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H-825A技术及使用说明书v1.0
- 格式:doc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52
WBH-815B变压器保护装置技术说明书(Version 1.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XJ ELECTRIC CO.,LTD.前言传统变电站面临诸如常规互感器的动态测量范围存在局限性、缺乏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而使电网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大量二次电缆对可靠性的不利影响等问题。
随着新型光电互感器技术的成熟、光通信技术和以太网智能交换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50系列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许继符合IEC61850标准体系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IEC61850标准体系给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建模的标准化,支持网络通信方式实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等。
需求的推动和技术的发展使变电站向着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符合IEC61850的全智能变电站是发展的潮流。
许继的智能变电站基于成熟的软、硬件平台,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完全遵循IEC 61850的规范,支持互操作,其突出的特点如下:(1)数据采集数字化,采用非常规互感器提高了动态量测水平和测量精度,降低了绝缘要求,在高压系统采用节约成本效用明显;(2)一次设备智能化,IEC61850把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过程层的智能接口可以看作是一次设备的延伸和在二次系统中的映射,便于实施精确跳合闸控制和开展设备的状态检修;(3)二次设备网络化,大量的控制电缆被数字通信网络取代,装置冗余被信息冗余取代,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可靠性;(4)系统建模标准化,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解决了互操作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简化了系统维护、工程配置和工程实施。
IEC61850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结构,网络化的信息流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过程层与间隔层的信息交换,间隔层设备内部的信息交换,间隔层之间的通信,间隔层与变电站层的通信,变电站层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冰山嘉德全自动冷库控制器(V1.0)●控制和人机交互界面采用独立的分体式设计,便于灵活配置。
●3个控制风机运行的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供液电磁阀的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回气电磁阀的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旁通电磁阀的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热氨冲霜电磁阀的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水冲霜电磁阀继电器输出。
●1个控制排水管加热的继电器输出。
●1路用于自动控制的压力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4~20mA)信号输入。
●2路或4路(回风、出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
●1路风机电流信号输入(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电流0~5A,可选)。
●9个用于控制和安全保护的开关量输入。
●控制器供电电源:24Vdc。
●控制部分有两个完全独立的RS485通信端口。
COMA用于和显示器相连,COMB为今后扩展备用。
●显示部分也有两个完全独立的RS485通信端口。
一个用于和控制器相连,另一个用于和上位机通信,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通信采用RS485 Modbus RTU协议。
运行手册概述全自动冷库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作为冰山嘉德公司因应当今信息化大潮提出的透明冷库概念的一部分,具有网络通信和远程控制功能。
该控制器可根据冷库运行状况实行对冷库的相关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除此之外,它可以经过通信网络将冷库运行的工作状态及相关数据送往上位机,以便进行远程监控。
本手册是控制器的使用及操作说明,在手册中详细的说明了控制器的使用场合、功能用途、外部接线方式、参数设定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按钮功能说明、故障信息解释等内容。
使用控制器前,用户务必先详细阅读并了解本手册的内容。
一、工作原理全自动冷库控制器是一种利用微处理器数字控制技术对冷库进行全自动控制的装置。
它实时地对回风及出风温度进行跟踪采样,对冷库冷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按照设定的控制参数和控制逻辑对冷库设备(风机、加热器、供液、冲霜)进行控制。
全自动冷库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GC1719-LCS控制单元和CAM1-LCS操作显示单元。
