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
- 格式:ppt
- 大小:9.88 MB
- 文档页数:4
关于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平安教育教案〔精选11篇〕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平安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结实的树立平安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平安每天都是从零开场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那么,做平安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一〕上学放学路上。
老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意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然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
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需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觉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着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展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老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惯用品、购置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
在车上假如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需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假如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
小学生交通安全第一篇: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小学生是交通安全事故的高风险人群之一,因此学习交通安全常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交通安全常识:1. 交通信号灯是最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学生应该了解红灯、绿灯和黄灯的含义。
红灯代表停止,绿灯代表前进,黄灯代表减速。
2. 行人过马路应该在人行横道上,而且应该在交通灯变为绿灯时过马路。
切勿在马路上玩耍、奔跑、追逐等行为。
3. 学生应该了解手势信号的含义。
举手示意表示要过马路,向左摆手表示不要过马路,向右摆手表示可以过马路。
4. 乘坐自行车时,一定要戴好头盔,同时记得穿鞋。
骑车时应该靠右行驶,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5. 乘坐公交车时,要排队上车,上车后迅速走到座位或站在稳定的支撑杆旁,不要站在车门附近。
6. 如果要过马路,一定要先看左再看右,如果有车或者会车,一定要等待安全通过后再走。
以上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交通安全常识,学生们应该时刻牢记,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小学生如何防范交通事故小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尤其是在上学放学的时间段,孩子们行动频繁,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
以下是小学生如何防范交通事故的一些建议:1. 学生要注意安全出行方式,尤其是交通工具上。
如坐公交车时,要拉响车铃,告诉司机下车,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在马路上穿行,在自行车道上骑车时要靠右行驶等。
2. 学生要保持安全意识,随时留意周围的交通状况,如通过交通信号灯和标识,听从交警、学校老师或安全巡逻员的指示,看到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等障碍物应及时躲避。
3. 学生要有交通安全教育,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生动的交通安全教育,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行走、乘车、过马路等。
4. 学生要提高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如学生在路上走时,应当尽量走路较远的一边,以免被过路车辆撞到。
5. 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尽量不与车辆死命挣扎,以免引发事故。
以上是小学生如何防范交通事故的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当注意这些建议,以便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一年级的交通安全教案5篇小学生一年级的交通安全教案1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1要遵守交通规则(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离家太远。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小学生一年级的交通安全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看录像。
2教师导言:说起死亡,人们常常将其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2000万人丧失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万人化为硝烟,然而,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被人们忽略了,自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已有4000多万人惨死在那些飞旋的车轮之下。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由于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限制,他们在交通安全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对于预防交通事故、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安全出行技巧、交通事故案例警示等方面,对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一、交通安全基本知识1. 交通安全法规交通安全法规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要了解以下基本法规:(1)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禁止通行。
(2)行人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隔离栏。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有序上下车。
(4)骑自行车、电动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逆行、闯红灯。
2. 交通安全标志交通安全标志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要认识以下常见标志:(1)人行横道标志:表示此处是行人过马路的地方。
(2)禁止通行标志:表示此处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3)限速标志:表示该路段有限速要求。
(4)注意行人标志:表示该路段有行人通行,车辆需减速慢行。
二、安全出行技巧1. 步行安全(1)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红绿灯。
(2)穿越马路时,要左顾右盼,确保安全。
(3)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2. 乘车安全(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有序上下车。
(2)在车内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触碰车内设施。
(3)下车时,要观察后方车辆,确保安全。
3. 骑自行车、电动车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闯红灯。
(2)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头部安全。
(3)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保持安全距离。
三、交通事故案例警示1. 事故案例一:小明过马路时,没有走人行横道,被一辆逆行车辆撞倒,造成严重伤害。
2. 事故案例二:小红乘坐公交车时,因抢座与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失控,发生车祸。
3. 事故案例三:小刚骑自行车时,闯红灯与一辆轿车相撞,造成严重伤害。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案(5篇)小学生交通安全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让学生了解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2、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3、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交通事故案列。
教师小结: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对交通安全重视不够,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不幸。
我们应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好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为此,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交通安全知识。
二、新课讲授:1、认识交通信号灯,学习红路灯的作用。
2、认识马路上的标线。
3、学习怎样安全横过马路。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⑤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4、安全出行的两大本领。
一会走路,二会乘车。
5、一起学学小儿歌。
