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六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1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角的度量》,详细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度量以及相关的性质和定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理解角的分类及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特别是度分秒的换算。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角的分类以及角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红领巾、墙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角的分类和度量。
3. 例题讲解:讲解角的度量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度分秒的换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量角器测量图片中的角度,并进行度分秒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角的度量:度、分、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量出图中所有角的度数。
47.5°,85°30',120°15',360°。
2. 答案:(1)见图中标注。
(2)47°30',85°30',120°15',36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和换算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角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思考角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地理、物理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方法,特别是度分秒的换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6《练习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提高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上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能够将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数乘整数运算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2.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应用分数乘整数运算的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相关实际问题的案例和练习题。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他的朋友小华有1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来展示如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2/3乘以3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1/4乘以5的结果,并解释其意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整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六》同步习题1.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横线上的数。
(1)720÷30=24 (2)264÷24=1172÷3= 2640÷240=360÷15= 132÷12=7200÷=24 (264÷)÷6=11÷60=24 (264÷12)÷=11 2.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352÷32= 426÷48=商是()位数商是()位数784÷26= 618÷34=商是()位数商是()位数3.填一填。
4.某修路队要修一段长300m的路,计划每天修75m,修完这段路需要多少天?5. 6个袋子可以装960件玩具,12个袋子能装多少件玩具?6.比一比,谁打字比较快?7.(1)一辆长途客车的速度是91千米/时,司机看到路牌后,行驶几时能到达济南?(2)一辆小轿车司机看到路牌后,行驶4时到达了南京,小轿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8.某书店上个月卖出的4种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这4种书的单价各是多少元?9.张叔叔和李叔叔分别开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2时后相遇,张叔叔行驶了160km,张叔叔和李叔叔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10.李叔叔从甲地开车去乙地,早上7:00出发,如果车速为80千米/时,那么中午12:00就能准时到达。
行驶了3时后,李叔叔算了一下,这3时内平均每时行驶90km。
请你帮李叔叔算一算,接下来保持什么速度行驶就能按时到达乙地?参考答案1.(1)24 24 300 1440 (2)11 11 4 22. 352÷32=11 426÷48=8 (42)商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784÷26=30......4 618÷34=18 (6)商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3. 32 16 440 20 104. 300÷75=4(天)5. 19206.笑笑打字比较快7.(1)819÷91=9(时)(2)268÷4=67(千米/时)8.童话书:16本/元故事书:8本/元知识百科:21本/元数学趣味:11本/元9.张叔叔:80km 李叔叔:95km10. 80×(12-7)=400(km),3×90=270(km),(400-270)÷2=65(千米/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
2.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对称图形,观察与描述。
3.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转换,时间的计算,时间与日常生活。
4.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图表表示,分析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培养空间观念。
3. 学会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4. 学会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图形的性质,时间计算,数据整理与表示。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性质,时间与数据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认识与运算:列出关键概念和运算公式。
2. 认识图形:展示各类图形,标注性质和特点。
3. 时间的认识:写出时间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4.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列出数据整理和表示方法,展示图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整数加减乘除运算。
(2)图形题:识别和描述平面图形。
(3)时间题:时间转换和计算。
(4)数据题:整理和表示数据。
2. 答案:详细写出每道题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2.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与实践情景设置3. 板书设计的条理清晰与重点突出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教学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直观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