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本学期学习的静电场和恒定电流,当然也包括高一的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偶线运动的研究,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共四章知识。
涉及的知识较多,包括运动的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等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等。
重点知识的考察是比较到位的,尤其是最近所学的电学部分,但题型较常规,题量适中,试题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特别难的题基本没有,但最后两道题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考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和运用,纵观全卷,对于实验班和尖子班的考生,试题难度稍易,没能更好地体现出优生的能力。
2、能力要求: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读题能力,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显得特别重要,正确列方程式、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基本作答情况选择题以下几道题错误较多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R1 B.减小R2C.减小R3 D.增大M、N间距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不明白此题所考的知识点在那里,当然也有电路的知识。
8.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0的带电金属球壳,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φ分布如图所示,r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r1、r2分别是该直线上A、B两点离球心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正电荷沿直线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主要问题是看不懂题目的条件,不知道怎么去利用题中的条件,不能挖掘有用的隐含条件,对于知识的相互关联不是很清楚,不能很快抓到考点所在。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分析一、总体分析本次考试,试题总题量为22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部分共45分,单项选择30分、多选部分15分;实验题部分12分,大题5个,共43分。
选择题部分基本包含本学期期中考试前的主要内容,实验题的重点依旧是电磁感应和传感器的两个实验。
从考点的设置、考察角度和难易安排来说,符合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程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命题仍然坚持重基础,查能力,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命题思路。
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现由浅入深的排列。
侧重于考察学生对选择必修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重点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总体上看,本次期中物理试卷在题型、题量上与往年保持大体稳定一致,在注重学生基本基础上,重点考察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好了体现了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同时又结合历年学生答题的相关情况以及物理教学的新特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
二、各题知识点及题目难度分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二)非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1.实验题16、考察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难度:适中17、考察传感器的应用,重点考察实验的电路连接及数据处理。
难度:适中2.计算题三、指导方向与学习建议:1.注意情景化试题的呈现形式,思考试题本质情景化试题是近几年来的热点,无论是平常的月考是期中期末考试,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素质教育贴近生活,让我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真正去体验各个学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2.重视课本,追本溯源从本次考试来看,试卷中结合课本的知识越来越多,国家试卷也在不断的回归课本中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在课本中出现过的实验,小知识点,重点知识点。
3.夯实基础,沉着应变每次测试都有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知识体系与基础知识要求是不会变的,只要我们的基本功够扎实,对于公式定理的掌控能力在线,仔细看题,认真阅读要求,即使是面对从未见过的新题型也能够很好地完成。
高二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二、试卷特点
本次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知识为高考热点、重点,而且考查面全,尤其是读数和能量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多研究对象多过程问题更备受近几年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本试题也很注重对技巧性、运用图像处理问题,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的选择,理论联系实际抽象模型的建立、实验设计误差优化和原理变迁等方面的考查,同时本次试题难度又低于高考题的难度,用此类题目考查高二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高考备考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次考试,平均分65.8分,最高分99分,及格率66%。
三、教学建议:
(1)关于仪表的读数要进行强化训练,甚至是扫盲式训练,从原理到会识别和读数都要时常的去温习和强化练习;
(2)建议在实验步骤掌握环节,教师要分引导书写,实践体验,抽查叙述3个环节进行,每次遇到实验,都可考虑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原理,可以如何如何去做本实验;然后引导更正,从而掌握提高对本实验的识记能力及变式能力;(3)日常测试改卷过程中要严,评卷过程中要告知丢分点!。
一、基本情况1,试卷分三大题:一是选择题,10道,40分;二是填空题(实验部分),20分;最后是计算题,4道,40分。
2,考试范围: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
二、题目点评1:把静电力,平抛运动和坐标系知识结合,涉及类比的物理科学思想方法。
2:电场和磁场进行比较,考察了电场和磁场的相似与区别。
3:电动势,对概念的熟悉程度要求较高。
4:磁感线的疏密,代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同的受力情况。
5:电场线,等势面的疏密,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受力情况。
6: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式。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知识,知道电表是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物理量。