三、小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以后乘车、走路、骑车应注意些什么?教师小结:交通既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如果忽视交通规则,也会给很多家庭带来不幸,所以,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时刻重视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案(精选篇2)目标:让学生珍惜生命,懂得一些交通安全保护知识与措施准备:课件、竞赛题、表演道具过程:一、活动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然而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给社会给家里人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大家请看——(播放课件)渲染悲惨气氛……二、活动开展:1、读一读:装上安全上路,载满幸福回家效益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十次事故九次快千好万好、平安最好2、赛一赛:考安全知识,每生轮流答一题,答对有奖。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放学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一、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小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交通安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关爱生命的道德品质。
二、小学放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1. 交通规则知识(1)行人行走规则: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行人道时应在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交通信号。
(2)自行车骑行规则:骑行时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得逆行,不得载人,不得在机动车道内行驶。
(3)乘车规则: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上车后要系好安全带,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
2. 交通安全意识(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横穿马路。
(2)过马路时要观察四周交通状况,确保安全后再通过。
(3)不在道路上玩耍、追逐、打闹。
3. 应急处理能力(1)遇到交通事故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2)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保护现场,协助救援人员。
(3)在紧急情况下,要学会使用交通工具上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制动、安全锤等。
三、小学放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1)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2)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实地演练(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实地演练,如模拟过马路、紧急避险等。
(2)邀请交警或交通志愿者参与演练,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简短(15篇)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篇1)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道路右侧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篇2)乘车安全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行走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它事情;(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5)骑自行车时,不要骑速过快,要小心避让,要骑在自行车道上。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常识(优秀1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3篇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常识,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经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经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
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明白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构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能够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能够走?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1、表演资料: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1、同学们小结:经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班主任小结:生命仅有一次,幸福欢乐掌握在你的手里,期望同学们经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教案(精选6篇)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能在游戏中巩固基本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卡。
2、在教室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小汽车、用纸画出的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过街天桥。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卡,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2)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行,叫做交通设施。
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设施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边,他们想过马路。
马路对面有个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帮助我们过马路的,他会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绿灯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么?好多白线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一样。
这就是斑马线。
“条条斑马线,连着路两边,过街线内走,大家才安全。
是保护我们安全通行的,我们一起走斑马线过马路吧。
(3)没有斑马线怎么过马路呢?你看,这是天桥,它使行人从车辆的上面通行,避开了车辆,避免了被车撞到的危险,所以天桥也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交通设施。
“空中一座大桥,横跨马路架牢,行人桥上走过,汽车桥下奔跑。
三、邀请幼儿扮演行人在情境中游戏,参与表演。
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教案2活动目标:1、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
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观看视频,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二)认识交通标志。
1、出示挂图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第1篇一、引言交通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交通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对于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交通安全常识、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对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二、交通安全基本知识1. 交通规则:交通规则是维护交通安全的基本准则,小学生应了解并遵守以下交通规则:(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行人要走靠路边行走。
(2)横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
(3)不准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
(4)不准翻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5)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应熟悉以下交通信号:(1)红灯:表示停止,行人、车辆必须停止。
(2)绿灯:表示通行,行人、车辆可以通行。
(3)黄灯:表示警示,行人、车辆应减速、停车,确认安全后通行。
3.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小学生应认识以下交通标志:(1)人行横道:表示行人可以横过道路。
(2)禁止通行:表示禁止行人、车辆通行。
(3)停车让行:表示停车让行。
(4)减速慢行:表示减速慢行。
三、交通安全常识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以下安全常识:(1)排队候车,不拥挤。
(2)上车后,找好座位,坐稳扶好。
(3)不要在车内奔跑、打闹。
(4)下车时,注意观察,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2. 乘坐私家车时,要遵守以下安全常识:(1)上车后,立即系好安全带。
(2)不要在车内玩耍,保持车内整洁。
