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1)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19
鱼的营养需要(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
饲料蛋白质被鱼体摄食后,必须于鱼的消化道中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鱼体吸收利用。
氨基酸构成决定了蛋白质的质量。
已经证明,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10种。
不同种鱼要求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所占的比例不同,如果饲料蛋白质中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与鱼类的需求相一致,则称为平衡蛋白质,如果某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就会限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
必需氨基酸不足,不仅会使鱼生长缓慢,而且还可以诱发某些疾病,如蛋氨酸和色氨酸缺乏,可使鱼患白内障。
在10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是鱼的限制性氨基酸。
鱼类对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要求受鱼类种类、年龄、规格以及生活水域生态条件的影响,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由表看出,肉食性鱼类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杂食性鱼类要求较低,一般为30%~40%,草食性鱼类最低为30%以下。
同时又和鱼的年龄关系很大,仔鱼、幼鱼生长旺盛对蛋白质要求高,成鱼生长慢对蛋白质要求低。
(上表为主要养殖鱼类饲料蛋白质最适合量参考表(%)下表为几种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占蛋白质的比例(%))养殖鱼类苗龄培育期种龄培育期食用龄培育期鲤鱼40~5035~4030~35青鱼403530草鱼3225~2722~25团头鲂343025~30鲫鱼403530罗非鱼4035~3830虹鳟4540~4528~35鲮鱼4036~3832美国海鲶35~4030~3528~35鳗鲡48~504541鱼名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鲤鱼38.5 1.601.502.0 2.001.902.20 1.500.301.40青鱼40.0 2.70 1.00 0.802.40 1.100.801.301.002.10草鱼28.0 1.40 0.500.801.5 1.581.58 0.80 0.09 0.98团头鲂30.0 2.060.611.432.1 1.920.621.350.201.51(二)、脂肪脂肪是鱼类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所产生的能量是蛋自质和糖类的2.5倍,又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也是细胞的组成成分,特别是能供给鱼体必需脂肪酸。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及其应用叶元土(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国淡水鱼类营养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目前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水产饲料在2005年突破1000万吨、水产淡水养殖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面对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发展对淡水鱼类营养研究和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且淡水鱼类营养研究自身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变时期。
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肯定和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新形势如何发展,以及如何使我们已经取得的、有限的研究成果更紧密地与水产养殖、水产饲料工业结合,走自主创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及营养需要需要(一)蛋白质的营养及需要量目前我们基本确定了鲤鱼、草鱼、鲫鱼等重要养殖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这也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或还没有解决好。
如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好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水产养殖业、水产饲料工业服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多数鱼类的蛋白质需要量还没有确定我国的养殖种类数量之多是众所周知的,形成一定养殖产量的种类数量就多达50种以上,这是在其他国家、其他行业所难以见到的情况。
