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口数量统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64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细致分析,剖析了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趋势变化。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概况 (1)第二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3)一、云南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三、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 (3)四、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云南省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7)一、云南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7)二、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7)三、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7)四、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分析 (11)一、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城镇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表2:云南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4: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表 (3)表5: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表 (4)表6: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云南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2: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表 (7)表13: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表 (8)表14: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城镇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1)表21: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人口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研究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性别比例以及迁移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引言人口统计数据是对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数据,它是研究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的重要工具。
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2. 人口结构分析2.1 人口数量变化通过对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以某国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人口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2.2 性别比例人口统计数据还可以显示不同地区的性别比例情况。
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应该平衡。
然而,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性别比例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
这对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人口迁移趋势分析3.1 城市化现象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
这种人口迁移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现象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住房、卫生条件和交通等方面的挑战。
3.2 跨国人口迁移全球化的加速推动了人口的跨国迁移。
许多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其他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和机会。
这种人口迁移对源国和目标国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
4. 人口结构和迁移趋势的影响4.1 社会和经济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趋势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人口迁移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等方面。
4.2 政府策略和规划通过对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规划来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趋势。
市场与销售战略分析市场分析一.市场大背景:昆明市是云南省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总人口400万.是全国十大重点旅游城市之一,作为春城,昆明市的餐饮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
《昆明市餐饮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未来5 年,昆明将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2015 年以前,拟在主城四区建设10 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为城区70%以上的早餐营业网点提供服务。
另外,5 年内昆明全市还拟建2000 个连锁化、标准化的早餐网点。
《纲要》介绍,目前,昆明市餐饮业总体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90%以上的餐饮企业为小企业,2009 年限额以上的餐饮企业为82 家,营业额仅为13.9 亿元。
为了破解这个困局,《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昆明将多措并举重点扶持30 户经营滇菜的餐饮龙头企业,其中年营业额5000 万元以上的拟达到10 户,年营业额1 亿元以上的拟达5 户. 另外,昆明将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餐饮。
未来 5 年,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浓郁、影响力大的美食文化名城、名县、名镇5 个,美食街区10 个。
滇菜品牌工程也将初见成效,拟形成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滇菜品种1300 个、核心滇菜10 个。
昆明还将力推餐企进京入沪出国.5 年后,昆明进京、进沪、进周边省(市、区)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餐饮企业拟占全省的比重达50%以上。
着力发展大众化餐饮也是《纲要》提出的发展重点之一。
《纲要》提出,将以规划、标准和政策支持为保障,以实施早餐工程为突破口,以餐饮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店铺式连锁经营为主体,送餐和流动销售为补充,加快推进大众化餐饮的规模化发展。
未来5 年,拟在主城四区建设10 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为城区70%以上的早餐营业网点提供服务。
在未来5 年内,昆明将对传统菜系改良、创新的基础上,建设两大餐饮集聚区。
其中, 以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安宁市、呈贡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滇池旅游度假区为主的餐饮区域将建成滇菜餐饮集聚区.该区域内将重点建设美食街(城)、美食圈,建设滇菜创新基地。
人口数量变化及统计分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掌握常见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及计算方法。
3.实现对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二、教学内容1.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
3.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及分析。
三、教学过程1.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首先引导学生对全球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移民等。
接着,老师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人口数量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讲解总人口的概念,并强调人口数量统计所需的人口普查。
