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9材料科学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272.80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809 考试科目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A一、简答题 (共50分,每小题10分)1、什么是空间点阵?它和晶体点阵有什么关系?答:将晶体结构中某一类等同点挑选出来,它们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即称为空间点阵。
空间点阵+结构单元构成晶体结构。
2、什么是层错,层错是哪种类型的缺陷?层错能的高低对螺型位错的运动有何影响?答:当一全位错分解成两个不全位错时,这两个不全位错之间的区域即为层错。
层错是面缺陷。
层错能越高时,扩展位错的宽度越小,越有利于扩展位错的束集;反之位错束集越困难。
因此易于束集的扩展位错,对于螺位错的交滑移运动,以及与其它位错的交割运动都很有利。
3、简述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能量及结构条件。
答:热力学条件:∆G<0;由单位体积自由能的变化可知,只有∆T>0,才有∆G<0。
即只有过冷,才能使∆G<0。
动力学条件:为液—固界面前沿液体的温度T<Tm(熔点),即存在动态过冷。
能量条件:能量起伏。
结构条件:液体中存在的结构起伏。
4、公式D = α2·P ·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比较间隙扩散和置换扩散两者中D 表达式的区别。
答:公式表明扩散系数D 与两个晶面之间的距离α、溶质原子从一个晶面跳向另一个晶面的概率P 以及原子的跳动频率Г成正比。
间隙扩散中的扩散激活能为原子跳动激活能,而置换扩散中的扩散激活能包括原子跳动激活能和空位形成能。
5、简述低碳钢(退火态)应力-应变曲线中锯齿状平台的产生原因。
答:低碳钢出现的锯齿形平台是由于低碳钢中的碳与铁素体中的位错交互作用形成柯氏气团,该气团对位错有钉扎作用;在一般应力作用下位错不能脱钉,需在更大的应力作用下才能产生新的位错或使位错脱离气团的钉扎而运动,而形成上屈服点;而位错一旦脱离,位错运动所需的应力会降低,而出现下屈服点和水平台阶。
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809 考试科目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一、必做题(共105分)(P44晶面间距计算)1. 已知室温下α-Fe 的晶格常数为2.866×10-8 cm ,原子量为55.847 g/mol ,阿佛加德罗常数为236.02310⨯原子。
(1) 画出其晶胞质点模型,计算出其晶胞中的原子数、原子半径、致密度和α-Fe 的理论密度。
(2) 分别求出(100)、(110)和(111)的晶面间距;(3) 说明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什么是滑移面。
(25分) 答:(1)α-Fe 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质点模型 (2分) 在体心立方(BCC )晶胞中,结点在立方的角上和立方的中心18128+结点=(个角)()(个中心)=晶胞 (3分)r a 43=。
(其中a 为晶胞边长,r为原子半径)4r ∴==1.241×10-8 cm(2分)333344/()2(π)3368%(4r r a π⨯==(2原子晶胞)致密度== (k=nv/V) 其中n 为晶胞中原子个数,v 为每个原子的体积,V 为晶胞的体积。
(3分)理论密度0ρ,()()()()33823255.8477.88142.866106.02310g mol g cm cm mol ρ-==⨯⨯原子晶胞原子 (6分)(2)晶面间距hkld=()881002.866101.4331022ad cm--⨯===⨯()881102.02710d cm--===⨯()81110.82710d cm-===⨯(6分)(当h+k+l=偶数时,前边没有1/2)(3)(110)晶面间距最大,它是体心立方的最密排面。
其晶面之间原子结合力最弱,所以是滑移面。
(3分)2.镁具有密排六方结构,0.3223nma=,0.5123nmc=,熔点659mT C=,锆也具有密排六方结构,0.32022nma=,0.51991nmc=1855mT C=。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计48分)1.直线权力2.管理的有效性3.目标管理4.期望理论5.有限理性6.反馈控制7.科学管理原理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70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80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90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是:住房、轿车和手机。
这说明:()。
A、人们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需求层次并没有变化,只是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C、生理需求仍然是排在首位的需求;D、B+C2.管理者的角色不包括()。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C、决策活动方面的角色D、监督方面的角色3.组织成员满足度最高的沟通方式是()。
A、链式沟通B、全通道式沟通C、轮式沟通D、环式沟通4.某企业的总经理推崇以严治军,注重强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反映该总经理的做法过于生硬,但几年下来该企业发展还是很快。
根据管理方格论,该总经理的领导方式接近于()。
A、1.9型B、1.1型C、9.1型D、9.9型《管理学原理》试卷第1页共6页5.在会议进行中,管理者不希望下属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干扰会议进程,当有人举手发言时也无视他们的举动,继续将会议进行下去。
根据强化理论,这种影响下属的行为属于()。
A、自然消退B、正强化C、负强化D、惩罚6.下列关于扁平式组织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培养下属的独立工作能力B、有利于对下属进行严密监督和控制C、分工明确细致,管理监督严密D、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7.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是违反公司原则的,予以取缔;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逐一谈话,要求其解散小团体;C、不闻不问,听之任之;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积极引导。
