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40.97 KB
- 文档页数:2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李振明发布时间:2021-11-04T09:34:38.0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1期作者:李振明[导读] 防止外力破坏已成为供电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种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 8365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速导致电力线路与现代化建设构成矛盾,主要体现在建筑,是公共,道路建设,楼盘的开发。
如上形式,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触电,跳闸,甚至倒杆断线,大面积停电等事故。
应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又不影响施工建设,我就将我的见解谈一下。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范方法;对策1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线路作为主要的输电介质,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杆塔多,面积大,线路长,常年裸露在外。
除强风、雷电、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外,由于人为因素和外力破坏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和强迫停运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防止外力破坏已成为供电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种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2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原因2.1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输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长期暴露在野外,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十分巨大。
持续的雨雪、寒潮、降温等冰冻天气带来的绝缘子严重覆冰、覆冰产生的过荷载、不均匀覆冰等能够导致输电线路发生倒塔断线、设备损坏、电网解列、大面积停电等冰灾事故。
2.2输电线路维护机制缺乏一些政府部门、供电单位对供电设施和供电线路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或者保护的力度不够,使得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长期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另外,部分执法部门,或者单位对输电线路的人为破坏不在意,或者缺乏专业化的执法队伍,使得外力隐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造成更大的破坏事故。
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和专业水平,缺乏责任感,导致外力破坏的防范工作难以落实。
输电线路外部破坏原因剖析及防范对策引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终端。
然而,输电线路往往会面临来自外部的破坏,这些破坏会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
本文将剖析输电线路外部破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输电线路外部破坏原因剖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造成输电线路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风暴、地震、洪水等。
在风暴中,强风可能导致输电线路杆塔倒塌,导线断裂;地震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设备受损;洪水可能导致输电线路被淹没,设备短路。
因此,需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并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布设位置和设备材料,提高其抗灾能力。
人为破坏人为破坏也是输电线路外部破坏的重要原因。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刻意破坏输电线路,以实施盗窃、报复等行为。
他们可能会盗窃输电线路上的金属材料,破坏设备或导线,甚至纵火。
因此,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周围的安保措施,加强巡视和监控,提高对潜在破坏者的打击力度。
动植物活动动植物活动也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破坏。
例如,鸟类可能在输电线路上筑巢,未及时清理可能导致电弧短路;爬行动物如蛇可能爬到输电线路导线上,导致设备受损;树木生长过高可能触碰到输电线路,导致断路。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输电线路周围的动植物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
例如,在高温夏季,输电线路金属材料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导致设备损坏;而在寒冷冬季,雪、冰的堆积可能导致线路导线异常下垂、断裂,甚至杆塔倾斜。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域的温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加强维护和监测工作。
输电线路外部破坏防范对策自然灾害防范•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布设位置和设备材料,提高抗灾能力;•加强设备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设备的损坏影响;•加强对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减少雷电对设备的损坏影响。
人为破坏防范•加强安保措施,加大对输电线路周围的巡视和监控;•配备安全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记录可疑行为;•建立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维护输电线路的安全。
关于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对策探讨张进龙(安徽省合肥供电公司输电安检工区)1要掌握杆塔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做好事故预防(1)位于村庄距离较远且附近没有道路通过的杆塔,由于其偏僻,夜间人迹罕至,是犯罪分子猎取的主要对象,这些地方的杆塔最容易丢失塔材、拉线和拉线棒。
我们要对这些地方的杆塔提前做好防盗措施,铁塔螺栓上安装足够的防盗帽,混凝土杆拉线和拉线棒上安装防盗器和防锯盗棒。
有条件时可以在杆塔上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监视杆塔运行状况。
(2)位于道路中间或距离公路道牙较近的杆塔,要做好防治机动车辆撞击的防护措施,应当在杆塔周围修筑防撞墙,防撞墙上要有醒目的红白相间防撞标志,有条件时可以将杆塔移至危险距离以外。