(3)下车时,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4)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
3. 步行时,要遵守以下安全常识:(1)走人行道,不在道路上行走。
(2)横过马路时,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
(3)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嬉戏。
(4)过马路时,要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保障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 促进家庭和谐交通事故往往给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助于家庭和谐,减轻家庭负担。
4. 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小学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将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1. 交通法规知识教育小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如行人、车辆、非机动车等在不同道路上的通行规则,红绿灯、斑马线、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 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小学生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如如何正确过马路、如何正确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
3. 道路交通环境教育小学生了解道路交通环境,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交通设施等,提高他们在复杂道路交通环境下的安全意识。
4. 预防交通事故教育小学生掌握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如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等。
四、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向小学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
2. 课外活动组织小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交通安全,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知识篇一1、横过马路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
走路要保证安全,这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
首先,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
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
在这个地带,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
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
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随便乱穿,或者在汽车已经临近时急匆匆过道路,都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行人信号灯红灯亮时,禁止行人横过马路,行人必须在人行道上等候。
行人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从人行横道内通过。
行人信号灯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再进入人行横道;已经在人行横道内的行人应加快步伐安全通过。
随意闯越“红灯”,遇停止信号超越停止线或乱穿马路,都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不良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2、各行其道道路上的隔离设施好比是一座座墙,一条条“分界线”,车辆与行人是不能随便逾越的。
任意钻越和跨越隔离设施,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作为一个守秩序、讲文明的人,应该按照“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横道线”和“骑自行车走非机动车道”的规定,严格“分道通行”,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3、集体外出上学、放学、春游、秋游和其他集体外出活动时,队伍应该怎样排列?走路应该怎样走?横过车行道应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集体外出,要有教师带领。
在没教师带领的情况下,要推选一位“路队长”来管理队伍;外出时要整好队,横列不宜超过二人;行进时,应靠右侧走在人行道上,不能走入车行道。
队员应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离队,不能相互追逐戏闹,不三五成群地并肩行走或交通拥挤的地方聚集、停留,以免影响他人通行。
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应走人行横道。
第1篇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尤其是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交通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每一位同学的安全,学校特制定以下交通安全教育须知,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一、交通安全意识1.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同学们要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等。
2. 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二、步行安全1.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人行道内行走,靠右侧行走;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红绿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2. 穿越马路时的注意事项:a. 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以免分散注意力;b. 不要翻越护栏、隔离栏,以免发生意外;c. 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以免影响他人正常通行;d. 不要随意横穿马路,要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三、骑车安全1. 骑自行车前,要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刹车灵敏。
2. 骑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以保护头部安全。
3. 骑自行车时,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靠右侧行驶。
4. 骑自行车时,不得双手离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折竞驶。
5. 骑自行车时,不得在道路上逆向行驶、抢行。
6. 骑自行车时,不得载人。
四、乘车安全1. 乘坐公交车时,要排队等候,有序上下车。
2. 上车后,要找好座位,坐稳扶好。
3. 不要在车厢内乱跑、打闹,以免影响他人。
4. 乘坐校车时,要遵守校车管理规定,听从司机和老师的管理。
5. 不要在车内随意打开车窗,以免发生意外。
五、特殊情况下交通安全1. 雨天出行时,要注意地面湿滑,减速慢行。
2. 雪天出行时,要穿戴防滑鞋,注意路面结冰。
3. 雾天出行时,要打开车灯,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
4. 遇到交通拥堵时,要保持冷静,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穿插、抢行。
六、紧急情况处理1. 如果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
2. 不要擅自移动事故车辆,以免影响事故处理。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更容易在交通安全方面出现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特制定以下十条交通安全教育要点。
二、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十条1.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小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追逐车辆。
2. 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安全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校车等交通工具时,要排队上下车,不争抢座位,不将身体伸出窗外。
在车内要保持安静,不随意触摸车内设施,防止发生意外。
3. 骑自行车、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小学生骑自行车、电动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头部安全。
不骑快车,不逆行,不在道路上滑行,不与机动车抢道。
4. 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非法营运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小学生要坚决拒绝乘坐。
如遇到非法营运车辆,要及时向家长或相关部门举报。
5. 穿越马路前,先观察四周情况在穿越马路前,要仔细观察四周情况,确认无车辆行驶时再通过。
夜间行走时,要穿着鲜艳的衣服,以便司机能够及时发现。
6. 注意车辆盲区,避免发生碰撞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如车头前、车尾后等。
小学生要特别注意这些盲区,避免在车辆周围玩耍,防止发生碰撞。
7. 不在道路上摆放物品不要在道路上摆放任何物品,如玩具、自行车等,以免影响他人通行,造成交通事故。
8. 上下学途中,遵守交通信号灯在上学、放学的途中,要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不跨越信号灯,不随意穿行。
