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自考操作系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2008年7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毎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模式是(D )A. DDNB. VLANC. WAPD. Ad hoc2. UDP 协议对应于(D )A. 网络层B.会话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对应OSI 参考模型中的(I ))A.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B.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4. 公用数据网较多采用(B )A. 电路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C.模拟交换技术D.报文交换技术5. HDLC 中的监控帧长度为(D ) ?????A. 8 位B. 16 位C. 32 位D. 48 位6. PPP 协议是(A )A.面向字符的B.面向位的C.面向帧的1).面向报文的7. ATM 交换机使用的是(A.无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C.无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 8. IPv6把IP 地址长度增加到了( C )A. 32比特B. 64比特C. 128比特D. 256比特9. 由Internet 端口号分配机构(IANA )管理的端口围是(A )A. 1 〜1023B. 1024〜5000B ) B.面向连接的异步传输模式 D.面向连接的同步传输模式C. 5000〜8000D. 8000〜6553510.IP地址中的高三位为110表示该地址属于(C )A. A类地址B. B类地址C. C类地址D. D类地址611.IEEE802. 5 规程定义了( B )A.令牌总线网B.令牌环网C. FDDI网D.以太网612.下列不属于虚拟专用网的交换技术是(B )A.端口交换B.包交换C.帧交换D.信元交换613.DES加密采用的密钥长度是(A )A. 56bitB. 64bitC. 128bitD. 168bit14.下列不属于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D )A. ICMPB. RARPC. IPD. SNMP15.以下对千兆以太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千兆以太网对介质的访问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方式B.千兆以太网采用了载波扩展和数据包分组技术C.千兆以太网与标准以太网不兼容D.1000BASE-LX 使用 8B / 10B 编码方式16.ADSL MODEM比传统的MODEM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根本原因是(B )A.ADSL MODEM使用了更先进的DTM技术B.使用ADSL MODEM的本地回路承载能力高C.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及程控交换机取消了窄带滤波器D.线路直接接入的局端设备不是程控交换机17.下列关于分组交换的正确描述是(C )A.分组交换中对分组的长度没有限制B.虚电路方式中不需要路由选择C.数据报方式中允许分组乱序到达目的地D.数据报方式比虚电路方式更适合实时数据交换18.在 Go—back—N 协议中(B )A.发送窗口 = 1,接收窗口 = 1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 = 1C.发送窗口 >1,接收窗口 >1D.发送窗口 = 1,接受窗口 >119.主机域名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一定存在于(C )A. Local Name Server B・ Root Name ServerC. Aulhori tali ve Name Server D・ TLD Name Server20.常见的帧中继应用不包括(B )A.局域网互联B.无线网互联C.语音传输D.文件传输21.VPN的基本技术是(D )A.加解密技术B.密钥管理技术C.身份认证技术D.隧道技术22.以信息的性作为攻击目标,非授权用户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访问的网络攻击形式称为(B )A.中断B.截获C.修改D.伪造23.正确的FDDI令牌帧格式为(B )A.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帧校验序列B.前导码+起始定界符+帧控制+结束定界符C.前导码+帧状态+帧控制+结束定界符D.前导码+帧控制+帧状态+帧校验序列24.通信网络采用的主要传输方式为(D )A.单播方式和广播方式B.广播方式和端到端方式C.端到端方式和点到点方式D.广播方式和点到点方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2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响应时间快、安全性能好的操作系统称为(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2.计算机主机中包含( )A.存储器和运算器B.CPU和存储器C.控制器和运算器D.控制器和存储器3.A、B、C三位同学共住一间房间,每人都持有房门钥匙。
