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盈利模式.ppt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6
新浪盈利模式第二章新浪的战略分析第一节新浪所在行业的分析一个盈利模式是否优秀以及这个盈利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首先必须分析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情况,一个与所在行业的结构和盈利要素相匹配的盈利模式才是可行的盈利模式。
现代竞争战略的鼻祖迈克尔?波特于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一(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只有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才能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
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进行具体分析,这五种竞争力包括:既有竞争者、新加入者的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和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这五种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的获利能力,也决定了产业结构。
以下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对新浪所在的互联网行业进行分析。
一、新浪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一)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简要介绍l、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历史从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到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几经沉浮,从最早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发展到最近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服务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经济。
(1)ISP时代1994年4月20日,当时的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NCFC(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工程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这是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从这一天起,中国进入了中国互联网的接入时期。
ISP(互联网接入业务提供商)成为了主宰1994年至1996年的主导名词。
中国也进入互联网的商业化时代。
但由于当时京广两地的网络互访需要拨长途电话,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非常奢侈的,因此,当时“触网”的人数尚不足10万。
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力图通过ISP来普及。
但由于政府对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垄断地位,使得力图确立和巩固自尸,ISP地位以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瀛海威、东方网景、世纪互联、实华开等30余家曾经叱咤风云的ISP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探索互联网商业化的道路上纷纷或倒闭或转型,今天仍然生存的寥寥无几。
新浪、搜狐、网易赢利模式三大门户站赢利模式顾名思义,门户网站的意思就是这个网站是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只要通过这个网站就可以获取你需要的所有信息,或者达到任何你想要达到的网站。
1.新浪的主要盈利模式:广告+无线增值服务。
(新浪广告收入是第一,“门户+网络广告”模式已较为成熟。
)新浪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被喻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风向标。
旗下已拥有新浪网、新浪无线、新浪热线、新浪企业服务、新浪电子商务五大业务主体,提供网络媒体及娱乐、在线用户付费增值服务和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新浪在新闻、内容、无线增值这些方面最具竞争力。
支撑其业绩的主要是广告营业收入,线上广告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新闻是新浪的第一品牌,这是它目前最大的优势。
新浪还得益于IVR(互动式语言应答系统),成本控制。
新浪依靠网络广告,即时通讯工具,无线增值服务,增加播客以及爱问搜索等流行因素,扩大访问量和流量。
新浪网站的商业模式是信息模式,主要通过大量的免费各类咨讯、大小热点新闻、服务去吸引大量的浏览者,形成固定的客户群,以保持较高的点击率和知名度,然后吸引各企业纷纷在新浪网站投放广告,通过新浪的广告推广自己的产品。
而新浪从中获得的巨大收益,远远超过它自身提供免费咨讯、新闻、服务的成本。
这造成了新浪可以盈利、企业可以提高知名度、浏览者可以获得免费服务的三赢局面。
新浪的广告覆盖网站上所有页面、所有模块,可以说新浪网站的广告无所不在,广告类型主要分为强制性弹出窗口广告、背投式广告、按钮广告、旗帜广告、网上视频广告。
另外新浪还提供大大小小的增值服务,向浏览者收取适当的费用。
例如手机铃声、VIP邮箱、企业邮箱、网络空间等服务。
新浪还有网上商城,与商家合作,从中取得收入。
(其他营利模式:⑴网站信息新闻发布的经营费用:这个收入流的特点是成本非常大,因为它涉及了多个领域的信息还需要即时更新,需要大量的记者和管理人员。
而这些信息主要是免费提供给浏览者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实质的收入,是一条亏损的收入流,但它可以赢取大量的点击率,因为信息的免费性,它蕴藏了大量的客户价值。
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和全球华人社群的在线媒体及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
