小通讯员C.小通讯员与新媳妇D.新媳妇与卫生员2.诗句“她的骨头/已足够坚硬,撑得起历史/让后人把不属于她的箴言刻上。
”出自A.牛汉《悼念一棵枫树》B.曾卓《悬崖边的树》C.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D.西川《一个人老了》3.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一文创作于20世纪A.3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采用的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全知视角B.第一人称限制视角C.第三人称全知视角D.第三人称限制视角5.铁凝《哦,香雪》中,香雪在火车停留一分钟期间以鸡蛋换取的物品是A.铅笔盒B.书C.玩具D.点心6.阿城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A.“我”B.脚卵C.老者D.王一生7.严歌苓《少女小渔》的叙述借以展开的中心事件是A.假结婚B.租房C.住院D.回国8.以“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起笔,以讴歌母爱为主题的散文作品是A.《母亲的羽衣》B.《髻》C.《黄鹂——病期琐事》 D.《哭小弟》9.公刘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中的“烈士”张志新是A.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军人B.反右运动中的知识分子C.“文革”时期坚持说真话的干部D.和平时期舍己救人的普通工人10.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她翻译的外国名著有A.《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B.《约翰·克里斯多夫》和《高老头》C.《大卫·科波菲尔》和《艰难时世》D.《新月集》和《飞鸟集》11.下列作品中,“没有采用炽热的辞采,而是经过内敛、朴实的叙述挖掘出巨大的情感能量”的散文是A.巴金《怀念萧珊》B.西西《致西绪福斯》C.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D.贾平凹《秦腔》12.诗歌《智慧之歌》的作者是A.流沙河B.舒婷C.穆旦D.郭小川13.刘庆邦小说《鞋》的主人公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小说《骆驼祥子》中人力车夫祥子第一次买车的资金来源是()。
A.虎妞的私房钱B.借二的钱C.自己的积蓄D.告密所得的钱2.【单选题】杂文《春末闲谈》中用来表现人民顽强反抗精神的形象是()。
A.青虫B.“特殊知识阶级”C.“刑天”D.细腰蜂3.【单选题】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4.【单选题】杂文《蛇与塔》对民间传说“白蛇传”的解读推出新,其新意是()。
A.老百姓偷砖源于生活的贫穷B.白娘子被镇压源于她不守妇道C.水漫金山源于法海对白娘子的仇恨D.雷峰塔的倒掉源于百姓对白娘子的解救5.【单选题】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象征B.隐喻C.对比D.夸张6.【单选题】《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畜》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A.新闻特写B.游记散文C.小品文D.散文诗7.【单选题】小说《送报夫》中的“我”做送报夫的地点是()。
A.北京B.南京C.东京D.上海8.【单选题】在诗歌创作中采用“短行体”的形式,以急骤的旋律来表达激越情绪盼诗人是()。
A.戴望舒B.郭沫若C.田间D.冯至9.【单选题】散文《寄小读者》(通讯七)的语言特点是()。
A.清丽柔和B.热情奔放C.辛辣讽刺D.滑稽幽默10.【单选题】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A.抗日战争时期B.“文革”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1.【单选题】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12.【单选题】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A.秀而无骨B.细腻婉转C.大喊大叫D.清脆流丽13.【单选题】散文《谈“流浪汉”》中作者对“流浪汉”所持的态度是()。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出于( )A.《书海夜航》 B.《夜航船》C.《夜航集》D.《书海夜航》二集2. 小说《将军族》讲述了( )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情故事C.一对小人物的殉情故事D.一对歌星的殉情故事3.“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这句话出自小说(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棋王》C.《受戒》D.《陶渊明写挽歌》4.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5 .在《春天》的首尾出现,并与青年马倌乔玛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 )A.红花姑娘B.驼背老人C.奶奶D.安巴•乌兰6 .具有“诚”与“雅”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小说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B.《红旗谱》C.《游园惊梦》D.《鲁鲁》7 .《拣麦穗》中“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情感态度是( )A.反感B.冷漠C.依恋D.敬畏8 .《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 )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9 《陈毅市长》是一部( )A.三场话剧B.五场话剧C.八场话剧D.十场话剧10.“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以这段景物描写结尾的作品是()A.《百合花》B.《受戒》C.《哦,香雪》D.《春天》11.《关汉卿》一剧中,被关汉卿怒斥为戏曲界“无耻的禽兽”的人物是( )A.郝祯B.何总管C.白和甫D.王和卿12.下列表述中,与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不符的是( )A.凝炼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B.巧妙地将古典语汇与白话融于一炉C.擅自叠字叠句,句子长短交错D.幽默风趣,庄谐结合13.下列表现出“对于淳朴的自然与意味收获的劳作的深情眷念,以及对于健康生命的一种由衷感恩之情”的诗歌是( )A.《双桅船》B.《草木篇》C.《麦地》D.《山民》14.下列作品集中,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A.《朗润集》B.《山地笔记》C.《文化苦旅》D.《哈拉沙尔随笔》15.散文《秦腔》中被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的“五大要素”,除了秦腔之外的四样是(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16.