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导论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经济法导论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引言概述: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旨在规范和调整经济领域的社会行为。
本章将围绕经济法的概述展开论述,首先介绍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关系,并对经济法的功能和目标进行阐述。
最后,对今后经济法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正文: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经济法的定义及其形成背景2. 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3. 经济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4. 经济法的法源及其层级关系5.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关联性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关系1.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2.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3. 经济法与刑法的关系4. 经济法与国际法的关系5.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三、经济法的功能和目标1. 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2.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3. 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4. 规范经济行为和管理经济关系5. 维护经济法的权威和实施经济法的有效性四、经济法发展趋势展望1. 经济法与信息化时代的融合2. 国际化背景下的经济法发展趋势3. 立法和司法保障经济法实施的改革4. 经济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创新和应用5. 健全经济法体系和完善经济法规制的措施总结: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具有独特的概述和特点。
它与其他法律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拥有多种功能和目标。
未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国际化背景的加强,经济法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有效实施经济法,需要进行相应的立法和司法改革,并加强创新和应用,健全经济法体系和完善经济法规制的措施。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C.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D.地方性法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2.下列关于我国法律渊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B.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相同
C.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司法解释仅仅是对原有的法律条文作出的一种指导性解释,所以不能作为法律渊源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在法人成立时同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同时消灭
D.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7周岁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4.下列行为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d )
A.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肆虐美国
B.2012年11月11日,张某外出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C.2012年10月王某的日系车在抵制日货行动中被姚某砸坏
D.2012年11月1郭某在京东商城团购了一件羽绒服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关于法律规范种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bcd )。
A.按照规范内容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
B.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C.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D.非确定性规范包括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
2.根据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有( cd )。
A.张某死亡
B.王某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C.李某完成某小说的写作
D.赵某的侵权行为
3.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c )。
A.人格利益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B.人的行为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C.事件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D.创作行为属于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
【答案】C
【解析】(1)选项A: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选项B: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3)选项D: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这也是经济法的重要形式之一。
3.
【答案】C
【解析】(1)选项A:10周岁以上(包括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选项D: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
【答案】D
【解析】(1)选项AB:属于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能够导致一定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有:①人的出生与死亡。
人的出生与死亡能够引起民事主体资格的产生和消灭,也可能导致人格权的产生和继承的开始等。
②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③时间的经过。
时间的经过可以引起一些请求权的发生或消灭;(2)选项C:姚某砸坏了王某的车属于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3)选项D:郭某购买衣服属于合同行为,是法律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BCD
【解析】选项A:按照规范内容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
【答案】CD
【解析】(1)选项A:人的出生与死亡,属于事件;(2)选项B:时间的经过属于事件;(3)选项C:创作行为属于事实行为;(4)选项D:侵权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3.
【答案】BC
【解析】(1)选项A: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2)选项D:创作行为属于事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