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5.02 KB
- 文档页数:16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私募基金是指那些面向有经验投资者的基金,这些基金不向公众发售。
美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创业资本家和富裕家庭。
自那时以来,私募基金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美国私募基金的规模和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Preqin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总资产规模超过4.5万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11%。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私募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对金融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2010年,美国通过了《道富-弗兰克法案》,以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根据该法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披露一定的信息。
这一举措旨在增强投资者保护和市场透明度。
另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对美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
这些技术还使得私募基金能够更好地利用投资者提供的大量数据,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投资产品和服务。
然而,美国私募基金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相对较为复杂,对投资者的要求也较高,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失败的风险。
其次,一些私募基金可能会滥用投资者的信任,进行不当的投资行为。
最后,私募基金市场中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较高的费用和相对较低的回报。
总体来说,美国私募基金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蓬勃发展,并且在经济增长、创新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应用,私募基金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投资产品和服务。
开放社会基金会规模介绍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s,OSF)是由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乔治·索罗斯于1979年创立的一个国际慈善组织。
该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民主、人权和社会正义等领域的发展,以促进开放社会的建设。
本文将探讨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规模问题,包括其经费来源、项目范围、全球影响力等方面。
经费来源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规模主要体现在其庞大的经费来源。
乔治·索罗斯是该基金会的创始人,他通过自己的财富向基金会注入了大量的资金。
此外,开放社会基金会还接受来自其他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捐赠。
根据公开数据,该基金会每年的捐赠总额通常在数十亿美元以上。
项目范围开放社会基金会的规模不仅体现在经费方面,还体现在其广泛的项目范围上。
该基金会的项目涵盖了全球各个地区的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民主与治理、人权与司法、教育与文化、公共卫生与社会福利等。
通过这些项目,开放社会基金会努力推动社会变革,促进民主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
民主与治理开放社会基金会在民主与治理领域开展了众多项目。
它支持各国的民主运动和民主机构建设,为民主选举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政府透明度和公民参与。
此外,该基金会还关注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网络自由等问题,努力推动开放社会的建设。
人权与司法开放社会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人权和司法改革。
它支持各国的人权组织和活动家,维护受迫害者的权益,促进法治和司法独立。
该基金会还关注少数群体的权益保护,包括女性权益、性少数群体权益等。
教育与文化开放社会基金会通过教育和文化项目,努力提升全球各地的教育水平和文化发展。
它支持教育机构和学者,提供奖学金和研究资金,推动教育改革和知识传播。
该基金会还关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公共卫生与社会福利开放社会基金会在公共卫生与社会福利领域开展了多项项目。
它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支持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全国25本文通Foundation,基金会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及其核心价值,尤其是作为美国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保守派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之一[2],分析其在政府决策中所发挥的影响及作用。
同时通过研究和分析国际权威智库研究报告——《全球智库报告》及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等内容,试图厘清基金会研究方向与特华盛顿特区。
基金会由保罗•魏里希、埃德温•福伊尔纳和约瑟夫•库尔斯于1973年创立[3]。
魏里希和福伊尔纳的初衷是创建一个能够向决策者提供简洁、及时意见书的组织。
1970年,他们用库尔斯的20万美元,创建了分析和研究协会。
随后,新的支持者和理事会成员加盟,其中包括石油高管摘要:[目的/意义]了解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运行机制、核心价值以及发展动态,为我国的智库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方法/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法,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援引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发布的相关出版物及时政评论,同时参考国际权威的智库研究报告,对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
[结果/结论]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成立带有保守派政治色彩,但除却政治倾向和立场等因素,美国传统基金会在基金会运行机制与用保守政策成功影响政府决策等方面,对中国智库建设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美国传统基金会 智库 运行机制 核心价值 全球智库报告分类号:C931.5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17.01.08作者简介:沈东婧(ORCID: 0000-0003-2759-5705),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硕士,E-mail: djshen@。
第2卷 第1期 2017年2月爱德华•诺布尔和理查德•梅隆•斯凯夫。
最终,该组织分成一个公共利益法律中心和一个独立的公共政策基金会,后者于1973年2月16日更名为美国传统基金会,魏里希担任首位会长。
后来,在法兰克•沃尔顿任会长期间,传统基金会开始使用直邮筹款,1976年的年收入增长到每年100万美元[4]。
美国金融发展现状
美国金融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庞大,金融机构众多,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
美国的金融市场也是全球最发达的之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资金流动。
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和不稳定性也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近年来,美国金融市场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多起丑闻,让人们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产生了质疑。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系列监管措施被推出,旨在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并防范各种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
同时,通过改革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以及推动金融创新,美国金融体系正在逐步恢复和加强。
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美国金融行业也正在发生变革。
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和普惠。
许多初创金融科技公司涌现并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这些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更加高效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
然而,美国金融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优化和改善的问题。
例如,金融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低收入人群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和金融服务。
此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也需要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总体而言,美国金融发展经历了起伏,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
战。