8.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曾指出,战争的成败取决于“五事”,即“道、天、地、将、法”。
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09 科目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一. 简答题: (50分,每题10分)1. 什么是全位错与不全位错;面心立方晶体中的肖克莱不全位错和弗兰克不全位错,在位错的运动方式上有何差异,为什么?答:柏氏矢量为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是全位错(2分);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2分)。
面心立方中的肖克莱不全位错可以滑移,也可以攀移,因为其滑动面是面心立方的滑移面(3分);而弗兰克不全位错只可以攀移,不能滑移,因其滑动面不是面心立方的密排面(3分)。
2. 什么是成分过冷,成分过冷的大小对液固界面的形貌有何影响?答:成分过冷是指固溶体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液固界面前沿合金成分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所决定的特殊的过冷现象(4分)。
随着成分过冷的增大,液固界面的形貌将由平直状向胞状和树枝状转变(6分)。
3. 固态金属扩散的本质驱动力是什么;扩散机制主要有哪两种,其在扩散激活能上有何差别;并分析上坡扩散和下坡扩散的区别?答:固态金属扩散的本质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2分);其扩散机制主要有间隙扩散和空位扩散,其扩散激活能的差别是空位扩散多了一项空位形成能(4分);上坡扩散是指溶质原子由浓度低处向浓度高处的扩散现象,而下坡扩散则是指溶质原子自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的扩散现象(4分)。
4. 三元系中的四相平衡转变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并写出各四相平衡转变的反应式。
答:三元系中的四相平衡转变主要有共晶型、包共晶型和包晶型三种类型(3分)。
共晶型:γβα++−→←TL (2分)包共晶型:γβα+−→←+T L (3分)包晶型:γβα−→←++T L (2分)5. 解释金属冷变形后,所产生的形变织构的具体含义;并简述冷变形金属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答:形变织构是指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由于各晶粒的滑移方向向主形变方向转动,而形成的原来位向不同的晶粒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的组织状态(5分)。
2015年学术型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名称081400土木工程(2选1): 841 土力学、918 结构力学081803☆地质工程(2选1):834工程力学、844 工程地质学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843 安全系统工程与人机工程2015年学术型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专业课科目名称081400土木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工程地质学二选一081803☆地质工程:土力学、钻探工艺学、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三选一083700☆安全技术及工程:现代安全管理2015年学术型硕士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2门科目名称081400土木工程(3选2):岩土工程勘察、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学. 081803☆地质工程(4选2):1.岩土钻掘工程学;2.岩体力学;3.基础工程学;4.凿岩爆破工程.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1.电气安全;2.起重与机械安全.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名称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2选1):960土力学基础、961结构力学基础. 085217 地质工程(2选1):905工程力学基础、906工程地质学基础.085224 安全工程:825安全系统工程基础.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专业课科目名称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2选1):1.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2. 工程地质学085217 地质工程:土力学085224 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125600工程管理(2选1):1.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2. 工程地质学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2门科目名称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3选2):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2.基础工程学;3.岩体力学.085217 地质工程(4选2):1.岩土钻掘工程学;2.岩体力学;3.基础工程学;4.凿岩爆破工程.085224 安全工程:1.电气安全;2.起重与机械安全.125600工程管理(2选1):1.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2. 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包括:初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理论力学约50%材料力学约50%(二)题型比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计算题约70%二、其他理论力学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考试内容力、平衡、刚体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约束的概念,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受力分析。
