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验检疫员工作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实施条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927年在( )成立的“农工部毛革肉类检查所"是中国官方最早的动植物检疫机构. 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2、国务院决定将动植物检疫从外贸部划归农业部领导,并于()年在全国27个口岸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所.A.1963B.1965C.1967D.19693、()年10月30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A.1986B.1988C.1989D.19914、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对外信誉,只有对重要的出口商品实施必要的()检验检疫,才能保证质量、规格、包装等符合进口国法规要求。
A.强制性B.一般性C.集中性D.服务性5、对国家允许作为原料进口的废物,实施( )检验制度,防止境外有害废物向我国转运。
A.装运前B.装运后C.报关时D.加工时6、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容器实行危包出口质量()制度,危险货物包装容器须经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性能鉴定和使用鉴定后,方能生产和使用。
A.许可B.登记C.卫生注册D.卫生登记7、用船舶和集装箱装运粮油食品、冷冻品等易腐食品出口的,应向()申请检验船舱和集装箱,经检验符合装运技术条件并发给证书后,方准装运.A.口岸检验检疫机构B.运输口岸机构C.海关D.口岸卫生局8、进境动物产品检疫审批的有效期为()。
A.1个月B.3个月C.半年D. 一年9、下列不属于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卫生注册管理的出口商品是()A.纺织品B.水产品C.肉类产品D.食用油10、进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审批由( )办理.A.国家质检总局B.进境口岸直属检验检疫局C.加工地直属检验检疫局D.使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11、装载出境动物的运输工具,装载前应当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 A.清洗处理B.消毒处理C.灭害处理D.以上都对12、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经检疫发现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进行()。
第一章入侵江西的有害生物:桔小实蝇、稻水象甲、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柑橘黄龙病、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豚草植物检疫主管部门: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口岸检疫2、农业部:国内农业检疫3、国家林业总局:林业检疫植物检疫执行部门:1、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疫2、植保植检站:省际或省内调运检疫3、森林保护站:林业检疫4、动植物检疫所:检疫技术研究依据什么开展检疫?动植物检疫法规:1、国际法规公约:IPPC、SPS协定2、地区性法规3、各个国家的法规、规章与条例FAD(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联合国粮农组织(1951)SPS: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APPPC:亚洲和太平洋植物保护委员会RPPO: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PPPO:太平洋地区植保组织NAPPO: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EPPO:欧洲和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动植物检疫法规是为了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保护农林渔牧业的生产安全,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我国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动物、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7年1月1日实行检疫程序:说明检疫的步骤,一般包括许检、报检、检验与检测、处理与监管等检疫具以下特点:1、实施手段的法律性2、涉及范围的社会性3、机构职能的行政性4、所起作用的防御性和技术要求的特殊性植物检疫的目的与任务:1、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及扩散2、保护农林渔牧业生产、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动植物检疫条款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是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
进口植物或植物产品时,检疫条款一般做出下列规定 P5①进境的植物或产品不能携带哪些输入国家规定的危险病、虫、杂草。
②输入的植物或植物产品应符合双方签订的植物检疫协议、协定或备忘录及贸易合同中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月4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发布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4号)同时废止。
部长韩长赋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一日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动物检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检疫活动。
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动物检疫的范围、对象和规程由农业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五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派官方兽医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检疫工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
第六条动物检疫遵循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区域化和可追溯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检疫申报第七条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动物检疫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和管理。
第八条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全文)导语: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推荐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jingye、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第四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动植物检疫岗位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国家对向中国输出植物产品的国外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实行____。
A、备案B、监督管理C、境外预检D、注册登记正确答案:D2、根据《植物检疫进口管理系统准则》(ISPM 20),对所有货物、物品可以因检疫性有害生物被管制。
____属于未列入我国法律规定但在部门规章中已经对其实施检疫的应检物。
A、动物皮张、皮毛、鱼粉等B、动植物性废弃物、土壤、有机肥料等C、植物及植物产品D、“可能受有害生物污染”的装载容器正确答案:D3、《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英文缩写是:____。
A、IPPCB、SPSC、OIED、WTO正确答案:B4、____负责组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审查。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农业行政部门D、质量监督部门正确答案:B5、根据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风险级别及检验检疫监管方式要求,____属于I级风险的动物源性饲料。
A、生的宠物食品B、乳清粉C、鱼油D、鱼粉正确答案:A6、进境动物《隔离场使用证》有效期为_______。
A、6个月B、3个月C、2年D、1年正确答案:A7、出口企业应在供港澳活猪启运____向启运地海关申报。
A、96小时前B、72小时前C、24小时前D、48小时前正确答案:D8、意大利柑橘输华前须针对____采取冷处理。
A、地中海实蝇B、昆士兰实蝇C、桔小实蝇D、番石榴实蝇正确答案:A9、根据FAO《国家植物检疫立法修订指南》,IPPC缔约方可以建立植物检疫措施咨询委员会及咨询决策的机制,并原则规定了成为咨询委员会成员的资格及其职能。
____不能作为咨询委员会的职能。
A、讨论植物检疫措施普遍关注的问题B、签发植物检疫证书C、参与解决公民依法对植物检疫官方行动的复议D、参与评议FAO/IPPC发展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正确答案:B10、向中国出口的预包装食用植物油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_______项目的检测报告。
