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信_光纤直埋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 格式:pdf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49
前言:弱电行业中通信光缆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非常高,本文通过图片给大家介绍光缆工程的施工。
正文:一、通信光缆工程概述通信光缆工程主要分为架空光缆工程、直埋光缆工程、管道光缆工程、水线光缆工程和海底光缆工程。
光缆长度较长一般光缆的标准制造长度为2km,光缆敷设时,不要随意切断光缆,增加光缆接头。
光缆抗张能力较小当光纤承受的拉力超过它的抗拉极限时,就会断裂。
光缆的结构中增加了加强构件,光缆所需的抗张强度,主要由加强构件来承担。
在施工过程中,牵引力不能超过光缆允许的额定值,使光纤尽量不产生拉伸应变。
光缆所允许的牵引力,根据光缆制造程式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额定值,在施工时必须注意这点。
一般光缆的抗张力为100~300kg。
光缆直径较小,重量较轻光纤的连接技术要求较高,接续较复杂光纤的接续,它需要在高温下,将光纤端面熔融,然后靠石英玻璃的粘度而粘合在一起。
因而,在连接时需用的机具就较为复杂,而且技术要求比较高。
二、架空光缆安装规范电杆安装▼施工工序▼拉线、吊线接续▼接头盒使用▼光缆入户▼视频动画▼三、管道光缆安装规范根据材料管道可分为:混凝土管塑料管钢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陶管塑料管特点:质量轻管壁光滑接续简单水密性好耐腐蚀性好绝缘性能好运输方便耐寒性较差热稳定性差价格较高管道施工▼布缆▼4 光缆线路验收标准管道光缆①手孔内的光缆应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手孔壁,并用塑料扎带绑扎在托架上或按设计要求处理;同时要保证光缆在手孔内的走向平滑,无交叉扭转现象②光缆一般在基站引上井内预留15米,如果引上井已有较多旧光缆预留,则本次的预留光缆往前一个手井进行预留;直线段每隔500米左右预留15米;接头井预留15米;线路经过大桥或下水道增加一处预留15米;对预留的光缆按规定使用扎线进行绑扎固定③手孔内,在光缆出喇叭口约35CM左右各挂一块光缆标识牌;光缆预留处、接头处亦需各挂一块光缆标识牌④管道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离井口20-30公分左右的位置,接续盘面与地面水平;接头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光缆预留圈固定在井壁一边上;接头盒安装及余缆盘留位置不应影响人孔中其他光缆接头的布放⑤在光缆出子管孔15cm的长度内,不允许出现弯曲的情况⑥子管敷设要按各地市要求采用三色或四色满容量敷设,多根子管按颜色顺序排列全路径一致,子管在井内出孔(PVC大管孔)不超出10厘米处截平,并套上塞鼓,不敷设光缆的空子管要套上子管端帽⑦对敷设光缆穿过铁路、公路、河流、沟渠、地下其它管线等障碍物时要作出具体的位置标示或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人井位置要安全⑧核对管道路由走向及长度是否与图纸相符⑨验收时发现有人井、井圈损坏,井盖丢失、标桩不齐等附属设施不足等问题,要在验收报告或会议中提出,并制定整改计划。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的安装拉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拉线的张力,避免过度张力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拉线的安装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拉线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拉线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钻孔,安装钢丝绳或其他拉线材料,并通过张拉器进行张力校验。
③在拉线两端安装拉线卡,保证拉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④在拉线的弯曲处安装拉线夹,避免拉线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4)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线路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线路敷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光缆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安装光缆夹,保证光缆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③在光缆弯曲处安装光缆夹,避免光缆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④在光缆终点处安装光缆盒,保护光缆的末端。
第二部分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管道破损或光缆受损。
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深度和坡度,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2、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光缆的保护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光缆断裂或变形。
3、管道封闭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闭,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封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第三部分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土地、草地、水田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土地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土地塌陷或光缆受损。
1 管道光缆敷设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1、在孔径90mm 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在两人(手)孔间一次性敷设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2、子管不得跨人(手)孔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3、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200~400mm;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4、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管材的内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 倍。
5、人工敷设光缆不得超过1000m。
光缆气流敷设单向一般不超过2000m。
6、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交叉,无明显刮痕和损伤。
敷设后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固定。
7、光缆出管孔150mm 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
8、光缆占用的子管或硅芯管应用专用堵头封堵管口。
9、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按设计要求盘放并固定整齐。
10、管道光缆根据接入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中间人孔预留。
2 直埋光缆敷设直埋光缆埋深标准直埋光缆埋深应满足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具体埋设深度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光缆在沟底应自然平铺状态,不得有绷紧腾空现象。
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400mm。
同时,埋地光缆敷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直埋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
2、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同沟敷设,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应≥100mm。
直埋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间最小净距表3、直埋光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上表的规定。