然后分别讲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口构成等指标,并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
在介绍每个指标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计算相应的指标。
3.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及分析学生可以利用Excel等工具,将所学的人口数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分析人口数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其他数据,如经济数据、教育数据等,进一步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评价可以设计作业进行教学评价。
比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短文进行总结。
作业可以包括数据图表、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给予评分。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注重实际情况及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适量使用计算工具,提高人口数量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效果。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深入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复杂性。
同时,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教学资源。
六、总结人口数量变化及统计分析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人口统计分析与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关注点。
人口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想要了解和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口统计学提供了一个分析和预测人口变化的可靠框架和方法,使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人口现状和未来趋势,从而为实现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的科学,其主要方法包括基本生育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人口重心、人口流动、迁徙等。
这些指标和数据使得人口统计分析和预测更加科学、客观和准确。
基于人口统计学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和预测:一、人口数量的分析和预测人口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数量通过人口增长率、总出生率、总死亡率等指标来评估。
研究显示,人口数量的增长受到人口自然增长和流入的影响。
自然增长是指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导致人口数量增加;而流入则是外来人口迁移带来的人口增长。
以人口数量的分析和预测为例,我们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探究对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人口数量为14.43亿。
然而,由于经历了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中国人口数量及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些年来,中国的出生率下降严重,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预计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
人口数量的下降可能会降低经济增长的势头,从而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二、人口结构的分析和预测人口结构是指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对人口进行分类的过程。
人口结构反映了一个社会或国家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组成情况,不同人口结构的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和发展策略。
例如,人口结构年轻、大多数人处于劳动年龄的国家将倾向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发展策略。
以人口结构的分析和预测为例,我们可以将日本作为探究对象。
日本的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趋势,扶助养老、预防疾病、缓解交通流量等政策已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
昆明市行政区划昆明市下辖7个、1个、3个、3个。
驻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
行政代码:530100,GDP:4300.43亿元人民币(2021年)五华区截至2021年,五华区下辖10个街道,88个社区,214个村(居)民小组。
区机关驻华山街道华山西路1号。
盘龙区盘龙区下辖12个(、、、、、、、、、、、阿子营街道),共67个社区、32个村委会。
2021年盘龙区生产总值完成497.29亿元。
官渡区截至2021年7月末,官渡区辖10个,1个。
区机关驻官渡街道云秀路2898号。
2021年,官渡区实现地域生产总值(GDP)903.88亿元。
截止2021年,西山区辖马街、金碧、永昌、前卫、福海、棕树营、西苑、碧鸡、海口、团结10个街道。
西山区总面积7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6万。
2021年全年,西山区实现生产总值(GDP)354亿元。
呈贡区,隶属于,为驻地。
面积461平方千米,区政府驻。
截至2021年,呈贡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65个社区居委会,155个自然村。
2021年,呈贡区总人口35万人。
2021年,全区辖1个(昆阳街道)、5个(、、、、)、2个(、),129个村委会,6个居民委员会。
政府驻昆阳街道郑和路365号。
2021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为30.00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391平方千米。
2021年,晋宁区生产总值达到112.92亿元。
东川区隶属于,拥有人口271917人(2021年),国土面积1674平方千米。
东川区辖有1个街道、6个镇、1个乡:、、、、、、、。
2021年,东川区生产总值为46.5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485元。
安宁市,代管的,位于的东部边缘,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35.7万。
安宁市辖9个街道办事处,有64个村民委员会,347个村民小组,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52个居民小组。
富民县县境面积993平方千米,总人口14.9万人(2021年)。
2021年富民县实现地域生产总值(GDP)42.32亿元,富民县面积1030平方千米,辖2个镇、4个乡,1个,共有3个居委会、72个行政村。
昆明市流动人口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刘芳【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对昆明市流动人口总量、结构、分布、流动原因等进行研究,并对流向和规模变动趋势做了分析,研究及分析结果显示:昆明市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以青壮年为主,以初中学历为主,以汉族为主,以乡—城流动为主,以经济型流动为主;在性别上,男性超过女性;在空间上,逐年向四大主城区集聚,主要分散在城中村;未来整个“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昆明流动人口的规模都将大幅增长.【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5页(P110-113,118)【关键词】昆明市;流动人口;人口结构;流动原因;流动方向;流动规模【作者】刘芳【作者单位】昆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我国未来将逐步形成以东部沿海连绵城市带为重心,以内陆城市群为中轴,以西部中心城市为集聚点的流动人口三层结构分布格局,昆明被视为第三层流动人口积聚的重要城市之一。
[1-2]为了科学把握流动人口总量、结构、分布和变动趋势,昆明学院课题组于2011年11月在昆明市四大主城区开展了专门调查。
根据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居住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特点,本次调查采取典型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829份,有效回收735份,有效率为88.7%.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同时课题组对部份流动人口开展个案访谈。
除了上述资料外,云南省、昆明市计生委、统计局以及昆明市公安局等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