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GB/T 18088-2000前言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要求,为规范出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采样,避免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而制定。
本标准对活动物的采样数量根据国际兽疫局(OIE)《国际兽医疾病诊断和免疫手册(1996)》中所提出的概率把关的采样原则及OIE《国际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1997)》中所指定的采样数量确定。
动物产品的采样数量根据OIE《国际兽医疾病诊断和免疫手册(1996)》中所提出的概率把关的采样原则和该文提到的参考文献中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出。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运生、胡永强、陈书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88-2000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sampling for entry and exit animal quarantin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的采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的采样。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际兽疫局(OIE)国际兽医疾病诊断和免疫手册(1996)。
国际兽疫局(OIE)国际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1997)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合同货物contract goods一次发运或接收的货物,其数量以指定的合同或货运清单为凭证。
可以由一批或多批批量货物组成。
3.2批量货物batch goods数量确定的货物,品质必须均匀一致(同一品种或种类,产地相同,包装一致等)。
属于合同货物中的某一批,通过它们可以综合评价合同货物的质量。
3.3抽检货物sampling goods从批量货中的一个位置取出的少量货物。
生猪检疫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生猪检疫检验的管理,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动物传染病疫情的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环节中的检疫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猪检疫检验应遵循科学、公正、规范、依法的原则,加强对生猪生产全过程的检疫检验和监管。
第四条各级动植物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检疫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五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检疫检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生猪检疫检验工作。
第六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生猪检疫检验档案,依法保存相关检疫检验记录和资料。
第七条生猪检疫检验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第二章生猪检疫检验的程序和要求第八条生猪检疫检验应当按照国家动植物卫生标准进行,包括:体温检测、皮肤、毛发检查、呕吐物、粪便、血迹检查、肢体触感检查、眼睛、耳朵、鼻孔检查、急性病症状检查等。
第九条生猪检疫检验应当在符合卫生标准的场所进行,检验场所应当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
第十条进行生猪检疫检验时,应当做好检验记录,并经被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对于出现疑似动物传染病病症状的生猪,应当立即隔离并报告当地动植物检疫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疫检验。
第三章生猪检疫检验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二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检疫检验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保证检疫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十三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对生猪检疫检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将监控过程记录并保存备查。
第十四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动植物检疫部门的工作,主动接受检疫检验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五条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及时向当地动植物检疫部门报告动物传染病疫情,配合动植物检疫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影响生猪检疫检验工作的行为,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应当依法予以整改,并对违反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动物检验检疫员职业概况1、职业名称动物检验检疫员。
2、职业定义在动物检疫中,从事检验操作的人员。
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
4、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室外,常温。
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嗅觉、色觉正常。
6、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7、培训要求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
.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具有符合常规检疫检验实验室及相关的教学用具和设备。
8、鉴定要求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兽药gmp检查员条件
兽药GMP检查员条件
兽药GMP检查员是负责对兽药生产企业进行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合规性检查的专业人员。
GMP是为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法规要求,保证兽药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标准。
以下是成为兽药GMP检查员所需具备的条件:
1. 教育背景:拥有相关的药学或动物医学学士或硕士学位,具备兽药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2.工作经验: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兽药生产企业从事GMP 合规性的工作经验。
此外,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国家药典标准和GMP 指南,有助于更好地执行检查工作。
3. 技能能力:具备扎实的药学和兽药技术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和标准。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兽药生产现场的检查和评估。
4. 专业素质: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保持公正和客观的原则。
检查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企业员工、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方合作。
5.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因为涉及到兽药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检查员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兽药的生产流程和质量。
6.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兽药行业的法规和标准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作为一名检查员,需要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成为兽药GMP检查员所需具备的条件。
只有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能能力和专业素质,才能胜任这一重要职责,保障兽药质量和安全性。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对疫情传播或潜在疫情传播可能性较高的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等方面。
第三条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检查、监测、审批、监管和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动物检疫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检疫监测、严格检疫审批、强化检疫监管、做好检疫应急处置和加强检疫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全国动物检疫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动物检疫工作。
