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观题一.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大学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二.如何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思修必背第四章内容(划线部分重点背)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必背重点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社会作用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3.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4.社会主义荣辱观5.个人品德、道德修养和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重点内容梳理1.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从道德的总体社会功能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四,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五,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第六,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
2023年公民道德倡议书2023年公民道德倡议书篇1广大市民朋友: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周年,也是全国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__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信用__”。
在“公民道德宣传日”临之际,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以下倡议:一、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明新风。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共同维护__形象。
二、诚信工作,争当航空城先锋。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始终对岗位讲诚信,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热爱生活,争当道德高尚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社会个人诚信形象,明理诚信,严守道德底线;实事求是,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真诚待人,恪守承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守法律的好市民。
四、发挥表率作用,争做“信用”的推广者。
我们要以高昂的热情积极传播诚实守信观念,爱护自己的信誉,珍惜自己的诺言。
以自己的诚信行动,带动和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市民,以诚待人,以信立业,从而形成人人重诚信、讲诚信的氛围和环境。
市民朋友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家无信不和,国无信不强,诚信建设也是__区创建“信用__”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积极投身诚信实践,争做诚信市民。
您的每一份热情,都会促使更多的人增强诚信意识。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创“信用__”,共建幸福家园!__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9月19日2023年公民道德倡议书篇2今年9月20日,是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__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__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首先,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和政治、法律、宗教一样,都是社会意识形态。
为了维护劳动、生活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生活的稳定,人们必须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调节,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
道德便是这种调节、约束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句,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句是说明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
我们知道,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发挥作用的,而道德不同,道德靠的是人们的自觉。
比如,做公共汽车的时候,上来一个老大爷,同学们通常都会给他让个座。
这时候,法律有没有规定不让座不行啊?没有,这时候靠的是我们内心的自觉,不让座给他心里会过意不去,这就是道德在发挥作用。
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
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同时,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方式,也就是说,道德评价以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第三句,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这句说明的是道德的结构,道德包括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从每个人身上的品德抽象出来的;如果把道德具体化,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个人所具有的品德。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的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在具体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概念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题目是“偷钱,为哥哥交学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指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总称。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首先,公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
法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公民应当尊重法律,不得违法犯罪,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公民应当尊重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名誉权。
在社会交往中,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人身侮辱等行为。
同时,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财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不得进行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
此外,公民还应当尊重他人的名誉权,不得进行诽谤、诬陷等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再次,公民应当保持诚实守信,不得说谎欺骗。
诚实守信是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公民应当诚实守信,不得说谎欺骗,不得进行欺诈、偷骗等行为。
只有保持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公民应当热心公益,不得冷漠自私。
公益事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公民应当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得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冷漠自私,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的困难和需要。
总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准则,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这些规范,做一个守法守规、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的好公民,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双风亭社区居民公约
一、遵纪守法,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明礼诚信;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善;
2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严禁滥办酒席、铺张浪费。
二、讲文明、讲卫生,保持社区环境整洁美观
1、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禁止高空抛物;
2、按要求有序停放车辆,文明饲养宠物。
三爱护社区的公用设施
1、不在宣传栏上乱写乱画,不随意牵线乱搭乱晒
2、严禁破坏路灯、晒衣架、休闲座椅等公共设施。
四、严格遵守社区治安和防火防盗的有关规定
安全通道,安全畅通
1、不破坏房屋主体,不乱倒装修垃圾。
2、严禁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和飞线充电;
3、自觉抵制“黄、赌、毒”,如发现“黄、赌、毒”情况立即报告社区民警。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道德传统和规范。
这些规范为公民行为提供了准则,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在现代社会,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应当牢记并践行以下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其付诸于行动中。
我们应当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诚信守信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守信是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原则。
公民应当遵守诚信的合同精神,在经济活动中恪守信义,不欺诈、不虚假宣传,遵守法律法规。
同时,公民也应该守信待人,遵守社会公德,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
三、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
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歧视、不欺压他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以礼待人,尊重师长、尊敬老人,关心弱势群体,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四、博爱精神博爱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具有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体现博爱精神。
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
五、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当倡导节约资源、绿色生活的理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的努力。
六、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我们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违法乱纪。
公民应该主动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不做违法犯罪的行为,积极配合执法机关,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七、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心怀感恩,努力奋斗。
在物质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节俭消费,避免浪费。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教案首页
课题: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功能与作用2.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1.弘扬社会主义道德2.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3.提升大学生形象
教学难点: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教本黑板粉笔多媒体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