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缺失的原因
- 格式:pdf
- 大小:300.79 KB
- 文档页数:4
浅议我国男性间同性强奸的法律空白———全国首例“男男强奸”判决引起的思考骆婷婷*【内容提要】近年来,男性间同性强奸的犯罪开始产生并日益增多,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刑法没有对此类行为作相应的规制,男性在遭受到性侵犯后求助无门,身心均遭受严重侵害,被害人极易产生报复心理,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近日我国出现了首例对“强奸”男性者定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男性性权利”如何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鉴于我国法律对此类问题无任何规定,立法者应结合我国特点及国外立法例,规范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男性间同性强奸法律空白强奸罪张某今年42岁,从东北来京后进入某保安公司,之后被派到某冰上运动中心。
根据公诉机关指控,2010年5月9日深夜11点多,张某在保安宿舍内对18岁的男同事李某实施“强奸”,“强奸”过程中导致李某肛管后位肛裂。
经法医鉴定,李某的伤情已经构成轻伤。
此后,李某报案,第二天张某被羁押。
2010年8月30日,检方以故意伤害罪将张某提起公诉。
尽管故意伤害案一般为公开审理案件,但基于该案涉及个人隐私,法官最终决定不公开审理。
经过审理,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认为,张某故意将他人致伤,且造成轻伤的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院审理期间,经调解,张某赔偿给李某2万元。
鉴于张某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得到被害人的谅解,当庭自愿认罪,法院对其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
据悉,这是我国首例对“强奸”男性者定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进一步*骆婷婷———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查员。
引发了人们对“男性性权利”如何保护的关注和思考。
一、关于男性性权利的保护现状(一)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及社会背景1.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性权利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性交或奸淫幼女的行为。
刑法条文明确将强奸罪的加害对象限定为女性。
纵观整个刑法对性犯罪的对象规定,除了第237条规定的猥亵儿童罪中犯罪对象包含不满14周岁的男童,以及第358条规定的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中包括男性外,其他性犯罪的对象均不包括男性。
论男性性权利保护的刑事法律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1)1.1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法律缺失 (1)1.2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缺失的原因 (2)1.3完善我国刑法对男性性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2)2男性性权利受侵犯的形式 (4)2.1男性遭受男性的性侵犯 (4)2.2男性遭受女性的性侵犯 (4)3男性性权利受刑法保护的法理依据 (6)3.1宪法赋予人人平等原则 (6)3.2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6)3.3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 (7)4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 (9)4.1域外男性性权利保护的法律规范 (9)4.2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立法建议 (10)4.2.1扩展强奸罪中性交的行为方式 (10)4.2.2扩大强奸罪的犯罪对象 (11)4.2.3完善相关民事赔偿的法律法规予以救济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论男性性权利保护的刑事法律研究摘要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包括了自身的性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同时国家应当保证公民权利的平等性,无论是男性公民或是女性公民,均应当受相关法律的保护。
然而,在我国相关法律中,缺乏足够的保护的男性权利的力度,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不能更好地相统一。
正因为刑法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存在一定漏洞,犯罪主体的犯罪成本大大降低,使得男性遭受性侵的案件逐年增加。
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对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才能使公民平等的人身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人人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本文在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内实际情况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需求,应当对国外的相关立法加以借鉴,及时的吸取国外的立法经验,在本文中立足于完善男性性权利保护立法、刑法保护男性权利的相关法律依据、侵犯男性性权利的具体形式和保护我国男性性权利的相关法律的立法现状这四个不提供的层面对其进行论述,并提出了通过法律层面进一步保证我国男性公民的性权利的建议,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对其的法律保护,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滞后与完善性权利,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指人(包括女性和男性)按照自己意志决定自己性行为的权利。
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第14次性学会议通过的《性权宣言》认为,性的权利乃普世人权,以全人类固有之自由、尊严与平等为基础。
性权利包括:性自由权;性自治权、性完整权与性身体安全权;性私权;性公平权;性快乐权;性表达权;性自由结合权;自由负责之生育选择权;以科学调查为基础之性资讯权;性全面教育权以及性保健权。
其中,性公平权指免于一切形式之歧视,不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倾向、年龄、种族、社会阶级、宗教,或生理上、情感上之障碍 。
然而,众所周知我国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或不满14周岁的幼女”,明文将强奸罪的犯罪对象限定为女性。
