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实用染色工艺新技术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69.53 KB
- 文档页数:7
一 前言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加入W TO后,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口比重不断增大,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6%,化纤、纱、丝、布、呢绒、服装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
然而,纺织工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同时也是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大户,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纺织行业排放废水总量位居全国各工业部门排放总量的第五位,污染物排放总量(以C OD计)位居各工业部门第六位。
印染是纺织废水的主要来源,排放量占80%,2005年达13.5亿立方米。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如此之大,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中小印染企业比较多,印染工艺设备相对落后,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目前,我国印染企业废水平均回用率仅为7%,单位产品耗水量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纺织染化料用量也比发达国家多20%—30%。
可见,我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国家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纺织行业要推行环保、节能、清洁生产印染加工技术,实现印染行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到“十一五”末,单位产值的污水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22%,万元产值耗电比2005年降低10—15%。
因此,必须在印染行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才能实现“十一五”的控制目标。
目前,我们可喜地看到,印染业界当中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不遗余力地引进消化,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因此,本文从实用性出发,介绍几例在印染实际生产中工艺成熟有待大量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
二 印染前处理节能减排技术织物前处理是印染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序,坯布必须经过前处理工序除去各种杂质(浆料、果胶物、油脂、蜡质、棉籽壳、含氧物质、色素)才能顺利进行染色等后加工工序,传统的前处理工序流程长,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如棉和棉型混纺织物前处理产污工序就包括: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工艺原理如下:退浆主要是去除织造过程中加到经纱上的浆料,以消除浆料对染料上染的影响。
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绩。
但在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印染行业,能耗高、水耗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急需寻找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的新方法。
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耗水多,耗时长,也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大多数前处理采用碱退浆,从而造成废水 pH 过高,生化处理困难。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要求,将前处理退、煮、漂三步常规工艺改进为高效短流程工艺。
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有冷轧堆印染技术,包括轧卷堆—烟碱处理—水洗三阶段,省了大量水洗过程,对纺织印染行业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印染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印染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及原料输人、清洁的工作环境、清洁的印染产品。
一、印染行业中的节能减排1.1加强生产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制定节能降耗奖罚制度,加强员工节能降耗意识的培养,全员参与,千方百计减少汽耗、电耗、水耗以及染化料消耗。
不少企业在各生产车间分别安装电表、水表,实行染化料消耗日报制度,各部门对单位用电量、单位用水量、染化料单位消耗进行评比奖励,调动全体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生产线关键的工艺点上加装在线自动测控系统;配备助剂、色浆、染化料自动称量、化料及配送系统;配备蒸汽自动控制系统、布面含潮自动测控系统等,按工艺所需实现精准的控制,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对节能、节水、节约染料助剂等均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1.2采用印染新技术、新工艺达到节能减排在前处理方面,采用新型设备、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工艺流程,在不降低处理品质的情况下,降低了用水量、节约蒸汽和电,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前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1.优化生产工艺:印染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料产生。
例如,采用低温染色工艺、高效纺织设备和新型催化剂等,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料排放。
2.推广节能设备:企业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如高效烘干机、节能印染设备和高效电机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这些设备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3.提高资源利用率:印染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回收和再利用废水、废渣和废气等,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强化监管和管理:政府加强监管和管理,对印染企业的排放标准进行严格把关,推动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和减排要求。
同时,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6.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印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发和应用更加环保的印染技术和材料。
这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印染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管理,从而减少环境影响。
8.提升员工意识和培训:印染企业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环保法规和减排要求的宣传和培训。
这有助于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9.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印染行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术。
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加速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当前印染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主要措施。
