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5
试卷质量分析:
1,学生普遍掌握得较好的方面:积累与应用中的第三题古诗文默写,第四题名著导读中的第一小题,第五题文学常识填空及诗词阅读,阅读题中的课内文言文阅读等学生掌握较好,失分较小,部分学生还得了满分。
作文整体水平不错,得35分左右的学生较多。
2,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书写较差。
许多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二是综合性学习这道题答得不是很好。
学生的读图能力,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是课内阅读中的现代文阅读学生失分大。
特别是11---14这四个小题得分不高。
四是名著阅读第二小题普遍得分较少。
3,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是书写较差;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面窄,灵活性差。
今后采取的措施:
教师从教学角度审视值得总结改进的是:1,注重拼音字词教学,夯实基础。
在初中教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拼音字词要求。
而这次考试中,学生失分不少,说明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注意。
2、学生知识面窄,需适度拓宽。
在积累与应用中的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学生失分较大。
需要我们适当向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信息库。
3、恰当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上课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其阅读,思考,积累,消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学生值得强化教育、培养的方面:1、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性训练。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让学生多阅读,多练习,适度拓展,提高学生的只是内化能力。
(柳雄飞)。
XX小学期末试卷及质量分析表科目语文年级六任课教师考试时间2020
考试人数及格
率
优秀率平均分
进步
学生
下降学生
试题
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中,没有多大难度。
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
养
答题分析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学生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出现马虎;阅读屋内容成一大弱项;由于第一次使用答题卡,可能有些同学答题卡没有正确使用,导致成绩异常
补救措施1、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内知识点力争人人过关。
2、沟通课堂内外,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每次讲评试卷时要结合各次的考试情况交给学生考试的技巧和审题的方法。
4、每单元综合练习的设计要加强整合,揣摩试卷的方向,加强训练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对句子的仿写和感悟、对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加强。
5、立足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命题分析和考试分析,决定继续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为着眼点,多元发展学生智能,为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负责、担当。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表学校年度上学期期中单元数学学科班级人数任课老师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一年级 % % 分数段100分90-99分85-89分80-84分70-79分60-69分50-59分50分以下人数测查内容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掌握知识情况本次期末试卷难易程度总体偏难,虽然基础题考核面全,呈现的基础性强,但是试卷错的地方有好几个,导致学生考得不好。
后部分应用题,稍有偏难,一年级部分学生达不到那种审题能力。
从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大部分同学成绩比较一般。
错误在哪其中填空题部分的第5、6、7小题,题目的编排比较密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不会看题目,导致符号乱填,错误率较高。
第三小题的圈图形部分,圆形可以使用球体、圆柱体、圆锥体三种画出,很多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四大题数一数,填一填,机器人印刷模糊不清,很多孩子看不清,导致数错,填写错误,因此学生扣分比较严重。
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样的知识还要多加的练习。
补救措施1、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
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2016年度一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1 •试卷分为四个板块。
涵盖了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知识。
难易程度中。
2•第二大题根据学生反映稍微有难度。
3.从知识覆盖面来看一至五单元中重点知识均在试卷中有体现。
4•试卷中主要以难度中等的客观题为主,难度较大的题目占有一定的比例。
5.分别有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
本次考试共有小学一年级考生 50人,总分3211分,总平均分64.22 分。
从中抽样50份试卷作如下分析:
表2:各分数段的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分数在70— 99的人数最多,16人不及格,后进率
比较小,及格的占68%中上等生居多,但低分突出,最低分只有11分。
试 卷 考 查 的
内
容 试 题
的 分 数
权 重
的差距仍较很大。
表1::基本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这套试卷的难度不大,但是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
表3:各题得失分情况统计表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课堂上尽量能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 内完成新课任务,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巩固,课后 留一定量的作业,对辅导材料进行定时的检查与抽查。
2•对一些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对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建议学校是否能用多媒体进行少量的历史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009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
改进方法与建议。
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朱国印(签名)
考试时间:(9 )月(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22 )日考试内容:第(1)单元教师:龙祥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
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
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
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
昆寨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单元测试质量分析表
教师:龙祥。
数学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成绩质量分析统计表二、考试试卷构造分析2.考察内容:考试试卷的考察内容涵盖了《课标》7—9年级所手册的三个知识领域中的主要部分,各领域分值分配基本合理:本份考试试卷立足考察学生今后开展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还加强了对数学思考、解决问习题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察,较好地贯彻了以《课标》为评价依据,保证了对《课标》主干内容的考察,需要提出的是,第26习题涉及到了“猜想论证”这一从殊到一般的探究性思想方法,这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3.客观性试习题与主观性试习题的比例:4.考试试卷试习题难度本卷中不同难度试习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习题∶中等习题∶难习题的比例为8∶1∶1,难度值为0.75,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重点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并兼顾到本市普通高中中学招生的实际需要。
三、试习题特点本卷有不少新的特点与亮点,总体上看,本卷的表达简洁、标准,图形优美,语言亲切,可使学生具有解决问习题的信心与动力,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数学思考、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察;关注了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察;注重了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意图识、推理能力和解决问习题能力的考察;试习题在联络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创设生动的问习题情境与主观形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开放性试习题、应用性试习题、信息分析试习题、操作设计试习题的设计得到一定的开展与完善,给学生创设了探索思考的时机与空间;还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开展、数学教育价值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课改理念。
学生对定义一种新的运算感到生疏和不理解,这里得分率明显偏低,以往的中考大习题中也出现过类似定义一新的运算、曲线、点,但这方面还没能够引起我们的教师、同学的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训练。
3.第25习题是一二次函数与几何中的折叠、对称变换、作图、推理、计算等相结合的综合性问习题,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习题能力的考察,可展示出学生操作试验、观察、分析、推理和空间思维能力,体现了《课标》中的数学思考理念,其中第⑴⑵小习题完成很好,对于第⑶小习题开性的问习题: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直接答出所有的坐标(不要求写出求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