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过冷度的危害,原因及控制措施
- 格式:pptx
- 大小:858.28 KB
- 文档页数:17
今天学一下凝结水过冷却对机组运行有哪些影响!1、概述在凝结器内凝结水的出口温度低于蒸汽的饱和温度的现象称为凝结水过冷却,所低的度数称为过冷却度。
凝结水过冷增加了循环冷却水的耗量,使冷源损失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机组末级低加的回热抽汽量,使回热效率降低,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
凝结水过度冷却,其含氧量就会大大增加,凝结水水质就会恶化,致使低压结水系统设备受到腐蚀,除氧器除氧负担加重,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
因此,过冷度的存在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不利影响。
从节能降耗和安全运行两方面考虑,降低凝结水的过冷度是十分必要的。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讲解学习】2、凝结水过冷原因分析凝结水过冷度表征凝结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冷却程度,它是衡量凝结器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凝结器过冷度的要求是不超过0.5~1℃。
凝结水产生过冷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是:【有人问为什么凝结水系统投运后才可以抽真空?】2.1 由于冷却水管管子外表面蒸汽分压力低于管束之间的蒸汽平均分压力,使蒸汽的凝结温度低于管束之间混合汽流的温度,从而产生过冷。
【蒸汽到底是如何让汽轮机转起来的?】2.2 由于凝结器内存在汽阻,蒸汽从排汽口向下部流动时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压力低于上部压力,下部凝结水温度较上部低,从而产生过冷。
【凝结水去高加联成阀什么作用?】2.3 蒸汽被冷却成液滴时,在凝结器冷却水管间流动,受管内循环水冷却,因液滴的温度比冷却水管管壁温度高,凝结水降温从而低于其饱和温度,产生过冷。
【循环水系统学习(推荐)】2.4 由于凝结器汽侧积有空气,空气分压力增大,蒸汽分压力相对降低,蒸汽仍在自己的分压力下凝结,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温度,产生过冷。
【机组启动时排汽温度高和正常运行时排汽温度高有什么区别?】2.5 凝结器构造上存在缺陷,冷却水管束排列不合理,使凝结水在冷却水管外形成一层水膜,当水膜变厚下垂成水滴时,水滴的温度即水膜内、外层平均温度低于水膜外表面的饱和温度,从而产生过冷却。
凝汽器是一种用来将蒸汽冷凝成水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制药等领域。
在其运行过程中,凝汽器过冷度太大会导致凝结水溶氧不合格的问题,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凝汽器过冷度太大和凝结水溶氧不合格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凝汽器过冷度太大的原因1. 设计不合理:凝汽器的设计不合理,导致了过大的过冷度,如进出口管道的设计不合理、传热面积不足等。
2. 运行参数不当:包括蒸汽流量过大或过小、冷却水温度不稳定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凝汽器过冷度太大。
3. 设备老化:凝汽器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设备老化也会导致过冷度增大的问题。
二、凝结水溶氧不合格的影响1. 腐蚀:凝结水中氧气含量过高会加剧系统设备的腐蚀速度,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氧化:凝结水中的氧气会与介质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3. 安全隐患:过高的溶解氧会增加系统内的氧含量,增加系统燃烧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
三、解决措施1. 优化设计:针对凝汽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传热面积、改善进出口布局等措施来降低过冷度。
2. 调整运行参数:合理控制蒸汽流量,稳定冷却水温度,确保凝汽器在正常运行参数内。