8: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功率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9:本题是一道难得的好题,综合了电容器、磁场、电场、电路,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可谓是环环相扣。
10: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会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能够计算出周期和运动时间。
1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通过半径的表达式,寻找符合条件的答案。
12:欧姆表的正确操作,仪器的读数问题。
13:来源于教科书,《欧姆定律》,“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电流表内接法。
14:关于电动机一类的非纯电阻电路,可以说,也是来源于教科书的例题。
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用处,能够顺利地解决此题,本题比较简单。
15:聚电场、重力场、动能定理、摩擦力做功、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于一体,综合程度较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过程和方法,在本题渗透的比较深刻。
16:本题有一个误区,较多的学生,把圆形槽轨半径,当成粒子仅受洛伦兹力时,运动轨迹的半径。
结合了圆周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点时,力和运动状态的分析是关键。
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物理方程。
物理学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关键词,比如:“光滑”“恰好”“刚刚”“缓慢”“点”等等,要能领会其表达的物理意义。
高二物理2014-2015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整体评价:本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涵盖了选修3-5全册、3-4第一章的内容。
满分100分,物理试卷在试题结构和题型等方面未出现怪题、偏题,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等问题,而且题量适中。
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大概为:2:5:3。
物理试题在题型结构上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知识点考察较为全面,所以这是一个考生相对较能接受的试卷。
总的来说,这份试卷能够引导物理教学突破题海战术,强化对知识结构的构建,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总结,综合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成绩分析:从本次成绩的分布特点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全卷17题中,有5个题是来自课本的例题习题或由课本的例题习题简单改编而成。
如第1题、第2题、第5题、第10题、第14题为练习册的作业题,分值就达22分。
这些题目均为布置的书面作业,且认真进行了讲评。
从试卷分析来看,这部分的得分并不理想,可见学生在作业中存在困难,在讲评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当然,本次月考卷的知识内容涉及的时间周期较长,学生未能按教师要求有效安排复习也是这部分得分低的原因。
2.全卷17题中,另外的12题,为练习册的变形题,这部分学生得分比起前部分更不理想。
这充分暴露了学生完成练习册存在不够深入或应付的倾向。
练习册教师安排时间做了,并且组织讲评、交流讨论,但从月考情况来看,掌握的不够理想。
3.解题不规范。
解题不规范反映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浮燥情绪。
也可能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或认识不到位。
三、采取措施:1.切实引导学生从课本入手,使用课本学习,而不是只学课本。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更是要用课本教,而不是只教课本。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标准、教科书、习题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要强调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手头的其他学习资料,包括练习册,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不能舍近求远,从习题入手,或从辅导书入手,进行学习。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卷分析2014.5一、试卷总体评价1.本次考察3-2交流电,传感器,3-4机械振动,机械波,满分110分.知识点的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
2.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
如第2题报警器;第13题传感器;第21题远距离输电;回归到物理的本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注重实验的考查。
19题探究试验,20题数据的处理,都是高考必须,可见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4.试卷整体难度不大,区分度不高。
后面21,22两个题均较简单,选择题中难度相当大,得分率很低,即使是实验班,选择题也有难度二、成绩分析1.最高分108分,100分以上有61人,90分以上有196人,80分以上412人。
2.从成绩看,及格人数比较多,这是试题简单的原因,但细节掌握不好,导致高分段人数稀缺。
三、主要差错及原因分析1. 8,12,16为电磁感应,属于上学期所学,学生遗忘严重。
2.7,14是交流电的知识,与前面综合性强,题设陷阱多,防不胜防。
3. 21,,22题是常规题,学生能做,但时间不够,只能草草收场。
四、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我国高考的实际情况,基础教育离不开“双基”教学。
“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有生命力”。
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新课教学中,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追本索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增强新学知识的牢固性。
尤其是普通班的教学,更应注重“双基”教学,本卷中基础题多数错在普通班的学生,他们平时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牢固,一到考试时,不少知识发生混淆,连基本的公式、单位、物理量的符号都混淆不清,更谈不上如何提升能力。
因此,新课教学时,例题的选取、作业的布置、测验的选题都应注重基础性和实效性,单元测验应严格按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7:2:1的要求命题。
川西中学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主要考查《高中物理选修3-1》的第一章《电场》和第二章《电路》的知识。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基本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分析和解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评卷分析:
1.选择题:学生能得分的基本都在选择题,普通班多的有30多分,大多数都是十多分的幅度;重点班的有40分以上的,基本上都能有二十几分。
主要是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理解。
2.实验题:实验题得分较差,普通班只有少数人做,大多数学生不做实验题的,得分也只有2—8分不等;重点班做的人数较多,但得分的也很少,大约有一半人会做,一般得分有10分左右。
3.计算题:普通班学生基本不做计算题,只有10人左右写计算题。
对重点班,35题得分率不高,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做,得分基本在10分左右,36题得分率相对高些。