通过加强监管,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解决金融不平等问题,美国金融市场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国外高校基金会发展现状(实用版)目录1.国外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概述2.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发展现状3.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投资策略及成功案例4.欧洲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5.国外高校基金会对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启示正文一、国外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概述国外高校基金会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美国顶尖大学的基金会,已经成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领域的重要投资者。
这些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丰富,包括校友捐赠、企业捐赠、政府拨款等,投资策略多样,取得了显著的回报。
二、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发展现状美国大学基金会是国外高校基金会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规模庞大:美国大学基金会的规模相当庞大,一些顶级大学的基金会资产甚至超过数十亿美元,如哈佛大学基金会资产超过 400 亿美元。
2.投资策略成熟:美国大学基金会在投资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投资策略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3.校友资源丰富:美国大学基金会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这些校友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基金会提供了丰富的捐赠资源。
4.基金管理专业:美国大学基金会通常设有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作基金会资产。
三、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投资策略及成功案例美国大学基金会在投资策略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长期投资:美国大学基金会通常采取长期投资策略,投资周期长达数十年,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资产的稳定增值。
2.分散投资:美国大学基金会在投资过程中注重分散投资,以降低单一投资品种的风险。
3.创新投资:美国大学基金会注重投资创新领域,如互联网、生物科技等,以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
成功案例:哈佛大学基金会在 20 世纪 90 年代投资了 Facebook、Microsoft 等科技公司,获得了巨额回报。
四、欧洲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欧洲高校基金会在发展现状和投资策略上与美国大学基金会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规模相对较小:相较于美国大学基金会,欧洲高校基金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国外高校基金会发展现状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基金会作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外各个国家也逐渐崭露头角。
高校基金会是指由校友、企业、社会捐赠者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筹集资金,支持高校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外高校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1. 基金会的多样性和功能:国外高校基金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多样性,包括基金会的规模、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等。
这些基金会不仅在筹集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促进校友互动、支持学术研究、提供奖学金、改善教育设施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功能。
例如,美国的高校基金会往往与校友募捐紧密相连,为学术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学生奖励项目,推动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2. 基金会的筹款模式和创新:国外高校基金会在筹款方面呈现出多种创新的模式。
除了传统的校友募捐和企业捐赠外,一些基金会还积极探索数字化募捐、社交媒体筹款等方式,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参与。
例如,一些基金会通过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展开筹款活动,使更多的个人和小额捐赠者有机会为高校事业贡献力量。
3. 国际合作与影响力扩大:国外高校基金会通常会与其他高校基金会以及国际性的慈善组织合作,以共同推动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基金会的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拓展影响力,促进全球性的教育交流。
例如,一些基金会会支持国际学者的访问交流,资助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及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支持。
4. 基金会治理和透明度:国外高校基金会通常遵循一定的治理结构和透明度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得到有效监督。
许多基金会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负责制定策略、监督项目执行等。
同时,基金会会公开财务信息,使捐赠者和公众能够清楚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5.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国外高校基金会在推动高校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一些基金会会支持社区项目、环保项目、公益慈善等,以回馈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美国共同基金费率变化断代史现象原因与业态变迁美国共同基金费率的变化断代史是指这一领域内费率的变化和相应的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共同基金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和发展,包括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监管等。
以下是美国共同基金费率变化的断代史以及相应的原因和业态变迁。
1.初始阶段(1940年代-1960年代)在共同基金市场发展的早期,费率水平相对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充分的竞争。
同时,投资管理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相对有限,导致基金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收取较高的费用来管理资产。
2.混合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共同基金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时期的费率下降,并出现了更多的费用种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通过,允许券商降低费率,并加强了对共同基金行业的监管。
此外,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电子化交易和管理系统的推广降低了运营成本,改变了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
同时,投资者对低费率的需求日益增加,基金公司降低费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也成为了一种竞争手段。
3.竞争加剧(1990年代-今)在1990年代,共同基金行业的竞争加剧,费率进一步下降。
这一时期,新的基金产品和策略不断涌现,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市场信息和比较不同基金的费率和业绩,这进一步推动了费率的下降。
另外,监管也对费率变化产生了影响。
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共同基金披露管理费用的百分比,并要求基金管理人提供与费率相关的更多信息。
这一举措增加了市场透明度,使投资者更有能力谈判费率,并推动了费率的下降。
在业态变迁方面,共同基金行业的规模和多样性都在增加。
随着技术的进步,投资者现在可以选择更多类型的基金产品,如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
这些新的产品大多具有较低的费率和更广泛的市场覆盖,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和风险。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及其启示荫董齐光揖摘要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一家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独立机构遥本文在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袁对其科研经费监督组织力量体系进行了研究袁并对其科研经费监督政策法规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遥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科研经费监督上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尧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尧全过程监管尧定期信息报告与公开尧监督结果运用与处理等特点袁并对我国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提出了相关启示建议遥揖关键词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一尧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尧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袁而科研经费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渊National Science