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296-01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具体的讲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文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主要从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时又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依据中国革命的新形势和新经验,相继发表了一些著作,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完整概括:“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具体的讲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而又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理解这个概念的关键。
第一,一场革命的性质都是由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主要支持者。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但由于各个时期革命形势和主要斗争对象的不同,决定反对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是不同的。
封建地主阶级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阻碍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因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功用》[摘要]本文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传入中国时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差距以及俄国经验和中国实际的差距,阐释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发生的深层原因,最终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弥合马克思主义以及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差距方面的理论功用。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经验;中国实际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
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进行了各自的探索。
然而,这些探索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1〕由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有能够寻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所以,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在新的指导思想下探寻出一条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这个时候,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中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引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则是指导这场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民族的革命,其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各革命阶级、阶层及人民的大团结,实现统一战线下的革命胜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又有区别,不可混淆。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方向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革命才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 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实践探索,为中国解决社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2. 提供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理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姓名:学号:班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国情新民主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
等。
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
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
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的革命对象。
官僚资本指四大家族及军阀控制的资本。
失败的教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但是,在中国,农民阶级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所以,虽然农民阶级不能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却必然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革命,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发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验证。
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决定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又有软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这些局限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它所领导的一系列运动都失败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胜利法宝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历史意义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国际影响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新民主主义的毛概论文参考篇一《浅谈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摘要: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探寻是从建党前后开始的,在总结长期探索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38年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这一命题以其无可辩驳的真理性成为全党的共识,以后又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新道路、形成新理论的旗帜和经验。
本文主要综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要求,更是中国革命所面临的现实需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在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实践品性逐渐实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拨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航向。
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国情和革命特点的把握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殊国情在各个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土地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曲折而艰难,革命进入了低潮,中困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各地工会组织,也都土崩瓦解。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推荐文章毛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参考热度: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毛概论文热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热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例文热度:市农委2017年党员理论学习计划热度: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文篇一《试析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理论》摘要:毛泽东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组成部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围绕着一个总题目,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和如何“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特殊国情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明确指出自从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逐渐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
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具有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社会、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特点,这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二)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近代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加上买办资产阶级的依附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失去了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和国内条件。