则开启该房间的逻辑表达式为(设房间开启的逻辑值为1)( )A.ABC B. A+B+CC.ABCD.C+A+B4.在下列的逻辑式化简推导中,正确应用狄·摩根定律的是( )A.BCDABABCD=ABCD= B.CDAC.DABCD+=ABACBABCD= D. CD5.欲使RS触发器为0状态(Q=0),则其输入端R和S应是( )A.R=0,S=0B.R=0,S=1C.R=1,S=0D.R=1,S=16.在计算机有符号数的表示法中,若-x的编码表示与x的编码表示是按位取反,则这种编码是( )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7.下列底数为2的浮点数表示中,尾数是原码表示,那么符合规格化要求的是( )A.0.0100110×24B.0.0110011×24C.1.0100011×24D.1.1100110×248.在计算机中为表示图形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生成图元B.抽样和量化C.采样和量化D.位图化表示9.奇偶校验码的检错方法是采用( )A.1位校验位B.2位校验位C.交叉校验位D.生成多项式10.在浮点运算中对尾数求和的结果01.01100进行右规格化,并采用“恒置l”法作舍入处理后,其规格化的尾数为( )A.00.10011B.00.10110C.00.11011D.00.1011111.两个8位定点小数做补码加法运算,若其和为8位补码定点小数的最小值,那么其和的代码为( )A.0.0000000B.1.0000000C.1.1111111D.0.000000112.将一个8位寄存器A的高4位置1,后4位保留不变的逻辑运算是( )A.(A)∨F0H→AB.(A)∧F0H→AC.(A)⊕F0H→AD.(A) ⊕00H→A13.若执行某指令所需的操作数已直接在指令中给出,则这种指令的寻址方式是( )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基址寻址14.RISC技术的特点不包括...( )A.所有的简单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执行完B.采用大量的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技术C.通过优化编译程序提高处理速度D.指令的功能强大15.多用户、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中,特权指令主要用于( )A.传送成批数据B.逻辑运算C.调用子程序D.分配和管理系统资源16.下列指令中属于非数值处理指令的是( )A.定点运算指令B.浮点运算指令C.字符串处理指令D.比较两数大小的指令17.存储器存储容量单位GB的意义是( )A.28字节B.210字节C.220字节D.230字节18.若采用地址复用技术,除了电源线和地线外,一个1M×8bit RAM存储芯片的地址输入线有( )A.8根B.10根C.20根D.30根19.下列只读存储器中称为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是()A.ROMB.PROMC.EPROMD.EEPROM20.关于虚拟存储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空间比物理地址空间小B.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码就是主存的地址码C.虚拟存储器在存取数据时直接访问外存D.虚拟存储器每次访问主存时,必须进行虚实地址的变换2l.若显示器能显示“真彩色”,其表示每个像素颜色的位数至少需( )A.8位B.10位C.16位D.24位22.若一外围设备采用的是DMA输入输出方式,那么该外设的数据传送是( )A.由程序控制来完成B.由程序中断来完成C.外设与主存直接交换D.外设与CPU直接交换23.执行完中断服务程序后应该恢复现场和断点,为此在程序中断处理过程中此时首先必须( )A.恢复断点B.恢复现场C.开中断D.关中断24.不需要专用的I/O指令又能直接利用内存的读/写命令来完成I/O操作的计算机,其外围设备采用的编址方式是( )A.隐含式编址B.单独编址C.与主存统一编址D.与通用寄存器统一编址25.关于网络计算机,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计算机的功能比一般的PC机低B.网络计算机的价格比一般的PC机高C.网络计算机又称Web PCD.网络计算机又称Java终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08年(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1.微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文件管理、输人/输出控制和命令的解释B.输人/输出控制、命令的解释和运行支撑软件C.命令的解释、运行支撑软件和实现文件管理D.运行支撑软件、实现文件管理和输人/输出控制【解】A:这部分功能在微机操作系统内部,不需要另外安装。
P6:操作系统的发展:运行支撑软件是需要另外安装软件,例如VC,VF,支撑其他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的软件。
1.4.1微机操作系统:20世纪70年代,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输入命令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微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文件管理,输入输出控制和命令的解释。
一般操作系统:P3: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这些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控制程序的执行以及扩充系统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和良好的运行环境等功能。
操作系统如何为用户服务:操作系统为用户通过使用计算机的手段,为用户提供两类接口,一是程序员接口,用户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的功能,二是操作员接口,用户通过操作控制命令提出控制要求。
2.组成程序状态字的三个部分是()A.程序基本状态、指令地址和中断码B.指令地址,中断码和中断屏蔽位C.中断码、中断屏蔽位和程序基本状态D.中断屏蔽位、程序基本状态和指令地址【解】C。
