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认识小数北师大版2014秋75
- 格式:ppt
- 大小:13.55 MB
- 文档页数:4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0~81页。
学习目标:一,结合孩子们课前的记录,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二,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的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初步认识小数,日常生活中的元角分是以小数,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所谓初步认识小数,就是要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说,结合购物情境来应用小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之前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超市收集了物品的单价,通过对这些单价的记录,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可以把你有疑问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
生:我发现单价都是小数,我发现他们的读法和以前不一样,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小点,我想问,它的读法是什么?表示什么?师: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信息,课前老师整理了一下,找到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几个不一样的单价,看看这些单价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知识。
二、新授课师:一起来看第一个单价,3.15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谁知道?生:3.15元是3元1角5分.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有不一样的想法吗?现在杠精上线了,他说3.15元,为什么不能说成三元15角?谁来说说你如何理解?生:3.15元说明她比三元多一些,比4元少,而15角,他表示1元5角,三元再加一元5角,就是4元5角,比4元多了,所以肯定不可能是3元5角。
师:有道理,其他同学明白了吗?所以。
3.15元中,3表示的是元,1表示的是角,5表示的是分,我们可以在3的上面标出元,1的上面标出角,5的上面标出分,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它们各自对应的单位是什么呢?现在大家明白,3.15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了吗?生:表示3元1角5分.师:看看这几个单价,你知道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1.50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1.05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0.50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0.05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15.55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师:那我们反过来说,1元5角0分就可以写成它---1.50元,1元0角5分,可以写成它---1.05元,0元5角0分,可以写成它---0.50元,同意吗?师:这一类的数字,和我们以前学的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多了小数点。
知识图谱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精讲一.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较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也相同,那么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二位,以此类推.二.三个或三个以上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小数的大小,和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三.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影响小数的大小.典型例题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请给他们排出名次.名师学堂理解题意.要给他们排出名次,也就是要比较他们的跳高比赛的成绩,按跳的高度从高向低依次排名.探究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方法一:借助测量工具比较.在卷尺上找到每人跳高成绩的刻度,根据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方法二:根据小数的意义比较.以“米”为单位表示长度时,整数部分表示几米,小数点后的第一位表示分米.方法三:化成分米比较.把他们的成绩统一化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方法四: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较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一位也相同,那么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的第二位,以此类推.正确解答.方法一:1.2米>1.1米>0.9米>0.8米.方法二:0.8米=8分米,1.2米=1米2分米,1.1米=1米1分米,0.9米=9分米.因为1米2分米>1米1分米>9分米>8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方法三: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因为12分米>11分米>9分米>8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方法四:1.2米>1.1米>0.9米>0.8米.第一名:小刚,第二名:小强,第三名:小林,第四名:小明.三点剖析重点: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小数的大小.难点:正确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易错点:错误认为整数都比小数大.小数的大小比较例题例题1、在○里填上“>”“<”或“=”.10.6元○10.5元 5.7元○6.2元40元○39.9元0.80元○8角 2.3元○3.2元8.9元○9.1元【答案】>、<、>、=、<、<【解析】>、<、>、=、<、<例题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0.1元○1元 1.4米○0.6米1.7元○0.6元9.8元○10元1.3米○0.9米5分米○4.6分米1.1元○10.1元 3.4米○3.1米0.6元○0.9元 1.9分米○9.1分米【答案】< > > < > > < > < <【解析】< > > < > > < > < <例题3、把下列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1.7元10.7元7.1元17.1元()>()>()>()【答案】17.1元,10.7元,7.1元,1.7元【解析】17.1元,10.7元,7.1元,1.7元例题4、在男子跳远比赛中,小立跳了1.3米,小刚跳了1.7米,小军跳了1.5米,小亮跳了0.9米,在这次比赛中,谁获得了男子跳远比赛第一名?请按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这一课的说课稿。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初步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小数及其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认识。
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存在,并初步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但对于小数的认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三、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特征和构成。
2. 学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3. 能够区分整数和小数的不同,形成初步的小数概念。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小数。
2. 学法: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小数问题。
比如:你去超市购物时,有没有注意到商品价格中有一些数字是小数?这些小数是什么意思?怎么读、怎么写呢?2. 新课学习: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
例如:讲解1元2角的小数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小数点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通过与整数对比,让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和联系。
3.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比如: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商品价格标签,并尝试读出其中的小数;或者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讲认识小数姓名:家长签字:【知识梳理】1、小数的组成:2、小数的读写:3、比较小数大小口诀:小数大小好比较,数位对齐比大小。
整数比完比小数,谁大谁小自明了。
4、计算小数加减法口诀:小数加与减,计算不用急。
关键小数点,全部要对齐。
不够“0”补位,整数法则记。
末尾始算起,准备拿第一。
5、小数的改写【典型例题】例1、用竖式计算。
3.48+5.6 5.4+12.9 15.6-8.7 14.5+23.6+17.8【随堂练习】用竖式计算。
1.34+4.18 3.5+3.45 10-2.5 7.09+4.6例2、脱式计算。
30-(15.5+4.5) 24.5-(8.5-3.5) 48-(35.02+12.98)例3、按要求列式计算。
(1)甲数是9.2,比乙数大2.5,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2)比2.4与4.5的和大0.7的数是多少?例4、(1)如果他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将它们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起来。
