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43
传统动画的发展史一、前言动画是一种以图像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连续播放的方式呈现出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传统动画是指使用手绘或纸片制作的动画,它是现代动画的起源,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从传统动画的发展历程、技术变革、经典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传统动画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早在19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制作动画。
1833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乔治·霍洛威发明了扭转盘,这是一种可以产生运动视觉效果的装置。
1867年,法国人埃米尔·雷诺发明了“飞轮”,可以通过旋转来呈现出连续运动的图像。
1892年,美国电影先驱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电影摄影机——金莲花摄影机,并拍摄了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影《舞蹈女郎》。
2. 黑白时代20世纪初期,随着电影工业逐渐兴起,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
1906年,美国动画先驱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发明了“赛璐珞”,这是一种可以制作动画的设备,为传统动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14年,美国卡通制片公司成立,开始制作系列卡通片。
1928年,迪士尼工作室推出第一部有声卡通片《蒸汽船威利》,开启了传统动画的黄金时代。
3. 彩色时代1932年,迪士尼工作室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木兰》。
从此以后,彩色成为传统动画的主流形式。
1940年代至1950年代是传统动画的黄金时期,许多经典作品相继问世,《白雪公主》、《灰姑娘》、《小飞象》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4. 电视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电视开始逐渐普及,传统动画也开始进入电视领域。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是传统动画的转型期,不少制片公司开始尝试新的技术和手段,如使用胶片动画、电脑辅助制作等。
5. 数字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数字动画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传统动画逐渐式微,但仍有不少经典作品问世,《小美人鱼》、《狮子王》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动漫产业发展历史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 1907年: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木村纪伊二在日本首次展映了一部动画电影《卡尔和他的钢琴》。
2. 1917年:日本的制片公司东京富士电影株式会社发布了第一部动画短片《松永家的幽灵》,这被认为是日本动画产业的起点。
3. 1960年代:日本动画电视节目开始在日本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国内的动画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4. 1979年:日本动画电视系列《机动战士高达》的成功,开启了机器人动画的黄金时代,也对后来的机器人动画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19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输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例如《龙珠》、《圣斗士星矢》、《城市猎人》等。
6. 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动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出现了许多动漫社区和翻译团体。
7. 2000年代: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发本土的动漫产业,包括中国、韩国、美国
等。
8. 2010年代至今:随着云计算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同时,动漫也开始涉足其他领域,如游戏、音乐、漫画、周边产品等。
总的来说,动漫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并且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动漫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动画表演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猴子捞月》的诞生年份。
以下是中国动画表演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
1.初期阶段(1922年-1949年):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动画的起步时期。
除了《猴子捞
月》,还有一些早期作品如《大闹化龙池》、《铁扇公主》等。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和资金限制,中国动画产业未能迅速发展。
2.社会主义时期(1950年-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动画创作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和
支持。
这个时期的动画片以宣传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题,如《天线宝宝》、《小蝌蚪找妈妈》等经典作品。
3.改革开放时期(1979年-200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动画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此
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动画电影和电视剧,例如《舒克和贝塔》、《大闹天宫》等。
同时,国内动画片开始与国际接轨,参加国际动画电影节,并获得了一些国际奖项。
4.数字化时代(2000年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动画进入
了数字化时代。
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3D动画作品,例如《功夫熊猫》、《大圣归来》等。
同时,网络平台的兴起也为更多创作者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
目前,中国动画表演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动画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动漫发展的历史动漫(动画片)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动漫发展的一些里程碑:1.1906年:《发展黑白动画》是记录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展示的早期黑白动画设备的纪录片。
2.1914年:美国卡通制片公司“布雷史敦特音响动画公司”(Bray Studios)成立,开始制作有声的动画片。
3.1928年:华特·迪士尼的《米老鼠》问世,成为第一个受欢迎且具有连续性的动漫形象。
4.1937年:迪士尼出品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是第一部全彩的长篇动画电影。
5.1940年代:日本动画公司东宝、东映等开始崛起,制作了许多经典的动画电影如《风之谷》、《鬼太郎》等。
6.1960年代:日本的电视动画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如《阿拉蕾》、《忍者小白》等。
7.1970年代:日本动漫市场继续扩大,涌现出更多的电视动画作品。
同时,日本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输出动漫作品,获得了全球的认可。
8.1988年:宫崎骏导演的《龙猫》成为了一部受国际欢迎的动画电影,进一步提升了日本动漫的声誉。
9.19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动漫更易于传播和观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全球动漫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10.2000年代至今:动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日本以外的国家也开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
同时,全球动漫产业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动画电影、电视剧、漫画、游戏等。
动漫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创新和变革,不断地迎接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它已经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娱乐、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动画史简述064272 刘晓丽动画片从萌芽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从十七世纪开始,已经经历了400多年。
简单的归类,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时期:实验时期、开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
一,实验时期(17世纪——19世纪末)17世纪魔术幻灯被发明了出来,紧接其后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人类视知觉的研究,是电影和动画诞生的先决条件。
19世纪摄影术和机械设计的进步,为动画的发明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
1824 年,英国生理学家彼德·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发表了论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发现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这一发现为动画和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