Foun鄄dation冤作为美国政府资助的独立机构袁主要负责资助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袁促进基础科学教育和科学人才的培养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尧推动科技进步和应用尧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尧以及增进国际合作等袁是美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遥与此同时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监督袁认为此项工作是保障科学研究合规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遥本文将在介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概况的基础上袁梳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研经费监督组织力量体系与科研经费监督政策法规体系袁归纳总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的工作特点袁进而提出对我国科研经费监督的启示遥二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概况渊一冤成立背景与目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于1950年袁是一家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独立机构袁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遥该机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和推进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袁同时旨在推动基础科学教育尧加强科学和技术人才的培养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使命是通过为大学尧研究机构和个人研究人员提供资金支持袁促进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遥渊二冤资助领域与对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规模在美国联邦机构中排名前十遥2024财年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为113.14亿美元袁相较2023财年增幅15%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领域广泛袁涵盖自然科学尧社会科学尧工程和教育等多个领域遥其中袁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尧化学尧生物学尧地球科学尧天文学和数学等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尧心理学尧政治学和人类学等袁工程领域则包括材料科学尧机械工程尧计算机工程和电子工程等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对象包括大学尧研究机构和个人研究人员遥其中袁大学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主要的资助对象袁约有70%的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的研究项目遥研究机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另一个重要对象袁包括国家实验室尧非营利组织和私营研究机构等遥此外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支持个人研究人员袁资助方式包括研究生奖学金尧博士后研究资助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遥渊三冤资助方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方式主要包括项目拨款尧合作协议和奖学金等形式遥其中袁项目拨款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主要的资助方式遥项目拨款包括单一PI项目尧团队项目和中心项目等袁旨在支持独立的研究项目和小型研究中心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遥合作协议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大型研究项目和联合研究计划的主要形式遥奖学金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设立的袁主要资助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遥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袁大量的科学研究得以实现袁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也得以诞生遥例如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基础研究在计算机科学尧互联网尧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袁推动了许多新技术的发展遥此外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也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广泛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袁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遥三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力量体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力量体系分为内部监督力量体系与外部监督力量体系遥内部与外部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尧互相支持袁共同构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力量体系袁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遥渊一冤内部监督力量体系1.审计长办公室渊Office of Inspector Gen鄄eral袁简称OIG冤遥审计长办公室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内部的一个独立审计和监督部门袁主要职责是审查和评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各项项目和活动袁以确保其合规性尧有效性和透明度遥审计长办公室密切关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使用情况袁对经费使用进行审计袁并对项目管理和执行过程进行深入审查遥审计长办公室还承担着发现潜在问题尧滥用和欺诈行为的责任袁旨在预防尧发现并查处任何可能危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益的行为遥通过调查和分析袁OIG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袁有助于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遥此外袁OIG还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政策和程序咨询服务袁以确保经费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遥这意味着OIG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袁会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意见和建议袁确保其政策和程序既符合法律要求袁又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遥2.预算尧财务和奖励管理办公室渊Office of Budget,Finance and Award Management袁简称BFA冤遥预算尧财务和奖励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尧财务和奖励管理事务袁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研经费监督工作中袁BFA担任着重要的职能遥具体而言袁BFA通过全程监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各类经费支出袁包括拨款尧合同尧授信等袁确保这些支出符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相关政策规定袁并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遥此外袁BFA还通过定期的经费报告和分析袁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有关经费使用状况的详尽数据袁为科研经费决策提供支持遥在经费审计方面袁BFA也担任着重要的职责袁与审计长办公室渊OIG冤合作袁进行项目经费的审计和评估袁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性遥3.机构与奖励管理部渊Division of Institu鄄tion and Award Support冤遥机构与奖励管理部是预算尧财务和奖励管理办公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遥主要职责是支持和维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经费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良好行为准则袁以确保科研经费得到合理和有效的使用遥为实现这一目标袁机构与奖励管理部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关于经费管理的政策和指南遥这些政策和指南的制定旨在确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金在各个领域的科研项目中得到适当的分配和管理遥机构与奖励管理部还积极参与审计过程遥这包括与审计长办公室渊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OIG冤合作袁以确保经费的合规使用遥机构与奖励管理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袁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滥用和欺诈行为遥4.主任办公室渊Office of the Director冤遥主任办公室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冤的领导和指导机构袁负责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遥主任办公室下设多个部门袁包括国际科学与工程办公室渊OISE冤尧总法律顾问办公室渊OGC冤和综合活动办公室渊OIA冤袁这些部门在国际合作尧法律服务和建议以及跨部门项目协调方面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整体运作提供了关键支持遥各部门之间通常会进行协同合作袁以确保经费监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遥国际科学与工程办公室负责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项目袁促进跨国界的科研合作和交流遥总法律顾问办公室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法律服务和建议袁处理与经费相关的法律问题袁确保合规性和公平性遥综合活动办公室支持和协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跨部门项目和活动袁推动和支持跨部门科研项目的合作与发展遥这些部门共同努力袁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科研经费监督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袁确保经费的合规使用和有效管理遥5.