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市级一等奖说课稿
- 格式:pdf
- 大小:167.81 KB
- 文档页数:5
《尊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尊严》。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的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尊严》这一课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别人的东西,只能在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些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哈默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
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含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
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找出哈默和其他逃难人的相同之处和最大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哈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哈默和其他逃难人的相同之处和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说教法与学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综合运用多媒体直观法、质疑问难法、以读代讲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简介人物成就学生畅谈说一说当自己又冷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衣服、食物你会怎么做?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并说一说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严》说课稿一、说教材及学生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中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内容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
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根据新课程理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读写结合,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中升华情感,加强体验。
三、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字及文中的一些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3、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尊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高级教师撰写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尊严》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本篇课文抓住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逊”“喉”“捶”“惬”四个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默读、朗读、比赛读、小组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1、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1、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二、说教法: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我主要运用到的教法有:1、问题导入法2、课文分析法三、说学法: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1、自读品悟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都是好奇好学的,在导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2、以读促思,读中感悟㈠ 默读课文,师提出要求。
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学会默读。
这个环节正好为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提供了机会。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临朐县慧敏爱心小学王树升)7、尊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尊严、款待、赞赏、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从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1、体会什么是尊严。
2、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写法。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
2、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讲后教师慨括)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年轻人有关尊严的一个故事,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板书:尊严)二、学生自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内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全班内师生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不白白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读写生字新词,根据课文理解词义。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按要求画出:描写小伙子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0XX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说课稿范文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尊严》讲述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老师要如何设计此课的说书稿呢?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
但是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反而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人物分析中体会理解感悟。
课前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
二、说教法及学法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三、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呈、惫、堪、捶)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尊严》说课设计,《尊严》说课稿四年级下册《尊严》说课设计,《尊严》说课稿陈迎裔一、说教材《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本文转自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
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
课文对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人格的品质。
另外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多处采用了侧面烘托,如:其他逃难者的表现和杰克逊大叔的评价等。
特别值得揣摩的是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别看他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设计理念:、学生喜欢讲故事辩论课,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课型。
、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如:富翁=尊严的正确定位。
、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
、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说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
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尊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尊严》(板书)(一)教材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通过文章内容获得做人处事的启示。
本文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向人们揭示了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的道理。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质,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善良,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二)学情分析本文短小而蕴含哲理,在本单元具有代表性,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告诉人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树立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这篇课文对确立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相当有意义。
它在表达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这也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
这对指导四年级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把人物写鲜活也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3、懂得什么是尊严,认识尊严的可贵。
(四)重点难点本文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难点是理解文中杰克逊大叔的话的含义。
(五)说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以问题引领,抓住重点词句,放手让学生读中感悟,讨论,朗读,勾画圈点,边读边思考,深刻体会尊严的含义。
学法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主动参与,感受合作的力量。
(六)说教学过程一、复述内容,把握尊严(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学了本课生字词,初步感知了课文,谁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名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逃难的哈默坚持用劳动换食物,得到杰克逊大叔的赞赏,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尊严》说课稿李秀花一、说教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 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本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本课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不论是从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方面,都是学习的好材料。
本课教学共三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3、懂得什么是尊严,认识尊严的可贵。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难点定为: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会有困难。
因此,借助多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将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转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
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质疑问难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上,我结合我校出台的“双效互动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7《尊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代石油大王哈默以自尊赢得镇长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本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
2.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课,起立1.谈话:同学们,如果现在的你一无所有,而且肚子也很饿,这时有个好心的人给你一顿饭,你会怎么办?(立刻吃)一般人都会这样做。
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年轻人是怎样做的,他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
2.板书课题:7 尊严(尊、严的关键笔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师:昨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尊严、肥沃、逃难、呈现、善良、款待、例外、喉结、捶背、僵硬、许配、思量、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
(1)指名读(2人),评价并纠正错误的读音。
(2)请大家齐读2遍。
师:在这些词语中,出现了3个有多重身份的词语,你发现了吗?(1)请三位同学对三个多音字进行读音并组词,不对的进行纠正,在课本上写下这四个多音字。
尊严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来自人教版教材的课文——《尊严》。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尊严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材分析《尊严》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尊、自强的故事。
文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传递了一个信息:尊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支撑我们在逆境中前行的力量。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而且寓意深刻,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节,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尊严的价值,激发他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尊严相关的小故事或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学生先自主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带领全班齐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3. 理解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旨和情节,帮助他们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人物情感,理解尊严的内涵。