3. 设备维护:定期对凝汽器进行清洗、换热管更换等维护工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四、总结凝汽器过冷度太大和凝结水溶氧不合格是凝汽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合理的运行参数和设备定期维护,才能确保凝汽器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结尾:以上就是凝汽器过冷度太大和凝结水溶氧不合格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
扩展内容1500字五、氧气溶解不合格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凝结水中的氧气过量溶解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危害。
当这些含氧水流入水体时,会引起水中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窒息,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的生物世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凝结水过冷却对机组运行的影响1、概述在凝结器内凝结水的出口温度低于蒸汽的饱和温度的现象称为凝结水过冷却,所低的度数称为过冷却度。
凝结水过冷增加了循环冷却水的耗量,使冷源损失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机组末级低加的回热抽汽量,使回热效率降低,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
凝结水过度冷却,其含氧量就会大大增加,凝结水水质就会恶化,致使低压结水系统设备受到腐蚀,除氧器除氧负担加重,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
因此,过冷度的存在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不利影响。
从节能降耗和安全运行两方面考虑,降低凝结水的过冷度是十分必要的。
2、凝结水过冷原因分析凝结水过冷度表征凝结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冷却程度,它是衡量凝结器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凝结器过冷度的要求是不超过0.5~1℃。
凝结水产生过冷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是:2.1由于冷却水管管子外表面蒸汽分压力低于管束之间的蒸汽平均分压力,使蒸汽的凝结温度低于管束之间混合汽流的温度,从而产生过冷。
2.2由于凝结器内存在汽阻,蒸汽从排汽口向下部流动时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压力低于上部压力,下部凝结水温度较上部低,从而产生过冷。
2.3蒸汽被冷却成液滴时,在凝结器冷却水管间流动,受管内循环水冷却,因液滴的温度比冷却水管管壁温度高,凝结水降温从而低于其饱和温度,产生过冷。
2.4 由于凝结器汽侧积有空气,空气分压力增大,蒸汽分压力相对降低,蒸汽仍在自己的分压力下凝结,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温度,产生过冷。
2.5凝结器构造上存在缺陷,冷却水管束排列不合理,使凝结水在冷却水管外形成一层水膜,当水膜变厚下垂成水滴时,水滴的温度即水膜内、外层平均温度低于水膜外表面的饱和温度,从而产生过冷却。
2.6凝结器漏入空气多或抽气器工作不正常,空气不能及时被抽出,空气分压力增大,使过冷度增加。
2.7 热水井水位高于正常范围,凝结器部分铜管被淹没,使被淹没铜管中循环水带走一部分凝结水的热量而产生过冷却。
2.8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循环水量过大,使凝结水被过度的冷却,过冷度增加。
影响凝汽器过冷度的原因分析凝结水过冷度是衡量凝汽器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汽轮机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过冷度每增加1℃,机组热耗率上升0.02%~0.04%。
处理好凝结水过冷度,是汽轮机用户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
我厂N300-16.7/537/537-8型汽轮机组,机组正常运行时,凝结水过冷度在不同季节及不同负荷下均有不同,在夏季时过冷度在1-2℃,冬季时过冷度在3-4℃,最高时接近5℃。
查找凝结水过冷度超标原因是很繁琐的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一、汽轮机凝结水过冷主要原因汽轮机凝结水过冷的原因有设计、安装和系统维护方面的原因。