各个学部遥各个学部渊如院数学与物理科学部MPS尧地球科学部GEO尧生物科学部BIO 等冤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监管中担任重要角色遥这些部门负责分配经费尧评估项目申请尧监督项目进展袁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遥虽然这些部门不是专门负责经费监管袁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袁他们需密切关注经费使用情况袁确保项目按照规定和计划进行遥渊二冤外部监督力量体系1.美国政府问责局渊Government Ac鄄countability Office冤遥美国政府问责局作为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进行外部监督与审计的机构袁致力于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袁进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遥在经费监管方面袁美国政府问责局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袁帮助其更有效地管理科研经费遥例如袁美国政府问责局特别关注那些旨在提高符合条件的美国州和领土竞争研究经费的项目袁如野既定竞争研究刺激计划冶渊Established Program to Stimulate Competitive Research,简称EPSCoR冤遥EPSCoR 计划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提高美国各州和领土之间科研竞争力的平衡而设立的一项计划遥虽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已采取措施改善EPSCoR计划的管理和报告袁但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指出袁仍需应对一些挑战遥这些挑战包括确保经费分配的合理性尧公平性和透明度曰提高参与州和领土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力曰以及优化与其他联邦机构的合作遥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旨在指出这些挑战袁并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改进的建议袁以帮助其在经费管理和分配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袁推动美国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遥2.其他相关机构遥除了美国政府问责局之外袁其他相关机构在科研经费监督中的作用同样值得关注遥例如袁美国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渊OSTP冤负责协调联邦政府科学研究政策袁并提供对科研经费的政策建议和指导遥通过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与协调袁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袁确保科学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袁推动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遥四尧科研经费监督政策法规体系渊一冤联邦政府政策法规美国联邦政府关于科研经费监管的主要政策法规涵盖了诸多领域袁这些法规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袁旨在确保科研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有效管理遥这些政策法规涵盖对资金监管尧科研诚信尧科研伦理尧科研安全以及维护知识产权等问题遥这些法规相互关联袁共同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遥1.叶美国科研经费监管法渊Grants Over鄄sight and New Efficiency Act冤曳遥该法规是2016年实施的一项法律渊P.L.114-117冤袁旨在加强联邦政府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和审计袁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袁减少浪费和滥用遥该法案要求联邦政府各部门对其颁发的科研经费进行严格的监管袁确保经费用于规定的目的袁合理且合规遥法案的重点内容包括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尧评估尧审核和监督袁要求各政府部门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袁对其分配的科研经费进行全面评估袁确保有效监控遥此外袁该法案还要求政府部门定期向国会报告审计结果袁以便国会了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袁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遥自实施以来袁GONE Act对科研经费使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遥通过对经费使用的严格监管袁提高了经费使用的透明度袁确保了资金用于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项目遥同时袁减少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和滥用现象袁提高了整体的科研效率遥2.叶联邦资助统一管理要求尧成本原则和审计要求渊Uniform Administrative Require鄄ments,Cost Principles,and Audit Requirements for Federal Awards冤曳遥该法案在2013年12月26日由白宫签署袁自2014年12月26日起生效遥法案涵盖科研经费的分配尧管理尧审计和使用袁要求资金使用透明度尧预算合理性尧经费报告及项目完成情况袁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袁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有效管理遥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在申请联邦资助时需提交详细预算和项目目标袁按照成本原则使用资金袁定期报告项目进展袁并接受审计遥此方案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和透明度袁促使受资助项目更专注于目标和创新遥3.叶联邦研究诚信政策渊Federal Policy on Research Misconduct冤曳遥该政策是一项旨在确保联邦资助的科研活动遵循诚信原则袁防止研究造假尧篡改和抄袭的政策遥该政策明确定义了不端行为袁规定了调查程序和惩罚措施遥其目的是保障科研活动的公正性和可靠性袁提高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度袁促进科研领域的发展遥此政策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遥它规定了研究机构有责任调查可能存在的不端行为袁确保诚信遥违反诚信原则的研究者将面临取消资助等严厉处罚袁甚至职业生涯受损遥因此袁研究者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必须确保诚信和质量遥虽然这给研究者带来了压力袁但是袁执行此政策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可信度袁进而推动科研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遥渊二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政策法规1.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提案和奖励管理指南渊Proposal&Award Policies&Proce鄄dures Guide冤曳遥该指南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袁阐述了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经费的过程尧项目提案的准备和提交要求以及获得资助后的经费管理和合规性监督遥根据该指南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同意为项目提供最高特定金额的资金支持袁同时监控项目进展并确保符合适用标准遥受资助方需承诺按照提案开展项目尧审慎管理资金袁并遵循相关规定遥2.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授权与管理指南渊NSF Award and Administration Guide冤曳遥该指南提供了关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管理的政策尧程序和指导袁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分配遥在科研经费监督方面袁该指南涵盖了申请尧评审尧授权尧管理尧报告和结束项目等各个方面遥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资金的透明度尧合规性和有效利用遥该指南规范了提案提交的要求袁明确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过程袁要求资助接受者遵循适用的联邦法律尧法规和政策遥同时袁该指南为项目报告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袁包括进度报告尧财务报告和终止报告等遥该指南还为项目结束提供了指导袁并在必要时规定了如何追究资助接受者的责任袁以确保项目按照要求完成袁或对未完成项目的资助接受者采取适当措施袁确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得到合理尧透明和有效的管理遥五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监督的特点渊一冤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遵循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袁确保科研经费分配的合理性尧公平性和有效性遥这一体系涵盖了一系列政策尧法规和指南袁旨在确保所有与科研经费相关的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监管遥从政策制定到实施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不断努力改进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袁以便更好地满足科学界和广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遥此外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袁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基金组织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