P11。
是用来控制指令执行的顺序并且保留和提示与程序有关的系统状态。
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1)程序的基本状态指令地址:指出下一条指令执行的地址条件码:指出指令执行结果的特征,如转移、循环的条件是否满足。
目态/管态:当设置为管态时,程序执行时可以使用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指令;当设置为目态时,程序执行时不可使用特权指令。
等待/计算:置为计算状态时,处理机按指令地址顺序执行指令;置为等待状态时,处理机不执行任何指令。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基础(二)试题课程代码:023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时应用软件主要用于()A.科学计算B.监督与控制C.事务处理D.逻辑推理2.数据的基本单位是()A.数据项B.数据元素C.数据对象D.数据结构3.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则第5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A.100 B.108C.110 D.1204.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删除P所指结点的后继结点(若存在),则执行()A.P→link=P→link→link;B.P=P→link;P→link=P→link→link;C.P→link=P→link; D.P=P→link→link;5.设栈初始为空,输入序列为a,b,c,d。
经过入栈、出栈、入栈、入栈、出栈操作之后,从栈中输出的序列为()A.a,b B.a,cC.b,c D.b,a6.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称为该结点的()A.权B.深度C.高度D.度7.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成等待状态时,该进程的PCB将退出运行队列,进入()A.就绪队列B.某个等待队列C.I/O请求队列D.系统进程队列8.在页式存储管理中,有一程序的逻辑地址是341BH,页的大小是2KB,其页号是()A.4 B.5C.6 D.89.在采用链接结构的文件系统中,存放在文件目录中的起址是( )A .文件索引表的首址B .文件链接表的首址C .该文件第一个物理块的地址D .文件分配表的首址10.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通常从物理上把设备分成两类:字符设备和( )A .通信设备B .输入/输出设备C .存储设备D .块设备11.在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中,包含了作业控制和管理的信息且成为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的是( )A .JCBB .PCBC .FCBD .DCB12.现代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库应常驻在( )A .磁带上B .光盘上C .内存中D .磁盘上13.在关系模型中,用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是( )A .指针B .二维表格C .记录D .属性 14.设有关系R :222111c b a c b a C B A 与关系C :222121d c b d c b D C B ,它们进行自然连接后,R S 的属性个数为( )A .1B .3C .4D .615.在FoxPro 的Browse 窗口中,增加一个记录可以使用快捷键( )A .ctrl+NB .ctrl+TC .ctrl+MD .ctrl+C16.在FoxPro 中,与查询命令LOCA TE FOR 配合、查看下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的命令是( )A .CONTINUEB .NEXTC .SKIPD .GO 17.在软件工程中,发现和排除错误的阶段是( )A .分析阶段B .设计阶段C .编写阶段D .测试阶段18.用SA方法获得的系统说明书包括一组小说明,小说明应精确地描述每个基本加工()A.做什么B.怎么做C.能否做D.实现方法19.如果两个模块都与同一个数据结构有关系,则这种连接称为()A.数据连接B.特征连接C.控制连接D.内容连接20.黑盒测试法主要检查程序的()A.功能是否正确B.每条语句是否被执行C.每条路径是否被覆盖D.运算结果是否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数量方法(二) 试卷 课程代码 099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极端值最敏感的集中趋势度量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答案:D解析:对极端值最敏感的集中趋势度量是平均数。
2¥对于峰值偏向左边的单峰非对称直方图,一般来说( )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C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D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答案:A解析:峰值偏左,众数也就往左移,最小,平均数不变,所以,选A3¥设A 、B 、C 为任意三个事件,则“在这三个事件中只有A 发生”可以表示为( ) A ¥C B A B ¥C B A C ¥C B AD ¥C B A答案:C解析:若事件发生,字母上面没有横线,不发生,则有横线,这题只有事件A发生,所以只有A 上没有横线,B 、C 上面有横线。
4¥设A 、B 为两个事件,P (A )=0.4,P (B )=0.3。