鱼的种类试验蛋白源最适CP(%)参考文献草鱼酪蛋白22.77~27.66 林鼎等,1980草鱼酪蛋白36.70 毛永庆等,1985草鱼酪蛋白41 陈茂松等,1976草鱼酪蛋白28~32 廖朝兴等,1987草鱼酪蛋白41~43 Dabrowski,1977青鱼酪蛋白41 杨国华等,1981青鱼酪蛋白29~41 王道尊等,1984鲮鱼酪蛋白36~38 毛永庆等,1985团头鲂酪蛋白33.91 邹志清等,1987鲤鱼酪蛋白31~38 Ogino等,1970 斑点叉尾鮰全卵蛋白32~36 Garling等,1976日本鳗鲡酪蛋白+Arg+Cys 44.5 Nose等,1972虹鳞酪蛋白+浓缩鱼蛋白30~40 Ogino等,1976小口鲈鱼蛋白45 Anderson等,1981大口鲈酪蛋白+浓缩鱼蛋白40 Anderson等,1981莫桑比克罗非鱼白鱼粉40 Jauncey,1982奥利亚非鲫酪蛋白+卵蛋白56 Winfree等,1981这些种类包括,将野生养殖种类经济驯化并进行人工养殖的种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银鲫、长春鳊、团头鲂、鲮、鳜、乌鳟、鳗鲡、黄鳝、泥鳅、大口鲶、鲶、长吻鮠、中华倒刺鲃、倒刺鲃、翘嘴红鲌、银鲴、塘鲺、中华鲟、史氏鲟、黄颡鱼、瓦氏雅罗鱼、胭脂鱼、梭鲈等30余种;经过人工杂交或选育的养殖种类主要有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建鲤、彭泽鲫、颖鲤、丰鲤、岳鲤、荷元鲤、芙蓉鲤、异育银鲫、湘云鲫等10余种;我国从国外或境外引进经济鱼类主要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德国镜鲤、白鲫、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短盖巨脂鲤(淡水白鲳)、革胡子鲶、云斑鮰、斑点叉尾鮰、虹鳞、银鲑、高白鲑、加州鲈、匙吻鲟、欧洲鳗、大口胭脂鱼、大口黑鲈等近50余种。
非常全面的淡水鱼类的饵料配方(鲫鲤草鱼鲢鲶罗非)一、通用饵料:鱼饵在垂钓中常常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钓具日趋先进、钓技普遍提高、鱼饵种类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具体垂钓环境、气候、水域、鱼种等选择最适当、最对口的鱼饵,常是决定钓鱼成绩好坏,收获多少的关键。
(1)通用饵料的配方:蚯蚓、肥肉丁、蚂蟥、面团、鱼肠、饭粒、河虾、肉蛆、苞米虫、泡泡糖、水蚯蚓、蚱蜢、小鱼、鸡肠,都是各种淡水鱼的通用饵料,这些钓饵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①阿魏、面粉各半,加水适量,搅拌均匀,揉到软硬以黏住手指,但用力一甩便能甩掉为度。
若买不到阿魏,可用大葱韭菜发酵水代替。
垂钓时根据欲获鱼的大小,选用相适宜的鱼钩,将钓饵制成大米粒状或大枣状,依次装满钩底及钩尾,钩尖裸露。
②取黄豆适量,上锅用文火炒出香味,但要防止炒煳或夹生,晾凉后磨碎过筛,筛上的粗粒和豆皮可作为糟食的添加剂,筛出的细粉装瓶备用。
临钓场时,先把鱼钩用水湿一下,然后放在盛有细豆粉的瓶内滚蘸一下,再湿一次鱼钩,再滚蘸一下细豆粉,如此反复4—5次即可投钩施钓。
此饵用量少,携带方便,装钩省事,每次出钓都可以带一些备用。
其他面团钓饵装钩后在香豆粉中滚蘸一层,能增加上钩率。
另外,也可将生豆面或豆腐粉加水搅拌,和成软面团,捏成小丸装钩,对鱼很有诱招力。
若用蜂蜜代水调制成蜜丸,其效果更佳,特别是钓养鱼塘的鲤鱼,其饵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这种蜜调饵,存放十天半月不变质。
不论是水调还是蜜制,这种纯豆面饵透钩性较差,在制作时宁软勿硬。
用这种豆面饵装钩,需要把钩尖裸露出来,否则往往跑鱼。
③将枸杞子用曲酒泡软,再加适量白糖拌匀,腌制24小时以上,就可以装钩施钓。
钓大鱼用大钩,横穿3~4粒;钓小鱼用小钩,顺穿1粒就行。
将该饵瓶装密封,在酷暑季节存放两个月不会变质。
适钓包括精养鱼塘在内的各种淡水水域。
④颗粒饲料是专钓精养鱼塘和有网箱养鱼场、水库鱼的首选钩饵。
颗粒饲料必须套上皮筋才能挂在鱼钩上。
1、鲤鱼【别名】:龙门鱼、鲤拐子、赤鲤、黄鲤、白鲤、赖鲤【食量建议】:每次约100克【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禁忌人群】:慢性病患者不宜食用鲤鱼介绍鲤鱼因鱼鳞上有十字纹理而得名。
体态肥肚,肉质细嫩。
产于我国各地淡水河湖、池塘。
一年四季均产,但以2-3月产的最肥。
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
按生长水域的不同,鲤鱼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池鲤鱼。
河鲤鱼体色金黄,有金属光泽,胸、尾鳍带红色,肉脆嫩,味鲜美,质量最好;江鲤鱼鳞内皆为白色,体肥,尾秃,肉质发面,肉略有酸味;池鲤鱼青黑鳞,刺硬。
泥土味较浓,但肉质较为细嫩。
鲤鱼体态肥壮艳丽,肉质细嫩鲜美,是人们日常喜爱食用并且很熟悉的水产品。
逢年过节,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取其“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之意,增添喜庆气氛。
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
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
卵在4∼8天後孵化。
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活40年以上。
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
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
是家养的变种。
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镜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
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
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
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