新浪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以服务大中华地区与海外华人为己任,通过旗下三大业务主线:即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提供微博服务的新浪微博、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以及其他业务线,向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地区性门户网站、微博、博客、影音流媒体、相册、网络游戏、电子邮件、搜索、分类信息、移动增值服务、收费服务、电子商务和企业电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新浪网站的商业模式是信息模式,增值服务和商家合作,主要通过大量的免费各类咨讯、大小热点新闻、服务去吸引大量的浏览者,形成固定的客户群,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点击率和知名度,然后吸引各企业纷纷在新浪网站投放广告,通过新浪的广告推广自己的产品。
而新浪从此获得巨大的收益,远远超过它自身提供免费咨讯、新闻、服务的成本。
新浪的收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广告收入、无线增值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1、广告收入新浪的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在线广告和赞助式广告。
在线广告允许广告客户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形式、在网页上的特定位置投放广告。
在广告的展示期间内,当在线广告的预计款项能够合理地收回时,就可以被确认为广告收入。
赞助式广告一般是在某网页的特定区域内通过与网页的内容和信息的结合进行广告宣传,并获取固定的收入。
赞助式广告的收入在广告的合同期内分期确认。
2、无线增值业务收入新浪的无线增值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为移动电话用户提供短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彩铃信息服务、无线应用协议和交互式的互动式语音应答。
这些服务包括新闻和其它内容的订阅,移动按时服务,照片和标识语的下载,铃声,个性化回铃音、移动游戏、聊天室和提供音乐。
无线增值服务收入以月或具体的使用方法计费。
如果客户没有存在巨额的债务负担、应收款项能够合理地保证收回且金额是可计量的,那么这些收入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进行确认。
新浪主要依赖第三方的移动运营商来实现无线增值服务对客户的传输,通过与移动运营商一中国移动和它的子公司、中国联通和它的子公司的合作获利。
门户网站赢利模式分析-------新浪新浪(Sina)是我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供应商。
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以服务大众华地区与海外华人为己任,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旗下的五大业务主线:即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Sina Mobile)、提供Web 2.0服务及游戏的新浪互动社区(Sina Community)、提供搜索及企业服务的新浪企业服务()以及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的新浪电子商务(Sina E-Commerce)。
据调查,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2.3亿,各种付费服务常用用户超过6000万,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
在其他的多项调查评比中,新浪也被称为是最有价值,最受欢迎的网站。
在2003年和2005年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新浪网均别评为网民首选网站。
新浪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三年荣获由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评出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在2006年世界企业品牌竞争力试验室《中国100家最佳雇主排行榜》第61名等称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7年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新浪在门户和博客两大大领域的用户年到达率指标中高居榜首。
2007年,新浪还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产业部分别评为“十大创新媒体”及“中国互联网年度成功企业”。
那么,新浪是凭借什么在这么多门户网站中脱颖而出,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呢?就如一个人不会随随便便就会成功一样,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必然和他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息息相关。
新浪就是凭借着它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并享有极高的声誉。
新浪向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地区性门户网站、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引擎及目录索引、兴趣分类与社区建设型频道、免费及收费邮箱、博客、影音流媒体、楚游、分类信息、收费服务、电子商务和企业电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新浪微博的6种盈利模式类型1:直接盈利盈利模式1:关联广告这种模式跟Facebook广告非常相似(占Facebook收入的60%以上)。
同传统门户网站相比,社区化的微博将帮助新浪更好的了解用户,包括用户的在线行为和用户特征,从而帮助广告主更好的发现目标客户。
盈利模式2:实时搜索对于实时信息,它所面临的挑战是:这些信息对用户来说可能是有用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垃圾信息。
但不可否认的是,朋友或名人的建议往往是值得信任的。
如果实施搜索能够识别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将会产生巨大的盈利潜力。
