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中国“腐烂”(一)
- 格式:docx
- 大小:17.68 KB
- 文档页数:3
苹果炭疽病Apple Anthracnose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尤为严重,是苹果上重要的果实病害之一。
1988年山东省发病面积约为3万hm2,病果率一般为10%左右,严重的可达70%。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枝条和果台等。
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小斑点,圆形,边缘清晰。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成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略凹陷。
由病部纵向剖开,病果肉变褐腐烂,具苦味。
病果肉剖面呈圆锥状(或漏斗状),可烂至果心,与好果肉界限明显。
当病斑直径达到1~2cm时,病斑中心开始出现稍隆起的小粒点(分生孢子盘),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粒点初为浅褐色,后变黑色,并且很快突破表皮。
如遇降雨或天气潮湿则溢出绯红色黏液(分生孢子团)。
病果上病斑数目不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甚至有上百个,但多数不扩展而成为小干斑,直径为1~2mm,稍凹陷,呈褐色或暗褐色;少数病斑能够扩大,有的可扩大到整个果面的1/3~1/2,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而导致全果腐烂。
烂果失水后干缩成僵果,脱落或挂在树上。
果实近成熟或室温贮藏过程中病斑扩展迅速,往往经7~8d果面即烂一半,造成大量烂果。
枝条发病,多发生在老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上。
初期枝条表皮形成褐色溃疡斑,多为不规则形,逐渐扩大,到后期病表皮龟裂,致使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
病部以上枝条干枯。
果台受害,出现褐色病斑,病斑自顶部向下蔓延,严重时副梢不能抽出。
国外报道病菌的有性态可危害叶片,造成叶斑,但在我国尚未发现。
图8-4 苹果炭疽病菌 1.子囊壳内含子囊及子囊孢子 2. 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病原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 (Stonem) Schrenk etSpauld ,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
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et Sacc.,异名为:果生盘长孢Gloeosporiumfructigenum Berk.。
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作者:董九岭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2期董九岭苹果腐烂病是能够造成苹果树整株死亡和全园毁灭的一种严重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于1903年在日本首次发现,1916年开始传入我国,现已成为世界苹果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枝干病害。
我国苹果腐烂病的首发地为辽宁省盖县熊岳城(现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目前我国各苹果栽培区均有发生,其中北方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苹果腐烂病主要发生在苹果成树的基部主枝、主干、以及侧枝和较大的辅养枝上,发生严重时结果枝组、果台及果台副稍、干桩枝、剪口等处也发病;有些地块,苗木及未结果的幼树也会染病;果实发病较为少见。
一、发病症状苹果腐烂病有溃疡型、枝枯型和果实发病3种类型。
溃疡型:皮层发病的部位初期呈红褐色,稍有隆起,表面会出现水渍状,病部组织松软,用手一摁会有凹陷;发病后期腐烂的皮层为鲜红褐色,由于腐烂而变为潮湿状,闻起来有酒糟的味道,病斑与健康皮层间边缘不清晰,有的病斑部位出现现深浅相同的同心圆轮纹,病斑常会流趟出黄褐色的稍粘稠液体,病皮极易与枝干分离。
枝枯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一般在小枝条上出现,病斑无水渍状现象,有的病斑下凹,染病枝生长势迅速转弱;开花数量多,但落花落果现象严重,花后出现叶片窄小、发黄等现象;随着发病加重,当枝条病斑环绕一周后,病枝在花会枯死。
果实发病:果实的发病病斑为红褐色,呈圆形或不规则状,有轮状斑纹,病部边缘较清晰;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气味。
病斑在扩展时,中部常较快地形成黑色小粒点,散生或集生,有时略呈轮纹状排列。
潮湿时亦可涌出黄色细小卷丝状物。
病部表皮剥离。
二、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苹果腐烂病为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苹果黑腐皮壳菌。
侵染后病菌形成圆球形状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再生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病菌菌体主要存留在苹果树残枝内,存活期可长达4年以上,雨季等时期空气湿度较大时分生孢子器能够分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还可形成孢子角。