(3)位于村庄或学校附近的铁塔,小学生们容易结伙攀登,也容易发生事故,这些地方的杆塔要安装“禁止攀登”的警示标志。
通过鱼塘上方的线路,要预防垂钓人不小心将鱼杆、鱼线误触高压导线,造成人员伤亡,线路跳闸的事故。
我们要在位于鱼塘旁边的杆塔上悬挂“注意高压危险”警示标志。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①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②万一发生意外伤害时我们不至于输理被动。
(4)线路经过的浅山区,尤其是有裸露岩石的地方,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当地村民爆破采石,线路的危险源也就在于此;要求我们的线路巡视人员加强对线路走径内环境变化的观察,在线路走径500m范围内有放炮采石迹象时,应当立即予以制止或令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预防炸伤导线或杆塔。
2要及时掌握线路通道情况,做好事故预防输电线路通道内的情况是错综复杂、随时可能变化的,能否及时掌握线路通道内各类情况的变化,是能否掌握线路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就预防外力破坏而言,线路通道内有三种情况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处理:(1)近几年,我市高速、高架公路修筑和一般公路拓宽改造势头迅猛,个别施工单位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性和发生事故后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为了赶工期,忽视安全管理,不顾附近高压线路的存在,违章作业,野蛮施工,或加大药量放炮开山炸石,导致线路导线被炸断、杆塔被炸倒;或在修路取土时,违反高压线路杆塔周围10m内不准取土的规定,肆意挖掘,挖出杆塔拉线、拉盘或基础,导致杆塔整体倾倒,此类事故发生几率较多。
浅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方法作者:姚红刚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6期姚红刚(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汉中供电公司陕西汉中 723000)摘要:该文就如何提高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防治,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形式、制度、工作流程、具体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9(b)-0116-01近年来,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所经区域扩大,加上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外力破坏引起线路跳闸所占比重很大,有些省份,外力破坏造成的事故超过了雷击,位居首位。
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外力破坏原因、类型,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1 外力破坏表现形式通过对近几年外力破坏观察、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违章施工作业。
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盲目施工,有的挖断电缆,有的撞断杆塔,有的高空抛物,有的围塘挖堰,线下钓鱼等。
(2)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危及电网安全。
虽然近年来盗窃电力设施现象有所下降,但一些相对偏僻地方时有发生,我们还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和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配合。
(3)房障、树障、交叉跨越公路危害电网安全。
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电力法律、法规,擅自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种树、修路,严重威胁着供电安全。
(4)输电线路下焚烧农作物、山林失火及漂浮物(如放风筝、气球、白色垃圾),导致线路跳闸。
(5)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开山放炮。
表现在一些单位和个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山采石、开矿放炮,导致线路损坏、跳闸。
(6)其它不可预知的行为。
2 建立完善的防外力破坏工作制度(1)成立防外破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部门职责,规范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工作。
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群防群治氛围;严密防范和有效处置故意或过失引发的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隐患、故障或事故,使电力设施保护可控、在控,确保电网安全,为建设“坚强电网”打下坚实的基础,(2)明确防外破管理目标及工作流程。
浅谈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引发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件也是越来越严重。
输电线路的破坏不仅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常情况下,破坏输电线路的外力因素主要有违章建筑、采石放炮、违章植树以及机械碰撞等,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加强输电线路安全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因素;防范引言输电线路是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点多、线长以及分布面广等多种特征,长时间的暴露在外部,承受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输电线路所遭受的外力破坏大多是来自于人为因素的破坏,这些外力因素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输电线路环境的不断恶化,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停电等多种事故更加严重,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 输电线路遭外力破坏的因素分析1.1违章施工造成的输电线路破坏电力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的公用事业。
近年来,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强,在电力线路防护区域内进行城市改造的现象越来越多,同时还有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的增加,导致输电线路出现短路的现象,倒杆及停电等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不仅给供电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电网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此外,一些施工单位为自身的利益,不顾地埋线路的安全,违章施工,蛮横作业,造成电力线路出现跳闸以及断电的事故,影响到区域内的供电安全。