(2)跑的最快的动物与跑的最慢的动物每分钟相差多少千米?【随堂演练】小丽做数学作业用了0.3小时,小明做同样多的数学作业用了0.25小时,谁做的快一些?为什么?例5、妈妈买了一块长4.5米的布,给小北做上衣用去1.4米,做裤子用去1.2米,还剩多少米?【随堂演练】一块长8.2米的布,做衣服用去2.8米,做裤子用去2.1米,还剩多少米?例6、(1)小明比小刚多攒了多少钱?(2)他们三人一共攒了多少钱?(3)一本《三国演义》需要20元,他们三人合买一本,够吗?如果够,剩下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随堂演练】(1)一支钢笔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钱?(2)小林有40元钱,上面的商品各买一件,够吗?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讲认识小数课后作业姓名:家长签字:1、列竖式计算。
9.2-3.34 3.5+4.25+1.7 5.6-7.8= 10.8-6.9=2、如上图:(1)三种书各买一本,一共需要多少钱?(2)东东带了50元钱,先买两本故事书,剩下的钱买科技书,够吗?3、(1)三年级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每支参赛队伍都是9人,最后获胜的队伍每人都会得到一个书包作为奖励。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说课稿最新北师大2014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XXX说课稿8熟悉小数8.1文具店(熟悉小数)列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XXX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中的第一节内容《文具店》。
属于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理念、说预期效果等六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为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本课课本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基础为背景开始,来认读小数、写小数,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文具店》是第八单元“熟悉小数”的第一课,本末节是开端熟悉小数。
日常生活中的“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
所谓开端熟悉小数,就是主要借助元角分来熟悉小数,结合购物情景来应用小数。
教科书挑选学生熟悉的“文具店”情景,利用学生对商品标价的已有了解和实际经验,从辨认文具的价格来开始小数的开端熟悉,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换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商品单价的小数与元角分之间的内涵联系,在元角分的背景下开端理解小数的意义,体味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味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单位:元、角、分来转换,与小数进行互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这也为学生四年级研究小数乘除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经验。
(二)教学目标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的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币值用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角几分的形式。
3.感触感染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味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1.小数的读法。
2.树立“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这一课的说课稿。
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小数,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和联系。
2. 小数的读法: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正确读法,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
3. 小数的写法: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正确写法,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写法。
4.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概念、读法、写法以及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2. 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4. 练习与反馈: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三、教学过程与步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小数。
2. 学习新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和反馈,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4.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概念、读法、写法以及应用,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物展示、讲解与示范、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精讲1.小数点的认识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如3.15,“.”就是小数点。
小数点应该点在个位的右下角。
小数点2.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左右两部分,它起到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点的作用。
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不变,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见什么数就读什么数。
如3.12读作三点一二。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要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
如三点六二写作3.62;零点二五写作0.25。
名师点睛1.读小数时的注意事项(1)小数部分中的零不能省略不读。
例如:3.02读作三点零二,5.80读作五点八零。
(2)读小数时要注意小数部分直接读出数,不能带计数单位。
如3.30读作三点三零而不是三点三十。
2.写小数时的注意事项写小数时要注意小数点是小圆点“.”,不能写成“、”。
小数点的位置在个位的右下角而不是中间。
如一点八写成1.8,不能写成1、8或1·8。
典型例题例1:下面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八元五分是8.5元B.7.80读作七点八C.10.30读作十点三十D.6.66元表示6元6角6分解析:A选项中五在“分”的位置,所以应该是8.05元;B选项中小数部分的读法是见到什么数读什么数,所以在读小数部分第二位的“0”时不能省略,即七点八零;C选项中小数读作十点三零;D选项个位上的“6”表示6元,十分位上的“6”表示6角,百分位上的“6”表示6分。
答案:D。
例2 填一填。
3元5角=()元7.18元=()元()角()分2.05米=()米()分米()厘米1米5厘米=()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及小数的写法。
答案:3.57 1 82 0 51.05例3 读一读下列各数。
1.05 6.8 3.02 4.76解析:读小数时,整数部分读法不变,小数部分见什么数就读什么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学思考:一个思考:“小数的认识”是一节数与代数领域内的概念教学课,不同于探究课,课堂生成没有那么丰富。
结论的呈现,更多的是教学上的一种规定或多少年传承下来的文化。
(1)怎样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这节课的着力点在哪里?(3)既是初步认识,认知的深浅度如何把握?(4)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的养成如何落地?一种定位: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最熟悉的元角分情景为依托,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使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沉淀数学素养,培养学生长期发展的关键能力。
两个关键:教学时机和教学艺术的问题。
抓准两个关键:静与动、对与错。
静与动一一指向教材解读静:静态的知识。
动:发现层面的教学,动态的思维。
激活教材资源,把隐藏在静态知识背后的动态思维过程,丰富的教学文化背景挖掘了出来,把教材中“冰冷的美丽”还原成“火热的思考”,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把思考过程引显出来。
对与错一一指向核心没有错误的课堂不真实,会在哪出错,出什么错? 用心读催学生,才能让错误通近,直人问题核心。
让学生经历错误,如读小数时等等,要在这些关键处、易错处做文章。
教学目标:1.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的人民币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也能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成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不。
教学重、难点:1.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把儿元儿角几分的人民币币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个盒子(装有1元1角1分的硬币若千个)、学习单。
教学过程:课前:回顾学过的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整数56.3908....请学生一起读,变魔法引出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