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一(词性)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726.00 KB
- 文档页数:32
《语法知识—词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上学期学习的实词。
2、了解虚词的分类。
3、了解副词、介词的特点,并熟练运用。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5、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一、教学重难点:了解副词、介词的特点,并熟练运用。
二、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上学期学过哪六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两次、代词)这六类词都属于实词。
2、小练习:判断下列划线词的词性。
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类跟实词不同的词——虚词。
(二)讲授新课:1、请用以下词语组成句子:我奶奶和花园的浇花在我和奶奶在花园浇花。
我的奶奶在花园浇花。
我在奶奶的花园浇花。
2、这两类词有什么特点?(没有实际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
这类词就是虚词。
3、虚词也有六类:分别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副词和介词。
4、学习虚词:(1)、下列划横线的词语在句中一般处在什么位置上?A、他也许忘.了。
(动词前)B、我将要呈报..皇上。
(动词前)C、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动词前)D、所有人都忙,他却不忙.。
(形容词前)E、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
(形容词前)结论: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
(2)、这些词在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A、他也许忘.了。
(表语气)B、我将要呈报..皇上。
(表时间)C、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表频率)D、所有人都忙,他却不忙.。
(表否定)E、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
(表程度)(3)、结论:副词一般用来表示修饰、限制作用。
(4)、小练习:小练习:下面一句话的括号里可以填写不同的副词,试按不同要求写出应该选用的副词:路灯()熄灭了,周围一片漆黑。
A、表示在意料中,则填。
(果然)B、表示熄灭的是所有的路灯,则填。
(全都)(4)、判断副词的方法:A、找到词在句中的位置(动词、形容词前)B、理解词在句中的作用(修饰、限制作用)(5)、小试牛刀!词性配套练习一5、学习介词:(1)划横线的词在句中处在什么位置上?A、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初中词性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文词性的基本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量词;2. 能够正确辨别句子中的各种词性;3. 掌握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1. 词性的基本分类和辨别;2. 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一些特殊词性的辨别;2. 不同词性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语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子等;2. 提问:你们知道句子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吗?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介绍词性的概念和基本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2. 通过PPT展示各种词性的例句,让学生观察和理解;3. 讲解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如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4. 进行一些特殊词性的讲解,如连词、助词等;5. 通过PPT和例句,讲解词性的辨别方法,如看词在句中的位置、作用等。
三、练习与互动(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辨别句子中的词性;2. 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老师巡回指导;3. 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4.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换练习题,进行互相评价和纠正。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词性的基本概念和辨别方法;2. 提醒学生要注意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避免混淆;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中文词性的基本分类和辨别方法,掌握不同词性的用法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概说教学内容】1、语法的定义2、语法的性质:抽象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稳固性、民族性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语法学及其分类5、语法体系: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6、结构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7、功能单位: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知识点及考核】1、基本概念:语法、语法学、语法体系、语素、词、短语、句子、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2、领会掌握语法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法体系及其类型【教学建议】1、重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2、难点:语法的性质(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语法(一)语法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包括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二是指语法研究者对语法结构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抽象概括,即语法学。
(二)语法的内容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1、词法词法主要是指词的结构方式、词形变化和功能分类的规律。
2、句法句法主要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句法结构规则句类、句型复句、句群等内容。
(三)语法的分类从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语法分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两类:1、普通语法普通语法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都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等特点。
2、个别语法个别语法是指某种特定语言的语法.汉语语法、英语语法、俄语语法、日语语法等。
个别语法出了具有普遍语法的“共性”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例如:汉语语法依靠虚词和语序实现各种语法功能;印欧语法具有丰富的形态等等。
二、语法的性质语法同语音、词汇、修辞、语用等相比,具有(一)抽象性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词性知识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圆、粗、滑、平、高、宽、窄、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冷、酸、甜、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词由语素构成。
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既可以单独成句回答问题,又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又”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意义(三者合成词性)。