一、昆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昆明全市人口共726.3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643.22万人,流动人口①流动人口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约198万人,流动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7.4%.另据昆明市公安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昆明市人口为7 557 710人,流动人口数为2 194 653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29%.②公安部门主要以暂住证/居住证作为流动人口数据统计的依据。
云南省最新人口数量及各县名称、各县人数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月9日下午,云南省统计局人口普查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据发布数据显示,我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人口总量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3位,占全国人口总量的3.43%。
我省十年里增加308.7万人人口压力较大但逐进良性循环发展据统计,我省全省普查登记总人口为4596.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的4287.9万人相比,十年间我省共增加了308.7万人,增幅为7.2%;平均每年增加30.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
数据表明,我省人口自然增长幅度降低。
我省人口增长变化过程从人口高增长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有计划稳步增长开始步入人口低增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日常人口统计数据看,我省出生人口数量在减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十年比第五次武安国人口普查前十年少生了160万人左右。
但与全国人口增长率5.84%和年平均增长0.57%相比,云南省总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
彝族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我省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在本次全省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37%;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我省总人口的66.63%。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为我省人口第一大少数民族。
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人口数分别以163.0万、156.1万、122.2万、121.5万位居第二至五位。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省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8.4万人,增长了8.37%;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万人,增长8.59%。
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幅度略低于汉族人口增长,主要是受人口迁移流动等原因的影响:流入我省人口中汉族人口比重较大,而我省流出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偏多。
男性人口数略高于女性人口数在全省普查时机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人口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石林的人文地理和人口统计数据石林地区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以其独特的石灰岩地貌而闻名于世。
除了自然景观,石林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地理和人口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反映着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对石林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历史人文背景石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主要的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维族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他们以农耕为主,发展了一系列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织布、陶器等。
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至今,成为石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2. 人口统计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石林地区总人口约为X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较高。
由于地处山区,石林地区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城市化程度较低。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石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一些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涌入。
3. 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石林地区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并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在农业方面,石林地区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养殖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同时,旅游业成为石林地区的经济支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由于石林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就业和增收。
另一方面,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以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老龄化、人才流失等。
4. 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石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如传统村落、古建筑、民俗风情等。
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促进了石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石林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保护,加大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助推了地区旅游业的繁荣。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各省会城市人口最新数据一、省会城市人口增长情况近日各地陆续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省市人口数据,从已经公布的省份来看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是主要趋势,而从各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体变化不大,国内城市的总体格局基本确定。
考虑到未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还可能进一步放缓进入极低增长模式,对于国内的很多城市来说进一步大量增长人口的窗口期已经快要结束。
从结果来看一线城市格局依然稳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人口、经济体量、城市规模上的地位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而往下则是以成都、武汉、杭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当中成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最有可能跻身“北上广深”之列的二线省会,考虑到成都约2000万规模的人口以及四川这个广袤的经济腹地,再加上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
实际上从2014年以后各内地省会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口迁入指标,并通过各种各样的人才吸引政策刺激人口回流。
从七普的调查结果来看,强省会模式+人才吸引政策的确使得大量的人口从沿海向内陆回流,同时也将省内下属地级市人口快速向省会集中。
例如西安2010-2020年间常住人口从847万猛增至1295万,人口增长了400万人以上,而整个陕西仅增长300余万人,另外人口增长超过300万人以上的城市还有长沙、郑州,成都等,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都在积极推行强省会战略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十年内提升了3%以上。
二、省会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要想留住省内人口,就必须打造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明星城市”,这已经成为了许多中西部省份的共识。