设计、安装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汽轮机投产试运行期间,凝结水过冷度偏大而整个系统的其他子系统均正常,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变设备(主要指是凝汽器)属性或安装来解决问题。
而通常遇到的凝结水过冷度偏高,一般是指正常运行的机组,由于系统设备出现了某种故障,致使凝结水过冷度突然增大的超标现象。
1.生产工艺方面(1)凝汽器冷却水管外表面蒸汽分压低于管束之间的蒸汽平均分压,使蒸汽的凝结温度低于管束之间混合气流的温度,从而造成凝结水过冷。
即凝汽器汽侧漏入空气造成。
(2)凝结器内存在气阻,蒸汽从排气口向下部流动时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压力低于上部压力,下部凝结水温度较上部低,从而造成凝结水过冷。
(3)蒸汽被冷却成液滴时,在凝汽器冷却水管间流动,受管内循环水冷却,因液滴的温度比冷却水管管壁温度高,凝结水水温降低,并低于其饱和温度,从而造成凝结水过冷却。
2.设计安装方面设计、安装主要是指凝汽器构造上存在缺陷,冷却水管束排列、安装不合理,使凝结水在冷却水管外形成一层水膜,当水膜变厚,下垂成水滴时,水滴的温度即水膜内外层平均温度低于水膜外表面的饱和温度,从而造成凝结水过冷。
3.生产调整方面(1)凝汽器汽侧积有空气,空气分压增大,蒸汽分压相对降低,而蒸汽却在相对较低的分压下凝结,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气温度,从而造成凝结水过冷。
浅谈凝结水过冷却对机组运行的影响1、概述在凝结器内凝结水的出口温度低于蒸汽的饱和温度的现象称为凝结水过冷却,所低的度数称为过冷却度。
凝结水过冷增加了循环冷却水的耗量,使冷源损失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机组末级低加的回热抽汽量,使回热效率降低,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
凝结水过度冷却,其含氧量就会大大增加,凝结水水质就会恶化,致使低压结水系统设备受到腐蚀,除氧器除氧负担加重,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
因此,过冷度的存在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不利影响。
从节能降耗和安全运行两方面考虑,降低凝结水的过冷度是十分必要的。
2、凝结水过冷原因分析凝结水过冷度表征凝结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冷却程度,它是衡量凝结器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凝结器过冷度的要求是不超过0.5~1℃。
凝结水产生过冷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是:2.1由于冷却水管管子外表面蒸汽分压力低于管束之间的蒸汽平均分压力,使蒸汽的凝结温度低于管束之间混合汽流的温度,从而产生过冷。
2.2由于凝结器内存在汽阻,蒸汽从排汽口向下部流动时遇到阻力,造成下部蒸汽压力低于上部压力,下部凝结水温度较上部低,从而产生过冷。
2.3蒸汽被冷却成液滴时,在凝结器冷却水管间流动,受管内循环水冷却,因液滴的温度比冷却水管管壁温度高,凝结水降温从而低于其饱和温度,产生过冷。
2.4 由于凝结器汽侧积有空气,空气分压力增大,蒸汽分压力相对降低,蒸汽仍在自己的分压力下凝结,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温度,产生过冷。
2.5凝结器构造上存在缺陷,冷却水管束排列不合理,使凝结水在冷却水管外形成一层水膜,当水膜变厚下垂成水滴时,水滴的温度即水膜内、外层平均温度低于水膜外表面的饱和温度,从而产生过冷却。
2.6凝结器漏入空气多或抽气器工作不正常,空气不能及时被抽出,空气分压力增大,使过冷度增加。
2.7 热水井水位高于正常范围,凝结器部分铜管被淹没,使被淹没铜管中循环水带走一部分凝结水的热量而产生过冷却。
2.8循环水温度过低和循环水量过大,使凝结水被过度的冷却,过冷度增加。
热力电厂凝结水过冷现象的分析摘要:汽轮机的排汽温度达到其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即理论凝结温度时并不能凝结,要在这个饱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称为实际开始凝结温度)才开始凝结,即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凝结温度总是低于理论凝结温度的,两者的温度差值就称为过冷度。
热力电厂中凝结水过冷度代表凝汽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过度冷却程度。
理论上凝结水过冷度越大造成机组经济性越差,热力电厂凝结水过冷度一般控制为0.5~2℃之间,机组运行中关注凝结水过冷度这个指标范围也能从中反映出机组在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分析凝结水过冷度偏差大的原因,如何采取针对措施有效缩小凝结水过冷度对于热力电厂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和安全意义。