袁以确保其政策法规体系与全球最高标准保持一致遥渊二冤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强调外部审计和内部审查的有机结合遥对于外部审计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独立的审计机构合作袁定期对其经费管理和项目实施进行审查袁以确保合规性和有效性遥外部审计还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袁帮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遥内部审查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自我监督和改进的重要手段遥通过内部审查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可以发现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袁诸如政策执行不到位尧管理流程不畅等袁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整改遥此外袁内部审查还有助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持续优化经费管理制度袁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遥渊三冤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从项目申请尧评审到经费分配尧项目执行和成果评估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都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遥在项目申请阶段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申请者的资格尧提案内容和预算进行严格审查遥评审过程采用同行评议制度袁由独立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评估遥在经费分配阶段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根据评审结果袁对项目进行优先排序袁确保经费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遥项目执行过程中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密切关注项目进展袁并与项目负责人保持沟通袁提供必要的支持遥项目完成后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袁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和资金的合理使用遥渊四冤定期信息报告与公开科研项目需要定期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交进度报告袁并通过公开途径披露相关信息袁以保证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遥这些报告包括项目的目标尧进展尧预期成果和实际支出等方面的信息袁使得公众尧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遥此外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年度报告尧预算和绩效信息等袁以增强透明度和问责制遥渊五冤监督结果运用与处理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袁以确保研究经费的合规使用遥在整改和处理过程中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坚决贯彻公平尧公正和透明的原则袁充分保障所有参与者的权益遥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会实施一系列措施进行处理遥对于存在一般问题的项目袁项目负责人可能会收到警告袁要求他们立即纠正不规范行为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会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交整改计划袁以便系统地解决监督发现的问题遥项目负责人在完成整改措施后袁需要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整改结果遥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可能会暂停或撤销资助遥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项目负责人未能有效整改问题袁或问题对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产生重大影响时遥六尧对我国科研经费监督的启示建议渊一冤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借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内部监管体系袁建议我国加强内部监管袁完善各部门职责袁提高监管效率遥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各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机制袁加强内部培训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袁以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遥同时袁应注重监管指标的设定与调整袁以适应科研领域的发展变化遥学习美国政府问责局等外部监管机构的经验袁加强我国科研经费的外部监管袁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遥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袁增加审计频率袁强化与内部监管的协同作用袁形成内外监管相互促进的格局遥渊二冤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袁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监管的政策法规体系袁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遥这包括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梳理袁修订不完善的条款袁加强对新兴科研领域的政策制定袁以适应科研事业的发展需要遥同时袁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袁提高科研人员对政策法规的认知度和遵循度遥渊三冤优化监管流程与方法手段参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审计流程袁简化审批手续袁缩短审批时间袁增强审计手段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袁以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遥此外袁要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袁如大数据尧人工智能等袁提高监管和审计的自动化水平袁减轻人工负担遥渊四冤强化监管结果运用与处理按照公平尧公正和透明的原则袁充分运用经费监督手段袁分级分类开展好结果运用与处理遥对于存在一般问题的项目袁可以给予项目负责人警告袁并要求他们立即纠正不规范行为遥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项目袁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交整改计划袁系统性解决监督发现的问题袁并在整改完成后向监管部门报告整改结果遥此外袁加强继续跟踪督促袁在整改措施执行过程中袁监管部门要持续跟踪项目进展袁确保整改计划的有效实施遥姻渊作者单位院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冤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1]陈鑫袁王蕴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机制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袁2017袁34(21).[2]丁铁袁黄宇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袁2019袁39(06).[3]李思琪袁刘永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评审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袁2016袁29(01). [4]李娟袁周雅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人才培养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袁2019袁36(07).[5]张华袁王婷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袁2018袁38(2).[6]赵丽萍袁刘晓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新研究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科技与经济袁2015袁28(02).[7]Chen X.,Wang Y.Funding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J].Science and Tech鄄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7,34(21). [8]Ding T.,Huang Y.The technology transfer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lications[J].Sci鄄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9,39(6).[9]Gao B.,Wang X.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ideas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 management[J].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Online Featured Papers, 2011,4(12).[10]Li S.,Liu Y.Research on the project re鄄view mechanism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鄄d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J].Science,Tech鄄nology and Economy,2016,29(1).[11]Li J.,Zhou Y.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鄄tion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鄄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J].Science and Tech鄄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9,36(7). [12]Zhang H.,Wang T.Research on the man鄄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re鄄search fund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鄄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J].Science and Tech鄄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8,38(2).渊本栏目责任编辑院郑洁冤。