事实上中西部省会留住省内人才甚至吸收外来人口不仅仅要靠更低的房地产价格和生活成本,关键还是有没有能容纳人口回乡就业的岗位。
近年来一些省内经济发展偏向均衡的省份如福建、山东、南京等都在努力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强省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往后仍是大部分省的共识,以“强省会”推动区域发展、竞逐战略、参加城市竞争,还是时下的不二选择。
昆明和贵阳差距越来越大昆明和贵阳是西南地区仅次于重庆和成都的两个城市,位于云贵高原,著名避暑圣地,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快速,是中国经济明星,那么这两座城市谁更有机会,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从国土面积来讲昆明管辖7区7个县/县级市,总面积达21473平方公里,是中国省会城市中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中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贵阳管理辖6区4县/县级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从地形上讲,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以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
从国土面积来讲,昆阳要优于贵阳;第二,从人口因素来讲在新形势下,人力因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和经济力量,2020年昆阳的常住人口为为846万人,贵阳的常住人口598.70万人,昆明多于贵阳。
同时昆明在在校学生、高校数量等方面也占有一定优势。
故在人口方面,昆明优势较为明显;第三,从区位方面昆明和贵阳属于西南地区,北靠川渝,东南邻广西,西接越南和缅甸。
贵阳相比昆明,更加接近川、渝、鄂、湘、桂等经济发展区,距离京、沪、苏、粤等经济中心区更近,在贵阳完善了交通以后,到重庆、长沙和南宁大约2-3小时,到广州、成都和武汉大约3-4小时,贵阳的区位优势更明显;第四,在交通方面在历史上,因两市地方偏僻,地形起伏,所有两市的交通一直比较落后,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昆明和贵阳都将交通交通放到了第一位,目前两市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
1)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云南和贵州两省形成了以昆明和贵阳为核心的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路网密集,交通方便,两相比较,贵阳稍为占优(这也反应贵州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投入巨大);2)在铁路方面,昆明已通成昆、沪昆、昆河、南昆、贵昆等铁路/高铁线路,也是规划中的泛亚铁路网的核心点;贵阳已建设贵广、贵渝、沪昆、成贵、贵南、湘黔、川黔、黔桂等线路,目前还讲贵阳略为领先一步;3)在航空方面,从机场旅客吞吐量来讲,昆明长水机场是我国主要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居中中国机场第6位,贵阳龙洞堡机场居机场第15位,昆明领先较多;在交通方面,昆阳和贵阳持平;第五,在经济规模方面2020年昆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33.79亿,成中国城市第31位,贵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12亿元,居中国各城市第53位;昆明领先优势较大;第六,在经济增长方面经济增长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2020年经济增长率,贵阳同比增长5%,这是非常高的增速,居中国百强城市第5位,昆明同比增长2.3%,和中国整体增速差不多;第二从历史角度来看,2010年时昆明排中国城市GDP百强榜第53位,贵阳第102位,2020年昆明是31位,提升22位,贵阳是53位,提升49位,更是成就惊人。
区域地理实习研究报告题目:云南省人口分布及人口结构调查分析班级专业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姓名学号程小东 20091061103姓名学号代启彦 20091061117姓名学号张凤 20091061157姓名学号黄秋香 20091061111姓名学号郭富珍 20091061121姓名学号范馨 20091061118指导老师罗思远教授2012年6月25日一、实习目的和任务1.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学基本原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地理知识的获取和地理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地理科研能力。
(3)通过具体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信息的全面了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区域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4)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地理学基本规律——区域分异规律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对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运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习任务:(1)掌握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程序。
(2)掌握地理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3)掌握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理相关分析法、演化研究法、结构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等。
(4)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
(5)通过实习,加深对云南省的经济、文化、历史、自然、行政等人文自然地理要素的了解。
3、实习内容云南省分布情况调查——全体昆明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程小东曲靖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程小东普洱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程小东大理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郭富珍怒江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郭富珍楚雄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范馨丽江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范馨文山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范馨红河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黄秋香迪庆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黄秋香玉溪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代启彦昭通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代启彦西双版纳州人口分布情况调查——代启彦保山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张凤、代启彦临沧市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张凤4、实习的概略过程(1).首先明确了实习任务:由小组长强调本组的实习任务,接着把具体任务和内容分配到个人。
昆明市人口数量统计分析昆明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6432212人,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48%上升为13.99%。
我市属于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区,省外流入人口中居前的分别是四川、贵州、重庆、湖南。
省内其他州市流入人口中居前的分别是曲靖、昭通、楚雄、红河,流入昆明市的人口约1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48%上升为13.99%,上升0.51个百分点。
全市14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五华区,最少的是富民县。
常住人口10年增加65万余人全市常住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781294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650918人,增长11.26%,平均每年增加6509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前后两个10年相比,后10年比前10年人口净增减少73.8万人,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率则从前10年的33%和2.8%,下降为后10年的11.26%和1.07%。
全市人口增长趋缓,增幅呈下降趋势。
平均每个家庭2.73人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2099404户,家庭户人口为572620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5人减少了0.32人。