二、关于中国革命的若干问题分析(一)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特殊的社会状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理想(社会主义)。
1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帝国主义会帮助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
(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论据说明)得出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
2 必然条件(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2)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摘要: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及以后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了的政治力量并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革命领导阶级的作用,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本论文通过三方面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权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况;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原因;三、无产阶级如何保持在民主革命中得领导权。
对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中国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而言的,其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高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中国革命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移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含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由历史的必然选择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资产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软弱性,造就了其政治上的妥协性;有产者的地位造就了其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同时,资产阶级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革命纲领和知道思想,更没有想到要发动工农。
这就注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其他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中国共产党论文新民主主义论文[摘要]1949—1956年刚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极度衰败、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从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建设开始,明确前进的方向,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牢牢把握中心任务,并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中国在短短的7年中,不仅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而且也使这7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经验,对于今天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执政经验“我第一次去中国是1957年,我想我会看到一个极为贫困、极为肮脏和疾病丛生的国家,我的想象和我的所见所闻是这样的不同。
只要在中国呆几个小时,谁都会感到这里有一种简直可以摸得到的勃勃生机和强烈的乐观情绪。
我在中国人民的身上看到欢乐和信心,这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
”“不管我们的看法如何,我离开中国时得到的印象是,正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1](p1-2)这段话,来自于英国著名记者费里克斯格林50多年前的访华感想。
的确,在1949—1956年短短的7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一个极度衰败、百业萧条、缺少工业的中国变为一个充满生机、百业俱兴,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中国。
中国社会发生的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和执政能力的坚强。
其执政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注重学习与实践,提高执政本领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了全国范围的执政党。
由于新政权所面临的来自内外的困难,由于党的地位、任务、环境的变化,这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能否执好政和如何执好政的考验。
为此,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注重和强调学习与实践,以此来有效地提高自己执政的本领。
主要学习:1.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个政党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个政党处理问题的指导思想、方法、视角等。
因此毛泽东早在1948年“九月会议”时就明确指出:“我党的理论水平,必须承认还是低的,必须提高一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范文精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我国近代史的一大重要转折点。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篇1:《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道路的路径抉择》[摘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道路进行了理论探索和丰富实践,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作出了路径抉择,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道路;路径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将中国引向胜利之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之后,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数志士仁人高举爱国图强的旗帜,奋起抗争,踏上救亡图存、改变国家命运的奋斗之路。
但是,无论是爱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抗击列强侵略的顽强斗争,还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无论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发动的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动摇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但是,在帝国主义列强高高举起的利刃屠刀之下,在封建顽固势力对革命人民进行疯狂反扑、残酷镇压之下,他们都未能彻底扭转乾坤,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华民族仍然处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仍然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禁锢和束缚。
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软弱妥协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其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将中国引向胜利的坦途。
二、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与路径抉择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中国的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站到了领导中国革命的前列,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标志,中国无产阶级从此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
浅谈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摘要:1927年国内大革命宣告失败,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得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的论断,二七年八月一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率领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九月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计划受挫之后,转向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而正是这一道路正确的领导了中共未来十年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实践证明,这一道路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正确的道路,是领导革命胜利的关键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依据,意义自1840年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以后,中国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帝国主义力量的介入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并未将中国带入和平安定的年代,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列主义,中国先进人士,马上吸收并加以运用,反抗国内的白色统治。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面临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到底以何种形式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作斗争,到底怎样斗争并没有解决。