五.教学措施改进建议: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教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3.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从基础入手、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合理的物理情景的习惯;
4.加强物理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分析物理情景;
5.加强训练,特别是限时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
高二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套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全卷共计120分;其中第一卷全选择题,共10道,每题4分共计40分;第二卷由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和附加题组成。
其中填空题4小题计18分;实验探究题12分;计算题3小题30分;附加题2小题20分。
现在我对所代的5、6班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的第一、第三小题是三维设计上的原题,所以学生做答都比较好,失分率不高。
第九小题是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原题,但由于做过时间很久,学生已经遗忘,而且对对电磁波波长记忆不够准确,失分率相对比较高。
第二小题失分都是由于学生不认真造成的。
其中A选项的单位是m,而图上纵坐标的单位是cm,故选该选项。
第四、第五、第六小题全部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小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的关系,第五小题考查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内容,第六小题考查多普勒效应的产生原因,这些题目的答案都是课本的原话。
第七、第八小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七小题为光学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
第八小题为对公式f=λ的理解及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
这v*两道小题失分率较高。
第十小题为相对论内容的考查,看起来考查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内容,其实只考查到了相对论的一些假设和结论,但是由于学生对相对论的记忆不准确造成失分比较严重。
二:填空题第十一小题为有关波的图像的考查,由于考试前对波动部分复习比较到位,这道题学生做答比较好。
第十二小题考查的是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的确定方法,这道小题做的也很好。
十三小题考查的是公式γθsin sin =21v v 的应用,只是没有直接给出θ、γ的具体值,要经过简单换算得出。
由于对这个公式的应用较少而导致学生记忆不准,所以这道题的失分教高。
第十四小题考查LC 振荡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各能量的变化情况。
这道题学生做得比较好。
二、 实验探究题本实验是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对于该实验装置的要求上课时做了专门的强调,所以在器材安装上学生做的比较好,但是对于实验步骤和数据测量以及处理上,由于学生对测量头的读书方法的问题导致后面得不上分数。
XX-XX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联考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考试范围:物理选修3—1全书,3—2的第四、五两章内容。
2.题型设置:选择题(12题),实验题(2题)和计算(3题)分值分别为48分,18分和34分,没有偏题、怪题,但整体难度偏大。
3.概况:总分100分,最高分97分,最低分17分,平均分为x分,区分度x,难度系数x,标准差x。
4.各题得分情况分析:选择题(48分,共12小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得分率较低的题分别是第5、7、9、10、11题,其中第5题选正确c项有x人,选错项Ax人,选错项D150人;第7题选正确B项有x人,选错项cx人;第9题选正确A、c项分别为x人和x人,选错项B、D分别为x人和x人;第10题选错项D的有x人;第11题选错项A、D的分别为x人和x人。
失分的原因是题目考察知识点灵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不到位,选择题整体难度偏大。
实验题(18分,共2题),得分率较低是第13题第(1)小题,学生对毫米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时,没有处理好准确值和估计值的关系。
实验题第14题,学生对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掌握不牢固。
计算题(34分,共3题),得分率最低的题是第17题,第15题总分为8分,平均得分x分、难度系数为x、区分度为x;第16题总分为12分,平均得分为x分、难度系数为x、区分度为x;第17题总分为x分,平均得分为x分、难度系数为x、区分度x,失分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审题不清,或不会审题,其中第17题涉及到周期性变化电场、磁场,综合性强,学生目前的能力达不到该层次,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5.成绩分析:冲刺班组团平均分为72分左右、重点班组团平均分为x分左右、普通班组团平均分x分左右,学科满分x分,均分为x分。
二、后期教学中应改进的措施.各种类型考试之前,一定要抽出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梳理知识点,尤其是上学期所授的内容。
2.夯实基础,立足课本,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精选例题,点拨解题思路,传授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的训练,适当补充一些新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
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总体分析本次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100分,考察范围选修3-1前两章。
本次成绩年级均分36.31,试卷难度中等。
物理学科一本线70分,二本线37分,一本3人,二本74人。
2、试题分析题号题型平均分得分率知识点选择题2.63 65.63 电势、场强、电势能知识点辨析选择题1.63 40.63 静电平衡选择题1.43 35.63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电势关系选择题2.13 53.13 Ep-X图像选择题电场线、轨迹、力3线问题选择题1.6 串联分压选择题1.6 匀强电场中电势关系选择题2.25 56.25 电容的定义式选择题0.98 24.3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选择题1.26 31.56 电源U-I图像、电阻U-I图像选择题0.84 20.94 动态电路分析选择题1.39 34.69 电场中运动的功能关系实验 2.55 36.43 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读数、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 4.52 56.48 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计算 2.91 58.12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计算 3.29 65.88 电厂中的共点力平衡计算 2.06 22.9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非纯电阻电路计算 1.27 7.0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题二、班级分析1、班级整体分析:本次考试总分一本线510分,二本385分,2班过一本0人,过二本11人:。