D-Link DIR-825Xtreme N™Dual Band Wireless Gigabit Broadband Router 中文快速安裝/設定指南目錄一、DIR-825面板燈號及背版說明 (4)二、開始安裝DIR-825 (6)透過光碟片中的快速安裝程式安裝您的寬頻路由器 (6)手動進行寬頻路由器安裝設定 (7)硬體接線方式說明 (8)三、開始設定DIR-825 (11)電腦端IP 設定 (11)DIR-825網際網路連線設定 (16)DIR-825 無線網路安全設定 (24)四、無線網卡與DIR-825無線連線設定說明 (28)D-Link DWA系列無線網卡與DIR-825無線連線設定說明 (29)使用Windows XP SP2 內建之無線網路工具程式設定 (31)使用Windows Vista 內建之無線網路工具程式設定 (34)使用WPS 方式快速設定無線網路 (39)使用MAC OSX 內建之無線線網路工具程式(AirPort)設定 (42)五、 SharePort軟體使用方式說明 (44)附錄(1) 使用DIR-825 WEB設定畫面做回復出廠預設值方式 (51)附錄(2) DIR-825 韌體更新方式說明 (52)附錄(3) Windows Vista使用者電腦端TCP/IP 設定 (55)附錄(4) Windows 98/Me 使用者電腦端TCP/IP 設定 (58)附錄(5) MAC OSX 使用者電腦端TCP/IP 設定 (61)附錄(6) 乙太網路RJ-45 連接頭標準排列方式(EIA/TIA 568A/B) (63)D-Link台灣地區技術支援資訊 (64)感謝您購買D-Link優質網路產品,本快速安裝指南將逐步導引您快速並正確的完成DIR-825硬體安裝及其相關設定設定,請您務必仔細閱讀本手冊。
若您仍有其他安裝上的疑惑或不明之處,歡迎您與我們的技術支援工程師連絡。
目录前言 (2)第一章机器主要技术参数 (3)第二章系统的简单操作 (4)(一)开机回参考点 (4)(二)程序的复制 (6)(三)自动加工 (7)(四)停止/中断零件程序 (8)(五)在指定位置加工 (9)(六)M/T功能与K按键 (10)第三章机器概述 (11)3-1 机器的特点和用途 (11)3-2 机器工作原理 (12)3-2-1 主传动系统 (12)3-2-2 转盘选模系统 (12)3-2-3 进给系统 (13)3-3 主要传动部件说明 (14)3-3-1 床身部件 (14)3-3-2 主传动部件 (14)3-3-3 转盘部件 (16)3-3-4 进给部件 (17)3-3-5 润滑系统 (18)3-3-6 气动系统 (19)第四章模具和模座 (20)4-1 座的分类 (201)4-2 结构 (21)4-3 模具选择 (23)4-4 模具安装与维护 (24)第五章安装与调试 (25)5-1 准备工作 (26)5-2 开箱检验 (25)5-3 安装与调试 (27)第六章维护与保养 (27)6-1 维护与保养 (28)6-2 操作安全 (28)前言感谢您选购DOOHE-255A在操作机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了解该机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维修及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具备在紧急情况下处理故障的能力,确保人员和机器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具有机械、电气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后,方能上岗。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地操作使用,并严禁超规格使用设备。
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启动和操作机床。
本说明书及全部随机文件仅限于购买该机的用户使用。
未经许可用户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提供,否则您将要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责任第一章机器主要技术参数机器型号DOOHE-255A公称压力25N最大冲孔直径Ø88.9mm最大工件尺寸1250×2500最大工件厚度4mm冲孔精度±0. 1 mmX/Y轴最大移动速度50/50 m/min控制轴数三轴(X、Y、W)重复定位精度±0. 1mm滑块最高行程次数机械冲300 r.p.m转塔回转速度30 r.p.m转塔模位数16主电机功率机械冲7.5 Kw电源7A (AC 3相380V)气源压力0.6 Mpa耗量0.1 m3 / min外形尺寸(长x宽x高) (见机器标牌)第二章系统的简单操作(一)开机回参考点操作步骤1. 接通数控系统和机床的电源。
USB转CAN设备说明书(V1.01)目录版本编制人日期修改内容V1.0 李兴华2012-08-28 初始版本V1.01 李兴华2012-09-14 USB to CANBUS界面更改目录第一章产品简介 (3)1.1概述 (3)1.2 性能指标……………………………………………………………3-41.3 典型应用 (4)1.4 产品清单 (4)第二章外形及接口描述 (5)2.1产品外形 (5)2.2 接口描述 (5)2.3 指示灯说明 (5)2.4 CAN总线连接………………………………………………………5-62.5 默认配置 (6)第三章软件工具使用 (7)3.1 软件安装 (7)3.2 初始操作界面 (7)3.3 激活软件 (8)3.4 软件常规界面 (9)3.5 参数设置...................................................................13-14 第四章标准帧,扩展帧格式. (15)4.1 标准帧格式 (15)4.2 扩展帧格式 (15)第一章产品概述1.1概述UT-8251是一个USB到CAN设备的适配器。
采用USB2.0协议,用户无须安装USB 驱动,即插即用。
用户通过该适配器同CAN现场总线相连,可方便地通过PC机对现场总线设备进行调试,数据采集和控制。
UT-8251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现场总线恶劣的电气环境。
CAN 总线电路采用独立的DCDC 电源模块,进行光电隔离,使该接口适配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不易损坏,大大提高了系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大容量的数据缓存技术,和实时传送技术相结合,努力使设备获得很高的数据吞吐效率。
因此UT8251适配器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控制、智能楼宇、汽车电子等领域中,对CAN 现场总线设备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控制。