9.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关注交通安全教育,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小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0. 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持冷静,寻求帮助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如受伤,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小学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小学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图片1幅2、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1、这是谁?你熟悉他吗?我们把自己不熟悉、不熟习的人称为陌生人。
2、观看课件,发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甚么?小姐姐为何摆手?3、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童谣《陌生人》1、告知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童谣,请大家一起欣赏。
2、教幼儿学习这首童谣,鼓励小朋友把这首童谣说给小弟弟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何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何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东西。
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童谣:陌生人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往,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可以求救老师、家长。
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
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
幼儿都能掌握许多应付陌生人的方法。
小学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2设计意图: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安全教育内容(通用5篇)一、道路交通安全(一)遵守交通规则,实行路队制放学。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2、不穿越、攀爬、倚坐道口护拦。
3、不在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在马路上踢球、跳皮筋、打闹、玩耍。
5、学生放学可实行"小黄帽"路队制,要戴好"小黄帽",手持"让"字牌列队行走,每横列不超过二人。
6、上学放学途经山间小路时应尽量结伴而行,不做危险活动,避免意外伤害。
横过马路(街)或通过十字街道时,要走交通部门设置的专门穿越道,如斑马线、人行过街(公路)天桥和地下通道。
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红灯停,绿灯行。
7、乘坐汽车、火车时要坐好扶好,身体任何部位不要伸向车外,不高声喧哗,不向外抛投物体,不搭乘货车、拖拉机等非载人营运车辆。
(二)骑自行车须遵守以下规定1、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和人小骑大型车。
骑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拐弯。
2、不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
3、不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
4、经常性检查车铃、车闸能否正常使用。
5、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6、年满12周岁的学生确需骑自行车,须经家长同意,并不准骑车搭人和在快车道上行驶。
7、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行人、车辆;不闯红灯。
(三)水上交通安全1、不乘坐无牌无证船舶。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冒险航行的船舶。
5、集体乘船应注意:要有老师带队,指挥,上下船要排成队,不得打闹、走动;要服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维护好船上秩序。
二、校内校外活动安全(一)防止触电1、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试电器外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2、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放学后,孩子们独自回家或外出玩耍,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放学后进行安全教育。
二、交通安全教育1. 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小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等待绿灯通行,不闯红灯,不跨越隔离栏。
2. 注意车辆:教育小学生要在人行道上行走,不在马路上奔跑、玩耍,过马路时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
3. 乘坐交通工具:教育小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等候,不拥挤,不争抢座位,注意安全。
4. 骑自行车:教育小学生骑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不逆行,不载人,不追逐打闹。
三、消防安全教育1. 燃气安全:教育小学生不在家中私自使用燃气,不玩火,发现燃气泄漏要及时关闭阀门,并通风换气。
2. 电器安全:教育小学生不在家中私自操作电器,不玩电源插座,不在床上使用电器。
3. 火灾逃生:教育小学生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迅速逃离火场,不乘坐电梯逃生。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1. 禁止私自下水游泳:教育小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 熟悉水域环境:教育小学生游泳前要了解水域环境,不盲目下水。
3. 学习救生技能:教育小学生学习基本的救生技能,如:自救、互救等。
4. 注意安全距离:教育小学生游泳时,要与同伴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意外。
五、防拐骗安全教育1. 增强防范意识:教育小学生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语,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 熟悉周围环境:教育小学生熟悉周围环境,遇到可疑人员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3. 不跟陌生人走:教育小学生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透露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4. 紧急求助:教育小学生遇到危险时,要勇敢地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六、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1. 注意食品卫生:教育小学生不购买、食用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放学后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放学后,孩子们离开了学校的保护伞,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放学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一、交通安全教育1.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小学生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等待绿灯通过;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教育小学生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不拥挤;上车后要找好座位,不随意走动;下车时要注意观察车辆行驶方向,避免被撞。
3. 自行车骑行安全:教育小学生骑行自行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不逆行、不载人、不追逐打闹;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二、居家安全教育1. 防火安全:教育小学生不玩火,不私自触碰电源插座;家中火源、电器要远离可燃物;发生火灾时,要迅速拨打119报警,并告知火情。
2. 防盗安全:教育小学生不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门窗要关好,防止入室盗窃;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要轻易开门。
3. 防溺水安全:教育小学生不私自到河边、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游泳;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游泳;遇到溺水者,要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
三、户外活动安全教育1. 防野生动物伤害:教育小学生遇到野生动物时,要保持距离,不挑逗、不喂食;遇到危险时,要迅速离开。
2. 防自然灾害:教育小学生了解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遇到自然灾害时,要听从老师、家长的安排,迅速撤离。
3. 防沉迷网络:教育小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短视频等;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四、心理健康教育1. 培养良好的情绪:教育小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面对,寻求帮助;不与他人发生争执,学会宽容待人。
2. 增强自信心:教育小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小学生要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珍惜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