这些措施涵盖了生产工艺的优化、推广节能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强化监管和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员工意识和培训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
这些措施将帮助印染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已经向纺织印染行业频频发出警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国家发改委组织于2008年2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经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已成为印染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一、“十五”以来我国印染工业资源消耗和污染状况1.1 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高的问题,表1反映了我国目前棉印染单位产品的平均取水量和美国1990年代棉纺织品印染加工平均用水量以及我国和加拿大90年代代表性纺织印染加工企业的综合能耗水平。
由表1可见,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与地区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注:表中数据系2008年初对江苏、浙江15家典型工厂的调查数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1.2 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纺织印染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纺织染整行业节能减排染色技术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行业背景分析 (2)1.2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1.3 技术方案概述 (2)第二章染色前处理技术 (2)2.1 纤维材料的选择 (3)2.2 前处理工艺优化 (3)2.3 柔软剂和助剂的应用 (3)第三章染色工艺优化 (4)3.1 染色方法的选择 (4)3.2 染色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4)3.3 染料和助剂的选用 (4)第四章色牢度提升技术 (4)4.1 色牢度影响因素分析 (4)4.2 色牢度提升方法 (5)4.3 色牢度检测与评价 (5)第五章染色废水处理技术 (6)5.1 废水处理工艺优化 (6)5.2 废水处理设备选用 (6)5.3 废水回用与循环利用 (6)第六章节能技术 (7)6.1 蒸汽和热能回收 (7)6.2 电力优化与节能 (7)6.3 生产设备更新与改造 (8)第七章减排技术 (8)7.1 染色过程有害气体处理 (8)7.1.1 概述 (8)7.1.2 处理技术 (8)7.2 染色废水中有害物质去除 (8)7.2.1 概述 (9)7.2.2 去除技术 (9)7.3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9)7.3.1 概述 (9)7.3.2 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9)第八章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9)8.1 染色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9)8.2 染色设备智能化改造 (10)8.3 生产管理与信息化 (10)第九章环保型染料与助剂的应用 (10)9.1 环保型染料的开发 (10)9.2 环保型助剂的选用 (11)9.3 染色工艺改进与环保 (11)第十章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1)10.1 行业发展趋势 (12)10.2 政策法规与标准 (12)10.3 企业节能减排策略与实践 (12)第一章绪论1.1 行业背景分析纺织染整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产业基础。
科技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染整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纺织品染整工艺的节能环保技术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纺织品染整工艺中的节能环保技术也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纺织品染整工艺的节能环保技术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行业的影响。
一、染整工艺中的节能技术1. 染料和助剂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环境友好型染料和助剂被广泛研发和应用。
这些染料和助剂在染整过程中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与传统的染料和助剂相比,具有更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2. 低温染色技术传统的染整过程中,需要高温来实现染色效果,而高温染色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低温染色技术的出现,使得染整工艺中的能源消耗大幅减少。
这种技术通过改变染料的结构,降低了染色温度,从而实现了节能效果。
3. 循环用水系统染整过程中当大量用水排出时,往往伴随着染料的排放。
循环用水系统的引入,使得染整从业者能够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用水量,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水污染。
二、染整工艺中的环保技术1. 染料的可分解性在纺织品染整过程中,染料的排放一直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研发出可生物降解的染料。
这些染料在染整过程中不会引起环境问题,降低了染整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2. 绿色助剂的应用传统的助剂中往往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而新型的绿色助剂,如生态柔软剂等,不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随着这些绿色助剂的应用,染整工艺中有害物质的释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工艺的优化和改进纺织品染整行业中,通过对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也能够实现环保效果。
比如,合理控制染色浴比和酸碱度,减少染整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节能环保技术的影响1.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不断应用,纺织品染整行业的从业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同时也促使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染整工艺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推广印染业先进工艺实现节能降耗目前工艺流程长,能耗大。
改造传统工艺,推广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是实现节能降耗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各地经验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介绍,有关专家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提出如下建议,供企业参考。
短流程前处理和工艺将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常规工艺改革为退煮漂高效短流程汽蒸一步法工艺,此工艺适用于轻浆含杂少的纯棉轻薄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
退煮漂汽蒸一步半工艺,先轧退浆液卷堆后轧碱氧液汽蒸一小时(100~102…C)高效水洗(堆置后一步完成故称一步半工艺),对有浆布轧碱氧液堆置,对轻浆轻薄织物则轧淡碱堆置。
高效短流程二步法工艺:一种为退浆+煮漂碱氧一浴的二步法工艺,即,浸轧退浆液卷装堆置高效水洗一浸轧碱氧液汽蒸(100℃45—60min)一高效水洗也可轧堆退浆高效水洗一高给液浸轧碱氧液高效汽蒸(102℃短蒸2~4min)高效水洗,此工艺适用于重浆厚重织物。