关键词:热力;凝结;分析;对策1 凝结水过冷度偏大现象分析在热力发电厂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时会发生机组凝结水过冷度较突出的现象,导致凝结水过冷度偏差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冷凝器设计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1 凝结器构造上存在缺陷由于冷凝器冷却水管束布置过于紧密且不尽合理,使蒸汽混合物在管束中心到冷凝器中有较大的蒸汽阻力,导致冷凝器内部的绝对压力从冷凝器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少,使得冷凝器实际冷凝的蒸汽温度低于冷凝器入口处的饱和温度,导致冷却过度。
结果,大部分蒸汽负荷集中在上部冷却管束中。
冷凝水通过致密管束并在冷却管外侧形成一层水膜,该水膜附着在循环水冷却管上,使冷凝水的过冷却加重。
1.2 空气漏入凝汽器或真空泵工作不正常在该装置运行期间,处于真空状态的汽轮机的排气缸、冷凝器和低压给水加热系统如果存在任何不当操作,都会导致漏气。
此外,真空泵的异常工作,不能适时地排出漏气进入冷凝器。
这两个原因使冷凝器中积聚的空气和非冷凝气体增加,不仅会在冷却水管表面形成不良的传热膜,阻挡传热效果,增加传热端差;同时,它还使冷凝器中蒸汽气体混合物中的空气成分增加,导致空气分压的增加和蒸汽分压的相对降低,而蒸汽在其自身的分压下仍然冷凝。
凝结水过冷度产生的原因及减小对策了凝结水过冷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安全性的影响,从凝汽器的设计、改造、检修以及运行维护几个方面,提出了减小凝结水过冷度的对策,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凝汽器;过冷度;经济性;安全性1、引言凝汽器是凝汽式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是汽轮机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安全性。
而凝汽器运行状态的优劣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否保持在最佳真空、凝结水的过冷度是否最小以及凝结水的品质是否合格。
其中凝结水的过冷度越大,说明被冷却水带走损失的热量越多,而这部分热损失要靠锅炉多燃烧燃料来弥补,从而导致整个热力系统热经济性降低。
而且过冷度越大,凝结水中的含氧量也越多,从而加速了相关管道、设备的腐蚀速度。
因此需从各个方面对凝汽水过冷度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使其减到最小,以此来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凝结水过冷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1 定义凝结水过冷度表征了凝汽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过度冷却程度,凝汽器热水井出口凝结水温度与凝汽器在排汽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之差即称为过冷度。
2.2 表示方法温度形式:Δtn=ts-tc式中:Δtn—凝结水过冷度;ts—凝汽器绝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tc—凝汽器热井中凝结水温度。
3、过冷度产生的原因凝汽器运行中产生凝结水过冷却现象可能是凝汽器设计中的问题,也可能是运行不当而产生的,一般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3.1 凝汽器内管束排列不好在旧式结构的凝汽器上,凝结水过冷度可能很大。
这些凝汽器通常均为非回热式的,凝汽器内由于冷却水管束布置过密和排列不当,使汽气混合物在通往凝汽器的管束中心和下部时存在很大的汽阻,引起凝汽器内部绝对压力从凝汽器入口到抽气口逐渐降低,使得凝汽器大部分区域的蒸汽实际凝结温度要低于凝汽器入口处的饱和温度,形成了过冷度。
这同时造成了蒸汽负荷大部分集中在上部冷却管束处,蒸汽所凝结的水通过密集的管束,又在冷却水管外侧形成一层水膜,又起到再冷却凝结水的作用,加之排汽不能回热热水井中凝结水,进一步加剧了凝结水的过冷却。
汽轮机组凝结水过冷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凝汽器是凝汽式汽轮机的主要辅助设备,是汽轮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安全性。