中国计量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代码:传感器技术II考生科目代码:822考生姓名:考生编号:本试卷共9大题,共5页。
一、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x10=30分)1.传递函数2.静态测量不确定度3.光电效应4.感应同步器5.零点残余电压6.逆压电效应7.梯度光纤8.半导瓷9.光电池10.温差电动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0.5x40=20分)1.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 、 和 ,其中 是信息技术的源头。
2.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有 和 ,压电效应是可逆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 。
压电元件的输出信号很弱,需要放大,常用的前置放大器有 和 。
3.热电偶是基于其输出电动势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而工作,它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构成一闭合回路,回路电动势由两种导体的 和单一导体的 所组成。
回路的两个结点,一个称为 ,另一个称为 。
热敏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而工作的传感器,按不同的电阻温度特性可分为 、 和 的热敏电阻。
4.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感器,光纤按其传输模式可分为 和 两类。
衡量光纤耦合效率的参数称为 。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一般通过调制光的 、《传感器技术2》试卷第1 页共5页或 来实现其他物理量的传感测量。
5.谐振式传感器按谐振原理可分为 、 和 三类。
谐振式传感器需要激振环节,按信号产生方式有开环激振和闭环激振,闭环激振也称连续激振,其按激振环节不同可分为 、 和三种。
6.霍尔式传感器为了获得较高的霍尔电势,霍尔元件通常做成 片状,材料多用 半导体。
霍尔元件有 引线,其中一对为 、另一对为 ,引线与霍尔元件的焊接要求 。
7.光电器件是光电式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热探测型和光子探测型两类。
热探测型对光的 没有选择,而光子探测型则有一定的 。
真空光电管是利用 制成的光电器件,光敏电阻是利用 制成的光电器件。
2015年浙江省中国计量大学质量管理学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5分)1、系统总结出质量管理工作程序PDCA循环的是()。
A、朱兰B、休哈特C、克劳斯比D、戴明2、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是质量管理原则()。
A、管理的系统方法B、过程方法C、全员参与D、内部审核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认为质量就是()。
A、适用性B、符合性C、实用性D、耐用性4、下面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用来归类整理数据的是()。
A、分层法B、控制图C、排列图D、直方图5、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素数为3,每个因素都取3个水平,应该选择()。
A、L4(44)B、L6(34)C、L9(34)D、L16(45)6、下列四种检验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最弱的检验水平是()。
A、ⅢB、S-1C、ⅡD、S-47、GB/T2828.1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国家标准规定了()检验水平。
A、4种B、5种C、6种D、7种8、下面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用来查看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是()。
A、直方图B、控制图C、排列图D、散布图9、下列可以作为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标准是()。
A、ISO9000B、ISO19011C、ISO9004D、ISO900110、在质量管理中,计点值数据一般服从()。
A、正态分析B、二项分布C、泊松分布D、F分布11、要求术语中不包括()。
A、明示的B、隐含的C、顾客要求D、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12、推动PDCA循环,关键在于()。
A、计划B、执行C、检查D、总结13、()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活动。
A、质量策划B、质量控制C、质量保证D、质量改进14、正交表Ln(tq)代号中,Q表示正交表的()。
A、列B、因素数C、水平数D、行或列15、OC曲线,当Ac变大时,其他参数不变,OC曲线会()。
A、变陡B、变平缓C、变化不大D、都不对16、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当接收数为0或1,如果该批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加()分。
中国计量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材料科学基础
考生科目代码:809
考生姓名:
考生编号:
本试卷共9大题,共3页。
1、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成分过冷;
(2)平衡分配系数;
(3)非均匀形核;
(4)柏氏矢量;
(5)形变织构。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HF中存在的氢键主要是指H+离子与F-离子之间的结合键。
(2)由于体心立方晶体的间隙比面心立方晶体的间隙数量多,所以尺寸较小的原子在体心立方晶体结构中的固溶极限相对要大。
(3)位错密越高,相应的柏氏矢量也越大。
(4)物质的扩散总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5)固态相变时,母相中的晶体缺陷会阻碍新相的形成。
3、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要形成三维网状的高分子,其单体至少需要几个官能度,为什么?