第六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应当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标准、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动物检疫要求进行检疫,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应当依据本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检疫。
第七条动物检疫人员应当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动物检疫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检疫工作技能水平。
第八条对参与动物检疫的人员,应当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健康证明和培训。
第二章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第九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检疫要求,在指定口岸经过检疫,根据检疫要求出具检疫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第十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管理范围,包括:动物、动物制品、动物饲料、病原体、生物制品、血清和贡血、动物大肠杆菌菌苗、饲料添加剂等。
第十一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卫生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经指定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经贸易、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审核批准后出入境。
第十二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要求和检疫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并不断修订完善。
第十三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机构由国家确定,经审批的检疫机构可以开展该类检疫工作。
入境动物办理检验检疫手续的流程对于出入境的动物检验检疫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牵涉到传染病等问题,所以,入境动物要按照检验检疫手续的流程去办理检验检疫。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入境动物办理检验检疫手续的流程的相关法律知识。
入境动物办理检验检疫手续的流程为了预防和消灭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保护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入境的动物必须办理相应的检验检疫手续。
动物检验检疫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有关的配套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名录》等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或阻断动物疫病的发生以及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入境动物需要办理的检验检疫手续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办理检疫审批。
对输入或过境运输动物、动物产品必须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许可证,以防止进口企业不了解国外疫情和我国法律的具体规定,盲目进口,在货物抵达口岸时因违法违章而被退货或者销毁,造成经济损失。
检疫审批实行两级审批制度:地方检验检疫局预审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终审。
两级审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了带疫货物入境的几率,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是办理境外预检。
对进境种用动物,派出专家到输出国了解产地疫情情况,监督输出国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动物健康议定书,是进境动物检疫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防止动物疫病疫情传入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目前该项措施已逐渐引申到其他高风险、敏感动物产品。
三是办理检疫报检。
对进境或过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
对报检单证的审核是货物入境查验的第一关,地方格检验检疫机构制定了严格的报检规定和程序。
通过对许可证和国外官方检疫证书的审核,杜绝不符合规定的货物通关入境。
四是办理现场检疫和隔离检疫。
动物检疫学1.名词解释1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是指由国家法定的检疫机构及其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和检疫标准,采用法定的检疫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2动物检疫的范围:动物检疫的范围是指动物检疫的责任界限。
根据我国动物检疫有关法规的规定,凡在国内收购、交易、饲养、屠宰和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贸易性、非贸易性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均属于动物检疫的范围。
3动物检疫对象:动物检疫对象是指动物检疫中各国政府或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规定的应检疫的动物疫病。
4国内动物检疫(内检):是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规定,对饲养场养殖的动物、乡镇集市交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之间运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规定疫病的检疫,以防止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在国内各地区间传播.根据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动态和运转形式,国内动物检疫包括:产地检疫(饲养场、产品加工厂等)、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
5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指对待宰的畜禽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屠宰后进行的宰后检验.6现场检疫:指动物在交易、待宰、待运或运输前后,以及到达口岸时,在现场集中进行的检疫方式。
7隔离检疫:是指将动物放在具有一定条件的隔离场或隔离圈(列车厢、船舱)进行的检疫方式。
8动物检疫处理:是指对检出的患病动物、动物产品及其污染环境的处理。
9直接凝集试验:是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的结合。
10间接凝集试验:是将某些与免疫反应无关的均一小颗粒物质作为载体,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其表面,当其与相关的抗体(或抗原)相遇时,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即发生凝集现象。
11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指畜禽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的产地检疫。
12宰前检疫:根据兽医临床知识和检验技术对屠畜在宰前进行的健康检查过程.13运输检疫:运输检疫是指对各种运输工具如火车、汽车、船只、飞机等所运送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它与上述产地检疫关系极为密切。
动物检疫检验员岗位职责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各级政府的地方法律规章,尽忠职守,熟练掌握动物卫生检疫检验技术,做到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不徇私情,规范检疫。
2.积极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检疫的认识和遵守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在执行检疫任务时应衣装整洁、佩戴标志、持证上岗、带齐检疫工具、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依法检疫,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检疫对象的检疫项目,依照检疫程序,按检疫标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同时对检疫结果负责。
4.严格遵守岗位工作纪律,要按时到岗,做到随到随检,随宰随检,动物检疫检验员管理区域内动物产地检疫到位率达100%、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达到100%。
在实施产地检疫时,做到亲临场户、临检观察,对检出的病畜应根据不同病情依法处理。
5.严格按规程进行检疫检验操作,对检疫检验合格的发给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在胴体上加盖验讫印章;对检疫中发现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隔离观察,按照规定采样送检,并及时上报;对检疫中发现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视情况采取相应动物防疫措施,并及时上报;对病死动物及产品要做到“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按要求采取高温、焚烧、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6.严格证章管理,规范填写检疫合格证明,要做到先检疫,后出证,杜绝不到场检疫出证或不检疫就出证。