1.2违章植树、伐树造成的输电线路破坏树线矛盾是造成空中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
一些输电线路在规划、设计初期,在法定的线路保护区域内出现大面积抢栽抢种树木的现象,在线路施工期间没有按照线路保护规定对树木进行清理,从而导致线路维护困难。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还经常出现重复栽种树木的现象,加大了树木清理的难度,导致树木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影响。
油气、地矿、电力设备管理技术1122017年8月上 第15期 总第267期近年来,输电线路通道环境有复杂、恶化趋势,其中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众多人为因素,因此即使线路本体状况健康良好,也难以完全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的线路故障。
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施工建设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我们的线路运行安全,大型机械施工和工农业生产威胁着线路安全运行。
为此我们梳理探究了一些输电线路防外破措施,如下:1 深入持续开展专项排查治理行动,加大树障、房障清理力度为更好的打造输电线路“放心通道”,亳州公司依托自身、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树障清理工作,按照危急程度和清理难度对树障进行分类梳理,一次性成功清除掉220千伏南蒙线下221棵树障“顽疾”。
并与当地政府和兄弟单位有效沟通协调后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树障、房障清理专项行动,固化提升树障清理成果,亳州公司在大力清障的同时,注重加强线路运行维护,保证在运线路通道内不出现新增树木,特别是在植树高发季节进行线路特巡、宣传,及时发现并消除新增树障隐患。
2 狠抓线路巡视质量关,积极开展状态巡视工作依托国网公司建立的G I S 系统,科学布置巡视工作,进一步落实运行巡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运用G I S 平台提高线路巡视到位率,对于外破易发的高危地段制定状态巡视方案和状态巡视图,亳州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月、周、日巡视计划,有效提高外破易发季节和地段巡视质量。
3 加强线路差异化防外破,重点地段采取现场蹲守保电策略2012年3月6日—23日,历时18天的原220千伏涡谯2755、焦谯2766/2719线路改造工程完美收官。
工程实施期间,220千伏涡谯、焦谯线轮流停电,谯城区仅靠单条220千伏线路供电,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大幅下降,亳州公司决定采取“大会战”的形式实施本次工程,在这次保电“大会战”中亳州公司将工作目标定位“零闪动”,同时明确了“举全力、重细节、尽责任、守纪律”的工作原则,举全公司之力进行现场驻守保电,对全线进行分段看守不间断巡视,从而保障了亳州电网的安全稳定。
防止盗窃及蓄意破坏:(1)建立警企联合打击盗窃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收购输电线路器材的违法犯罪活动。
对重大盗窃、破坏输电线路案件及时组织强有力的警力侦破。
(2)会同当地公安、工商部门加强对废旧物资收购站点的巡查和管理,严格监控收购电力设备的收购点,从源头上堵塞销赃渠道。
(3)健全和完善护线网络,积极动员输电线路沿线群众参与打击盗窃输电线路的行动,大力推广通道属地化管理,及时发现和阻止盗窃事件发生。
对发现和举报盗窃、破坏输电线路行为的人员进行适当奖励,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在重要保电时期及“春节”、“国庆”等重要节日,需指定专人在重要线路、重要区段不间断看守,缩短巡视检查频次,防止盗窃及人为蓄意破坏导致严重后果;在一般时段可结合普通线路日常巡视进行,一般每月至少1次。
(5)重要输电线路对其塔材、拉线(棒)采取安装防盗螺母、防盗割护套、防盗报警装置等防盗措施,可在盗窃易发区(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6)结合线路巡视检查,补充完善输电线路特殊区段防盗窃、防蓄意破坏的安全警告标识。
(7)线路运检单位发现线路被盗窃或蓄意破坏直接威胁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发生故障及停运的危急情况时,立即汇报上级组织应急抢修,同时报警、报险,启动外破事件处理流程,配合公安机关完成案件侦破及保险理赔。
防止施工(机械)破坏:(1)针对杆塔基础外缘15米内有车辆、机械频繁临近通行的线路段,针对铁塔基础增加连梁补强措施,配套砖砌填沙护墩、消能抗撞桶、橡胶护圈、围墙等减缓冲击的辅助措施。
对于易受撞击的拉线,采取防撞措施,并设立醒目的警告标识。
(2)针对固定施工场所,如桥梁道路施工、铁路、高速公路等在防护区内施工或有可能危及输电线路安全的施工场所推广使用保护桩、限高架(网)、限位设施、视频监视、激光报警装置,积极试用新型防护装置(3)针对移动(流动)施工场所,如道路植树、栽苗绿化、临时吊装、物流、仓储、取土、挖沙等场所可采取在防护区内临时安插警示牌或警示旗、铺警示带、安装警示护栏等安全保护措施。
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的思路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输电线路出现故障跳闸、外破现象等,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及损失。
因此,输电线路巡视检修工作十分重要。
线路不停电、不跳闸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是供电服务的硬指标。
传统的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以人工巡视为主,效率低、实时性差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近年来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发展迅速,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实现输电运检工作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可靠性;防外破;精益化;智能化引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降低其被外力破坏的风险,将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应用于平时工作中,提升工作管理水平。
1输电线路特点分析1.1 可靠性要求高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主要原因是输电线路需要输送的电力能源容量大,如果发生风险隐患问题或是安全事故,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供电安全性造成危害,因此整体供电系统运行期间输电线路具有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
1.2 参数复杂性强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各类参数非常复杂,线路的结构参数较为繁琐,主要因为输电线路的高压杆塔桩存在较多的绝缘子和长度较高的绝缘子串,整体的高杆塔吨位大,一旦发生倒塌事故,将会引发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线路结构参数非常复杂,对各类零部件的要求很高。
其次,输电线路运行期间额定电压,周围带电体的电场强度高,再加上沿线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可能会穿越峡谷高山,因此整体线路的参数较为复杂,需要科学合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结构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规范。
