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病因与治疗方法——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
- 格式:ppt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2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人的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时,临床上除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还可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如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等。
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多相伴出现,如Broca失语可伴面、口失用,而临床医师常易忽视,需注意辨认。
一、失语症失语症(aphasia)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language)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
患者在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及严重智能障碍的前提下,无视觉及听觉缺损,亦无口、咽、喉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亦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失语症与构音障碍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发音器官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所致。
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一种纯言语(speech)障碍,即口语的语音障碍,患者具有语言交流所必备的语言形成及接受的能力,仅在言语形成阶段不能形成清晰的言语,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清及声音、音调、语速的异常。
患者对言语的理解正常,并保留文字理解(阅读)和表达(书写)能力,可通过文字进行交流。
可见于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等),以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球麻痹和面、舌瘫,小脑病变及运动障碍性疾病(如Parkinson病)。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一)分类我国学者参照以Benson(1979)为代表的近代失语症分类法,即主要依据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灶部位进行分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汉语失语症分类法。
1.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病灶都在外侧裂周区,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
(1)Broca失语(Brocaaphasia,BA)(2)Wemicke失语(Wemickeaphasia,WA)(3)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aphasia,CA)2.经皮质性失语(transcorticalaphasia)又称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borderzoneaphasicsyndrome)。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失语是指由于脑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
失语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流畅性失语和流畅性失语。
非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表达受阻、不连贯、含糊不清。
非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原发性构音失语:患者在说话时出现发音困难,表现为吐词不清、变音、漏音等。
2.失字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漏词、重复词语或无法找到正确的词汇。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句不连贯、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理解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流利、流畅度不受影响,但语法理解和用词能力丧失。
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失名症:患者在说话时无法正确地命名物体、事物或人名。
2.失值症:患者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的概念、含义和象征。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失语康复训练方法:1.语音治疗:通过模仿、重复和练习特定的音节、单词和短语,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2.色块疗法:将不同颜色的方块与特定词汇或概念相关联,通过触摸和将颜色块移动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理解单词的意义。
3.镜子疗法:利用镜子观察口腔和舌头的运动,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4.书写疗法:通过书写单词、句子和文章来练习和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5.图像辅助疗法:使用图像、图片和手势等非语言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意思。
6.视听模型疗法:通过观看和听听力模型,模仿和复述语言表达,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7.纸笔交流:鼓励患者使用纸笔进行交流,以减少口语交流中的困难,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实际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个性化制定。
康复训练的关键是持续性和个性化,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和改善语言能力。
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第一篇: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失语症、构音障碍与言语失用的鉴别在临床上,失语症、构音障碍和言语失用是三种不同性质的言语障碍。