如果B ⊂A ,则P (AB )=( ) A ¥0.1 B ¥0.3 C ¥0.4 D ¥0.7 答案:B解析:A B ⊂,P (AB )=P (B )=0.3 5¥一次品牌调查中,有40%的被调查者喜欢甲品牌,有80%的被调查者喜欢乙品牌,有20%的被调查者既喜欢甲品牌又喜欢乙品牌,求在已知一个人喜欢甲品牌的条件下,他也喜欢乙品牌的概率是( ) A ¥0.3 B ¥0.4 C ¥0.5 D ¥0.6 答案:C解析:P(甲)=0.4,P (乙)=0.8,P (甲乙)=0.2,()5.04.02.0P P |P ===(甲)(甲乙)甲乙6¥事件A 和B 相互独立,且P (A )=0.7,P (B )=0.4,则P (AB )=( ) A ¥0.12 B ¥0.21 C ¥0.28D ¥0.42答案:A解析:()()7.0A P 1A P =-=,P (A )=0.3,P (AB )=P (A )P (B )=0.127¥随机变量X 分布律为P (x=k )=k!e 4.04.0k -,k=0,1,2,3,…则x 的方差D (x )=( )A ¥0.4B ¥2C ¥2.5D ¥3 答案:A解析:该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E (X )=D(X)=0.48¥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 (x )=⎩⎨⎧≤≤其它0 1.5x 12则x 的数学期望E (x )=( )A ¥1B ¥1.25C ¥1.5D ¥2答案:B 解析:25.115.1|2)(x E(X)5.112====⎰⎰∞+∞-x xdx dx x ϕ 9¥设X 与Y 为随机变量,D (X )=3,D (Y )=2,Cov (X ,Y )=0则D (5X-3Y )=( ) A ¥8 B ¥57 C ¥87 D ¥93 答案:D解析:D (5X-3Y )=25D (X )+9D (Y )=25×3+9×2=93 10¥随着抽样次数n 的增大,样本均值∑==n1i iXn1X 渐近服从( )A ¥二项分布B ¥正态分布C ¥泊松分布D ¥指数分布 答案:B解析: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当样本容量n 增大时,不论原来的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其样本均值将趋向于正态分布。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课程代码:0232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有许多共同点,然而分布式操作系统更强调的是( )A.扩大计算机应用范围B.实现各计算机之间通信C.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D.共享网络中的资源2.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脱机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A.分时系统B.批处理系统C.实时系统D.分布式系统3.用户程序执行时,若中央处理器取到了一条“启动I/O”指令,则应( )A.形成一个“非法操作”事件B.把工作状态转换成管态C.把工作状态转换成目态D.按给定的参数启动指定的设备4.访管指令是一条( )A.特权指令B.只允许在目态执行的指令C.只允许在管态执行的指令D.在目态和管态均可执行的指令5.现代计算机系统具有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实现这种能力的是( )A.硬件系统B.调度系统C.程序浮动技术D.移动技术6.一个能被多个用户同时调用的程序必须( )A.为各个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B.在执行中随用户的要求而发生变化C.是纯代码的D.能分解成多个并行执行的子程序7.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最先适应、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其中,按分区大小排序组织空闲区表的是( )1A.最先适应和最坏适应B.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C.最先适应和最优适应D.最先适应、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8.关于在单个分区的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技术控制一个多段作业的运行,正确的说明是( )A.作业的每个段都可以被覆盖B.除了操作系统所占用的内存区域外,其它内存区域都是可以覆盖区域C.作业的覆盖运行是由作业控制的D.为运行作业,用户需要提供作业的覆盖描述文件,并与作业一起交给操作系统9.文件名用于标识( )A.不同逻辑结构的文件B.文件C.相同逻辑结构的文件D.不同内容的文件10.表示“可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文件”的文件扩展名是( )A.PRGB.BATD.SYS11.设备分配策略应与设备的特性相适应,不适宜于“静态分配”策略的设备( )A.磁盘机B.磁带机C.打印机D.扫描仪12.移臂调度的不同算法对多个读写请求的( )平均值有影响。
2008操作系统A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术语解释(5个,共20分)1、内核:实现操作系统的最基本功能、常驻内容并要求CPU在核心态方式下运行的代码和相关数据结构。
2、信号量:操作系统内容定义和管理的一种特殊数据结构,提供了初始化、增值和减值等操作供进程调用,以实现进程互斥或同步。
3、临界区:两个或多个进程中,对应的程序中各存在一段访问共享数据的代码块,设为CS1、CS2、。
,这些代码块中,若有某个进程执行其中一个(设CSi),则其它进程执行其它相应代码块只能在CSi完成后才能开妈执行。
具有这种要求的代码块称为临界区4、线程:进程中的一个独立的调度执行单位。
多线程技术中,同一进程中可以有多个独立的调度执行单位,并且可以并发执行。
5、逻辑地址:程序设计员在程序中使用的地址。