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种道路的确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当时党内盛行一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这是一种没有认清中国国情的错误的理论。
“你的这种理论的来源,据我的观察,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最后阶段中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一件事认清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源:百度文库这里你指的是林彪网址:/view/570e0723192e45361066f52f.html)。
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而在这割据的背后正是帝国主义在争夺在华利益的表现,但是这也给中共革命斗争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农民利益的维护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正确认识到了农民于民主革命之重要性,把切实解决好、维护好农民利益作为赢得民主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
在革命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实际的具体情况出发,正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利益的方针、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最终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农民利益在我国,农桑自古以来就是国之大事,与国运的兴衰休戚相关。
随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民主革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当时最为迫切的时代任务。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断的艰辛探索,在总结革命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谁解决了农民利益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的支持,从而赢得革命的胜利。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还没有哪个阶级和政党能够正确认识农民阶级,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疾苦予以真正有效的关注,更遑论为其利益服务。
实际上,旧中国的农民问题,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引起了因俄国十月革命而受到马列主义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视。
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李大钊同志早在1919年2月就曾愤慨地写道:“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
”[1]648-649表达了将解放农民与解放全国相结合的强烈愿望:“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
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弊,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弊。
”[1]649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先知先觉,在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要没收土地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第二年发表的《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则进一步提出了“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2]45的主张。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党史人物群体论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党史人物群体论文预读: 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与各地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带领本地区人民的浴血奋战分不开,其中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尤为突出.而学术界对陕籍党史人物的研究仅限于个体的研究,缺乏对陕籍党史人物群体的研究.因此,探讨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作用,能够深化中共党史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中国革命胜利的规律,对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陕籍党史人物群体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创立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点燃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的燎原之火五四运动后,陕西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读书的知识分子如魏野畴、李子洲、刘天章、王尚德等人,在大学毕业后,纷纷回到陕西,建立革命组织,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为陕西和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党组织,陕西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在陕西建立党团组织.1922年8月,渭南人王尚德在武汉中华大学毕业后,接受董必武、陈潭秋的指示,回到家乡发展党团组织,并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小组,发展张宗逊、程养谦、武维化、何思杰、姚俊明、郭士斌、薛应麟、姚明学、姚志哲等为团员.1924年5月30日,团中央派武止戈到赤水视察工作,在赤水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干事会,它是陕西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团支部,王尚德任书记,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赤水特别支部,直属团中央领导.1924年6月,武止戈来到西安,同魏野畴等陕西进步知识分子一起建立了青年团西安支部.此后,关中、陕南、陕北地区都建立了团支部,为陕西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25年,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北方地区革命斗争和党组织的领导,在北京成立了由李大钊任书记的中共北方区委,陕北地区党组织划归北方区委管辖.同时,在河南组建了中共豫陕区委,领导河南、陕西地区党的工作.1925年9、10月间,中共北方区委派安存真,中共豫陕区委委托共青团中央派往陕西开展工作的吴化之到西安建立党组织,并在10月成立了中共西安特别支部.1925年11月,中共豫陕区委又派黄平万到西安,并在1926年初建立了中共西安地方执委会,黄平万为书记,魏野畴、吴化之、雷晋笙等为委员,领导西安、渭北和陕东等地党的工作.此后,关中、陕南、陕北地区的党组织普遍建立,有力地推动了陕西及西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区委.1927年3月14日至17日,中共陕甘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中山学院(今西安高中附近)正式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耿炳光、魏野畴、李子洲、曹趾仁、田伯英、易厚庵、闫揆要、何挺杰、张性初、贾怀庚、刘炎、黄平万、吴化之、梁益堂等15人.会议传达了中央对陕西和西北地区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区委“目前工作计划”,提出了“工作集中,人才集中”的原则,即将党的工作和党员的力量,“先集中在陕西,渐及甘肃;在陕西先集中于关中,渐及陕北、陕南,在陕北先集中绥德,渐及榆林、延安.”[2]会议选举了中共陕甘区委的领导机构:耿炳光任中共陕甘区委书记,组织工作由李子洲负责,宣传工作由魏野畴负责.中共陕甘区委的成立,把陕甘地区的革命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927年7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成立,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活动范围包括陕西全省和宁夏银川以南、甘肃兰州以东的地区.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中共陕西省委在1931年到1933年间,在陕甘地区发动和领导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武装起义和革命兵变,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杜鸿范、张东胶、杜润芝等领导的1932年甘肃靖远兵变;高鹏飞、苏杰儒、高胜勇等领导的1932年西华池兵变;习仲勋领导的1932年甘肃两当兵变;李华峰、周凯、周志学等领导的1932年平凉蒿店兵变.”[3]这些起义和兵变打击了陕甘地区的反动统治,促使了陕甘地区人民的觉醒,有力地推动了陕甘地区乃至西北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二、创建了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提供了落脚点和出发点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陕甘边和陕北领导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和革命兵变,均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起义部队没有建立根据地,没有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力量薄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逐步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同陕西和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经过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创建了渭北革命根据地、陕南游击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以及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展而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等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渭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创建的以三原县心字区、武字区为中心的西北地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1931年5月开始,黄子文、黄子祥、习仲勋等在以三原心字区、武字区为中心的渭北地区,建立党组织和武装力量,开展革命斗争,建立根据地.1933年8月根据地失守,红四团撤离三原心字区、武字区,北上转移至照金.