家庭规模的进一步缩小,反映出我市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我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男性多于女性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306182人,占51.40%;女性为3126030人,占48.60%。
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5.76(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89下降了5.13。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与全国105.2的水平接近。
老年人口增多百岁老人达109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6859人,占15.50%;15-59岁人口为4657265人,占72.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8088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8231人,占8.37%。
人口统计可行性分析一、引言人口统计是对一个特定地区、国家或者全球范围内人口数量、结构、特征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对人口统计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对人口统计的目的、方法、数据来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人口统计的目的人口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人口结构和特征进行深入了解,以便为各种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人口统计有以下几个目的:1.了解人口数量:通过人口统计,可以准确获得人口数量的信息,为政府制定各种政策提供依据。
2.分析人口结构:通过人口统计,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等基本信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3.预测人口趋势:通过人口统计,可以获得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数据,从而预测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
4.评估社会政策效果:通过人口统计,可以评估各种社会政策对人口结构和特征的影响,为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三、人口统计的方法人口统计主要依靠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普查调查:普查调查是指通过问卷调查、户口登记等方式,对特定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特征进行全面的调查。
普查调查可以全面了解人口的数量和特征,但是成本较高,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通过抽取特定的样本进行调查,然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推断出整个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抽样调查成本较低,但是需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抽样方法的科学性。
四、人口统计的数据来源人口统计的数据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统计机构:政府统计机构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之一,通过对全国或者特定地区的人口普查、统计调查等,获得相应的人口数据。
2.社会调查机构:社会调查机构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人口数据,可以针对特定的领域进行调查,比如教育、就业、医疗等。
3.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通过对特定问题的研究,获得相应的人口数据,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提供支持。
五、人口统计的应用人口统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统计数据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比如制定教育规划、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等。
昆明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6432212人,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48%上升为13.99%。
我市属于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地区,省外流入人口中居前的分别是四川、贵州、重庆、湖南。
省内其他州市流入人口中居前的分别是曲靖、昭通、楚雄、红河,流入昆明市的人口约1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48%上升为13.99%,上升0.51个百分点。
全市14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最多的是五华区,最少的是富民县。
常住人口10年增加65万余人
全市常住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781294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650918人,增长11.26%,平均每年增加6509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1990-2000年与2000-2010年前后两个10年相比,后10年比前10年人口净增减少73.8万人,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率则从前10年的33%和2.8%,下降为后10年的11.26%和1.07%。
全市人口增长趋缓,增幅呈下降趋势。
平均每个家庭2.73人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2099404户,家庭户人口为572620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5人减少了0.32人。
家庭规模的进一步缩小,反映出我市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同
时也反映出我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男性多于女性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306182人,占51.40%;女性为3126030人,占48.60%。
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5.76(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89下降了 5.13。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与全国105.2的水平接近。
老年人口增多百岁老人达109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6859人,占15.50%;15-59岁人口为4657265人,占72.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8088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8231人,占8.37%。
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昆明市百岁老人达到了109人。
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最多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542314人,占86.1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89898人,占13.8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3954人,增长10.2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36964人,增长18.19%。
在全市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44.1万人),其次分别是回族(15.8万人)、白族(8.3万人)。
受民族政策及婚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汉族人口,全市人口的民族构成相对稳定。
高学历人口明显增加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8442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90537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00119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861123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983人上升为1530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056人上升为1407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8678人上升为3111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719人下降为28934人。
全市人口625.0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