还有一种为退煮一浴+常规氧漂的二步法工艺:即浸轧碱氧液及精练剂100℃汽蒸50~60分钟,高效水洗一浸轧双氧水常规漂白100℃汽蒸50~60分钟→高效水洗,此工艺适用于轻浆轻薄白度要求较高的织物。
上述各短流程工艺可节约水、电、汽能耗30%~50%。
推广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新进展。
1.酶氧无碱工艺:由于全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不论是传统的工艺,还是短流程工艺,都要在高温条件下采用烧碱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药品来完成去杂任务,而短流程冷轧堆工艺,虽是低温,但采用的烧碱浓度很高。
这样的工艺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为此各国都研发了生物酶工艺来替代传统的烧碱工艺和短流程的碱氧工艺,进入2l世纪后,生物酶在前处理工艺上的应用进展很快,已取得不少成就,由于生物酶制剂特有的专一性、高效性,反应条件低,可自然降解、水耗少易洗尽,去杂效果好。
对环境无害、耗能少、流程短和质量好等优点已成为前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如江苏某印染厂采用先酶退浆,后酶精练、氧漂工艺,效果较好,具有堆置时间短,处理时间比冷堆工艺缩短10小时以上,成本较低(酶用量少),退浆效果好,特别是废水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其COD值比传统工艺要降低10倍以上,特适合含浆重的高支高密厚重纯棉织物的前处理,完全符合清洁生产工艺,值得推广。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印染行业的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印染行业是传统的重工业部门之一,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排放的污染成为制约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了解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和环保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印染行业是我国主要的消耗能源行业之一,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量很大。
同时,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气,其中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大量的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为了解决印染行业的能耗和环保问题,越来越多的节能减排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方面,通过优化印染工艺和设备改进,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例如,使用高效的染整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减少废物产生和能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开发和应用环保材料和新技术,也为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研发和使用低污染的染料和助剂,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新型染整工艺技术,可以实现印染过程的绿色化和清洁生产。
在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染色技术的发展:绿色染色技术是当前印染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该技术主要通过降低染料的浓度和使用环保染料,减少排放的废水和废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应用高效的染色剂和新型的染色工艺,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2.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是未来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模式主要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提取和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未来,印染行业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4.环境监测和评估的加强: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是保障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节能减排型毛用染料的发展和应用摘要: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毛纺行业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开发了和正在开发不少染整新工艺和新技术。
本文阐述了为适应毛纺染整需要而发展的节能减排型毛用染料和它们的应用。
它们将有助于毛纺染整对节能减排型染料的选择和使用。
1.前言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减少1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2007年对节约能源和环境治理的进程进一步提速,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在全国掀起了强烈的“节能减排”风暴,这对毛纺行业的压力很大。
目前,我国毛纺染整业按单位质量纺织品计,耗水量是国外的2-3倍,能耗是国外的3-5倍,能源费用占加工费的30%以上。
虽说经过2008年行业节能减排的大量实践,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毛纺染整行业的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任务仍很艰巨,这就需要开辟新思路、寻找新途径,因此企业为节能减排开发了不少新的染整工艺,如取代铬媒染染料染色、毛用活性染料染色、毛织物低温染色、高吸尽率染色、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等,它们需要染料行业提供新的节能减排染料以及相关的助剂来保证,这样促进了国内外染料行业开发新的节能减排毛用染料的速度,包括弱酸性染料、1:2型金属络合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等,它们适用于羊毛、丝、聚酰胺纤维以及混纺织物等的节能减排型染色和印花工艺。
2.取代铬媒染染料的新型酸性染料近年用铬媒染染料染羊毛造成的严重铬污染已受到高度重视,它们不仅指染色排出液中的铬污染特别是六价铬的污染,还包括毛织物上可萃取的铬含量超标污染以及无使用价值的毛染色织物的铬污染。
尽管可采用低铬技术,如Clariant公司的Lyoeol CR技术(即将六价铬还原到三价铬的专门应用方法),以及促进铬与羊毛纤维中的羧基络合的技术和用洗涤水稀释染色排出液等方法,来减少染色废水中的铬含量,但其染色排出液中的铬含量仍超过1 0mg/g,大大高于目前国内外规定的废水中铬的限量。
当前,推动绿色增长是全球制造业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加快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推进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提升印染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途径。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自2007年起,在全行业内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作,共发布16批468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本报告就发布的16批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进行分类汇总,通过汇总,从各类技术占比来看,设备类技术占比最大,每年申报的节能少水染色设备最多,其次是环保类技术,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处理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详见表1~2。
工艺类和助剂染料类技术中,棉织物及其混纺、涤纶织物节能减排技术,棉织物及其混纺织物前处理助剂、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相关技术申报较多。
