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广告语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拉斯韦尔5w传播广告案例在广告传播中,拉斯韦尔的5W模型是一种经典的传播模式,它将信息的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Who)、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Which)、受众(Whom)以及传播效果(What effect)。
这个模型在广告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为广告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框架。
首先,传播者是广告活动的起点。
在选择传播者时,需要考虑他们的信誉、专业性和目标受众。
例如,如果广告的产品是高端时尚品牌,那么选择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明星或意见领袖作为传播者可能更为合适。
其次,传播内容是广告的核心。
在确定传播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特点、需求和心理预期。
例如,针对年轻人的广告可能需要更加注重情感和个性表达,而针对老年人的广告则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
第三,传播渠道决定了广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产品和目标受众的特点来选择。
例如,电视广告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适合用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而社交媒体广告则更加精准和灵活,更适合用于直接与目标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第四,受众是广告的目标对象。
在选择受众时,需要对他们的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针对女性的护肤品广告应该更多地出现在女性关注的美容、时尚等类型的媒体上。
最后,传播效果是对广告活动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评估传播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指标来进行,如点击率、转化率、口碑等。
通过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可以不断优化广告策略和提高广告效果。
总之,拉斯韦尔的5W模型为广告传播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
通过深入分析每个环节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广告策略,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以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告语以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告语“5W”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有关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具体为: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Who (谁)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在⼴告中就是指谁发布了这个⼴告,客户是谁;Say what (说了什么)指传播的讯息内容,也就是⼴告内容,即⼴告要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这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指⼴告通过什么媒体来发布,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媒介组合;To who (向谁说)指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的地;在⼴告中就是指⼴告的受众,确定⽬标消费者受众。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指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为各层⾯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告中就是指⼴告效果,⼴告在发布之后在受众的认知、情感、⾏为上产⽣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此借助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些⼴告语。
⼴告语:1、冷酸灵⽛膏:“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膏。
”2、好迪:“⼤家好,才是真的好。
”3、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
”仅以冷酸灵⽛膏为例:⼴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膏。
”Who (谁):⼴告公司Say what (说了什么):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膏。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电视To who (向谁说):⼴⼤消费者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有可能提⾼销量。
第12卷第3期2021年02月Vol.12 No.3 February 2021229从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广告营销的基本要素蔡楚义(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学与广告学纷纷踏入多媒体传播时代。
如何分析当下新型的广告营销成为21世纪初期广告学的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通过基础的传播模式来分析广告营销的基本要素,并结合社会热点与实际案例,分析社会大众对当代传播学的基本认知以及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互联网广告营销,并以思辨观点分析当下广告营销的利弊,同时提出一些经典理论在新环境下的重新定义。
关键词:拉斯韦尔5W模式;广告营销;人际传播;受众定位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229-03一、引言当下由于移动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传播学与广告学的融合愈发紧密,两者都面临着跨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门槛。
或许回到传播的基本范式,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才能找到传播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应用到其实践形式之一的广告学中。
二、传播媒介与广告形式广告认识与广告形式发展趋势:(一)从现实走进伪原生化广告和媒介依赖的陷阱提起广告,在一般人眼中或者是还没有接触过广告学的新生来说,第一感觉可能是街边传单、楼道贴纸、墙上电话、电视广告等。
一提到广告,大众对其印象可能是极差的。
正如霍华德·拉克·哥萨奇所说:“没人愿意看广告,人们只是想看那些想看的东西,只不过偶尔那是个广告。
”接到传单的一揉一扔、撕去贴纸、涂掉号码、开会员跳过广告等,这些行为都可以归纳为抵触心理。
这与霍尔模式中的对抗性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抗性解读意为受传者不以传者的规则进行解读,使得传播者的意图被修改乃至颠覆[1]。
当消费者以一种排斥的态度去对待广告的时候,便与广告主的目的相违背。
把霍尔模式与这种心理相对等,反抗解读是用一种全新的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但在互联网的传播情景下便包括广告的受者拒绝观看广告这种情况。