二、简答题(5题,共30分)6、系统调用的过程中,控制的转移步骤如何?答:CPU控制权在用户态的进程中,进程执行陷入或软中断指令→硬件执行中断响应动作→进入内核,CPU控制权在核心态的操作系统内核代码中,执行系统调用服务程序,并可能进行进程调度,选择下一个可运行的进程→恢复可运行进程的上下文→CPU 控制权又交给在用户态的进程,7、与层次结构比较,微内核结构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答:优点有接口一致性、系统安全性高、功能扩展灵活性、可移植性高、适用于分布式环境。
缺点是效率较低。
8、与多进程技术相比,多线程技术有哪些优点?答: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因此与进程相比,线程占用的资源极少;创建/撤消线程更快;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同属一个地址空间,可以使用共享变量直接通信;用户级线程还不需内核管理,减少了内核的开销。
9、用Test_And_Set指令如何实现互斥?答:1搜索文件目录,以获取该文件控制信息;2 检查操作权限;3 分配活动文件表的表项和打开文件表的表项,填入相应的文件控制信息;分配必要的缓冲区;4 返回打开文件表的表项指针(文件句柄),供进程以后读写文件。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白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课程代码:0232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关于Unix进程:是正确的。
()A. 进程是由进程控制块(PCB)数据段和栈段组成B. PCB是由基本控制块和扩充控制块组成C. 正文段和数据段是可共享的D. 正文段、数据段和栈段在存储器必须连续存放2. Unix不提供的系统调用是()A. 进程控制B.文件操作C. 分配处理器D.信号与时间3. 现代的计算中心,通常采用的系统是()A. 批处理单道系统B. 批处理多道系统C. 分时系统D. 既提供“前台”分时作业又提供“后台”批处理作业的系统4. 不是分时系统的特点。
()A. 多个用户是经过网络连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B. 各用户可同时请求系统服务C. 各用户的请求彼此独立,互不干扰D. 用户以会话方式控制自己的程序运行5. 用户程序中的I/O操作是由实施。
()A. 程序设计语言B.编译系统C.系统调用D.库函数6. 操作系统中与硬件关系密切的内层核心程序是()A. 文件管理B.设备管理C.存储管理D.处理器管理7. 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调用的程序必须是代码,它在执行中自身不能改变。
()A. 纯B.顺序C.二进制D.汇编语言8. 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主要是为了()A. 多个终端都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B. 先来先服务C. 优先权高的进程及时得到调度D. 需要CPU时间最短的进程先做9. 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取一条指令或取一个操作数最多要次访问主存。
()A. 1B.2C.3D.410. 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在CPU中应设置寄存器。
()A. 段表和页表控制B.段表控制C.页表控制D.界地址11. 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后,不同用户对同一个文件定义的文件名()A.应该相同B.不能相同C.可以不同D.应该不同12. 用于随机访问的文件最好采用结构。
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操作系统试卷(课程代码 2326)本试卷共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UNIX是一个【】A、实时操作系统B、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C、单道批处理系统D、多道批处埋系统2、在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放在最内层与硬件直接有关的部分是【】A、处理器管理B、存储管理C、文件管理D、设备管理3、在批处理操作系统中,用户须事先编写好一份表示执行步骤的作业说明书,所采用的语言是【】A、汇编语言B、C语言C、JAVA语言D、作业控制语言4、下面关于系统调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系统调用是在管态下执行的系统服务程序B、“访管指令”是一条在管态下执行的特权指令C、当处理器执行到访管指令时将产生一个中断事件D、系统调用功能完成后,操作系统使处理器又返回目态执行用户程序5、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不属于...基本状态的是【】A、等待态(阻塞态)B、后备态C、就绪态D、运行态6、属于自愿性中断事件的是【】A、硬件故障中断B、程序性中断C、访管中断D、输入/输出中断7、在程序状态字中用于保存程序执行时当前发生的中断事件的是【】A、中断屏蔽位B、中断码C、条件码D、指令地址8、在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的是【】A、先来先服务算法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C、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D、均衡调度算法9、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主存中的物理地址。
这种重定位方式称为【】A、逻辑重地位B、静态重定位C、动态重定位D、浮动重定位10、可变分区管理方法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__________登记到空区表中。