4、光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的要求。
5、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 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
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取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
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光缆(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通信工程光缆直埋方案一、引言光缆直埋工程是通信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光缆直埋工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从工程背景、技术要求、工程实施、工程管理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光缆直埋方案。
二、工程背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通信工程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光缆直埋工程作为通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都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光缆直埋工程涉及到土建工程、光缆敷设与连接、光缆保护等多个方面,工程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
因此,通信工程光缆直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极为重要,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条件、经济成本、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三、技术要求1. 工程选址在光缆直埋工程的选址中,需考虑到地形地貌、土质条件、地下管线等因素,保证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光缆敷设光缆要求敷设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弯曲、交叉和挤压。
光缆敷设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与标准,保证光纤连接质量和传输效果。
3. 光缆保护对于敷设线路的保护工作,需要进行充分的预防措施,确保地下施工整体质量和工程安全。
四、工程实施1.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需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确定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安排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
2. 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工程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周期、进度进展、质量控制、安全监督等,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技术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五、工程管理1. 施工队伍管理对施工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达标,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2. 质量管理根据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与监督,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部分埋式光缆施工技术要求一、设计交底1、由工程部主持,会同上级主管领导和本工程设计的设计员、质量监督员、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研讨和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可对所有技术指标的实施进行咨询和讨论,并由工程部负责人做出解释。
2、具体问题须现场认证的,可在会后前往实地勘测,并由负责该工程设计的设计员做出解释。
3、设计文件交底后,工程如须变更,必须由工程部办理变更手续,否则,变更工程量不予认可。
4 、设计交底完毕,办理交接手续。
二、路由复测1、埋式光缆线路路由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设计图为依据。
核定路由的具体走向,敷设位置和方式、环境条件及接头的具体地点。
2、核定光缆穿越障碍物及特殊地段采取防护措施的具体位置、数量和处理措施。
如光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等。
3、核定光缆沟石砌(坎、堵塞、护坡、漫水坝)保护的地点和数量。
4、对施工图进行局部的修改或完善提出建议。
5、为光缆配盘及材料分屯提供必要的实地资料。
6、埋式光缆线路路由复测的要求。
6.1 光缆路由复测的原则:按照施工图设计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及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
6.2 光缆与其他设施、树木、建筑物等最小距离要符合下表规定。
直埋光缆线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隔距表说明:线路采用穿管保护时,平行隔距的要求不变,但交越时相互间的分隔距离可适当减小,此时最小的分隔距离要求如下:①给水管0.15m,②排水管0.15m,③热力管0.25m,④煤气管0.3m。
如果交越的电力电缆加有保护管时,则直埋光缆线路与之交越部分的最小隔距可减小至0.15m。
三、光缆单盘检测1、光缆单盘检验。
1.1光缆的外观检查,应首先检查光缆盘包装是否损坏,然后开盘检查,光缆外皮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破损严重的,应做详细标记,在光缆电气性能指标测试时,重点检查。
1.2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是否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有无出厂合格证、测试记录等。
通信架空光缆施工工艺工法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架空光缆施工广泛使用在通信、电信、广电等领域,是整个通信系统施工的基础。
掌握好通信架空光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对架空光缆的快速、标准化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及经济价值。
其主要工序有:杆路测量、挖坑立杆、架空吊线、光缆敷设等。
1.2工艺原理通过杆路测量、立杆、架空吊线、光缆单盘测试、敷设、接续、中继段测试和线路整修等完成施工。
2工艺工法特点工序明了、操作简便,通俗易懂,操作人员易于掌握。
3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电信通信、广电通信等。
4主要技术标准(现行)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51)。
5施工方法5.1对要施工的线路进行杆路测量。
5.2依据测量位置画线、挖坑、立杆、回填土、安装避雷线和地线、并进行号杆等。
5.3进行包括上抱箍、夹板、布防吊线等架空吊线作业。
5.4光缆进行单盘测试、敷设、接续等施工作业。
5.5中继段光纤进行全程测试,并进行线路整修。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通信系统架空光缆施工的流程图通信系统架空光缆施工的流程如图1所示:图1 通信系统架空光缆施工顺序图6.2杆路测量6.2.1新杆路测量1 根据施工图规定的径路测量,遇特殊情况需改变径路,应以设计单位签发的工程变更通知书为依据。
2 径路测量技术要求安全稳固、避开洪水冲淹、沼泽、淤泥地段;病害地段(如滑坡、塌方等);严重化学腐蚀地区、规划地区等;少占农田、少砍伐树木,尽量避开经济林木;施工、维护方便;节约投资、器材。
3 转角架空光缆线路转角杆两侧的杆距尽量保持相等,而且选择转角杆时要考虑到拉线设置是否方便,转角杆的角深一般不大于15m(标准杆距为50m时),可采用连续转角,不同方向的转角杆中间应设一根及一根以上的直线杆。
特殊困难地段亦可采用直角转角;转角杆不得作接续杆、长杆距杆、跨越杆,并尽量避免作坡度变更杆。
4 坡度变更一般坡度变更值不大于1/25杆距,按测量前进方向,某电杆出土面与它相邻的后方电杆出土面的高度差即为n号电杆的地形差,高者为正,低者为负,坡度变更值为:M(n)=(hn/Sn)-[h(n+1)/S(n+1)],其中hn为n号杆的杆顶差, h(n+1)为(n+1)号杆的杆顶差(或n号杆的附加杆的杆顶差), Sn为(n-1)号至n号间的杆距,S(n+1)为n号至(n+1)号间的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