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承认女性可以成为强奸罪的正犯,而最多只能是帮助犯、教唆犯等共犯。
因此我国刑法中的“强奸”实质上仅指男奸女一种情况。
性权利作为基本、普世之人权,在法律层面上仅赋予女性,而男性应有的性权利最多只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自然权利,这不得不让人反思现行刑法对于男性性权利保护方面的滞后性。
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和立法完善发表个人拙见,以期早日实现对极易被忽视的男性性权利的有效保护。
一、男性性权利在我国刑法中的尴尬境地。
我国《刑法》对女性性权利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的规定中。
相比之下,可以对男性性权利起保护作用的规定,我们仅能在猥亵儿童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以及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中发现其身影(后三罪中将犯罪客体表述为“他人”,未再对性别做特殊限制)。
然而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不断涌现的男性遭到女性性侵犯的事件表明,男性并非不可能成为强奸罪及猥亵罪的对象。
相反在女权日渐复苏的今天,男性遭到强势女性性侵犯的可能性也将日益增大。
然而,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不难看出,男性似乎不是性权利的主体,在其遭受性侵犯之后在刑法领域竟然无救济之途径!但是我们同时也无法得出女性才乃性权利的主体,因为传统刑法否定妇女强奸男人,实质上是物化妇女和将妇女当做性客体的男权意识的反映。
《论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完善,人们对于性权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在刑法领域,对于男性性权利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
本文旨在探讨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问题,分析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男性性权利的内涵与重要性男性性权利是指男性在性行为中享有的自主权、尊严和安全等权益。
性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但不限于性自主权、性同意权、性安全权等。
保护男性性权利对于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性别平等、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行刑法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现状目前,我国刑法在保护性权利方面已作出了一定规定,如强奸罪、猥亵罪等。
然而,这些规定主要关注的是对女性性权利的保护,对于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尚存在空白。
此外,现行刑法在处理涉及性权利的犯罪时,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和量刑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四、男性性权利保护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法律规定的不足现行刑法在保护男性性权利方面存在法律规定不足的问题。
首先,缺乏专门针对男性性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有效维护男性的性权利。
其次,现行法律对于性侵犯行为的界定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司法适用上的混乱。
(二)社会观念的制约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社会对于男性性权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相对较弱。
一些人对男性的性权利持轻视态度,甚至认为男性的性权利是“理所当然”的,无需特别保护。
这种观念的存在,给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司法实践的困境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对于涉及男性性权利的犯罪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和处理。
此外,由于证据收集和认定等方面的困难,导致很多案件无法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
五、完善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男性性权利,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应在刑法中增设专门针对男性性权利保护的条款,明确规定男性性权利的范围和保护措施。
论我国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翟高远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加强了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是立法进步的表现,在依法治国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男性性权利的保障有新的要求。
我国现行刑法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存在滞后与不足,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刑法的强奸罪,猥亵儿童罪等之中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不足,本文从制度建构和司法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完善我国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
一、性权利的发展历史及我国刑法保护现状考察(一)性权利的发展历史概要性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一直是个讳莫如深而又羞于启齿的话题,如洪水猛兽一般,闻“性”色变。
然而在客观事实上,性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是男女作为生理主体的必要条件,性的满足更是生理健康的需求。
从公权力社会治理层面上,对于性权利的保护也较多的侧重于公共秩序的建构,把性秩序的刑法打击的对象定位为男性,缺乏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意识。
人类文明发展到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启蒙、人文主义运动开展较早,性文化运动逐渐开展,为民众提供了较为开放的言论环境,对性的研究也更前沿化。
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也逐步纳入到刑法保护的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国对性权利的认识不断进步。
