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267
炭疽流行病学及防控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炭疽概述•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炭疽防控策略与措施•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进展•健康教育与社会参与01炭疽概述炭疽定义与特点定义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特点炭疽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可呈痈样病灶,周围为凝固性坏死区,皮下组织严重出现血性无菌性渗出;可引起局部水肿;毒血症明显,病情凶险,若治疗贻误,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炭疽历史与现状历史炭疽病在古代被称为“疔疮”、“炭疽”等,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人类炭疽首次报道于18世纪末期,随后在欧洲和美洲等国家或地区相继发生。
现状目前,炭疽在世界各地仍有发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我国炭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畜牧业和屠宰业从业人员以及疫区居民,且以皮肤炭疽为主。
炭疽危害程度评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01炭疽杆菌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类,引起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等不同类型的炭疽病。
其中,肺炭疽和肠炭疽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对畜牧业的危害02炭疽杆菌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动物炭疽病的流行。
动物炭疽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大量动物死亡,还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对生物安全的危害03炭疽杆菌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曾被用于生物战。
此外,炭疽杆菌在实验室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02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草食动物,如牛、羊、马等,其次是这些动物的肉制品和皮毛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直接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等。
易感人群及影响因素易感人群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但农牧民、屠宰与肉类加工人员、兽医等职业人群是炭疽的高危人群。
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动物饲养、屠宰加工等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炭疽的流行。
地区分布与时间变化趋势地区分布炭疽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的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