严禁由货主填写检疫合格证明,严禁出售或转让检疫检验证明,不能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不能买卖、涂改、伪造检疫证明,不能将检疫验讫印章拿到厂外使用。
7.做好动物免疫标识回收、登记、保存工作。
8.认真做好消毒灭源的宣传指导工作,监督指导屠宰厂搞好厂内动物防疫消毒工作。
9.做好动物宰前检疫、屠宰检疫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10.严格执行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做好检疫登记和各种报表的上报工作。
动物检疫检测目的和要求摘要:动物检疫、检测能保证动物健康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能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制定综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发生、扩散和蔓延,对保护畜牧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检测;目的;要求动物检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赋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
做好动物检疫的目标就是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保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搞好动物检疫能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并能及时了解动物疫情信息,以便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证调运的动物健康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动物检疫工作能促进养殖动物免疫工作的落实,在动物屠宰检疫检验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产地检疫时未表现症状或在疾病潜伏期的患病动物,做到及时处理有害动物或有害动物产品。
在检疫、检测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意见》等法律、法规,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生命安全负责,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官方兽医的义务和责任。
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治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由法定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对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并附有检疫合格标志,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按照《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现疫情应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等及时上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动物检疫工作要做到4个到位:产地检疫到位、屠宰检疫到位、仪器设备到位、队伍素质到位。
动物检疫人员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安全,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岗位职责1.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检疫政策。
2.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做好检疫工具的保管和维护,确保检疫工作的正常进行。
4.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检疫工作,确保检疫到位率和工作效率。
5.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做好检疫记录,及时上报检疫情况,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检疫流程1.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在接到检疫申请后,及时前往现场进行检疫。
2.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感官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
3.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根据检疫结果,出具检疫证明,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加盖验讫印章。
4.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疑似染疫的动物或动物产品,立即采取隔离、封存等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
5.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对检疫过程中死亡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检疫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四、工作纪律1.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接受利益输送。
2.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在检疫工作中,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耐心解答群众疑问。
3.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4. 动物检疫人员应当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考核与奖惩1. 动物检疫人员的工作绩效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 对违反本工作制度的动物检疫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3. 动物检疫人员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3. 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工作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工作制度为准。
1、动物检疫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由法定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检验项和标准,对有关动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包括:出境检疫和国内检疫。
2、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共分6部分:总则、A类疫病、B类疫病、附则、国际动物检疫证书格式和通报疾病名录。
3、重要的国际性动物检疫法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是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国内动物防疫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4、动物检疫名录1)应检物品名录2)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3)禁止进口物品名单5、检疫操作规程:1)报检2)现场检验(临床检疫)3)实验室检验4)结果评定5)证书签发6、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判定是进出境动物检疫结果判定的主要依据。
(填空)7、动物检疫的主要手段和措施:(1)禁止进口措施(2)检疫审批一般审批和特许审批(3)实施检查和检疫(4)隔离检疫(5)检疫处理大动物隔离检查时间一般为45d(6)检疫监督(7)疫情监测与预警8、风险分析”是指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原则:1)以科学为依据2)执行或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3)透明公开非歧视原则4)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限制9、入境伴侣动物无须办理审批手续。
每人限制携带一只伴侣动物10、采血部位: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
猪前腔静脉采血。
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
血样种类:全血、血清、血浆11、实验室中,使用最多的是接种环和接种针12、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培养物,以及被接种物污染环境,一般在接种罩、无菌工作台、无菌室内进行。
13、细菌培养方法;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厌氧培养法14、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15、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1.玻片准备2.涂片3.干燥4.固定5.染色16、革兰氏染色:蓝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红色为革兰氏阴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