5. 拓展延伸通过讨论尊严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的尊严。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尊严》说课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尊严》一课。
本课的主题围绕“尊严”展开,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描写,塑造了一个有尊严的年轻人的形象。
以下是本课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尊严、狼吞虎咽、疲惫不堪”等词语的意思;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人物分析、写作手法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自尊心和尊严感,懂得尊重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尊严”的含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尊严”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严,为什么要有尊严。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尊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2.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接着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情境创设与问题引导(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年轻人一开始不接受老人的食物?•年轻人为什么不顾饥饿,坚持为老人做早餐?•年轻人为何在得到老人赏赐后,改变了态度?•年轻人为什么不要老人再给他食物?•年轻人为什么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赏赐?4.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总结出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
7.《尊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尊严》讲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得到人们的常识与接纳。
,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
这篇课文突出了本单元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尊严与道德。
通过本文使学生受到维护做人尊严的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用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思想的方法。
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中的重点,它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并新生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培养学生抓住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在理解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巩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严。
二、学情分析及设计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很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
比如,一个学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当面的批评,就是他的自尊心的体现,而尊严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来发问,让他们主动性的方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
只让学生去体会,而不让他们朗读,就等于只有骨干,而没有血肉。
当人真正理解了尊严,就会想到身边的人或自己知道的事,这时让他们说,引导他们说,就可以说是本课他们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要求便形成了,即自尊、自强、自立,那么学完本课将会对他们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够了。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1.学生讲一讲课前查到的关于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
2.小结哈默的资料,导入:就是这位令人羡慕的石油大王,曾有人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就说过他是个富翁,他为什么会这样预言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尊严》!二、读课文生疑,研读感悟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
《尊严》说课稿《尊严》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严》说课稿1王海英老师的《尊严》一课给了我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教学中,老师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
王海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能利用课件来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出自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多次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让学生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使学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个像哈默一样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又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善良、朴实、有爱心的人。
特别是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哈默的尊严。
如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学得很认真。
第二、王海英老师能够抓住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一重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这很好。
然而,金无完赤,人无完人,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它的不足,建议教师应该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学生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应加以指导,对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句话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不够,语言积累有待到位。
《尊严》说课稿2我执教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主要写了妇人帮助过的两个不同的乞丐。
小学语文四年级《尊严》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语文四年级《尊严》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本册第二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起着承前启后,化知为能的作用。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以诚待人,要求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的表达方式。
《尊严》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在理解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理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严。
我认为编者把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应该有他的理由,应该能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特点。
《尊严》这篇课文思想上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尊严。
在阅读过程习得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因此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也成为我这节课最大的关注点。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在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捶、惫”等14个生字。
理解并积累“疲惫不堪”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的设定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尊严》说课稿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李月红教学目标:1、学会“沃”等6个生字,会写“尊”等14个生字。
正确书写、理解文中的词语。
2、能熟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根据提示复述课文的大意。
3、能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读懂杰克逊大叔说的话的含义,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的意义。
4、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人物的言行、神态,体会他们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词,正确认真书写生字词;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知“尊严”。
本课时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三大环节——●理解课题、初感“尊严”●通读课文、理清脉络●小结升华、引发“读趣”一、理解课题,初感“尊严”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出示PPT“尊”字的甲骨文写法,让学生猜是什么。
接着简介“尊”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了解“尊”是一个象形字。
最早的“尊”是一个甲骨文=(酉)+ (双手),像双手捧着酒坛。
造字本义: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随着不断的变化,成了今天我们的通用字。
2、指导书写并引导用“尊”组词。
3、感悟“尊严”,激发阅读期待二、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读通读顺全文(1)检查读音(含多音字)。
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呈、捶”。
然后出示带生字的课文词、句练读。
(2)检查字形。
重点指导正确书写:善、瘦、配、堪。
然后出示形近字进行比较组词。
(3)通读全文。
2、学生交流汇报初读课文后了解到的信息。
随机板书部分词语。
3、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说出课文按顺序写了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归纳文章大意。
三、小结升华,引发“读趣”。
1、朗读全文2、设疑铺垫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熟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领会“尊严”的内涵,学习表达方法。
尊严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尊严》,这是一篇选自人教版教材的课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材分析《尊严》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重和被尊重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内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尊严,应该得到尊重,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文章语言朴实而深刻,情节简单却饱含深意,非常适合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尊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自尊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尊严的内涵,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尊严的概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尊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词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3.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深意,并适时提问,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故事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尊严的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的经验。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尊严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尊严”这一主题进行设计,包括生字新词、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尊严的内涵等几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
市级一等奖说课稿
【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
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
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说教法】
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说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课前准备】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
(二)课文插图。
【说程序】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
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
(二)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2、质疑问难。
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
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
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
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
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
(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
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
性得到张扬。
)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
(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