UT-8251 可以利用生产厂家宇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PC机软件对CAN总线设备进行数据收发,亦可以利用参照宇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DLL动态连接库,和例程编写自己的软件,或者整合到已有的软件系统中。
WDH-825A微机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技术及使用说明书(Version 1.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XJ ELECTRIC CO.,LTD.WDH-825A微机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WDH-825A微机电动机保护装置适用于3kV~10kV电压等级的中高压电动机的保护及测控,是许继最新推出的HELLO系列产品之一,它是许继秉承数十年来在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制造领域的成功经验,为用户提供的具有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WDH-825A微机电动机保护用于2000kW及以上大型电动机的保护。
H、E、L、L、O品质是许继HELLO系列产品的共同特点,具体如下:⏹H:即High,高品质包括:◆高科技:采用现场组态技术(FCT)、可视化的软件开发技术(VLD)。
◆高质量:以专业的、成熟的软硬件平台为依托,丰富的运行经验和充分验证的原理算法为基础,自动测试为前提,先进的研发管理理念和研发开发管理工具为手段,保证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E:即Easy,工作轻松包括:◆易使用:人机界面友好、仿WINDOWS操作菜单,具有调试向导系统和一键完成定检功能,使现场调试、维护、定检工作变得轻松。
⏹L:即Low,低消耗包括:◆低投入成本:不同的装置共享插件,降低了购买装置和备件储备成本。
◆低故障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完善的生产质量保障体系,使得产品的故障大大降低,大幅度减少了被保护对象的停运时间。
⏹L:即reaLize,实现技术包括:◆平台化:软件、硬件的设计都采用平台化的思想,使不同电压等级的保护装置可以共享硬件平台,不同的硬件平台可以共享软件,降低了日后硬件、软件的升级和维护工作。
◆专业化:不同领域的研发工作都由专业人员完成,通过规范的接口集成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研发成果,让用户充分享受到高科技的产品。
◆模块化:对所有的功能模块分别封装成柔性继电器,不同装置通过配置不同的柔性继电器完成该装置的功能,能够顺速响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O:即technOlogy,专利技术包括:◆VLD开发技术:VLD开发工具类似与“PLC”的开发环境,在该环境下所有的保护逻辑都是由不同可视化的柔性继电器组成,实现了业界用继电保护语言开发程序的梦想。
◆双连接器技术:采用后插拨双连接器的技术,强弱电彻底分离的原则,提高了装置硬件电磁兼容能力。
感谢您使用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为了安全、正确、高效地使用本装置,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本说明书仅适用于WDH-825A系列微机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测试和操作。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紧带电插拔装置各插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器件。
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要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我公司保留对本说明书进行修改的权利;产品与说明书不符时,以实际产品为准,恕不另行通知。
2007.XX第X版印刷目录1技术指标 (1)1.1额定数据 (1)1.2装置功耗 (1)1.3环境条件 (1)1.4抗干扰性能 (1)1.5绝缘性能 (2)1.6机械性能 (2)1.7保护定值整定范围及误差 (2)1.8测量精度 (3)1.9触点容量 (3)2装置硬件 (3)2.1机箱结构 (3)2.2硬件平台说明 (4)2.3软件平台说明 (4)2.4主要插件 (4)2.4.1电源插件 (5)2.4.2交流插件 (5)2.4.3CPU插件 (5)2.4.4信号插件 (5)2.4.5通信插件 (6)2.4.6人机对话插件 (6)2.5装置背面端子图 (6)2.6装置辅助电源 (8)2.7交流电流输入 (8)2.8交流电压输入 (8)2.9开入及开入电源 (8)2.10中央信号输出 (8)2.11位置触点 (9)2.12跳合闸回路 (9)2.13通信端子 (9)2.13.1CPU插件 (9)2.13.2通信插件 (9)3装置功能 (9)3.1装置功能实现方式 (9)3.2典型功能配置 (10)3.3保护功能 (11)3.3.1电动机起动超时保护 (11)3.3.2过流保护 (11)3.3.3反时限过流保护 (12)3.3.5零序过流保护 (13)3.3.6过负荷保护 (13)3.3.7低电压保护 (14)3.3.8过电压保护 (14)3.3.9过热保护 (14)3.3.10差动速断保护 (15)3.3.11比率差动保护 (15)3.3.12差流越限告警 (16)3.3.13TA异常检测 (16)3.3.14断电保护 (16)3.3.15失磁保护 (17)3.3.16失步保护 (18)3.3.17非电量保护 (19)3.3.18TV异常检测 (20)3.4控制回路异常告警 (20)3.5弹簧未储能告警 (20)3.6装置故障告警 (20)3.7测控功能 (20)3.8辅助功能 (20)3.8.1录波 (20)3.8.2GPS对时 (21)3.8.3打印功能 (22)3.8.4网络通信 (22)4装置使用说明 (22)4.1定值整定 (22)4.1.1定值清单 (22)4.2动作信息及说明 (26)4.3人机界面说明 (26)4.3.1面板说明 (26)4.3.2按键与显示屏 (26)4.3.3指示灯 (27)4.3.4显示说明 (27)4.3.5菜单结构 (28)4.3.6浏览菜单 (28)4.3.7整定菜单 (30)4.3.8打印菜单 (34)4.3.9调试菜单 (34)4.3.10版本 (36)4.3.11自动信息显示 (36)5调试及异常处理 (36)5.1调试说明 (36)5.2程序检查 (36)5.4继电器开出回路检查 (36)5.5模拟量输入检查 (37)5.6整组试验 (37)5.7异常处理 (37)6投运说明及注意事项 (37)7定值整定说明 (38)7.1电动机起动 (38)7.2负序Ⅰ段 (38)7.3负序反时限 (38)7.4过热保护 (38)7.5反时限过流保护 (39)7.6差动速断保护 (39)7.7比率差动保护 (39)7.8断电保护 (39)7.9低励失磁保护 (39)7.10失步保护 (39)8通信说明 (40)8.1保护动作信号 (40)8.2告警信号 (41)8.3状态信号 (41)8.4控制 (42)8.5遥测 (42)8.6电度 (42)8.7总召唤信息 (42)9贮存及保修 (43)9.1贮存条件 (43)9.2保修时间 (43)10供应成套性 (43)10.1随同产品一起供应的文件 (43)10.2随同产品一起供应的附件 (43)11订货须知 (43)12附录 (44)12.1装置接线示例图 (44)12.1.1型机箱通信接线说明 (44)12.1.2装置接线示例图 (45)12.2装置操作回路原理图 (46)1 技术指标1.1 额定数据a. 额定电源电压: DC220V或DC110V(订货注明)b. 额定交流数据:交流电压:100/3V ,100V零序电压:100V交流电流:5A或1A(订货注明)零序电流:1A额定频率:50Hzc. 热稳定性:交流电压回路:长期运行 1.2Un交流电流回路:长期运行2In1s 40In零序电流回路:长期运行1A1s 40Ad. 动稳定性:半周波:100In1.2 装置功耗a. 交流电压回路:每相不大于1V A;b. 交流电流回路:In=5A时每相不大于1V A;In=1A时每相不大于0.5V A;c. 零序电流回路: 不大于0.5V A;e. 保护电源回路:正常工作时,不大于12W;保护动作时,不大于15W。
1.3 环境条件a. 环境温度:工作:-25℃~+55℃。
储存:-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酸性、碱性或其它腐蚀性及爆炸性气体的防雨、防雪的室内;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b. 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不凝露。
最高温度为+40℃时,平均最大湿度不超过50%。
c. 大气压力:80kPa~110kPa(相对海拔高度2km以下)。
1.4 抗干扰性能a. 脉冲群干扰试验:能承受GB/T14598.13-1998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kHz衰减振荡波(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脉冲群干扰试验。
b.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能承受GB/T14598.10-1997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c.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能承受GB/T14598.9-2002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d. 静电放电试验:能承受GB/T14598.14-1998中4.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静电放电试验。
e. 电磁发射试验:能承受GB/T14598.16-2002中4.1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及4.2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的电磁发射试验。
f.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能承受GB/T17626.8-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能承受GB/T17626.9-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h.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能承受GB/T17626.10-1998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i. 浪涌抗扰度试验:能承受IEC 60255-22-5:2002第4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浪涌抗扰度试验。
j. 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能承受IEC 60255-22-6:2001第4章规定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
k. 工频抗扰度试验:能承受IEC 60255-22-7:2003第4章规定的工频抗扰度试验。
1.5 绝缘性能a. 绝缘电阻: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Ω。
b. 介质强度: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50Hz、500V(有效值)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其余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0Hz、2kV(有效值)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c. 冲击电压:装置通信回路和24V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1kV(峰值)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其各带电的导电端子分别对地,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kV(峰值)的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