2020/11上实践与创新栏目透视2020年8月27日,喜剧厂牌真人秀《德云斗笑社》正式开播,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与于谦、岳云鹏、孟鹤堂等一众德云社成员作为嘉宾开启了相声与喜剧结合的真人秀之旅。
每期节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用综艺竞赛的形式选择新搭档,第二部分由各组搭档创作相声并进行演出,每两期淘汰一次。
开播不到一周,第一期播放量就达到了1.4亿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文章立足传播学视角,以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 ”模式理论为基础,通过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构成要素对《德云斗笑社》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
传播者:至关重要的相声演员《德云斗笑社》注重传播内容的差异化竞争,节目中的主人公都是在德云社有大量粉丝或一定观众基础的相声演员,他们走出剧场,走下舞台,融入每期不同主题的真人秀情境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德云斗笑社》内容差异化发展的核心是每期不仅有有趣的综艺,还有相声专业技能大比拼,每位嘉宾通过真人秀的形式展现真实的自我个性,在展示专业能力的同时向观众普及相声知识。
他们说话自带笑点和“包袱”,每个人都是搞笑担当。
可以说,节目独特的内容和强大的吸引力与嘉宾本身就是相声演员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此外,作为《德云斗笑社》的传播者———腾讯视频,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力和经营多年的视频网站经验,从前期宣传造势到中期全面把控节目效果、分析用户的各类数据及后期根据观众反馈调整节目流程,制作不同类型的节目,为更好的用户体验再次助力。
传播对象:多元的观众类型真人秀节目爱好者。
真人秀综艺节目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节目形式,各大节目制作方竞相制作各种类型的真人秀,明星真人秀已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电视真人秀节目指普通人或明星在制作方设置的特定情境中,整个比赛过程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并最终以节目形式编辑播出,获胜者通常会得到物质奖励或某种承诺。
①在真人秀节目中,明星走出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各种影视角色,通过游戏、比赛等综艺节目形式,将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这种“真实性”极强的节目很容易打动观众。
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析——以《半边天》栏目为例摘要:“5W”模式是拉斯维尔首次提出的,它在传播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半边天》的分析发现,其栏目设置、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遵从了“5W”传播模式所具有的特点,从而使栏目有着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5w模式;半边天1、“5W”模式和《半边天》栏目介绍1.1、“5W”模式“5W”模式即“拉斯韦尔模式”1,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谁(Who)、传播内容——说了什么(Says What)、传播媒介——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的目标受众——对谁(to Whom)、传播效果——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1.2、《半边天》栏目《半边天》是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国内最早的女性栏目,自开播以来,始终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逐步确定了"关注社会性别,倾听女性表达"的宗旨,着力于展现当代女性风采、维护女性权益、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半边天》的5W要素解读2.1、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2。
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15W模式由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 D.)1948年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提出。
2这一概念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他于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书中首先提出。
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
基于5W模式的广告传播新变化分析作者:赵璟燮彭博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0期摘要:广告与传播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關系,广告在发展过程中是以整个传播学体系作为自己的依据的,所以,从本质上而言,广告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广告本身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依靠各种传播手段来传递给受众。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有力的推动,比如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媒体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新媒体应运而生,其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比如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广告传播的方式明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广告传播中,主要是以“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投放-广告受众”的模式进行传播,这种广告传播模式缺乏针对性,对于广告主而言,广告传播的成本较高,而对于广告受众而言,则是在被动状态下接收广告信息的轰炸。
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广告传播模式则越来越小众化、针对化、高效化。
对于广告主而言,其可以直接通过社会化营销来进行广告传播,对于广告受众而言,则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口碑传播,主动参与营销。
5W模式是拉斯韦尔所提出的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在新时代背景下,广播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此,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也随之有了新变化。
本文就与5W模式的广告新变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广告传播;新变化;5W模式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广告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基于广告传播的五要素也随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本研究就对5W模式的广告传播新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5W模式的广告传播创新策略。