果农之友2024.1绿色植保危害苹果树的病虫害很多,其中苹果树腐烂病是最常见、最难根治的病害之一,其发生与树势、水肥供给、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严重发生时,造成苹果树主干、主枝枯死,果树减产或绝产,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只有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掌握病害发生规律,采取多项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科学防治,才能控制腐烂病的发生,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发病原因1.1树体缺乏营养一是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施入不足,致使土壤板结、硬化,土壤结构被破坏,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树体缺乏营养,抗病性降低。
二是树体负载过重。
在苹果花果期,若疏花疏果太少,大量养分用于果实发育,树体势必出现超负荷状态,自身贮存养分损耗过多,树势逐渐衰弱,抗病性明显降低。
三是苹果树受褐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危害后,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叶片出现提早脱落,引起光合能力下降,树体储备养分不足,也会引起树势衰弱,进一步降低树体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1.2外部不良因素一是冬季低温冻害。
若入冬遭遇急剧降温,枝干受冻害,外梢失水坏死,树体抗病能力就会急剧降低,为病菌顺利潜伏、隐藏打下基础。
早春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树皮因为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开裂,出现表皮坏死翘起现象,也容易被病菌趁机侵染危害。
二是遭遇倒春寒。
春季温度逐渐升高,苹果树液开始流动,进入萌芽期,若遭遇寒流,气温急剧下降,树体输导组织容易遭受冻害,苹果腐烂病等病害则极易发生。
三是冰雹伤害。
苹果园遭受冰雹袭击后,树体上留下了诸多伤口,也会给腐烂病菌侵染以可乘之机。
四是遭遇干热风。
夏季高温,若此时,遭遇干热风,树体被灼伤,水分流失,树体随之衰弱,抵抗能力下降,腐烂病等病虫害就会加重发生。
五是机械损伤。
机械设备在果园机械化作业时,若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树体损伤;用锯、剪刀等修剪工具对苹果树进行修剪时,若修剪过重或修剪不当,易造成剪、锯口过多,也会暴发腐烂病。
2危害症状苹果树腐烂病是由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引起的,又名烂皮病、臭皮病(图1),主要在主干、主枝上发病,也有的发病部位在侧枝及小枝上。
苹果腐烂病Apple canker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
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
苹果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凡是能够导致树势变弱的因素都能诱发苹果腐烂病。
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
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
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
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侵染部位:为害十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还可为害小枝、幼树和果实。
主要寄主:苹果树腐烂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侵害沙果、海棠等苹果属果树。
地理分布: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中南、西南的部分苹果产区。
其中黄河以北发生普遍,受害严重。
症状: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
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
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
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
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
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
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
后干缩呈饼状。
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春季刮病时遗漏下来的小病斑,在果树生长期多停止扩展,周围被愈伤组织包围。
失水变干,变成干斑。
干斑多盖在黑褐色粗翘皮下面,刮除粗翘皮才看得清楚。
一般呈椭圆形,暗褐色,大小2~3mm至3~5cm不等,质地松散,糟烂,中间有裂纹,边缘与健皮交界处稍隆起,多有裂缝,大多没烂到木质部,底层呈弧形,被愈伤组织包围,容易剥离。
入冬后,干斑的边缘常产生灰白色菌丝团,病菌穿透愈伤组织,在白色健树皮上形成红褐色坏死点,进一步扩展,成为溃疡型病斑;春季发生在2~5年生以下的小枝和剪口、干枯桩、果台等发病,常表现为枝枯型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的5种类型及具体防治的有效⽅法苹果树的根腐病、⼲腐病、枝梢腐烂病、粗⽪病、轮纹病、溃疡型腐烂病统称为苹果树腐烂病,是对苹果⽣产威胁很⼤的毁灭性病害。
苹果树腐烂病病菌主要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尤其是主⼲分杈处最易发⽣。
腐烂病病菌以菌丝体、分⽣孢⼦器、分⽣孢⼦⾓等在病树⽪上越冬。
每年3—10⽉,在病树⽪上不断有橘黄⾊孢⼦⾓出现,⽽以5—7⽉最多,每次都在降⾬后出现。
病菌孢⼦主要靠⾬⽔分溅传播,果园分⽣孢⼦以3⽉上旬⾄4⽉上旬为多,腐烂病菌孢⼦发芽侵⼊后可潜伏在树⽪表⾯坏死组织、叶痕、⽪孔、果台和果柄痕等部位。
在西北黄⼟⾼原和豫西地区,3—11⽉腐烂病菌均可侵染,以3⽉下旬⾄5⽉侵染较多,6—11⽉侵染较少,12⽉⾄翌年2⽉严冬季节不发⽣侵染。
存下来的⼲病斑,届时向纵深扩展为害,11⽉⾄翌年1⽉,内部发病数量激增。