(2)影响间隙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
(3)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之间有什么异同?
(4)在正的温度梯度下,为什么纯金属以平面状方式生长,而固溶体合金却通常以树枝晶方式长大?
(5)何为加工硬化?其本质是什么?如何解决加工硬化给后继加工带来的困难?(6)结晶、重结晶和再结晶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4、画出下列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共10分)
(1)在立方晶系的某个晶胞中同时绘出晶向指数:[120]、]123[、]212[;
2(。
(2)在立方晶系的某个晶胞中同时绘出晶面指数:(122)、)32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第1页共3页
5、简要回答问题并根据要求绘图:(共14分)
(1)画出体心立方晶胞中(111)与(110)晶面上的原子排布示意图。
(6分)
(2)请说明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基本条件;如A和B组元可以形成无限固溶体或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其相图有何不同,画出示意图。
(8分)
6、计算:(每小题6分,共18分)
(1)Cr的一个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其晶格常数a=0.2884,密度为7.19g/cm3,试确定此时Cr的晶体结构是体心、面心还是简单立方。
(Cr的原子量52,N A=6.023×1023)。
(2)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出A-B二元包晶相图上的包晶点成分:W B=20%的合金在1000℃结晶完毕时,由三分之二的初生相α和三分之一的包晶相β组成;W B=50%的合金在1000℃即将开始发生包晶转变时,其相组成由20%的初生相α与80%的液相构成;当W B=50%的合金在1000℃包晶转变完成后,其相组成由50%的包晶相β与50%的液相构成。
(3)欲将一批齿轮渗碳,每炉装件800件;在900℃渗碳10小时可以达到要求。
假设在900℃渗碳时每炉每小时的生产成本为200元,而在1000℃渗碳时每炉每小时的生产成本为300元。
问在上述哪个温度下渗碳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已知Q=32900 cal/mol,R=1.987 cal。
7、下图所示的晶体中,ABCD滑移面上有一个位错环,其柏氏矢量b平行于AC;E 为位错环与AC的交点,F为位错环与BD的交点。
(12分)
(1)指出位错环上E点、F点的位错类型。
(4分)
(2)在图中标出使位错环向外运动所需要施加的切应力方向。
(2分)
(3)该位错环运动时,E点与F点分别朝哪个方向运动?(2分)
(4)该位错环运动出晶体后,绘出晶体发生变形后的简图(4分)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第2页共3页
8、将经过70%拉伸冷变形的长铜棒一端浸入冰水中,另一端加热到850℃的高温并保持1小时,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请画出该铜棒经过上述处理后,在室温下沿着(低温到高温处理后的)长度方向上,其金相组织的连续变化示意图,并解释其形成原因;同时分析其硬度随着长度方向的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9、Pb-Sn二元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根据相图回答下列问题:(室温下,Sn在Pb中的溶解度以2%计算;Pb在Sn中的溶解度以1%计算)(14分)
(1)Sn含量为10%的合金,从高温缓慢冷却至室温,先后发生哪些转变?绘出不同温度区间的组织示意图。
(3分)
(2)Sn含量为49%的合金,从高温缓慢冷却至室温,先后发生哪些转变?绘出不同温度区间的组织示意图。
(3分)
(3)Sn含量为70%的合金,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室温,分别存在哪些相?计算各相所占比例。
(4分)
(4)Sn含量为70%的合金,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室温,分别存在哪些组织?计算各组织所占比例。
(4分)
【完】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