现在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词可分为两类:○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名词有以下几种:1.专有名词:鲁迅、中国、澳门2.普通名词●个体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生、牛、羊、飞机、原子●集合名词:人民、人口、群众、物品、马匹●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光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四.处所名词:河岸、东郊、周围、里屋(新疆、北京、广东、亚洲等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以西01判断动词:是动作动词:走、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心理活动动词: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存在、变化、消失动词: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020304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有以下几种: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形式动词:进行、予以、加以祈使、命令动词:使、叫、让、请、迫使、命令、托、派性质形容词: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大、小、高、低、长、短、肥、瘦01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02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系列讲与练之01词性(实词虚词)ʕ◉ᴥ◉ʔ一、学情分析ʕ◉ᴥ◉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正确辨析病句的前提,近年来初中和高中教材都很少涉及语法知识,但是在高考真题试卷中,频繁地考到了语法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语法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对病句题、句式变换题和文言文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正确理解把握。
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才能辨别什么是错误的。
因此,先学语法基本常识,为同学们补上欠缺的这一课极其重要。
汉语一般可分为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义具有整体性,即词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例如,“火车”不等于“火”加“车”,“雪白”不等于“雪”加“白”。
词所表达的概念或意义是抽象的,它代表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认识。
词能够独立运用,在句子中充当一定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具有一定语法结构和意义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其意义往往等于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
例如,“高级电脑”的意义就是“高级”和“电脑”两个词意义的结合。
短语是临时组合的,其结构相对松散,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或改变。
例如,“大河”可以扩展为“大的河”。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语法作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我们重点要讲解的也是“词”“短语”“句子”和复句的基本知识。
这次讲的是“词”专题。
ʕ◉ᴥ◉ʔ 二、知识讲解ʕ◉ᴥ◉ʔ一、词语分类词语分类:根据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名词1、介词2、动词 2、副词3、形容词 3、连词4、数词 4、助词5、量词 5、叹词6、代词 6、拟声词实词,作为语言中承载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汇,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语文词性教案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名词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名词的分类: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动词一、动词的定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一、形容词的定义: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分类: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数词一、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1. 基数一、二、千、万、亿 . 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 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 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量词一、量词的意义: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二、量词的分类:1. 无量个体:个、位、尺、只、台、条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不定量:些、点度量衡:丈、尺、里、亩 .动量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词性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儿童、雷锋、农民2.具体事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书本、车辆、纸张、原子弾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道德、思维、政治文化4.处所:北京、黄河、大庆、亚洲、英国、凯旋门、三味书屋5.方位:上、前、左、东、内、以上、以前、以东、上面、东边、里头、中间6.时间:早晨、半夜、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明年、现在、刚才、星期天【名词的语法特点】1.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例如:牛吃草。
有时也作定语,例如:河边柳树。
不能作补语。
在说明时间、籍贯的句子里可作谓语,例如:今天星期四。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及少量词除外,如爸爸、妈妈、星星。
还有的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如“年年”意即“每一年”。
4.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花朵不花朵?【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B)A.品味作风茶色晚上信件B.战争动静将来前面阴谋C.衣服风格万能文化前天D.精力长期临时衣物过去2.请给下面的名词归类。
电脑民主画家日历学生爸爸天气字典花园旁边昨天大寒桥上哲学河流动机下午后头上边道德科学家计算机心理表具体的人或物的:表抽象概念的:表处所的:表方位的:表时间的:(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意义的词。
1.表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劝阻、保卫、研究、表扬、进行2.表存在变化消失:有、增加、缩小、发生、存在、演变、发展、生长、掠过3.表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打算、渴望、憎恨4.表判断:是、就是、正是5.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敢、肯、会、要、应该、能够、愿意、可以、值得6.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7.表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励。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初中现代汉语词性区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汉语中常见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量词。
2. 学会区分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3. 能够正确运用不同词性造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教学重点:1. 掌握各种词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正确运用不同词性造句。
教学难点:1. 区分一些相近词性的用法。
2. 灵活运用不同词性表达意思。
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各种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2. 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汉语知识,提问: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词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现代汉语词性,进一步掌握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介绍名词:名称、表示人、事物、地点等。
如:学生、桌子、北京。
2. 介绍动词:表示动作、状态、存在等。
如:学习、开心、有。
3. 介绍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如:美丽、高兴、大。
4. 介绍副词:表示程度、时间、频率等。
如:很、经常、一共。
5. 介绍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等。
如:在、从、向。
6. 介绍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
如:和、但是、因为。
7. 介绍助词:表示语气、时态等。
如:了、着、呢。
8. 介绍叹词:表示感叹、问候等。
如:哦、您好。
9. 介绍量词:表示数量、顺序等。
如:个、位、条。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词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词性的用法。
3. 各组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同词性的特点和用法。
2. 提醒学生注意相近词性的区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各种词性的特点和用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现代汉语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