症状隐蔽是苹果树腐烂病特点之⼀。
外观症状出现的⾼峰期是在早春2—3⽉,此时病斑扩展快,为害最烈,5⽉发病结束,晚秋腐烂病病斑发⽣⼜出现⼀个⼩⾼峰。
树势衰弱,愈伤⼒低,是引起腐烂病发⽣和流⾏的主要原因。
凡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如树体负载过量、冻害及⽇灼、营养不⾜等,都可引起病害发⽣。
近⼏年,树形改换,伤⼝过⼤,⼜不采取优质“愈合剂”涂抹,是造成枝⼲腐烂病的重要原因。
我在全国巡察中发现中国果区的腐烂病问题⼴泛发⽣,粗⽪病、轮纹病现象普遍存在。
、⼀、根腐病1、⼟壤板结。
由于长期施⽤化学肥料,尤期是偏施尿素,消耗了⼟壤中⼤量的有机质,从⽽导致⼟壤板结,透⽓性变差,造成果树根系窒息死亡。
2、⼤⽔漫灌。
⼤⽔漫灌,⽔排出⼟壤中空⽓并占据其空间,同样造成果树根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也就是俗话说的把果树给“溺死了”。
3、有益微⽣物菌缺乏。
有机质是有益微⽣物菌的载体,也就是说有益微⽣物菌靠吃有机质来养活,⼟壤中有机质减少,从⽽连带有益微⽣物菌缺乏,有益微⽣物菌其中有⼀⼤功效是它能够抑制腐烂病等有害菌的泛滥。
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一、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最重要的一种枝干病害,造成局部枝干坏死,甚至全书死亡,是苹果树丰产、稳产、延续寿命的主要障碍。
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沙果、树檎、海棠、山定子等。
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也有次病。
1.【田间诊断】枝干受害,病斑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
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图1-1,图1-2)。
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
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
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
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图1-3)。
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
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
后干缩呈饼状。
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果实受害,病斑暗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呈软腐状,略带酒糟味,病斑中部常有明显的小黑点(图1-4)。
图1-1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图1-3 苹果腐烂病(枝枯型)图1-2 苹果腐烂病(溃疡型)图1-4 苹果腐烂病果实受害症状2.【病原菌】病原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秋季形成子囊壳。
子囊孢子无色,单胞。
无性世代为Cytospora mandshurica Miura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点),产生多个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腊肠形。
3.【发病规律】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组织及残体内越冬,病菌可在病部存活4年左右。
次年分生孢子器内排出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从伤口侵入。
病菌具有潜伏浸染特性,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便会扩展蔓延。
一般3~5月浸染,7~8月开始发病,早春为发病高峰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强,发病锐减。
苹果在中国“腐烂”(一)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如今,一个来自美国的“苹果”在中国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呢?
坚硬的苹果被啃
iPod,苹果旗下的便携音乐播放器的品牌,它不仅为苹果赢得了利润,而且重塑了苹果的品牌。
如今,在美国市场每四台音乐播放器中就有三台是iPod。
美国分析师预测,iPod今年的销量大约为2500万台,明年将可能是4500万台。
苹果公司今年第三财季报告显示,销售额达到3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
净利润更是增长惊人,为3.2亿美元,每股收益37美分。
2004财年第三季度,苹果的净利润还只有6100万美元,每股收益8美分。
与苹果公司喜人的成绩单相比,那些竞争对手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
三星公司在MP3播放器市场的占有率在4个月内持续下降了1.85%,
现在只有3%的市场份额。
曾经扬言要挑战苹果iPod的创新科技,在耗费了大量金钱、人力之后,拿到的是一张亏损3190万美元的财报。
在诱人的市场和“坚硬”的苹果面前,其他的巨头们抱成一团。
目前微软、飞利浦、三星电子和创新科技等消费电子制造商们,正在合作研发一种新型数字音乐播放器,今年底之前就会有一部分产品面世。
其实,眼下苹果的高利润已经受到了重重挑战。
由于苹果电脑公司在iPod界面外表的申请上晚于微软公司,因此苹果出售的每一台iPod可能被迫向微软缴纳版税,这笔钱将达到上亿美元。
苹果在专利申请上的噩耗还没有结束。
紧随其后,iPod上组织音乐方法的一项专利被裁定给创新科技。
一方面是节节攀升的业绩,另一方面是左右夹击的对手,和有可能永远被啃掉的一块利润。
苹果公司可谓是喜忧参半。
苹果中国掌门像是走马灯
与欧美市场的顺风顺水相比,苹果中国却一直磕磕绊绊。
不久前,上任仅三个月的中国区总经理被撤职,其他几位中国区高管也没有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