2、班级问题分析:目前班级学风稳定,班级前10名较入班、第一次月考、期中这3次考试比较相对稳定,这几位同学都是稳居前10;在入班、第一次月考中都不是前10名,而这次成绩考到班级前十是非常大的进步,对他下步就是多鼓励,稳定他的成绩;这4名同学入班时成绩在班级前十,而月考、期中都没有再进到班级前10,对这种类型的学生要与其谈话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其快速成绩回归。
另一个班级现状是尾巴大,300分以下的有16人,其中有7分总分在250分以下,激励后进生的工作要重视。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中考试结束了,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从以下几各方面对试卷进行了分析:一、试卷分析考卷总体来说偏易,优秀率6.1% ,级格率66.41%最高分110分。
试题覆盖面广,既有对基础知识考核的环节,也有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试卷紧扣教材,突出课改精神,更侧重于双基能力的考察。
如第1、3、4、11、14题都有教材中的雏形,使学生一看就能上手,一不小心就出错;5、12、等都体现了课改精神,具有较好的探究性。
10、16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整体较好。
整个试题由易到难,梯度合理,既能考查学生基础,又能体现学生能力,整体来说是一份较好的试卷。
二、学生情况分析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
(1)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
表现在:概念把握不准确,理解能力差,有些重要的和难理解的内容,学生还是掌握的不透,例如:金属逸出功的图象问题,还是有些学生掌握不好。
这反映了教师教学中还是落实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
而学生学习知识僵化,机械记忆,甚至不去记忆,这种现象比较严重。
在普通班级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是很差。
(2)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
有些学生看题时丢三落四,甚至看不懂题,教师方面的原因在于,平时对审题方面的指导落实不够,虽然能给学生示范如何审题,但是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了解不够。
在学生方面,还是对有一些概念的理解有不透和不到位的地方,造成对关键词及条件不敏感。
(3)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
有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如14题,是计算题,分值是10分,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易出错,以致算出很多不同结果,不是知识问题。
15题多数同学好不容易思路都对,可在简单的几何处理中出错了。
有的学生不注意单位名称。
有不写单位名称的,还有记错单位名称的等等;像这样由于数学知识的欠缺造成丢分现象比较普遍。
平时有不少学生也因此出现了学习障碍。
反思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有时讲题过于简单,计算不够详细,这些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以后教学中要重视。
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高二物理备课组一、本次考试难易度分析客观题难度合适,像1.2.3.4.5.6.7.8.11七道题正答率挺高,导致学生得分不低。
本次考试主观题实验题12题中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问题,得分率不高,说明大家对该部分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牢固,计算题13题是库伦力平衡问题的计算得分率很高,14题电流定义式和焦耳热公式的考察,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公式不会用。
同学们公式掌握的不够准确,整体来说难度合适。
第十六题是静电场中的多运动过程,也涉及到整体法考察。
二、(一)客观题第1.3.4题:有功率问题的考察第6题:考察的是匀强电场知识第8.9题带电粒子的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重点第10题:重点考察对纯电阻非纯电阻的掌握(二)主观题一、实验题;第12题:在知道电流表内阻的时候,不管电源是大内阻还是小内阻都用先对于电源电流表内接二,计算题;第14题:这道题考察的电流定义式和焦耳热公式的考察,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公式不会用。
第15题是对含电容器电路的考察,两个速度公式记住了这道题就难度不大通过这次考试要让同学们知道综合题往往涉及多过程运动,要分清各个过程实际应用的公式和知识点,对所学的死知识灵活应用。
这次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知识体系掌握不完整;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对一些开放性试题不适应,语言不规范、不完整等等。
这对我们正确教授新教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理清了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1、研究教材。
教师要教好书,首先必须锤炼教学基本功。
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以新课程的理念统帅教学行为。
要学会在宏观上正确把握教材,在微观上创造教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
2、夯实基础。
本次考试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
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的载体,我们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立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查理科班《选修3-2》全书内容,现就本次考试作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题部分,分值10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第二部分为能力提升部分,分值5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及应用。
整份卷满分150分,考查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选修3-2》的全部知识点,包括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电流、及安培力等,整份试卷难易结合,程度适中,能很好的检测出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二、考试分析
从考试结果看,总体成绩不理想,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学生都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全年级及格人数7人,全部在重点班,其中基础题部分及格人数22人,现分析原因如下:
1、由于物理《选修3-2》内容难度大,教学课时紧,考试
之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赶教学进度,没有进行专项复习,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及运用较生疏;
2、教师对考试中有可能涉及的重点、难点分析不到位,
导致学生自主复习的方向有点偏;
3、重点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和运用,大多数人死扣偏题、难题、怪题;而普通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平时习题训练少。
以上是关于本次考试的分析,大量事实证明:在物理的教学和学习中,基础知识很关键,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物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