随后魔术幻灯、走马灯、手翻书相继问世,这些动画的原始雏形,不断向更好地产生运动幻觉的方向前进。
二,开创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初,布莱克顿进入了爱迪生工作室,在其发明帮助下创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和《闹鬼的房子》,其中《滑稽脸的幽默相》是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片。
科尔,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部小动画,他在动画中给房子、邮筒等物赋予了表情和思想,在他的动画中始终存在这一个理念:“不做相机能做的,要做相机做不到的”温沙·麦凯,连环画家,在自己小儿子制作手翻书的行为启迪下,于1911年创作了动画《小尼莫》,1914接着创作了《恐龙葛蒂》,片中恐龙活泼可爱的形象征服了所有观众。
1918根据事实改编的《卢斯塔尼亚号沉船》问世。
不得不说,温莎·麦凯给动画中的角色赋予了个性,每个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喜好。
动画从现在开始有了新的理念,动画角色真正“活”了起来。
个人认为直到现在,动画才真正算是开创出来。
三,发展时期(20世纪中)动画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表现在角色的塑造上。
首先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菲力猫”,它在当时就像卓别林一样,将各个国家联系到了一起。
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动画发展史一、发端时代(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电影始于二十年代初,"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一批动画片《大闹画室》、《铁扇公主》等,其中《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是名列《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由于战争和无人投资,美术电影于1942年后中断了。
二、蓬勃发展时代(建国到1965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动画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除了万氏兄弟投入了新中国的动画制作,一大批技术和艺术方面的人才也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
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其中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随着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折纸动画《一棵白菜》等影片的新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中国动画业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这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期间具有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等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和政治色彩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
四、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制作进入繁荣时代,在1978年到1989年间,就制作了两百多部动画片,如《哪咤闹海》、《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
电视动画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作品,从整体上看,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的艺术片,又有大量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求教育的动画片,制作手法基本沿袭万氏兄弟的流派。
没有太多创新,也没有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多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
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精品动画,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中国动漫的发展史1. 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 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加入,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
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3. 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国内外运用手绘技术创作的动画片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1926年,上海转业公司推出的《骆驼祥子》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此后,一批优秀的动画制作人陆续涌现,如金钟、朱德庸、丁聪等。
在此基础上,193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堪称中国动画的奠基之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动画事业因各种原因一度陷入停滞。
1956年,中国第一个卡通动画片诞生——《三只小猪》。
此后,中国动画事业开始逐渐复兴。
60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小蝌蚪找妈妈》、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猫和老鼠》等作品,奠定了中国动画在国际上的声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动画事业开始向前迈进。
80年代后期,中国的动画技术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如《舒克和贝塔》、《葫芦兄弟》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动画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动画业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提升动画制作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各地电影制片厂和企业也积极投入到动画制作中,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与壮大。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相继面世,如《大护法》、《熊出没》、《小猪佩奇》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欣赏和认可。
同时,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市场也越来越活跃,不少动画片在海外取得了极大成功。
未来,中国动画业将继续保持创新与突破,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动画发展史归纳总结近百年来,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
国内外动画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动画文化。
本文将对国内外动画发展史进行归纳总结,以展示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和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与探索时期20世纪初,动画电影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内外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将静态的绘画形象转化为动态的图像。
美国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创立了迪斯尼工作室,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为动画电影开创了新的篇章。
同时,日本动画师宫崎骏也在国内推出了一系列经典动画作品,如《大神猫》、《龙猫》等。
第二阶段:技术的突破与发展经过实验与探索,动画电影开始发展壮大。
国际电影制片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在1998年推出了第一部全长度3D动画电影《安德的游戏》,开创了3D动画电影的新时代。
此后,国内外动画制作技术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迪斯尼工作室的《狮子王》和日本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等作品,不仅在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同时也赢得了观众的热情和赞誉。
第三阶段: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外动画电影开始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动画片《大闹天宫》在198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了大量关注,成为中国动画的代表作。
与此同时,迪斯尼工作室在中国开设分部,并与中国制片厂合作推出了《功夫熊猫》等系列作品。
国内外的合作交流使得动画电影产业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第四阶段:IP运作与品牌建设近年来,动画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以IP(知识产权)运作和品牌建设为核心的阶段。
迪斯尼工作室的《冰雪奇缘》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玩具总动员》等系列IP作品,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成为了动画电影产业的代表。
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的动画IP作品,如《小猪佩奇》、《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国内动画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五阶段: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当今动画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