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多位数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认识多位数》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数字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个位数、十位数,到更复杂的多位数,它们都在帮助我们记录、计算和理解各种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认识多位数。
一、什么是多位数多位数指的是由多个数字组成的数,通常是指超过两位数的数。
比如 123、5678 、987654 等等。
多位数的位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等。
二、多位数的读法读多位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30050080 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
这里,“3005”是万级的数,读作“三千零五万”;“0080”是个级的数,读作“零八十”。
再比如,56780000 读作:五千六百七十八万。
因为万级的数后面都是 0,所以不需要读出“万”字后面的 0。
三、多位数的写法写多位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比如,要写出“四百零五万六千七百”这个数。
先写万级上的数,“四百零五万”写作 405,再写个级上的数“六千七百”写作 6700,所以这个数写作 4056700。
四、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如,比较 56789 和 67890 的大小。
首先看位数,56789 是五位数,67890 是五位数,位数相同。
再从高位比起,万位上 5 小于 6,所以 56789 小于 67890 。
五、多位数的改写为了方便读数和写数,有时需要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 0 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
例如,把 567890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是 56789 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1. 多位数的认识和表示:
- 多位数的位、数位和数值的概念。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2.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
- 两位数的加法,包括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情况。
- 两位数的减法,包括没有借位和有借位的情况。
- 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3.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
- 两位数的乘法,包括个位数乘以十位数和十位数乘以十位数的情况。
- 两位数的除法,包括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 乘法和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4. 规律与减法:
- 规律与数字的关系的观察和总结。
- 利用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减法运算。
- 规律与解决问题的应用。
5. 简便计算:
- 利用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如利用零的性质、乘法交换律、进位、借位等。
-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简便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理解,同时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大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位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多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规律。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多位数的认识一、概念1、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2、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读书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亿”字或“万”;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两数的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五、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1、改写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去0加万或亿用=连)a.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0(四个0)加万b.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去0(八个0)加亿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2、省略万或者亿后面的尾数(找、看、去、加≈连)a、用“万”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万位上的数加1;b、用“亿”作单位表示数的规则:先看千万位上的数,千万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就将亿位上的数加1。
注意:在写得数的时候应写“≈”,末尾加上万或者亿字。
数的运算一、多位数的加减法1.口算:先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再计算.2.估算:先把这些数看作最接近的"整万"或“整亿”的数,再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3.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器各个部分的名称以及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4.加咸法的关系:(1):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计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交换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调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a+b=b+a; a+b+c=b+c+a=c+a+b)6.加法结合律:在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任意把其中两个加数先结合起来想加,得数相同.a+b+c=(a+b)+c=a+(b+c) =(a+c)+ b7、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被减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爽爽文库汇编之9总复习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本册教科书中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
通过总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正因为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沟通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四大版块的内容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欠缺的是厘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住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内容,辨析含糊不清的认知,巩固强化薄弱环节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
例如,复习“大数的认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大数的读写法,一方面抓住其重点内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思维障碍点。
2.复习课要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
例如,复习“图形与几何”时,结合本册教科书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3.复习时,既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要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例如,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时,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与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
如学生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学习商不变性质之后,就可以说清其中的道理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知识点1、多位数的认识一、认识整数和自然数1、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3、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自然数就是指大于等于0的整数。
就是0、1、2、3、4、5……。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认识数位顺序1、四位分级法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
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
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
列表如下:2、弄清数位与数级的关系整数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特别要牢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处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大小就不同。
“数级”就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万。
2、多位数的读法一、读数法则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级起,依次读亿级、万级、个级。
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亿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归纳要点1、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三、示例30500644500读作:三百零五亿零六十万四千五百4086000 读作:四百零八万六千5094600 读作:五百零九万四千六百21600900 读作: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119000000 读作:一亿一千九百万675432 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450594001 读作:四亿五千零五十九万四千零一450703 读作:四十五万零七百零三3、多位数的写法一、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认识多位数
“百万”万位、十万位、读数时一定要写汉字,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如32000000读作:三千二百万,而不是3千2百万。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计数单位是指计算物体个数的单位;数位指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要点提示:分级时一定要注意是从右到左四个数位为一级,也就是从低位到高位进行分级。
要点提示:每一级有4个计数单位。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举例:2100170
读作:二百一十万零一百七十
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四、比较数的大小及整万数或整亿数的改写
知识巧记
读准大数并不难,
正确分级是关键。
万级是几读作几,
加个“万”字莫忘记。
每级末尾如有0,
不必读出记心间。
其他数位连续0,
只读一个记仔细。
举例:
100200000000读作:
( )
错解:一千亿零二亿
正解:一千零二亿
举例:4124106000
读作:四十一亿二千四百一十万六千
易错点:误认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相邻”二字。
举例:比较大小。
305400030054000 错解:>