【】A、地址递增顺序B、地址递减顺序C、长度递增顺序D、长度递减顺序11、在也是虚存管理中,__________有一个页表。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1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课程代码:0232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UNIX 是一个( ) A .实时操作系统 B .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 C .单道批处理系统D .多道批处理系统2.在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放在最内层与硬件直接有关的是( ) A .处理器管理 B .存储管理 C .文件管理D .设备管理3.在批处理操作系统中,用户必须实现编写好一份表示作业执行步骤的作业说明书,所采用的语言是( ) A .汇编语言 B .C 语言C .JA V A 语言D .作业控制语言4.下面关于系统调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系统调用是在管态下执行的系统调用 B. "访管指令"是一条在管态下执行的特权指令 C .当处理器执行到一条访管指令时将产生一个中断事件D .系统调用功能完成后,操作系统又使处理器返回目态执行用户程序 5.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不属于基本状态的是( ) A .等待态(阻塞态) B .后备态 C .就绪态 D .运行态6.属于自愿性中断事件的是( )A .硬件故障中断B .程序性中断C .访管中断D .I/O 中断7.在程序状态字中用于保存程序执行时当前发生的中断事件的是( ) A .中断屏蔽位 B .中断码 C .条件码D .指令地址8.在常用的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和计算时间的是( ) A .先来先服务算法 B .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C .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D .均衡调度算法9.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主存中的物理地址,这种重定位方式称为( ) A .逻辑重定位 B .静态重定位 C .动态重定位D .浮动重定位10.可变分区管理方法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时.....,.应将空闲区按......_________.........登记到空闲区表中........( )A .地址递增顺序B .地址递减顺序C .长度递增顺序D .长度递减顺序 11.在页式虚存管理中,____________有一个页表( )A .整个主存空间B .整个虚存空间C .每个作业D .每个用户文件 12.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LRU 调度算法是指先淘汰( ) A .最早进入主存的页面B .近期最久未被访问的页面C .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D .以后不再被访问或距当前最长时间后再访问的页面13.对文件信息的存取考虑,存取方式有多种,采用哪种存取方式需要考虑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是( )A .文件的使用方式 B. 存储介质的特性C .文件的组织方式D .文件的使用方式和存储介质的特性14.在UNIX 中,文件系统的文件存储结构采用的是( ) A .位示图 B .空闲块表 C .空闲块链D .多级索引15.IBM 系统的通道命令格式中有多个字段,其中表示该命令是否是最后一条命令的是( ) A .命令码 B. 标志码 C .结束码D.传送字节个数16.为了管理独占设备,操作系统使用设备分配表管理设备,通常设备分配表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组成,其中设备类表的基本组成内容是( )A .设备类名 拥有的总台数 待修复数量 现存台数 B. 拥有的总台数 待修复数量 现存台数 设备表始地址 C .待修复数量 现存台数 设备表始地址 设备类名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2D .设备类名 拥有的总台数 现存台数 设备表始地址17. 并发进程执行可能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引起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进程 ( ) A .执行的顺序性 B .含有相同的程序 C .交替使用共享资源 D .需使用同一个处理器 18.如果一组并发进程是无关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 B .它们包含的程序一定不相同C .它们不能同时执行 D. 它们可以访问共享主存变量但有各自独立的工作区19.若采用的资源分配策略能破坏形成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则可防止死锁,但通常不能被破坏的条件是( )A .互斥使用资源B 占有并等待资源 C. 不可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20.系统中有四个进程都要使用某类资源,若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个该类资源,为保证相同不发生死锁,系统应提供该类资源至少是( ) A .3个 B .4个 C .9个D .12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分时操作系统主要特点有( )A .可靠性B 同时性C .交互性D 及时性E .独立性22.从中断事件的性质来说,可以分成强迫性中断事件和自愿性中断事件,下面属于强迫性中断事件的是( )A .