2003年第1期第11卷(总29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SJTU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s )N o.1,2003 V o l .11SUM ,N o.29 收稿日期:2002212212作者简介:姚俭建(1958-),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姚俭建1, J anet Co llin s2(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30;2.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美国马萨诸塞州02138) 摘 要:分析了当代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进而探讨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其中包括对社会福利的有益补充、体现人道关怀、弥补市场运行与政府管理功能的不足等;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探讨了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机制及其不足。
在此基础上,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在这方面借鉴美国经验的可能性。
关键词:美国;慈善事业;现状;功能 中图分类号:C 913.7(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95(2003)0120013206The Ana lys is on the C urre nt S itua tion of C ha ritie s in theUnite d S ta te s :A C om pa ra tive P e rs pe c tiveYA O J ian 2j ian 1, J anet Collins2(1.Schoo l of H um an ities ,Shanghai J iao tong U n iversity ,Shanghai 200030,Ch ina ;2.H arvard U n iversity ,M assachu setts 02138,U SA ) Abs tra c t :T h is paper analyses the cu rren t situati on of charities in the U n ited States and inqu ires in to the i m po rtan t functi on s of charities in the p romo ti on of social developm en t ,w h ich includes a bene 2ficial comp lem en t fo r social w elfare ,hum an itarian is m and a rem edy to a defect of bo th m arket m echa 2n is m and governm en tal m anagem en t .T hen it p robes in to a po ssib ility fo r Ch ina to ask fo r reference of experience of the U n ited States . Ke y w o rds :the U n ited States ;charities ;cu rren t situati on ;functi on 在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慈善观念及其践履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又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
美国慈善机构的发展与现状慈善机构是指那些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组织,旨在为弱势群体、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美国,慈善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政府和商业组织共同协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本文将就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当时社会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私人机构和教会机构开始兴起,以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慈善机构的范围逐渐扩大,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在二十世纪,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著名的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联合道德社区组织和Salvation Army等开始成为国家级的组织机构,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现状概况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覆盖了国内和国际的众多领域。
根据独立媒体公司GuideStar 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慈善机构数量超过1.5万家,每年筹集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文化、环境、动物保护等方面。
据GuideStar 的数据,慈善捐款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个人捐赠、基金会捐赠、企业捐赠以及政府拨款。
个人捐赠是最主要的捐款来源,占总额的70%左右。
不过,根据GuideStar 的报告,虽然大多数慈善机构能够有机会接收到数额可观的捐款,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个人或私人基金会等少数团体。
三、慈善机构的组织形式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包括私人慈善基金会、家族基金会、公司基金会、社区基金会以及慈善信托等。
其中,私人慈善基金会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私人慈善基金会是由慈善家或家族创建的,旨在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和支持。
相较于其他组织形式,私人慈善基金会更加灵活独立,为捐赠人提供更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但是也更易受到慈善家或家族的个人意识和偏见的影响。
家族基金会则更多地关注家族的价值观、个人使命和家族利益,在家族之间传递财产和责任,帮助家族保持凝聚力并在社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美国金融发展现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美国的金融业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美国金融业具有强大的信心和实力。
美国金融市场规模庞大,金融机构数量众多,金融体系完善,金融产品多样化。
美国的金融体系分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市场等不同部分,存在着相互竞争、互相支持的良性竞争机制。
此外,美国金融业拥有世界顶级的金融专业人才和先进的金融技术,这些都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美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美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美国的金融服务对全球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许多国际企业和机构都选择在美国进行金融交易和融资,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发展。
第三,美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日益突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如Paypal、Square等在支付和数字货币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拥有全球庞大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同时,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另外,美国金融业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美国金融业造成了重大冲击,对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的崛起,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此外,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总的来说,美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依然强大,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但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推动金融创新,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基金会的发展与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金会在美洲大陆上出现。
自此,美国的基金会发展得如火如荼。
数量剧增,种类繁杂,规模各异。
但是,总体来说,都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结合美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特点分析基金会为何起源于美国,并对其发展进行概括,对基金会的作用进行探析。
标签:美国;基金会;起源;作用基金会的创建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金会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本文着重分析基金会的起源,探索基金会的成立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基金会在美国各个方面的作用,对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探析。
一、美国基金会的起源与发展基金会起源于美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从建国之初起就存在了乐善好施的思想。