陕南游击根据地是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1932年4月开始,由中共陕南特委和红二十九军创建的以西乡县马儿岩为中心的40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区,1933年4月“马儿岩”事变发生,根据地丧失,但红二十九军余部仍在当地坚持斗争.[4]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由陕甘边特委和红二十六军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时间从1930年夏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陕甘边界开展兵运工作,发动游击战争起,经历了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两个发展时期.陕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共陕北特委先后在中共陕西省委、中共河北省委、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领导下,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贺晋年等带领红二十七军创建的根据地,时间从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成立起,历时8年多.西北革命根据地是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随着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亟需对陕甘边和陕北的革命斗争进行统一领导指挥.“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县(今子长县)的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建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群工作.”[3]西北军委主席刘志丹,副主席高岗.党中央长征到陕北后,西北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37年2月,西北根据地改制为陕甘宁特区、陕甘宁边区.除了上述陕西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创建了以陕北为中心的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中原局书记兼军区政委郑位三率北路突围部队同陕南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一起创建了豫鄂陕革命根据地;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在鄂北、陕南、豫西地区创建了豫陕鄂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多,当居全国首位;每一块革命根据地,都浸染着陕西共产党人和陕西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而奋斗的鲜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领导创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10多块根据地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西北根据地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有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立和发展,“打开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好局面,动摇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反动统治.配合和支援了各路红军的战略转移,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大西北作了必要的准备”,[5]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谈到西北根据地时,毛泽东指出:“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6]中国革命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从西北革命根据地出发,14年后取得了全国胜利.再者,陕西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创建了多支武装力量,指挥多个中国革命重大战役取得胜利陕西党史人物群体中,有廖乾五、何挺颖、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军事家,有李达、张宗逊、阎红彦等63位战绩显赫的开国将军.他们先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等正规红军和为数众多的游击队等地方武装,是中国革命重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和参加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红二十六军是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创建的革命武装.红二十六军的前身为陕甘游击队,我党在陕甘地区领导建立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是1931年9月刘志丹在南梁建立的陕甘边境游击队,后同阎红彦率领的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刘志丹.1932年2月,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县三嘉塬锦章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4月,习仲勋、刘林圃领导了两当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习仲勋任政委;5月,谢子长、焦维炽等领导的甘肃靖远起义中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总指挥谢子长,靖远起义失败后,谢子长等在靖远水泉堡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10月下旬,隶属陕西省委领导的中共陇东军特委举行的甘肃蒿店兵变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队长李华锋,政委李艮.1932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向中共中央汇报陕甘游击队的情况,申请在陕西组建正式红军,并得到中央批准;同年12月,在宜君县转角镇(今属旬邑县),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不设军部,只成立红二团.军政治委员杜衡兼团政治委员,王世泰任团长,郑毅为参谋处长,刘志丹任政治处处长,杨重远任团参谋处长,刘约三为经理处长,杨琪任团管理处长.在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别委员会成立后,着手在陕北地区建立革命武装.1932年3月,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领导的第一支游击武装———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4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10月,西北先锋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支队长高朗亭;1933年5月,九支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在第一支队建立后,又建立了第二到第十五共14个陕北游击支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各游击队和各个地区游击战争的统一领导,1934年7月,中共陕北特委在15支陕北游击支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由谢子长任总指挥的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同年9月,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撤销,建立陕北红军第一、二、三团.1935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的指示,陕北特委将红军第一、二、三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为政委,朱子休任参谋长.在陕南游击根据地创建了红二十九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南特委在陕南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精神,中共陕南特委从1932年春即开始红军游击队的组建工作.红四方面军进入陕南后,帮助陕南特委组建了1000多人的川陕边区游击队.1933年1月6日,中共陕南特委作出关于《扩大西乡城固边新苏区,创造红二十九军的决议》,并将川陕边区游击队更名为红二十九军游击支队;2月13日,红二十九军正式成立,红四方面军任命陈浅伦为军长,中共陕西省委任命李艮为政委,共2000余人.1935年9月16日,程子华、徐海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同陕甘、陕北红军胜利会师.9月18日,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同红二十五军在延川永坪镇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军团长由徐海东担任,政委由程子华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由刘志丹担任,高岗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除创建正规红军外,陕西共产党人还创建了多支地方武装力量.在1928年渭华起义中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在创建渭北根据地的斗争中,成立了渭北游击队,习仲勋曾任第二游击队政委.1933年3月,中共陕甘边特委以照金游击队和旬邑游击队为基础,在照金组建了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习仲勋、张秀山先后任政委.