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7.04 MB
- 文档页数:15
《电路》考研大纲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申联和并联: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四、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五、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六、一阶电路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七、二阶电路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二阶电路的冲击响应。
八、相量法复数: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九、正弦稳志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及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联电路的诺振:并联电路的诺振。
十:含有祸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乐器。
十一、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 与相电乐《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包括对称分量法求解不对称三相电路。
十二、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非正弦周期信号: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十三、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控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控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运算电路: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电路模型实际电路的理想化,模型化•理想电路元件线性电阻元件:u=Ri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保持一定,电压值与流过它的电流值无关•不允许短路,若短路,电流很大,可能烧毁电源理想电流源:流出电流一定,外界因素无法改变电流大小•不允许开路,若开路,端电压很大,可能烧毁电源受控源:表征电子器件的物理现象,反映了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控制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的关系。
•集总参数电路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其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我们就说它满足集中化条件,其模型就称为集中参数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实际方向关联非关联电功率和能量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p=dW/dt吸收,发出的判断关联•p>0:实际吸收,反之,实际发出非关联•p<0:实际发出,反之,实际吸收p=ui=i^2R=u^2/R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源元件独立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和电流源•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结点,回路,网孔,路径支路:branch,电路通过同一电流的分支结点:node,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公共连接点回路:loop,由支路组成的闭合回路网孔:mesh,平面电路中,其内部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路径:path,两节点间的一条通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意一个结点:∑i=0:∑i出-∑i进=0推导:广义结点,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意假设闭合面•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意回路:∑u=0广义KVL:应用于假想回路•图解分类梦想哟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的安,方见脚跟。
电路邱关源笔记总结
(实用版)
目录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模型
1.2 电路定律
二、电阻元件
2.1 电阻元件的定义
2.2 电阻元件的作用
三、理想电路元件
3.1 五种理想电路元件
3.2 理想电路元件的特性
正文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是反映实际电路部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
电路模型主要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
无论是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还是信息的传递、控制和处理,都建立在同一电路理论基础上。
电路定律是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进入该结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离开该结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之和等于零。
二、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
电阻元件的作用是限制电流通过,从而实现对电能的消耗。
电阻元件的定义是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
电阻元件的特性是电阻值固定,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三、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指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主要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
这五种理想电路元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如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并储存磁能,电容元件表示储存电能等。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本章要点1.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概念;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概念;3.元件、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4.电阻、独立电源、受控电源的概念;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相互约束。
分为两种:元件约束、集合约束。
由基尔霍夫定律体现。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在不同的场景应用时复杂程度也不同,小到手电筒,大到输电网络。
电路由电子器件构成,借助电压、电流完成信号传输、测量、控制、计算。
电能或电信号发生器成为电源,用电设备或信号接收装置等称为负载。
通常激励称为输入,如电源;响应称为输出,如用电设备。
电路模型就是利用理想电路元件或他们的组合模块建立的模型。
建模时要考虑工作条件,并按不同准确度的要求把给定工作情况下的主要物理现象和功能反映出来。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Uab 即电压方向为a →b ,Iab 即电流方向为a →b 。
1‐3 电功率和能量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密切相关。
当正电荷从原件“+”极经元件运动到元件”‐”极时,元件吸收能量;当正电荷从原件“‐”极经元件运动到元件”+”极时,元件释放电能量; 元件吸收或释放能量(△W)计算:△W=u*△qI=ୢ୯ୢ୲,△W=u*i*△t,功率p=୲=ui;P>0、W>0时,元件吸收功率与能量;p<0、W<0时,元件释放电能或发出功率。
所有的电子器件本身都有功率的限制,使用时要注意。
1‐4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为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元件与元件之间或通过端子与外部链接,构成电路。
电路物理量包括电流i 、电压v 、电荷q 及磁通量Φ等。
电路元件可分为线性元件、非线性元件,有源器件、无源器件等。
1‐5 电阻元件欧姆定律u=ri 。
R 即为电阻。
R 是一个正实常数。
单位:Ω(欧姆)。
线性电阻元件为无源器件。
电阻元件一般把吸收的电能转换为热能或光能等。
电阻元件也有非线性器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电源即电池、发电机、信号源等。
是有源二端器件。
电压源两端电压恒定,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无关,电流大小由外部电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