它们不仅从发生机制上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它们能够准确地鉴别就变得异常重要。
一、失语症。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失语症,指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障碍。
失语症的临床类型很多,这里只简单说明三种。
㈠运动性失语症,也叫布洛卡(Broca)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⑴言语表达明显障碍。
一般可说出很简单的语词或短语,但咬字不清,发音模糊。
严重者仅能发出个别的字音,称单语症。
⑵听语理解多无障碍。
可以明白讲话的内容。
⑶对文字的理解多有保留。
可以通过看文字、语句理解内容,执行指令。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额叶Broca区及邻近结构损伤。
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表达在大脑有专门的皮层区域负责。
在言语表达出现障碍时,听理解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㈡感受性失语,也叫威尼克(Wernicke)失语症。
⒈临床表现:听语理解明显障碍。
口语表达流利。
但不能理解自己所说出话的意思。
复述多有困难。
阅读多有障碍。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侧颞叶Wernicke区最为多见⒋神经心理学意义:言语理解在大脑有专门的皮质区域负责。
在言语理解出现障碍时,言语表达机能可以保持正常。
㈢传导性失语症,也叫中央性失语,或传入性运动性失语。
⒈临床表现:自发性言语流利。
听理解障碍不明显。
复述障碍突出。
⒉常见病因:脑血管病、脑损伤、脑肿瘤等。
⒊脑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叶感受性言语区⒋神经心理学意义:从言语感受区到言语表达区可能有一个传导过程。
二、构音障碍⒈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发音困难,对一些原来可以发好的音现在却总是发不好,严重时根本发不出来。
同时伴喝水发呛等构音肌肉功能障碍。
⒉脑定位:皮层下部位,如颅神经或脑干损伤等。
失语症的病因及症状一、定义失语症(aphasia)一词被提出已经有一百多年,关于失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学者们从各自对失语症的观察、研究和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失语症定义。
Benson对失语症的定义是由于大脑受损导致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
Benson是一个人的名称,很多失语症的评定方法都出自于他。
失语症是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表现为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无严重认知障碍、无感觉缺失(听觉或视觉的下降或丧失)、无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为优势半球。
一般来说失语症是由于大脑优势半球的病变所造成的,但并非所有的脑损伤病人都会失语,即使是优势半球受损也不一定会造成失语症。
因先天或幼年疾病使语言学习发生困难,语言功能未能获得,他们的语言功能虽有障碍,但不能称为失语症。
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等,以及精神症状如缄默、违拗等,还有普通的智力减退所致的语言障碍都不属于失语症。
周围感觉与运动器官的障碍如视、听器官的病变,导致听语及阅读困难的情况,不应与口语及文字的理解障碍混同。
肢体运动障碍所致的书写困难,或喉、舌、唇等构音器官麻痹所致的语音问题,虽都为语言表达的困难,但都不属于失语症范畴。
失语症一般也不包括知觉、学习和记忆的障碍,除非它们特别地侵犯了语言符号。
二、病因及言语症状(一)病因1、脑血管病变(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脑血管瘤等) 是失语症常见的病因,大概有3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可能产生失语。
语言区域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分布范围,所以失语大多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分支发生出血,栓塞或血栓的结果。
多引起持续性失语,但并不意味失语的症状固定不变。
2、脑外伤因外伤部位不同,失语症状表现各异。
颞叶外伤多出现Wernicke失语,并见视野下象限同侧偏盲。
缘上回外伤的失语症状轻,理解与表达同时发生困难,有上肢单瘫及上肢感觉症状,并可见失用症。
失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失语(aphasia)是指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引起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自发对话、相当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写作六个基本方面,如构音正常但表达障碍、肢体运动功能正常但写作障碍、视力正常但阅读障碍、听力正常但语言理解障碍等。
不同的大脑语言功能区域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言语功能由一侧大脑半球主导,称为优势半球。
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位于左脑皮层及其连接纤维。
失语症通常发生在优势半球的损伤中。
优势半球的不同特定部位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第三个额头是英语口语的中心,失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即运动性失语症;第一个颞水平后部是听力中心,损伤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即感觉性失语症;第三个额头后部是写作中心,病变不能用文字表达,是失语症;角回到阅读中心,损伤不能读单词的声音,不知道其意义,是失语症;第一个颞回和角回之间的区域是物体的命名中心,病变时看不到人物的名字,是命名性失语症。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其次是脑炎症、创伤、变性等1.运动性失语症:又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症等。
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2.感觉性失语症,又称感觉性失语症Wenicke失语症等。
病灶位于Wenicken在与语言中心中断后,氏区和听觉联络区阻碍了听觉词"图象"激活。
其特点是患者听力正常,但无法理解他人评价的意义。
虽然他们有说话的能力,但他们的词汇和语法错误是混乱的。
他们经常回答非问题。
演讲内容不能真正理解,但他们经常能正确模仿他人的语言。
语言重复症也很常见。
一个词或音节被强制和自动地重复,并不自觉地进入下一个语言生成过程。
3.失读症:病变主要位于角回,特点是患者无视力障碍。
当他们看到自己知道的原始文字符号时,他们无法阅读发音和意义,大多伴有失写、失算、身体障碍、空间失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