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分析摘要:汇总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分析技术申报情况,并分析热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现状,提出下一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中图分类号:TS193.5;TS194.4;TQ6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6-0007-06Abstract:The recommended catalogu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saving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int⁃ing and dyeing sector is summarized,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ituation is analyzed,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is proposed.Key words: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green developmentAnalysis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emission reduction in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收稿日期:2023-04-23作者简介:刘添涛(1987—),女,山西人,硕士,主要研究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E-mail :**********************。
纺织品染色工艺的最新技术和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品染色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染色工艺的最新技术和趋势,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动向。
一、数字化染色技术数字化染色技术是纺织品染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它利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来模拟和控制染色过程。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染色工艺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减少染色剂和水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数字化染色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染色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无水染色技术无水染色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染色方法,它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使用。
传统的染色过程中,废水处理是一个昂贵而繁琐的过程,而无水染色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该技术利用染色剂与纤维之间的化学反应,将染色剂附着在纤维上,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无水染色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还能够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功能性染色技术功能性染色技术是近年来纺织品染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染色主要是为了赋予纺织品颜色,而功能性染色则是在染色过程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染料或助剂,使纺织品具有除了颜色之外的其他功能特性。
比如,可以在染料中添加抗菌剂,使纺织品具有抗菌功能;可以添加防紫外线剂,使纺织品具有抗紫外线功能。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多种需求。
四、生态染色技术生态染色技术是一种以环保为导向的染色方法。
它通过使用天然染料、低污染染料以及可再生和可降解的染色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染色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态染色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染色行业的传统模式,有效保护了环境和人类健康。
五、智能化染色设备智能化染色设备是纺织品染色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它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染色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化染色设备可以精确控制染色工艺的各个环节,如温度、压力、浸泡时间等,提高染色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节能减排型染色工艺与设备的新动向近年来我国印染工业发展很快,产能增加,品种繁多,质量提高。
据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2008年1 —11月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达到448.28 亿m,同比增长4.13%,其中染色布在整个印染布的产量中占60% 以上,一般售价也比漂白布和印花布高。
出口纯棉染色布每米平均单价比纯棉印花布高0.52 美元,出口棉混纺染色布每米平均单价比棉混纺印花布高0.63 美元。
然而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高,如在服装裁剪中要求染色布色差不能超过半级,甚至要求不能有丝毫色差。
此外,当今各种新型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品种繁多,也向染色工序提出新的工艺技术要求,大大增加了生产难度。
在染色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水耗和能耗大、废水排量高。
染色废水中含有染料、助剂、酸、碱、无机盐等,由于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酸(碱)性强、水质变化大等问题,很难处理。
因此,在确保染色质量的前提下,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型染色工艺及设备。
节能减排型染色工艺节能减排型染色工艺是采用新型清洁染色工艺或对传统染色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从而达到节约水、电、汽、化学品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工艺有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分散染料微胶囊染色、涂料染色、天然色素染色、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等等。
1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冷轧堆染色工艺具有节能、高固色率、污水排放量少等特点。
据报道,欧洲有1/3的活性染料染色是采用冷轧堆染色工艺加工。
近年我国能源成本增加以及染料品质改进、新品种面市,印染厂采用冷轧堆染色工艺技术也越来越多。
不过冷轧堆工艺技术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其主要特点是:(1)染液中同时有一定比例的染料和碱剂,在室温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堆置,使染料在布面上吸附、扩散和固着3 个阶段同时缓慢进行,可以提高染料固色率达90% 以上,节约染料约10% ~20%;(2)与连续染色的轧、烘、轧、蒸工艺技术相比,可节省水、电、汽等资源在20% 左右;(3)染液中电解质用量少,染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4)由于作用时间长,染料对织物的渗透优良,可大大改善染色织物纤维的“环染”现象,特别是灯芯绒织物可以改善露底现象;(5)冷轧堆染色工艺技术适应面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厚、薄型织物,也可用于毛巾或针织物等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