正解:<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要看这两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认识各位数的含义。
2.能够正确读写各位数。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多位数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多位数的概念及各位数的含义。
2.正确读写多位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2.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教学课件、多位数卡片。
3.设备: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讲解多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
2.让学生观察多位数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各位数的含义。
第二步:讲解1.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多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1.给学生发放多位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2.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第四步:巩固1.进行多位数的口算练习,加深学生对多位数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讨多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2.检查学生作业,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多位数的概念和各位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多位数的认识展开教学,通过导入引入概念,讲解和练习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多位数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
3.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多位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 多位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如:从高位到低位读,从高位到低位写,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等。
(2)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如:一个多位数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千、百、十、个的组合。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依此类推。
(4)多位数的加减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1、多位数的认识一、认识整数和自然数1、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3、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自然数就是指大于等于0的整数。
就是0、1、2、3、4、5……。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认识数位顺序1、四位分级法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
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
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
列表如下:2、弄清数位与数级的关系整数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特别要牢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处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大小就不同。
“数级”就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万。
2、多位数的读法一、读数法则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级起,依次读亿级、万级、个级。
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亿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归纳要点1、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见到一个数,第一步先分级)。
数位不等于计数单位。
3.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百十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一百二十亿三千六百万零三百。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来补足。
(先把亿和万圈出来)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或8个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9.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至今还在使用,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五,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一。
计算器是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当今世界最快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是长度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测量土地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3.1.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4.一个指甲盖约等于1平方厘米,一张邮票约等于1平方分米,课室一块地砖约等于1平方米。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习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在小学数学四年级阶段,学生将开始学习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为以后更高级的数学运算奠定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多位数加法与减法运算的内容和方法。
一、多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对于多位数的加法运算,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四年级学生应该从最低位的个位数开始相加。
首先,将个位数按照位置对齐,然后相加并记下个位的结果。
如果相加结果超过10,则记下个位部分,而十位部分需要进位到下一位。
2. 进位到下一位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相加结果大于10时,需要进位到十位数。
进位的方法是将该位上的数向左移一位。
3. 继续相加重复以上步骤,从十位数到百位数,直到所需位数的所有数字相加完毕。
二、多位数的减法运算减法是数学中另一个基本运算,与加法类似,四年级学生也需要学习多位数的减法运算。
以下是减法运算的几个关键步骤。
1. 对齐减数和被减数将减数和被减数按照位置对齐,确保相同位数的数字在一起。
2. 从个位开始相减从最低位的个位数开始相减,并记下差值。
如果减数小于被减数,则需要向上一位借位。
3. 借位当减数小于被减数时,需要向上一位借位。
从被减数的高位开始,找到一个不为0的数字,并将其借位。
4. 继续相减重复以上步骤,从十位数到百位数,直到减法运算完成。
三、练习与巩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提供一些练习题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练习题示例:1. 325 + 178 = ?2. 426 - 198 = ?3. 587 + 329 = ?4. 756 - 278 = ?5. 903 + 241 = ?6. 864 - 365 = ?以上练习题可以通过逐步计算每一位数字的加法或减法,最终得出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纸和笔来解答这些题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结论小学数学四年级学习多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是数学基础的重要一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概念,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多位数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2.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3. 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概念理解,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多位数,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激发学生学习多位数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多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多位数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进一步明确多位数的定义。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a. 整数的读写: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写,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b. 小数的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如:这是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位,千位上是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多位数,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多位数的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读写多位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多位数改写和近似数求取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多位数大小比较和求取最大数、最小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数位顺序表的应用,包括多位数改写、近似数求取、大小比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学习多位数做好准备。
2. 讲解新课(1)多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概念,明确多位数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组成的数。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多位数的读写规律,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讲解数位顺序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位顺序表在多位数读写、改写、近似数求取、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应用。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数位顺序表应用的熟练程度。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主动提问等,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认识多位数知识点
1.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题
1. 由五个十万、四个万、六个百和三个一组成的数是( )。
2. 30300300是( )位数,在这个数中,左边第一个数字3表示3个( )。
3. ( )个一万是十万,( )百万是一千万。
4. 100个一千是( ),10个( )是一亿。
5. 由三个千、三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参考答案
1. 由五个十万、四个万、六个百和三个一组成的数是( 540603 )。
2. 30300300是( 八 )位数,在这个数中,左边第一个数字3表示3个( 千万 )。
3.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个 )百万是一千万。
4. 100个一千是( 十万 ),10个( 一千万 )是一亿。
5. 由三个千、三个一组成的数是( 3003 ),读作( 三千零三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