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
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
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
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我国古代有崇尚鲤鱼的风俗。
常以鲤鱼作为赠礼和祭品。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妻子生了儿子,“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孔子荣君之赐,因名子曰鲤,而字伯鱼”。
淡水鱼类营养需要与配合饲料中营养素的供给叶元土水产动物种类繁多,仅中国就有海水、淡水鱼类3000种左右,其中淡水鱼类达到900余种,目前在进行养殖生产的鱼类(包括引进种类)近100种。
目前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人力和投入也非常有限,且这些研究力量与实际需求相比几乎是杯水车薪,因此,要完全掌握和了解全部的养殖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标准还是一项难以实现的愿望。
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等的营养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引进种类如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的营养研究是中外结合也具备一定基础,而对于多数新增养殖种类还是参照现有养殖种类、并借助人类营养、畜禽营养的研究基础在进行饲料配制和生产。
一、关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饲料配制技术1、蛋白质的需要量水产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高于陆生动物,这是水产动物在长期的生物进行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变化中形成的,在自然水域中光合作用的产物非常有限,水生动物主要选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也主要适应于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物质。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的满足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总量的需求与供给,一般在25-45%的范围内;二是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包括饲料可消化或利用蛋白质的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平衡模式等。
数量的满足较为容易,而质量的保障却非常困难。
对于饲料生产企业,在水产动物配合饲料配方编制时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保障配合饲料的氨基酸质量,以及根据饲料原料的变化、养殖季节的变化、养殖种类的变化对饲料配方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是配方技术的主要难点所在。
(1)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合理范围总结已经研究和应用的结果,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范围在25-4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值。
如果再结合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和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建议合理的范围应该在28-34%左右。
当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低于28%左右时,一般是销售价格非常低的配合饲料,起配方成本必须控制在1300-1500元/吨,仅有极少数几只蛋白质原料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的,因此配方中限制了如鱼粉、豆粕等优质蛋白质原料的使用,一般只能选择如菜粕、棉粕等原料、甚至价格和质量更低的饲料原料,其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较差、饲料消化利用率很低、对水体的污染也很大,同时,养殖的水产动物也会出现免疫力、抵抗力较差、不耐运输等情况。
鱼类饲料配方六则
1.适用于流水和网箱养罗非鱼:草粉20%、鱼粉30%、豆饼20%、玉米蛋白粉20%、米糖20%、麸皮10%、玉米面5.5%、骨粉1%、食盐和维生素共为0.5%。
2.适用于草鱼:红薯藤粉45%、豆饼13%、米糖15%、麸皮12%、鱼粉3%,玉米面10%、骨粉1.5%、食盐0.5%。
3.适用于花白鲢鱼和草鱼:稻草粉60%、豆饼18%、柿饼12%、玉米面10%,另按混合料总重加入骨粉1%、食盐0.5%、维生素适量。
4.适用于池塘和网箱养鲤鱼:鱼粉3%、豆饼18%、花生饼15%、玉米蛋白粉12%、米糠20%、麸皮16%、槐叶粉10%、面粉5%、骨粉1%,按混合料总重加入赖氨酸、蛋氨酸各0.1%。
5.适用于网箱养草鱼:黄豆秸60%、豆饼15%、菜籽饼10%、玉米面10%、鱼粉5%,另按混合料总重加入骨粉1%、食盐0.5%。
6.适用于池塘养鲤鱼:菜花饼4.5%、花生饼22%、小麦粉18%、麸皮粉40%、豌豆5%、碎米8.5%、白垩粉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