而凝汽器运行状态的优劣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是否保持在最佳真空,凝结水的过冷度是否最小以及凝结水的品质是否合格。
凝结水的过冷度越大,说明被冷却水额外带走的热量越多,而这部分热损失要靠锅炉多燃烧燃料来弥从而导致系统热经济性的降低。
而且过冷度越大,凝结水中的含氧量也越多,从而加速了相关管道、设备的腐蚀速度。
因此需从各个方面对凝结水过冷度给以重视,并采取措施使其最小,以此来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1凝结水过冷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1定义凝结水过冷度,即凝汽器热井中凝结水过度冷却的数值,可定义为在凝汽器壳体中的绝对静压力下,热井中的凝结水温度与凝汽器中蒸汽的饱和温度之差1.2表示方法Δtc = ts –tc式中:Δtc 为凝结水过冷度; ts 为凝汽器绝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tc 为凝汽器热井中凝结水温度。
2 凝结水过冷对机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影响2. 1 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由于凝结水的过冷却,使传给冷却水的热量增加,冷源损失增大,导致系统热经济性下降2. 2 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凝结水过冷度的存在会威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凝结水温度过低,即凝结水水面上的蒸汽分压力降低,气体分压力的增高,使得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增加。
凝结水中含氧量增加,将导致凝汽器内换热管、低压加热器及相关管道阀门腐蚀加剧,以致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同时也加重了除氧器的工作负担,使除氧效果变差,严重时会腐蚀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下的给水管道和锅炉省煤器管,引起泄漏和爆管。
3 过冷度产生的原因3. 1 凝汽器的结构对过冷度的影响凝汽器管束布置是从减小汽阻、减小过冷度、均匀各部分传热面积上的热负荷的要求出发的。
冷却水管在凝汽器管板上的基本排列方法有三种:三角形排列法、正方形排列法和辐向排列法。
如何降低凝结水的过冷度?大型机组采用回热加热式凝结器,设计时从减小汽阻、减小过冷却度、均匀各部分传热面积上的热负荷的要求出发,在构造上具有合理的冷却水管束布置和最小的蒸汽阻力,热井内装有凝结水真空除氧装置,可较好地消除凝结水过冷现象,使凝结水溶解氧达到较低水平。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凝结器蒸汽负荷的变化、真空系统漏入空气、冷却水温度偏低及凝结器水位偏高等因素,使凝结水还存在过冷现象,凝结水含氧量也较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降低凝结水过冷度的具体对策有:1、每次停机前都对机组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并与上次及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作为判定真空系统是否严密的重要依据。
2、据运行机组真空状况、过冷度变化情况及真空严密性试验数据决定是否停机时对真空系统灌水查漏,灌水查漏时重点检查凝结器喉部、低压缸轴封蒸汽进出管道焊口、低压抽汽管路、低压缸法兰接合面、热井焊接处、凝结水管道法兰连接处、凝结器水位计接头处、疏水扩容器焊接处、与热井连接的真空系统阀门等处。
3、对于低加疏水、化学补充水、抽汽水控水回水以及其它冷却水,接至凝结器的位置一定要高于凝结水水位,最好接至凝结器上部蒸汽空间,并装折流档板,防止冲刷冷却水管,以除掉这些水源中的空气,减少对凝结水溶氧及对过冷度的影响。
4、利用停机机会对射水抽汽器进行检修,重点检查空气管逆止阀、水室喷嘴及扩压管等处,保持抽汽器的效率,以便运行时及时抽出凝结器内不凝结气体,维持凝结器内良好的真空水平。
5、运行中维持凝结器水位在正常范围内,防止热井水位过高淹没部分管束,避免被淹没管束中循环水带走一部分凝结水的热量而产生过冷却。
6、轴封压力调整器尽量可靠地投入运行,控制轴封压力在规定值内,防止空气从轴封漏入,影响凝结器真空。
7、根据负荷及季节特点,控制循环水泵的运行数量,利用循环水泵的变频调节调整循环水量,维持合适的循环倍率,减少凝结水过冷却度。
8、运行中凝结器管束腐蚀等其他原因造成管束泄漏而引起凝结水硬度超标,过冷却度增大,若水质超标不严重,可在循环水入水口处放入木糠堵漏;若水质超标严重,则采取运行中降负荷半边凝结器查漏方法堵漏。
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
你知道吗,这就好像是一条原本顺畅的道路突然出现了很多障碍!