红二十五军在商洛、安康组织农民武装建立了鄂陕第三路、第四路、第五路、第六路、第七路、第九路等六个游击师和蔡玉窑游击队、茅坪游击队,后合并组成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西共产党人在各地都建立了众多的地方武装力量,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陕西共产党人不仅创建了正规红军和地方武装等多支武装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中国革命重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和参加者.北伐期间,廖乾五先后参与指挥平江、汀泗桥、贺胜桥及收复武汉等战斗.何挺颖在1927年9月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三营党代表,参与指挥了黄洋界保卫战、龙源口战役等保卫•8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刘志丹在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时,参与指挥了劳山战役;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刘志丹曾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2月,率红二十八军参加东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同司令员彭德怀一起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了保卫陕北解放区的胜利.开国上将李达参加了长征,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中,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后兼太行军区司令员,参与创建晋冀豫、冀南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抗战胜利后,任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进军大别山,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开国上将阎红彦在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邯郸、陇海路、定陶、鲁西南等战役,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年参加郑州战役、淮海战役等战斗,全歼国民党黄维兵团;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开国上将张宗逊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军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吕梁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扶眉、兰州等战役.张达志、孔从洲、赵启民、崔田民、闫揆要、王世泰、王兆相、沈启贤、贺晋年、范明、李赤然、何振亚、郭炳坤、高朗亭、高维嵩、慕生忠、牛化东等开国将军也都率军驰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前线,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四、创建了农村根据地的革命政权,积累了局部执政的经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建立巩固的政权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始终把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从1932年4月至1934年11月,陕甘边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先后成立过4次,第一次是1932年4月上旬,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原新庄子山神庙场畔召开千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寺村原72个村革命委员会;第二次是1933年4月5日,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照金召开,选举产生了由贫苦农民代表周冬至为主席、习仲勋为副主席的边区新的革命委员会;第三次是照金根据地失守转战南梁后,1934年2月25日,由中共红四十二师党委主持在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再次选举成立了新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习仲勋任主席;第四次是1934年11月4日至6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边区革委会根据特委7月决议精神,在南梁荔园堡主持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主席.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建立的同时,陕北根据地也建立了十几个县的革命政权,1935年1月25日,陕北苏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赤源县白庙岔召开,正式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马明方任主席,霍维德、崔田民任副主席.陕西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在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建设、正确处理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围绕工农当家做主,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府一般由主席及若干委员组成,并设有军事指挥、财政、经济、交通、土地、粮食、内务、劳工、文化教育等部、委、局;政府工作人员由工农兵代表大会从贫苦农民中选举产生,妇女也参加了政权,使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当地群众高兴地唱着:“从前妇女锅台转,只有男州没女县;自从建立苏维埃,天下事情管一半”.政府还十分重视廉政建设.习仲勋在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时,边区政府法令规定,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10元以上者一律执行死刑.正确处理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开展土地革命,努力发展生产,使经济建设成为军事斗争的有力保障.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领导成为根据地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培养了如习仲勋、高岗、马文瑞、阎红彦、杨森、杨琪、张秀山、张达志、王世泰、崔田民、贺晋年、张策、郭洪涛、张邦英、龚逢春、刘景范、蔡子伟、高朗亭、李赤然、王兆相等一大批领导干部,成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的中坚骨干.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实践的重要时期,陕籍共产党人积极参加陕甘宁边区各级苏维埃政权建设.1937年9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9人主席团中,有陕西共产党人郭洪涛、马明方、高岗3人.在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民主选举产生的边区政府委员会15位委员中,陕西有9人,他们是王世泰、曹力如、刘景范、阎红彦、霍维德、马锡五、王兆相、贺晋年、乔钟灵;高岗、张邦英被选为参议会正副议长.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组成人员,高岗当选为边区参议会议长,谢觉哉和开明绅士安文钦为副议长;林伯渠任边区政府主席,开明绅士李鼎铭任副主席.李鼎铭提出了精兵简政的议案.陕西共产党人在担任陕甘宁边区陕北地区的县级政权领导人时,为陕甘宁边区地方政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毛泽东曾为中共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中共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积极兴办供销合作事业,在1943年1月召开的西北高干会上被表彰为模范县委书记,毛泽东亲自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陕西共产党人以其“追求理想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爱国为民的忠诚精神,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7]勤政、为民、廉政、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局部执政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
级),理想(社会主义)。
1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
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帝国主义会帮助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
(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论据说明)
得出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
2 必然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2)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3)社会阶级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这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4)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3无产阶级及领导中国革命
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为现实。
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在政治上,要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在经济上,要使一切“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 ;在文化上,要挣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奴役,实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这些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这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5 个人感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