2现状分析2.1线路防外破检测方案研究现状传统的线路防外破检测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定期巡检,由工作人员定期到现场进行查看;故障后检修,即线路故障后,检修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固定视频监控,在关键固定位置安装监控,由值守人员通过屏幕远程观看现场情况。
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方法和对策探究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力破坏是其最大的隐患之一。
外力破坏一旦发生会导致电网瘫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防范外力破坏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外力破坏的类型(一)天然灾害:如雷击、冰雹、风城、洪涝等,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主要是损坏电线、杆塔和悬挂物。
(二)人为因素:如盗窃、盗伐、施工等意外破坏的行为,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是线路被拆、电缆被割、设备被盗等。
二、防范措施(一)天然灾害1.抗风设施的筑造:在重要杆塔、跨越河流、山谷等目标上,可以采用风挡网、风滞缓冲装置等防风措施减缓风力对线路的影响。
2.加固电杆:提高电杆的强度,增大跨距,减小杆塔数量,缩小了外力地震灾害的影响力,提高了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3.优化线路设计: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特点,确定合理输电线路的线路高度、跨距、绝缘子串珠数量等参数。
4.加固绝缘子串珠:在工作网中加入模拟异态现象的水雾,模拟“融雪—冻结”过程,验算绝缘子串珠防冰能力。
(二)人为因素1.设置防盗物措施:对于高海拔、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采用固定式绝缘子,如钢臂绝缘子,建立巡检制度,并布设监控系统防止盗窃。
2.加强线路路基加固:在路段前后各增设隔离墩,铺设护坡、排水沟和加固路基等技术措施,防止线路被破坏。
三、对策(一)集成传感器技术采用集成传感器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借助传感器来侦测外力破坏(如大型树木倒伏、车辆碰撞、火灾等),当出现异常时及时线路状态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同时,传感器可以使运维人员对线路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无需长时间周期性的巡检,减少人的操作流程。
(二)智慧绝缘子智慧绝缘子是利用传感技术和监控技术实现对绝缘子状态的自动管理并预警的一种技术。
如在绝缘子支架底部加装应变计和温度计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绝缘子状况,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对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良好保障的同时,也能查出不合群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对策摘要:近年来,输电线路外破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探讨研究防止输电线路免遭外力破坏的对策方案,遏止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输电;外力破坏;植树1 引言输电线路电力设施是电力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先后制定颁布了多项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随着城市大建设的迅速发展,外部工程施工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
为进一步做好输电线路防外破综合管理工作,创建和谐稳定的供电环境,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司对输电线路防外破综合管理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和主要原因,并对实现输电线路防外破综合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和防范措施。
2 输电线路经常遭受的外力破坏典型2.1 城市绿化植树随着建设美丽城市、绿化城市的理念越来越引起执政部门的重视,为了加快绿化步伐,植树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以迅速達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
然而城市里的架空线路大多都是沿着道路两侧架设,植树恰巧也在道路两侧,这必然对已运行的线路造成威胁。
城市植树普遍使用吊车,长时间在线路下方穿越吊装,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放电事故,造成线路跳闸及人员伤亡。
2.2 工地施工当前城市开发速度加快,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大型基建项目层出不穷。
在线路保护区内,大型机械,如吊车、挖掘机、混凝土灌浆车、打桩机、塔吊等使用相当普遍,极易导致安全距离保持不够而发生线路跳闸,严重的更会损坏设备。
2.3 通信公司基建、安装通信线一是由于使用年限等问题,通信公司的部分老旧水泥杆存在歪斜、破旧等问题,不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因而对原有水泥杆进行改造。
改造过程中使用吊车等大型机械在保护区内作业,对线路造成严重的威胁。
一旦距离保持不够,线路立即跳闸。
二是保护区内房屋建好,需要安装宽带线路、电话线路。
部分安装工安全意识不足,随意抛掷通信线,造成线路跳闸和安装工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风险及解决对策发布时间:2022-06-20T08:06:09.33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3期作者:郭宝源[导读] 实现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智能分析以及事件回溯等功能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几率。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柳州 545006摘要:输电线路是将远离城市的电源输送到城市变电站,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的主要设备,也是现在电网主要送电技术手段。
但由于输电线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围墙的“工厂”,其安全常常会受到各种条件的破坏,外力破坏是输电线路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
因此要加强对输电线的管理,提前分析预判外力破坏的风险,提前预防输电线被外力破坏,将外力破坏风险降到最低,杜绝外力破坏引起倒塔断线的电网事故。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解决措施由于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大动脉,穿越各种地理环境,覆盖地域较为广泛且地理条件复杂,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市政设施的改造,路桥等施工建设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增多,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我们想实现电网智能化的目标,就要积极进行科学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措施。