先说说凝汽器内积存空气吧,这就像是一个捣乱分子,它会让凝结水的温度降下来,过冷度可不就增大了嘛!空气在那里阻碍着热量的传递,让一切都不那么顺畅了,这多让人头疼啊!
还有循环水流量和温度的影响呢!如果循环水流量过大,那不就像是给凝结水来了一场过于猛烈的“洗礼”,温度降得太多,过冷度能不大吗?而循环水温度过低的话,也会让凝结水“瑟瑟发抖”,过冷度就上去了呀!这就好像冬天里穿得太少,肯定会觉得格外冷呀!
凝汽器的结构不合理也是个大问题呀!如果它设计得不好,就像是一个不合理的布局,会导致凝结水不能很好地被处理,过冷度不就容易增大了吗?这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啊!
再想想,如果凝汽器管束表面脏污了,这就像人的脸上沾满了灰尘,能舒服吗?肯定会影响热量的交换,让过冷度增加呀!
另外,热负荷过低的时候,凝结水也容易变得“冷冷清清”,过冷度就不知不觉增大了。
这就好比一个原本热闹的地方突然变得冷清了,那种落差感多明显啊!
总之,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有很多,每一个都不能忽视呀!这些原因就像是一个个小怪兽,我们得想办法打败它们,让凝结水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让整个系统都能高效稳定地运行。
我们得时刻关注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可不能任由过冷度随意增大啊!不然会带来很多麻烦的呢!。
浅析凝结水过冷度的危害、原因及控制措施王波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凝结水是指在汽轮机做完功的蒸汽在凝汽器中被循环水冷却而形成的介质,是火力发电厂工质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
最理想的运行工况是凝结水温度等于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但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或运行维护不当,经常使凝结水温度低于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造成凝结水过度冷却,这一差值称为过冷度。
凝结水过冷现象产生不可逆冷原损失,是火力发电厂影响经济运行的一项小指标,本文从凝结水过冷度的危害、原因以及措施三方面探讨该项指标。
关键词:过冷度危害原因措施1 凝结水过度冷却的危害1.1 使设备可靠性降低。
凝结水过度冷却后,由于液体中溶解的气体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导致凝结水含氧量增加,加重除氧器的负担,加快设备管道的氧腐蚀,减低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1.2 使系统的热经济性降低。
凝结水过冷使凝结水温度降低,根据传热学原理,必然导致循环水带走过多的热量,同时要在加热器、除氧器加热时吸收更多的热量,多消耗抽汽量。
因此凝汽器应具有良好的回热作用,以使得凝结水的出口温度尽可能接近于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减少汽轮机的回热抽汽量,降低热耗。
2 凝结水过冷度产生的原因产生凝结水过度的冷却有诸多因素,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2.1 凝汽器内管束排列不合理冷却水管在凝汽器排列方式不合理会造成蒸汽空气混合物在通往凝汽器的管束中心和下部时遇到较大的流动阻力,导致内部绝对压力从凝汽器入口到抽汽口逐渐降低,使得凝汽器大部分区域的蒸汽实际凝结温度低于凝汽器入口处的饱和温度,形成凝结水过度冷却。
同时蒸汽大部分集中在上部管排处,蒸汽凝结的水经过密集的管束在冷却水管外形成一层水膜,又起到冷却凝结水的作用。
加之排汽不能有效回热热水井中的凝结水,进一步加剧了凝结水的过度冷却。
2.2 凝汽器水位过高当热水井水位过高时,导致凝汽器下部冷却水管浸到凝结水中,这样冷却水带走了一部分凝结水的热量;换句话说,将冷却水管浸没,将使整个凝汽器的冷却面积减少,严重时淹没空气管,真空恶化。
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一、1.1 凝结水过冷度的概念凝结水过冷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某种工况下,凝结水的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时所具有的过冷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凝结水,虽然不具备蒸发的能力,但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凝结水过冷度增大,意味着在这种工况下,凝结水的温度降低得更厉害,从而对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
那么,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2.1 外界条件的影响我们要分析的是外界条件对凝结水过冷度的影响。
外界条件主要包括:(1)大气压力;(2)气温;(3)湿度;(4)风速等。
这些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凝结水的过冷度产生影响。
例如,当大气压力降低时,空气中的水分子数量减少,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增大;反之,当大气压力增加时,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减小。
三、3.1 设备结构的影响我们要分析的是设备结构对凝结水过冷度的影响。
设备结构主要包括:(1)管道;(2)泵;(3)换热器等。