较为典型的是在1999年,香港“世界性学会”通过《性权利宣言》,“性是个人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基础,充分发展的性对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安康幸福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性的重要性。
由此衍生的性权利更是人权的一部分,同生命健康权一般,是个人所有的绝对权力,与生俱来,不受侵犯,是人的自由、尊严、平等的体现。
(二)我国的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现状性权利是每个人都享有的平等权利,基于固守已久的传统观念、社会环境、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作为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得以获得立法者的倾斜保护。
在我国,对性权利的保护主要限于女性,对男性的保护相对薄弱。
在传统社会“父权思想”的影响下,男性是社会及家庭的主导者,女性地位低下,甚至居于男性的从属地位。
在性方面,更是居于被动,处于劣势。
论我国男性性权利的保护——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点何丁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八大权利,其中的人身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点滴生活。
性权利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对其进行保护也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从法理的角度而言,性权利的保护也具有平等性,不论男女老少,不问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均应受到平等的保护。
然而,受中国五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在性权利方面,一直都着重保护女性,而长期忽视男性,甚至无视男性群体中的弱势部分,如男性智障人士,未成年男性,男童等,致使男性的性权利一直未得到全面、平等的保护。
随着近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男权至上的观念在我国逐步消失,我国性现象日趋复杂,各种新型性犯罪层出不穷。
近十多年来,女性通过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强迫男性使用致幻药物、男性功能药物等,在违背男性意愿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性侵犯”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女性利用职权的威逼利诱或者以身体色诱在违背男人意志的情况下实施“性侵犯”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闻。
同时,同性恋现象日益普遍,也进一步导致了男性遭遇性侵害的案件大量出现。
我国《刑法》中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对涉性罪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凸显出一些空白,存在一定的缺陷。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针对上述章节进行了修改,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强奸罪和猥亵罪,并在实践中准确对相关犯罪行为定罪量刑,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益,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了遵循。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距离世界上其他文明国家对男性性权利保护,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纵观近代以来对涉男性犯罪,有章可循,建国以来的司法实践中,对涉男性犯罪亦有鲜活案例。
批判地接受传承传统司法的优点,有利于打击现有犯罪行为,使现有司法体系更加完善。
法律的权威性我们毋庸置疑,法律的滞后性仍需清醒认识,猥亵对象扩大到男性是司法进步的具体体现,逐步解决涉男性权利保护问题是司法进步的必然,司法实践中的矛盾是推动法制进步的阶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系将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健全完善。
男性被性侵后的救济:缺失与挽救【摘要】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和历史观念的延伸,男性在性权利被侵犯后,能获得法律救济的机会是渺小的,甚至是无法律依据的。
既然现代法律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这也意味着男女的性权利也平等。
在这个充满激情和“性欲望”的时代,男女性权利的均衡化发展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立法修改,将性侵罪名的客体扩大到男性范畴,是保护男性性权利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男性性权利;同性;强奸一般来说,对女性的性侵行为,可以包括男性对女性的性侵行为和女性对女性的性侵行为。
因此,对女性的性侵行为适用刑法的关于性侵行为的规定是不容置疑的。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对男性的性侵害案件大量出现。
对男性性侵行为包括女性对男性的性侵和男性对男性的性侵,其中,对不满14周岁的男童的性侵,可以通过猥亵儿童罪来加以救济,而对于年满14周岁的男性,法律却没有明确的救济途径,存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这不利于保护14周岁以上的男性的性权利,甚至会怂恿这些性侵案件的发生。
一、我国男性被性侵的现状及其原因(一)我国男性被性侵的现象我国现行刑法第236条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刑法第237条规定,所谓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猥亵既可以发生在男女之间,也可以发也于同性之间,但是只有猥亵妇女、猥亵儿童的,才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猥亵儿童罪。
猥亵妇女、儿童以外的男子,不构成本条中的犯罪。
所谓猥亵妇女,是指对妇女的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
长期以来,“性侵”一词,一直是女性们的专属名词,但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性观念也与之同步,不断的趋向多元化,性侵的对象不再仅是女性,男性被性侵的事件日益频繁。
2007年11月,哈尔滨市一名单亲家庭的l7岁男生,竟然被一名35岁的女教师多次“诱奸”并沦为性奴,导致其身心备受摧残的恶性事件,而当这名男学生后来在家长的陪同下,以被女教师黎某多次“强奸”报案时,警方却以无法立案为由予以拒绝,无奈之下,这对母子最终被迫选择“黎某赔偿的1万元精神损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