硬件故障中断B 访管中断事件C .程序性中断事件D 外部中断事件E .I/O 中断事件 23.以下关于UNIX 页面守护进程(2号进程)职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页面守护进程的作用是保证有足够的空闲物理页可以使用B .控制二次机会页面替换算法中的时钟指针,当所指的物理页可称为空闲页时,将空闲物理页数加1C 让时钟指针继续扫描,使空闲物理页数不断增加D .当空闲物理页数达到极限值后,让时钟指针停止扫描E. 时钟指针停止扫描时,页面守护进程就进入就绪状态,直到被唤醒后再工作 24.实现独占设备的管理涉及到多个概念,基本的概念有( )A .设备的绝对号B .设备的相对号C 设备类表D 预输入程序E 缓输出程序 25.用PV 操作来管理可存放n 件物品的共享缓存器,现假设缓存其中已存满了物品,且有m(1<m<n)个进程等待向缓存区存物品,则在管理过程中曾今出现过的信号量值有( ) A .-n B .-mC .n-mD .mE .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26.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_______________资源,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27.软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软件三部分.28.UNIX 把每个进程控制块分成两部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9.实现虚拟存储器后,从系统角度看,提高了主存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用户角度看,用户可在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储空间中编织程序.30.从对文件信息的存取次序考虑,存取方式可分为两种:_______________存取和___________存取 31.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外围设备的特性,可以把外围设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32.银行家算法是在能确保系统处于_____________ 状态下才为进程分配资源的,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的发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3.现代通用计算机具有怎样的层次结构?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334.简述文件逻辑结构的定义及其形式.35.简单叙述UNIX 系为管理设备而采用的设备分类技术36.何为进程通信?写出两种通信方式且简述之。
37.系统有三种独占性单部件资源R1,R2,R3,有三个进程A,B,C 并发执行,进程A 需要使用资源R3和R1,进程B 需要使用资源R1和R2,进程C 需要使用资源R2和R1. 问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死锁,并说明原因五、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38.设有供用户使用的主存空间200KB,现有一作业序列如下表所示:作业名 进入输入井时间要求计算时间(分钟) 要求主存量 (KB)装入主存时间 开始执行时间 结束执行时间周转时间1 10:00 50 352 10:20 30 803 10:30 10 904 10:35 20 35 510:401520若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忽略调度的时间开销,并假定10:40开始调度要求:分别写出采用先来先服务作业调度算法和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调度算法的次序以及它们的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39.在一个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某进程依次访问的页面号为4,3,2,1,4,3,5 4,3,2,1,5分配4块主存(设开始四页都未装入主存),采用页号队列的方法觉得调出的页面. 请阅读下面两个页面调度情况表,分别指出它采用了什么替换算法?并计算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表 1:访问页面 432143543215页号队列首4 4 4 4 4 4 3 2 15 4 33 3 3 3 3 2 1 54 3 22 2 2 2 1 5 43 2 1 页号队列尾111543215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试题4表 2:访问页面 432143543215页号队列首4 4 4 4 3 2 1 1 15 4 33 3 3 2 14 35 4 3 22 2 1 43 54 3 2 1 页号队列尾14354321540.假设一个磁盘组有100个柱面,编号为0—99,每个柱面有16个磁道,编号为0-15,每个盘面有8个扇区,编号为0-7。
现采用位示图方法管理磁盘空间,令磁盘块号按柱 面顺序和盘面顺序编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32位的字组成位示图,共需要多少个字?(2)请计算:柱面号为5,盘面号为2,扇区号为2的数据块对应的块号及其在位示图中的位置.41.某工厂有一条自动控制的流水线,它由生产和包装两部分组成,每生产一个产品后就被传送到一个大箱内,该箱最多可同时容纳100件产品,当箱中有产品时,就要对其一件件进行包装,可把生产和包装看作是两个进程,采用PV 操作进程管理,请回答: (1)管理方式应采用同步方式还是互斥方式? (2)怎样定义信号量及其初值? (3)写出两进程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