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6
一、名词解释:外交关系:外交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在外交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关系。
国际法意义上的外交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访、谈判、缔结条约、互派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方式进行交往所形成的关系。
外交特权与豁免:指使馆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有的一定的特殊权利、优惠待遇和豁免的总和。
外交团:由驻在一国的各国外交使节全体组成的团体。
二、简答题:1.简述一国外交机关和领事机关的设置?使馆及其馆长的等级:大使馆——大使或教廷大使(由国家元首派使)公使馆——公使或教廷公使(由国家元首派使)代办处——代办(代办和临时代办不同,代办是一级馆长)领馆的类别及馆长:总领事馆——总领事领事馆——领事副领事馆——副领事领事代理处——领事代理人2.简述一国使领馆人员的构成?使馆人员的类别:1.外交职员:参赞、秘书、武官、随员2.行政技术职员:办公室人员、财务人员、译员、打字员、技术人员3.事务职员:司机、传达人员、维修工、清洁工、厨师领馆人员:1.领事官员:派任此职承办领事职务的任何人员,包括馆长在内。
可以分为职业领事和名誉领事。
2.领事雇员:受雇担任领馆行政及技术事务的人员,如书记员、速记员、档案员等。
3.服务人员:受雇担任领馆杂务的人员,如司机、清洁工、传达人员等。
3.比较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领事特权与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区别:(1)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是在一定限度内的,使馆馆舍不得侵犯无此限制.体现在三点:①接受国官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馆舍的其余部分不包括在内,而使馆馆舍则包括私人寓所在内;②领馆如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救护行动时,得推定领馆馆长已表示同意从而进入领馆,而使馆无此规定;③领馆馆舍,馆舍设备以及领馆之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征用,但确有必要,仍可征用,而使馆无此规定。
(2)领事官员人身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不受此种限制.如当领事官员犯有严重罪行时,依当地司法机关裁判,可予以逮捕或拘押.对外交人员的犯罪行为,接受国不能对其提起刑事诉讼,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国际公法第八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一.国际法的基础1. 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国际法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
尽管国际社会是一种横向的“平行式”社会系统,不存在任何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权威。
然而,国际社会又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
这既是由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制约,又是由于国际社会存在一定的法律规范。
由此,任何国际关系主体、国际政治主体的行为都不是绝对地没有限制的,而是要受到国际法律规范的约束和其他国际政治主体的制约。
国际法既然是主权国家间为协调彼此关系而达成的国家协议,那么,国际法一经确立,甚至在其确立的过程中,就对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发挥着重要影响,并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
具体来讲,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约束。
首先,各国都把国际法作为处理包括贸易、金融、投资、安全、文化和科技等众多国际事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许多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大国都在外交部门设立了条法司或法律顾问办公室,并把为数不少的相关专家委派到这些部门。
他们的任务是草拟条约、解释国际法、与其他的部级官员和政治家商讨该国应该履行的国际法律义务,以及分析与该国有关的国际法律形势。
再次,有关国际即使是在违反国际法时,也并不否认国际法的存在,而是想方设法寻找国际法上的种种理论依据和借口,以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
最后,一些国际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各国有受国际条约约束的义务。
(2)促进。
A.促进国际社会迈向更文明的途径。
a.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已成为国际强行法规则。
b.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运动取得重要进展。
C.人权国际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D.弱小国家的利益同样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B.为国际争端和平解决提供政治和法律方法(3)调整。
国际法是以国际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其中主要是调整国家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国际法这种调整功能主要包括国家行为的以下领域:A.管辖权B.各国权利与义务C.国家责任D.领土的取得E.海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