我们期望微博将会成为获得实时信息的主要手段,如果能够实现,无论新浪自己开发搜索引擎,或同领先的第三方搜索引擎提供商合作,都会给新浪带来收益。
类型2:交叉销售盈利模式3:捆绑销售目前,已经有5,000家企业在新浪上开了官方微博,主要用来在线推广、公关或招聘。
新浪对此完全免费,并且未来也没有收费的迹象。
然而,我们可以预见,捆绑销售作为对品牌广告主的综合解决方案,将会帮助新浪提高在线品牌广告的市场份额。
盈利模式4:同新浪其他业务结合,进行交叉销售但从盈利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新浪和Twitter的最大区别实际上是:新浪已经有了不少可以轻松赚到钱,但是缺少流量...用户的业务,比如传统门户,在线视频,在线网页游戏平台和新浪商城等。
过去证明,一些业务并不成功,但是现在,如果能够快捷有效的将这些业务同微博进行交叉销售,那么这些业务的局面将会逆转,取得成功。
盈利模式5:同第三方网站分享流量根据我们的统计,新浪微博已为第三方网站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访问流量,尤其是对于在线电子商务和在线视频。
至少有三种可以使新浪微博分享流量的方案:1)第三方网站的官方微博,例如淘宝商城。
2)鉴于新浪微博所采用了开发系统,我们预计使用“分享到新浪”的人将会增多,而“点击返回”的价值将会带来潜在的盈利机会。
3)与Facebook的购物商城类似,允许第三方合作伙伴开设购物商城。
门户网站赢利模式分析-------新浪新浪(Sina)是我国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供应商。
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以服务大众华地区与海外华人为己任,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旗下的五大业务主线:即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Sina Mobile)、提供Web 2.0服务及游戏的新浪互动社区(Sina Community)、提供搜索及企业服务的新浪企业服务()以及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的新浪电子商务(Sina E-Commerce)。
据调查,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2.3亿,各种付费服务常用用户超过6000万,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
在其他的多项调查评比中,新浪也被称为是最有价值,最受欢迎的网站。
在2003年和2005年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新浪网均别评为网民首选网站。
新浪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三年荣获由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评出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在2006年世界企业品牌竞争力试验室《中国100家最佳雇主排行榜》第61名等称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7年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新浪在门户和博客两大大领域的用户年到达率指标中高居榜首。
2007年,新浪还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产业部分别评为“十大创新媒体”及“中国互联网年度成功企业”。
那么,新浪是凭借什么在这么多门户网站中脱颖而出,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呢?就如一个人不会随随便便就会成功一样,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必然和他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息息相关。
新浪就是凭借着它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并享有极高的声誉。
新浪向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地区性门户网站、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引擎及目录索引、兴趣分类与社区建设型频道、免费及收费邮箱、博客、影音流媒体、楚游、分类信息、收费服务、电子商务和企业电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新浪微博及其盈利模式分析09新闻刘婧璐2009311295目录目录 (2)摘要 (3)一、新浪微博概述 (3)(一)概念 (3)(二)历史 (3)(三)功能 (4)(四)特点 (4)二、微博与SNS关系 (5)(一)SNS概念 (6)(二)微博与SNS关系 (6)(三)微博与SNS区别 (6)(四)SNS现有盈利模式 (7)三、类twitter基础上的改进 (8)(一)多媒体功能让内容更丰富 (8)(二)用户年龄段偏低,与手机结合紧密 (9)(三)转发评论认证等数据更满足虚荣心 (9)(四)非独立网站,依托强大门户网站另辟蹊径 (9)(五)名人效应 (10)四、新浪在国内微博行业中的地位 (10)(一)人气分析 (11)(二)媒体影响力分析 (11)(三)基于微博开放平台应用软件分析 (12)五、新浪微博盈利模式 (13)(一)现有盈利模式 (13)(二)计划中的盈利模式 (15)(三)潜在盈利模式 (15)六、新浪微博商业前景 (18)(一)新浪企业价值飙升 (18)(二)长期应注意与监管层关系 (19)(三)盈利模式尚未验证 (19)(四)盈利模式创新 (19)参考文献 (20)摘要本文在介绍新浪微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浪微博的盈利模式。
在分析其盈利模式之前,本文先分析了新浪微博与SNS、Twitter的关系和区别以及目前新浪在国内微博行业的地位,新浪在这三次比较中显现出的特性,使得新浪既可以沿袭SNS和Twitter已有的商业模式,又可以凭借自身特色加以创新。
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新浪微博现有的盈利模式,计划中的盈利模式和潜在盈利模式。
一、新浪微博概述(一)概念根据百度百科上的概念,微博是一种通过简短文本更新用户信息,融合多种发布方式(如及时消息,短信息,电子邮件,音频,视频)和不同平台技术(WEB,WAP)为一体的博客形式。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和手机短信、彩信发布140字以内的消息或上传图片,此外还可通过API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