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芦叶船》精品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绿叶的梦2.因为“我们"在采集绿叶时能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我们”还能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秋天一到“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装饰教室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
★说说自己童年有趣的事,跟同学一起分享快乐。
回忆自己的童年,从有趣入手。
说话要有条理口齿要清楚。
说起自己的童年,我就觉得好笑又好玩,它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让我午休,我偏偏不听,和亚强一起到邻居家的枣树上去偷枣,枣摘得不多,却摸着了马蜂窝重得我俩脸都像馒头一样。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东跑西颠了。
2芦叶船2."我们"在竖河里放芦叶船时产生过这样的联想有的找不到了,联想到它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联想到它进港了。
联想到的原因是他们见过真正的船是怎样航行的又是怎样远航和进港的,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们"联想芦叶船开到长江里开到东海里,这是对芦叶船充满了希望,也是"我们”对生活的希望。
3.在第一组里,第二句"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较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在第二组里,第二句"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这里的"顺着风,顶着浪",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能使人想到"我”的表哥确实"更会"做芦叶船,进而能理解"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冀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读练练。
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重点从柳树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展开描写。
[2]在诗中诗人用的方法,把比作,巧妙地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
2. 读《繁星(七一)》,完成练习。
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1]“永不漫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这些事”指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全诗紧扣一个“_____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从“丰年留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_______的特点,全诗表现出________的气氛。
[4]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之情。
4.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一、基础过关1.课文通过介绍什么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2.“操纵自如”课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3.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白天,夜晚,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小艇是小城重要的4.我会选关联词语填空。
(9分)无论……都……只要……就……即使……也……不是……而是……(1). 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 ()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 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二、综合训练1.说说本课的写作特点。
2.理解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三、拓展应用1.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事?2.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
2.小艇速度极快;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3.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
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静寂、入睡了。
交通工具。
4. (1)即使……也……(2)无论……都……(3)不是……而是……(4)只要……就……二、综合训练1.把人的活动与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2. (1).“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
(2).本段用了三个比喻,把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独木舟;把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新月;把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比作水蛇。
三、拓展应用1.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后作业试题1.古诗词三首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他深感自己cái shū xué qiǎn( ),因此学习特别用功。
2.大雨过后这里变得 wàn lài jù jì( ),天空变得如此的美丽。
3.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常会fēng cān lù sù( ),十分辛苦。
二、解释诗句中的加点字。
1.树头新绿未成阴.阴:( )2.醉里吴音相媚好...相媚好:( )3.白发谁家翁媪..翁媪:( )4.最喜小儿亡赖..亡赖:( )三、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 ”两句诗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艳丽。
2.《清平乐·村居》是代所写,“清平乐”是,“乐”这里读。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翁媪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诗句是“, 。
, 。
”四、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
新市: 。
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和,意思是,将儿童的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试着将《宿新市徐公店》的另一首诗写出来吧!1.古诗词三首一、1.才疏学浅 2.万籁俱寂 3.风餐露宿二、1.阴:树荫。
2.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3.翁媪:老翁、老妇。
4.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三、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宋辛弃疾词牌名yuè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四、1.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菜花无处寻 2.两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3.急走追快速奔跑追逐天真活泼,好奇好胜4.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略2.乡下人家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4芦叶船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 éi g ǎn sh ān b ǎn zh é di é tu ò mò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2 . 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芦(______)桅(______)苇(______)篷(______)崇(______)庐(______)危(______)伟(______)蓬(______)祟(______)3 .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折:zhē(_____)zhé(_____)shé(_____)漂:piāo(_____)piǎo(_____)piào(_____)横:héng(_____)hèng(_____)4 . 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升起—(_____) 宽—(_____) 晴朗—(_____)5 . 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又惊又喜: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6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一样。
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______)。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______)。
(2)表兄说着,(______)采来三片芦叶,(______)了一只三桅杆的船。
在船底上(______)口唾沫,(______)地放进江水中。
就见这只芦叶船(______)着风,(______)着浪,(______),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7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桅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舢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 短文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
最新精选小学语文四年级上2 芦叶船语文版习题精选五第1题【填空题】读课文《芦叶船》,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那里河道特别多______有横的______竖的______像蜘蛛网一样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课文《芦叶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又______又______ 浩浩______ 扬______起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绿lǜ______ lù______长zhǎng______ cháng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
竖______ 喇______ 航______ 蛛______ 坚______ 刺______ 抗______ 珠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反义词。
横——______ 宽——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读课文《芦叶船》,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读一读,想一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①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②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能不翻呢?【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填上作者的联想,并仿写一句。
①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
②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______。
③______像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读课文《芦叶船》,理解句子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我们的芦叶船也漂到了海里。
【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缩句①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
②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
【答案】:【解析】:第14题【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
《芦叶船》一、比一比,再组词.竖()喇( ) 航()蛛()坚()刺( )抗()珠()二、写反义词。
横——_____________ 宽--_____________三、读一读,想一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能不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填上作者的联想,并仿写一句。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_____________.2。
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芦叶船》习题
1、比一比,再组词。
竖()喇()航()蛛()
坚()刺()抗()珠()
2、写反义词。
横——
宽——
3、读一读,想一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
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能不翻呢?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5、联系课文回答,用芦叶做成的船有哪些?
6、写近义词。
特别——
常常——
保险——
7、课文第3、4段主要写了什么?
8、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并分析。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蛛蛛网一样。
9、有的找不到,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想一想:
这一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
1、横竖喇叭航空蜘蛛
坚强刺猬抗战珠宝
2、竖窄
3、一样,都使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大浪导致翻船。
4、蜘蛛网一样
5、大篷船,小舢板,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
6、特殊经常保证
7、作者回忆了和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
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
8、“像蜘蛛网一样”,比喻,用“蜘蛛网”形容“河道”,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江
南水乡的河道多,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
9、联想的手法,“可能已经远航了”是由“有的找不到了”产生的联想;“我们
说它进港了”是由“有的靠在岸边”产生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