一、理论概述(一)5W模式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分别为Who(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而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作为一种经典的传播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等领域。
本文将对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进行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应用。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是一种叙述事实的标准化传播结构,由五个英文字母W构成,分别代表了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和Why(为什么)。
这五个维度涵盖了人们获取信息时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和其他形式的传播活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谁”(Who)这个维度。
在新闻报道中,谁是指事件的参与者和相关人物。
无论是政治家、名人、普通民众还是专家学者,他们的身份和角色都决定了他们在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了解事件参与者的身份和动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接下来是“什么”(What)这个维度。
什么是指事件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情况。
在新闻报道中,关注什么意味着关注事件的本质和要点。
无论是突发事件、社会现象还是市场动态,了解事件的本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
同时,新闻报道也应该注重对事件的准确描述,避免造成信息的误导。
第三个维度是“何时”(When)。
何时用于指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时序。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时间因素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故事发展的连贯性。
同时,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
接下来是“何地”(Where)这个维度。
何地与地点和空间有关,指明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和范围。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现场情况。
地理环境对事件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一个维度是“为什么”(Why)。
为什么是指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动机。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5W模式由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 D.)1948年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提出。
《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如此评价:甚至时至今日,拉斯韦尔模式仍是引导人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方便的综合性方法。
5W模式的地位不可撼动,因为它最早
①明确地将传播过程划分为5个部分或者要素,并且
②相对应地限定了5个研究领域,
③有效地描述了传播和
④规划了传播学研究。
对它的批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是传播者打算影响接受者,并且总能取得一定效果——对此人们表示理解,因为拉斯韦尔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和宣传的角度进入传播学的;
2、这个模式忽略了反馈;
3、将传播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同时将研究领域划分为5个部分,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
同时,这个5W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具体怎么运用大家可以互相沟通体会!。
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析——以《半边天》栏目为例1、“5W”模式和《半边天》栏目介绍1.1、“5W”模式“5W”模式即“拉斯韦尔模式”1,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谁(Who)、传播内容——说了什么(Says What)、传播媒介——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的目标受众——对谁(to Whom)、传播效果——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1.2、《半边天》栏目《半边天》是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国内最早的女性栏目,自开播以来,始终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逐步确定了"关注社会性别,倾听女性表达"的宗旨,着力于展现当代女性风采、维护女性权益、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半边天》的5W要素解读2.1、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2。
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
在传播者制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控制着传播内容,但同时又受到所在社会的基本制度对他们的控制。
主持人是传播者思想的集中表达者,是栏目的灵魂和化身。
《半边天》以温馨的风格、敏锐的观察、领先的观念著称,主持人张越是一位集学识、机智、幽默于一身,具有精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型主持人。
她的语言生动形象又恰当的添加社会学、法学等专业术语,使节目在反映普通的女性大众生活的同时,将话题上升到哲学、社会伦理的高度,增加了栏目的深度,为节目增添了一种高雅的气氛。
张越也突破了传媒中“倾城倾国”的女性形象特征,自1995年加入《半边天》之初因形象问题所引起的非议,到成为栏目不折不扣的“掌门人”,其本身15W模式由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 D.)1948年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提出。
拉斯韦尔5w模式案例
拉斯韦尔5w模式是一种用于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论,它包括了五个问题,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ere(在哪里)、When(何时)、Who (谁)。
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商业、管理、市场营销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了解拉斯韦尔5w模式是如何应用的。
案例,某公司产品销量下滑。
What(是什么),某公司最近的产品销量出现了下滑,这引起了公司高层的关注。
他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
Why(为什么),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产品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导致消费者流失。
Where(在哪里),产品销量下滑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城市,这些城市是公司
的主要销售市场。
When(何时),产品销量下滑的时间是在最近一年内,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开
始就存在的,而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才出现的。