随着建国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美国基金会迅速发展起来。
首先,美国基金会的兴起和发展与美国的慈善传统与基督教精神密切相关。
慈善事业在美国可谓是源远流长。
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起,美国人就燃烧着一股强烈的宗教使命感,这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国人在对自己的认知中带有古老的天定命运的宗教观念,他们把自己的制度看成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认为自己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种宗教意识对美国的基金会影响深远。
正是基于宗教慈善的这种社会文化,美国的第一批基金会出现在1828年,美国和平协会的创立标志着美国基金会历史的开始。
成立之初,基金会的主要活动是在国内开展慈善救济和教育慈善。
美国一些巨富逐步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大型规模基金会:1910年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1911年卡内基基金会和1913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等。
其次,美国统治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基金会兴起的重要原因。
任何组织的起源都离不开当局政府的支持。
如果说基金会的创建初衷是为了慈善,帮助救济,那么基金会的进一步发展则离不开当局政府的支持。
资本主义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社会,为了更好地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那么与基金会的合作则是不可避免的。
美航天基金会报告全面分析全球航天产业子力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
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
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金融分析师、学生和航天相关企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3年航天报告》仍分为5篇,即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劳动队伍与教育和未来展望。
报告对全球航天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
报告称,包括商业收入和政府预算,全球航天经济总量2012年增长到了3043.1亿美元,比2011年的2853.3亿美元增加了6.7%。
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源自商业活动(含航天产品与服务和商业基础设施)的推动。
从2007年到2012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增长了37%。
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收入增长6.5%,而商业基础设施与保障业增长了11%。
政府开支2012年增长1.3%,但各国的增长情况有很大差异。
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航天预算增长了20%以上,而包括几个欧洲国家在内的其它国家的航天预算则下降了25%乃至更多。
报告列举众多事例来阐述空间探测与利用的效益、航天业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机遇以及影响该行业的主要因素。
报告称,2012年全球共进行78次航天发射,比2011年的84次减少了7.1%,但高于2010年的74次。
俄罗斯发射次数最多,为24次,随后是中国的19次和美国的13次。
中国的发射次数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
不过,美国在火箭多样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使用的火箭有10种型号。
就业方面,报告说,按美国劳动统计局的数据,美航天队伍人数连续第5年下滑,从2010年的252315人减少到了2011年的242724人,减幅为3.8%。
不过,不同部门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航天部门的就业人数还有所增加。
NASA公务员队伍人数从2012财年的18709人减少到了2013财年的18167人,减幅2.9%。
The International国际**2021.11P106日前,美国施惠基金会发布了《Giving USA 2021:2020年度美国慈善捐赠报告》(以下简称“Giving USA 2021”)。
这份报告由印第安纳大学礼来家族慈善学院(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研究并撰写,是美国同类报告中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报告,被誉为美国慈善领域“最受期待的报告”之一。
该报告与中国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相似,其每年发布的数据都是根据已有相关数据统计的关于上一年慈善捐赠各项指标的预估值,然后再每年根据最新数据对此前发布的数据进行修订。
捐赠总额与变化该报告发现,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种族冲突、经济衰退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美国2020年的慈善捐赠总额仍然达到了4714.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比2019年增长了5.1%(经通货膨胀调整后,增长率为3.8%)。
自1980年以来,除了1987、2008和2009三年,美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基本上保持了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美国近5年年度慈善捐赠总额变化情况——2016年:3896.4亿美元;2017年:4247.4亿美元;2018年:4314.3亿美元;2019年:4486.6亿美元;2020年:4714.4亿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施惠基金会会对前一年的报告数据进行修订,2016~2019年的数据为已修订数据。
捐赠来源概况与变化2020年,美国慈善捐赠的来源都有哪些?不同来源的慈善捐赠与往年相比又有何变化呢?个人(Individuals)、基金会(Foundations)、遗产(Bequests)、企业(Corporations)是美国的四大慈善捐赠来源。
“Giving USA 2021”显示,从来自它们的慈善捐赠额占美国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的比例来看,与2019年相比,美国2020年的个人捐赠(+2.2%,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1%)、基金会捐赠(+17%,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15.6%)、遗产捐赠(+10.3%,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9%)都有所增长,但企业捐赠明显下降(-6.1%,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为-7.3%)。
美国基金会发展状况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美国现代基金会的缘起基金会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慈善性质的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其中,美国基金会因其在组织制度、数量规模、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前所未有之发展态势和影响力而成为现代慈善基金会的典型代表。
美国早期的慈善活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的“慈善活动(Chairity)”,这一时期以基督教教义为文化基础的善行义举普遍存在。
经过历史演化,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基金会。
基金会的出现被人们称为慈善事业的“革命”和“公益工业”时代的来临,它将个人或企业的财富归集起来转化为公共资源,也标志着将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慈善行为的制度化。
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美国现代基金会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并在美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提供社会服务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和进步、辅助外交和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是美国社会价值的忠实守护者。
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基金会发展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与美国社会的文化思想、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分不开的。
(一)现代基金会的文化基础基督教作为美国慈善事业的思想源头,是美国现代基金会兴起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宗教都有劝人向善和鼓励捐赠的传统。
宗教对慈善思想的产生和慈善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美国社会,基督教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
“军队里、国会里都有专门牧师,最高法院房间里壁上有‘摩西传十诫’的宗教油画,每一张美元钞票上都印有‘信仰上帝’的字句。
”基督教传统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创始人和高层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对基督教教义坚信不疑。
基督教教义主张平等、博爱、向善和互助,扶贫救困是基督徒荣耀上帝的手段之一。
基督教神学中“恩宠论”认为,在上帝赐人的恩宠中,实效的恩宠启发人的悟性,感动其心愿,帮助人行善拒恶,以得永生;而习惯的恩宠则是受宠爱者灵魂的生命,它使人养成行善的习惯,成为上帝的子女和圣灵的居所,帮助人们为获得永生而积累善功。
行善积德不仅成为基督徒荣耀上帝的手段之一,也是基督徒通往永生的灵魂解脱之路。
因此,信徒们得“感恩”、得“回馈”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社会设有“感恩节”。
美国殖民地时期最有影响的慈善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认为,上帝是“伟大的捐助人”,人应当“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办法增进其他人的幸福”来向上帝表示感谢。
在这种基督教思想的广泛影响下,西方的许多富翁,宁愿把自己积累的财富捐赠给社会,用于公益事业,也不把它们留给自己的子女。