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A.姨娘B.母亲C.我D.刘嫂17.下列有代表性的朦胧派诗人是( )A.流沙河B.余光中C.舒婷D.韩东18.“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一句,出自()A.黄永玉的《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B.洛夫的《与李贺共饮》C.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D.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19.七月派诗人冀访的《我》的创作年代是(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0.《慕尼黑》是( )A.一首描述并赞美自然风光的诗B.一首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诗C.一首抒发文化乡愁的诗D.一篇游记21.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次相识是在( )A.北戴河的海边B.北京大学的校园里C.同流亡者一起过年的时候D.学联组织的学生集会上22.早年散文受过佛学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A.杨绛B.丰子恺C.唐弢D.秦牧23.《红旗谱》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村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和命运,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是()A朱老忠 B.严老祥C.严运涛D.朱老明24.《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 )A.喜悦B.冷漠C.激愤D.赞颂25.孙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白洋淀纪事》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26.《茶花赋》中,主人公认为最好看的茶花是( )A.大玛瑙B.雪狮子C.童子面D.大紫袍27.下列诗歌中,通过一系列象征性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哲理思考的作品是( )A.《有的人》B.《岁月》C.《冬》D.《相信未来》28.“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在《茶馆》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是( )A.松二爷B.秦仲仪C.常四爷D.王利发29.以“早熟的枣子”为意象写了一首小诗又写了一篇散文的作家是( )A.琦君B.杨绛C.周涛D.牛汉30.散文《法门寺》中说:“我没有到过秦岭,更没有见过蓝关,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贬,我不禁感到一阵凄凉。
”这个“老人”是指( )A.苏东坡 B.杜甫C.王安石D.韩愈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作品中,老舍在解放后创作的有( )A.小说《骆驼祥子》B.话剧《茶馆》C.小说《正红旗下》D.小说《四世同堂》E.散文《龙须沟》32.诗歌《相信未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 )A.内心的失望、迷茫和悲哀B.对理想的彻底绝望C.希望与绝望的剧烈冲突D.对理想的讽刺和嘲弄E.对现实热情赞颂和肯定33.下列不属于小说体裁的作品有( )A.《苹果树下》B.《记波外翁》C.《女房东》D.《将军族》E.《透明的红萝卜》34.下列反映了农村政策和农民利益之间矛盾的作品有( )A.《“锻炼锻炼”》B.《我的第一个上级》C.《陈奂生上城》D.《在山区收购站》E.《哦,香雪》35.《巩乃斯的马》所赞美的巩乃斯马的崇高品性有( )A.奔放雄健而不凶暴B.优美柔顺而不懦弱C.富有进取精神D.具有崇高感情E.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小说《棋王》是如何表现王一生的处世之道的?37.简析《怀念萧珊》的主题。
38.通过下列诗句并联系全诗,简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钥匙”意象的象征意义。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
四、论述题(共16分)39.分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在叙述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艺术特点。
五、阅读分析题(共20分)40.仔细阅读何敏翔的小小说《锁》,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理解并说明作品的主题意蕴;(2)分析李小川的心理活动;(3)把握并分析其重要艺术特征;(4)表达通顺,书写整洁。
锁何敏翔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
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楞。
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
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
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
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
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
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划;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
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
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
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
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
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
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
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
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断成两截。
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且又污秽不堪的东西。
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
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