Who(谁),产品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部门的策略失误和竞争对手的强
势进攻。
因此,市场部门和竞争对手是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拉斯韦尔5w模式是如何帮助公司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
通过这种方法,公司可以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公司内部问题,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和其他领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更好地解决问题,取得更好的成果。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在1980年代出版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列举了48种传播学模式。
其中,他把有关传播过程的模式分为三类: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系统模式。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线性模式中的拉斯韦尔5W模式。
拉斯韦尔5W模式的5W分别是传播者(谁)、讯息(说什么)、媒介(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对谁)、效果(取得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可以以《非诚勿扰》栏目为例进行解析。
从节目的内部来看,传播者是男嘉宾,讯息是自我介绍,媒介是VCR,受众是女嘉宾,效果是留灯或者灭灯。
从节目的外部来看,传播者是栏目组,讯息是婚恋观,媒介是电视、电脑,受众是观众,效果是对婚恋观的新认识。
作为线性模式的拉斯韦尔的5W模式很好地指出了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其基本关系。
但是也存在两个缺陷。
第一,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的、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第二,它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比如留灯或灭灯(效果)后主持人及嘉宾会提建议(反馈)给男嘉宾(传播者);对婚恋观产生的新认识(效果)使社会评价及大众参与(反馈)对栏目组(传播者)产生影响。
从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人间至味是清欢》和《盲约》热播的原因本文从受众的角度、传播者的角度、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了《盲约》和《人间至味是清欢》这两部都市情感剧热播的原因。
这两部剧合理巧妙地结合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以此作为创作基础。
通过丰富的人物性格刻画,利用演员扎实的演技,将剧中人物在面临职业、家庭、情感等一系列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给受众以情感的启迪和心理上的共鸣,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因此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与热议。
标签:受众;传播者;传播效果近期以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充斥着各大荧屏,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如由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的《我的前半生》、湖南卫视播出的《人间至味是清欢》、浙江卫视推出的《盲约》,还有江苏卫视的《我们的爱》等。
这些剧都巧妙结合现实,运用独特的视角,选择贴近生活的社会热门话题展开叙述。
通过演员们的实力派演技,将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于屏幕之上。
不断地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以吸引观众眼球,使之在情感上產生强烈的共鸣。
《人间至味是清欢》该电视剧讲述的是三位生活在不同境遇的年轻人丁人间、翟至味、安清欢在面对生活困难、情感纠葛、职场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时所表现的不同人生价值观念等;《盲约》该剧讲述的是一位相貌平凡、生活独立、内心坚强的大龄剩女夏天,在和母亲的打赌下开始盲目的约会,寻找挚爱的故事。
下面从“5W”模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两部剧热播的原因:“5W”模式是由拉斯韦尔1948年提出,分别指:who(传播者)、say what(讯息)、to whom(受传者)、in which channel(媒介)、with what effect(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一、从受众角度分析1.使用与满足满足需要论又叫使用与满足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
以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广告语“5W”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有关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具体为: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Who (谁)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在广告中就是指谁发布了这个广告,客户是谁;
Say what (说了什么)指传播的讯息内容,也就是广告内容,即广告要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这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指广告通过什么媒体来发布,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媒介组合;
To who (向谁说)指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在广告中就是指广告的受众,确定目标消费者受众。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指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广告中就是指广告效果,广告在发布之后在受众的认知、情感、行为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此借助拉斯韦尔“5W”模式分析一些广告语。
广告语:
1、冷酸灵牙膏:“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牙膏。
”
2、好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3、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
仅以冷酸灵牙膏为例:
广告语:“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牙膏。
”
Who (谁):广告公司
Say what (说了什么):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冷酸灵牙膏。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电视
To who (向谁说):广大消费者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有可能提高销量。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广告而言,拉斯维尔对定义的五项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要素构成了广告运动的全部内容。
这五个W对广告效果之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是广告运动能否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