被公认为现代慈善事业开创者的美国钢铁巨头卡耐基就深受基督教“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的思想的影响,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明确指出“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认为致富的目的应该是把多余财富回报给同胞,以便为社会带来最大、最长久的价值,只有将自己的剩余财富用于造福社会公众的事业,才是最为明智的安排。
基督教文化构筑了美国人的思想和灵魂,并造就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在美国的慈善事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构成了西方现代基金会兴起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现代基金会的经济基础私人财富的增加为基金会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基金会的出现是以巨额财富作为后盾的。
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社会财富的增加尤其是私人财富的剧增是密切相关的。
南北战争之后的几十年,由于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体,确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黄金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财富,造就出了一个富豪阶层。
据粗略统计,1880年美国的百万富翁还不到100名,而到1916年时却已超过4万人,其中一部分人的财产甚至超过了一亿美元。
20世纪初,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私人基金会,私人财富的增加无疑为基金会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私人财富的剧增在造就一个富翁阶层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了一个更加庞大的贫民阶层,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大。
到了20世纪初,不到8%的美国家庭已经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财富,越来越多的家庭沦为贫困阶层。
与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托拉斯化,使美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急剧上升。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同时出于维护现有资本主义制度的考虑,一些美国资本家富豪开始主动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回报社会,为国家排忧解难、拾遗补缺。
现实使他们认识到,尽管自己拥有大量的金钱,但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救助需求而言,个人所能捐赠的资金仍然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他们逐步放弃了过去传统的、直接扶贫济困的捐赠方式,开始将财富转向成立基金会,以基金会方式来开展慈善事业。
这些资本家富豪成立的基金会属于私人基金会,它们通常主张慈善捐助不应该仅用于直接“扶贫”,还更应该找出贫困的根源,探索防止贫困产生的途径,要为推进社会的长期福祉而进行投资。
这与资本家富豪的财富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此外,现代基金会在理念、经营方式、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借鉴了现代企业的经验,将商业化的操作理念和操作方式渗透于基金会组织运作之中。
私人基金会通过投资增值又进一步为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三)现代基金会的制度保障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为美国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美国基金会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和相关制度是分不开的。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于基金会等慈善事业一直是很支持的。
为了鼓励慈善捐赠和帮助慈善组织进行良性运作,美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基金会等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美国的税收制度中,与慈善事业直接相关的是所得税和遗产税的征收以及慈善捐赠可以抵扣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规定。
美国政府从1913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16年开始征收联邦遗产税。
191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一项鼓励人们捐赠的法案。
该法案规定,慈善捐赠,无论是资金还是实物,都可用来抵税,所得税可抵税部分最高达15%。
1935年,美国政府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但是同时允许公司用捐款抵税。
1952年,慈善捐款的最高可抵税比例增加到20%。
目前,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可抵税比例维持在50%,企业的这一比例则为10%。
当前对美国基金会影响最大的税法制度是1969年修订的《国内税收法》,该法案第501条(C)3款界定了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待遇的慈善机构的范围。
基金会就是属于享受税收减免待遇的机构。
该税法还制定了一些防止基金会等享受税收减免待遇的慈善机构进行非法行为的监督条文,对于规范基金会等免税慈善机构的行为,促进基金会的良性运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税法制度,美国基金会的发展还受益于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
美国对基金会的监督主要来自两个层面:政府和民间的力量。
政府主要是依据现行税法制度对基金会进行调控和监管;民间监督包括行业自我监督和公众媒体的监督。
美国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行业组织,如美国基金会理事会、基金会中心等,这些行业组织通过建立自律机制进行自我监督。
同时,公众、媒体等民间力量也会自发组织非营利机构,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基金会等慈善事业加以批评和监督,对基金会的发展和健全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美国各类基金会发展分析(一)美国家族基金会发展分析美国大多数的基金会都从家族基金会起步。
在1900年代初期,许多工业家用他们一部分的财富开始建立基金会,以回报社会,包括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和安德鲁·卡内基。
作为一个苏格兰移民,卡内基通过钢铁和其他工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而后,他变卖了这些财产,投身于创造“真正的、永久的世界建设”。
由于出身贫寒,卡内基在一个免费图书馆里自学成才,这使他献出很多财富在美国各个社区支持教育和建立公共图书馆。
目前,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基金会,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基金会。
家族基金会与其他基金会,包括企业、社区、独立基金会有所不同。
家族成员和捐献者在管理基金会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家族在基金会日常活动中的参与也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大部分家族基金会没有雇员,主要由家族成员来管理拨款和行政事务。
但是,大型家族基金会雇佣职员来管理拨款,而家族成员则组成董事会从而起到监督作用。
美国家族基金会的起伏趋势可以反映各阶段财富的迅速增长。
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前,经济增长异常茁壮。
现今,2/3活跃的家族基金会始建于过去的20年内。
近年来,很多家族基金会建立者大多出身卑微,本没有预计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富豪。
但他们都被一些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事业所吸引,这些事业最终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对这些捐赠者而言,回报社会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以此来感谢社会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同时可以给他们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树立榜样。
图表1:美国家族基金会成立年份分布(单位:%)33.734.510.61.432.41.25101520253035401950之前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2-2009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图表2:美国家族基金会捐赠额度比例(单位:%)少于5万美元, 49.2%5-10万美元, 15.5%10-50万美元, 23.9%50-100万美元, 5.0%100-500万美元, 5.0%500万美元以上, 1.3%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到2000年,最富有的美国人中,有3/4拥有自己的基金会。
但是绝大多数的基金会还属于小规模。
在2010年,这些基金会中,有大约一半拨款少于5万美元。
从历史上看,家族基金会都建立于捐献者的老年和事业晚期。
虽然这个现象也体现于近年创立的家族基金会,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相对年轻的捐赠者开始创立基金会,同时他们也更直接地参与了拨款的分配。
美国家族基金会在积极参加大量不同的活动,以健康和教育为最优先选择。
在健康领域,家族基金通常会集中拨款给他们自身或家族成员所遭受疾病的医疗研究或疗法。
同时,他们在教育方面的资助也会对自己或者孩子们所读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进行捐献。
同时,家族基金会也是社会服务、艺术和文化机构的重要支持者,这些机构一般也在捐献者所居住的社区中。
图表3:美国家族基金会主要资助领域(单位:%)26.4%24.6%11.6%9.3%8.8%8.1%4.1%4.0%2.4%0.7%健康教育人类服务艺术与文化公共事务/社会公益环境和动物科学与技术国际事务宗教社会科学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虽然有些家族基金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捐赠,但是绝大多数都集中给当地社区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