在建立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实现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智能分析以及事件回溯等功能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几率。
一、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分类及特点1.地质灾害引起的外力破坏主要是山区石山落石或边坡踏方引起的外力打击,这类隐患主要破坏形式以导线杆塔受损为主,严重时可导致断线,甚至发生倒塔故障。
主要的预防对策是加强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的巡视和管理,对于杆塔上边坡的基岩稳定性进行巡视和预判,发现有危石应提前处理消除;其次是对临边、临水的易冲刷区进行地质巡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交通道路运输由于输电线路跨越交通道路,往往会发生车辆运输行驶时会发生遇外,致使车辆及车辆运输的重物滑出正常道路,打击路边的输电线路杆塔,造成杆塔设备损坏,甚至引起倒塔断线的事故。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原因及措施1.近几年来,随着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电力线路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由于电力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塔点多,面广,线长,终年暴露在野外,除了要遭受恶劣自然天气的侵袭外,人为因素,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线路被迫停电事故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
2.探讨研究防止电力线路免遭外力破坏的对策方案,遏止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成为线路管理和维护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3.针对输电铁塔经常出现被盗被破坏现象,电力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七项举措预防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件发生:•一是各单位要全面清查输电线路通道内的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工地、超高树木、道路修建、尾矿堆积和挖沙取土情况,摸清底数建立档案。
•二是针对大型机械施工、偷盗塔材、垃圾飘浮物、放风筝等不同外力破坏易发地段,结合清查工作全面摸清各类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的缺失情况,并补充完善。
•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点设施、特殊时段的巡视、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早处理。
•四是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的应急机制和预案,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制定具体的线路隐患定性分级、问题汇报和应对措施。
•五是强化输配电线路巡视制度和巡视质量管理,加强对现场巡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和监督考核,明确各级人员责任要求,严格抓好落实。
•六是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护线工作,在偏远地区和外力破坏隐患重点区设立群众护线员,增强电力设施保护的群众基础,提高工作时效。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力求做到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的“可控、能控、在控”,充分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七是通过使用智能化监测手段对杆塔被破坏现象进行提前预警和监控,及时发现违章施工作业中大型施工机械的外力破坏问题,大幅降低因外力破坏引起的停电事故,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引发的输电线路设备短路、倒杆、倒塔、停电等外力破坏事故、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供电企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电网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近年来发生在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事件浅析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对策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运行维护单位来说,只有坚持在政府和上级公司统一领导下,以法律为武器,以群众为基础,打防结合,齐抓共管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防范机制,才能彻底消除隐患,使电力设施得到有效保护。
一、外力破坏的现状瓦房店供电分公司近三年的线路跳闸故障中,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故障分别达到总数的83.24%、67%、69.3%。
由此看出外力破坏是引发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
外力破坏中,故意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特点为:团伙作案,连续作案。
此类犯罪多以无业人员为主,以废旧物品回收等职业为掩护,纠合成团伙,有组织作案;犯罪手段专业化,破坏程度加剧。
犯罪分子多掌握一定电工知识,熟悉使用专业工具;盗、运、销一条龙。
犯罪团伙有明确的内部分工和固定的销赃渠道,集踩点、盗窃、运输、藏匿、销赃等为一体疯狂作案;地点、时间具有选择性。
犯罪分子大多夜晚作案,且主要选择地理位置偏僻、防范措施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城郊接合部。
如66kV万罗线,曾经丢塔材的基数最多达到10基,部分铁塔塔材丢失严重,铁塔一段已下塔材竟被全部盗走,仅剩主材。
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十分突出。
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违背电力法律、法规,擅自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建房,且屡禁不止,违章建筑物与输电线路保护区的矛盾十分突出,清除线下障碍步履维艰,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也对人身设备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线路保护区内建房造成的人身伤亡、供电中断事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