这些设备的形状、材料以及内部流道的设计,都会对凝结水的传热和流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凝结水的过冷度。
例如,当管道的直径变大时,流体的流速就会减小,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增大;反之,当管道的直径变小时,流体的流速就会增加,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减小。
四、3.2 工艺流程的影响我们要分析的是工艺流程对凝结水过冷度的影响。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1)冷却水的循环;(2)蒸汽的排放;(3)热交换等。
这些工艺流程的设计,都会对凝结水的热量传递和物理性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凝结水的过冷度。
例如,当冷却水的循环次数增加时,凝结水与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传递就会增强,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增大;反之,当冷却水的循环次数减少时,凝结水与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传递就会减弱,凝结水的过冷度就会减小。
五、4.1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界条件的影响;二是设备结构的影响;三是工艺流程的影响。
凝结水过冷度大的原因
凝结水过冷度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1.凝汽器结构设计存在缺陷,蒸汽沿冷却管道向下流通通道面积不足,导致凝结水从上面落下再度被冷却。
2.凝汽器汽侧空气含量超限,导致汽侧蒸汽分压力降低,凝结水过冷却。
3.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不合理,导致循环水流量过高,凝结水过冷却。
4.冬季凝汽器入口水温过低。
5.运行中凝汽器水位控制过高,凝结水淹没了部分管道,导致凝结水过冷却。
6.冷却管道泄漏,导致低温的循环水漏入凝结水,过冷度增大,水质恶化。
7.真空泵电机一般为6kV以上等级,对厂用电率影响较大。
8.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电机一般为6kV以上等级,对厂用电率影响较大。
请注意,上述原因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设备型号、运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凝结水过冷度增大,听起来就像是我们家里的水管冻坏了一样。
不过别着急,我来给你说说这个问题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凝结水过冷度。
简单来说,就是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成固体形态的冰。
而凝结水过冷度增大,就是指这种冰的形成速度加快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讲解。
1. 环境温度降低我们要考虑的是环境温度的问题。
如果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了,那么水的结冰速度就会加快。
比如说,冬天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暖气不热了,这时候水管里的水就很容易结冰。
所以,如果你家附近的气温下降了,那么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2. 水流速度减慢我们还要考虑水流速度的问题。
如果水管里的水流速度变慢了,那么水中的热量就会逐渐散发出去,导致水温降低。
这样一来,水结冰的速度就会加快。
比如说,你家的水龙头可能堵了,水流不出来了,这时候水管里的水就会慢慢变凉,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3. 管道材质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管道材质的问题。
不同的材质对于水的传导性能是不同的。
比如说,金属管道的导热性能比较好,所以即使周围的气温很低,金属管道里的水也不会很快结冰。
但是塑料管道就不同了,它的导热性能比较差,所以一旦周围的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塑料管道里的水就很容易结冰。
因此,如果你家使用的是塑料管道,那么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4. 水质问题我们还要考虑一下水质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水质比较硬,含盐量比较高,这样的水质对于水管壁的腐蚀性比较强。
当水管壁被腐蚀后,就会影响到水的传导性能。
这样一来,即使周围的气温没有变化很大,水管里也容易出现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情况。
所以,如果你家附近的水质比较差的话,那么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好了,以上就是我给大家讲解的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原因。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当然啦,如果你家的水管真的出现了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情况,千万不要慌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