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 词语复习专题
- 格式:wps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识记二成语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2.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会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不能理解为“衣服不合身”。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不能理解为“不可靠”“不真实”。
4.三人成虎: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5.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或瞧不起人等”。
6.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钱”。
7.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8.屡试不爽:屡,多次。
爽,差错。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能理解为“不好,不痛快”。
9.差强人意:差,稍微。
强,振奋。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0.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11.空穴来风:穴,洞孔。
来,进来。
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12.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后指除自身之外穷得没有别的东西了。
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为“没有优点”。
13.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4.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不是“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意思。
15.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
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掉,摇动)。
含贬义。
不能理解为“文章结尾啰唆”。
16.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
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17.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职高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词语解释•音义辨析•多音字•词义辨析2. 语法知识•词类•时态语态•句法结构•虚词使用3. 名句背诵•古文名句•修辞手法•典故知识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点1. 词汇积累•同义词反义词辨析•词语搭配使用•词语的适当用法2. 语法知识•词类•时态语态•句子结构•虚词使用3. 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三、古诗词鉴赏1. 古代文化背景•唐宋文化特点•唐诗宋词的发展与传承2. 文学鉴赏能力•古诗词的欣赏与鉴赏•古代文人的思想与情感表达3. 名篇背诵•古代诗词名篇背诵•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四、修辞手法与修辞功能1. 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偶2. 修辞功能•表达感情•增强形象•增加艺术感染力五、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与细致理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2. 写作技巧•认真阐述观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六、修辞与鉴赏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2. 作品鉴赏•古代文学名篇鉴赏•现代文学名篇鉴赏七、写作技巧与文学常识1. 写作技巧•文章结构与段落安排•语言表达技巧2. 文学常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文学流派与作品风格以上是职高语文必背的知识点汇总,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拓宽文学素养,提升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语文专项复习——成语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一道题,但考的不是成语的出处、结构、含义,而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是高中生的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总结归纳出高考熟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八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这是高考常考的。
例1.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分析】: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这里望文生义为“水和颜料融合在一起”。
例2.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分析】:“耳提面命”的意思是不仅要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要揪着耳朵叮嘱,后来形容恳切教导。
句子只片面地认为是“当着面”的意思。
二、用错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否则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例1.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分析】:“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时挥洒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长。
这里拿来形容“中华地方文化”岂不牛头不对马嘴吗?例2.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分析】:“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
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这里用来形容手机当属不正确。
例3.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分析】:情不自禁:禁:抑制。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24级语文期末复习题(一)1.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坐镇付梓.(zī)咸与.维新(yǔ)美轮美奂B.砥砺呜咽.(yè)锱.铢必较(zì)随声附合C.翔实媲.美(pì)数.见不鲜(shuò) 自鸣得意D.冷寞离间.(jiān)解.甲归田(xiè) 微言大义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jiān) 籍贯家俱厂返璞.归真(pú)B.摒.弃(bìn) 憔悴明信片如椽.之笔(yuán)C.粗犷.(guǎng) 荫蔽照相机羽扇纶.巾(lún)D.笃.信(dǔ) 晦气绊脚石自怨自艾.(yì)3.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幅射尽.快(jìn) 高材生椎.心泣血(chuí)B.赝品孝悌.(dì) 炒鱿鱼顺藤摸.瓜(mō)C.采撷憎.恨(zēng) 紧箍咒怆.然泪下(chuàng)D.脉膊饮.马(yìn) 执牛耳余勇可贾.(jiǎ)4.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拘泥引咎自责霎.时(chà) 揠.苗助长(yà)B.广袤振聋发聩创.伤(chuàng) 殒身不恤.(xù)C.寥落秣马利兵忖.度(cùn) 敛.声屏气(liǎn)D.惬意运筹帷幄佞.臣(nìng) 壮志未遂.(suì)5.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祥缘.由(yuán) 曲高和.寡(hé)风声鹤唳B.渎职鄙.薄(pǐ) 深恶.痛绝(wù)黄梁一梦C.抱负恼.怒(nǎo) 良莠.不齐(xiù)突如奇来D.跻身荆.棘(jīng) 病入膏肓.(huāng)伸张正义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卓.著(zhuō) 质.量(zhì) 褒.义词(bāo) 因噎.废食(yē)B.处.理(chù) 恫吓.(hè) 着.重号(zhuó) 熠.熠生辉(yì)C.收敛.(liǎn) 恪.守(kè) 瞭.望哨(liào) 惴.惴不安(zhuì)D.供.应(gōng) 参与.(yǔ) 骨.子里(gǔ) 装聋.作哑(lóng)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伉.俪(kàng)采撷.(xié)风尘仆.仆(pú)处.变不惊(chǔ)B.饿殍.(piáo)羞赧.(nǎn)雕栏玉砌.(qì)不容置喙.(huì)C.菲.薄(fěi)毗.邻(pí)惊魂甫.定(bǔ)掎.角之势(jǐ)D.拜谒.(yè)隽永(jùn)栉.风沐雨(zhì)恬.退隐忍(tián)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胡同.(tòng)躯壳.(ké)咄咄..逼人(duō)教学相长.(zhǎng)B.脊.梁(jǐ)眉黛.(dài)力能扛.鼎(káng)丢三落.四(là)C.勾.当(gòu)星宿.(xiù)万马齐喑.(yīn)如火如荼.(tú)D.窸窣.(sū)筵.席(yàn)疾风劲.草(jìng)惊鸿一瞥.(piē)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关隘.(yì)脚踝.(huái)殚.精竭虑(dàn)为.虎作伥(wèi)B.羸.弱(léi)绯.闻(fěi)稳操胜券.(quàn)亲密无间.(jiān)C.枢.纽(shū)泅.水(qiú)屏.气敛息(bǐng)抛头露.面(lòu)D.对峙.(zhì)矜.持(jīn)泥.古不化(nì)和.衷共济(hé)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污浊.(zhuó)缜.密(zhén)阖.家幸福(hé)群雄角.逐(jué)B.缱绻.(quǎn)剽.悍(piāo)谨.小慎微(jǐn)蒙.混过关(mēng)C.缄.默(jiān)蹉.跎(cuō)同舟共济.(jì)洋洋大观.(guān)D.竭.尽(jié)熟稔.(niàn)得心应.手(yìng)呼天抢.地(qiǎng)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金钗.(chāi)颔.联(hàn)三缄.其口(jiān)纨绔.子弟(kù)B.给.养(gěi)分娩.(miǎn)危如累.卵(lěi)妩.媚多姿(wǔ)C.伺.机(sì)奶酪.(luò)沆.瀣一气(hàng)不容置喙.(huì)D.奇葩.(pā)城垣.(huán)不谙.水性(ān)风流倜傥.(tǎng)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栈.道(jiàn)信笺.(jiān)憧.憬(chōng)人影幢.幢(chuáng)B.侗.族(dòng)恫.吓(dòng)楔.子(xiē)锲.而不舍(qiè)C.肄.业(sì)放肆.(sì)嗫嚅.(rú)相濡.以沫(rú)D.老妪.(yù)伛.偻(gōu)倦.怠(juàn)缠绵缱绻.(quǎn)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纰.漏(pī)偌.大(nuò)凤冠霞帔.(pèi)怵.目惊心(chù)B.宁.可(níng)癖.好(pǐ)骁.勇善战(xiāo)削.足适履(xuē)C.推诿.(wěi)挟.制(xié)唾.手可得(tuò)处.之泰然(chù)D.盘桓.(huán)晃.眼(huǎng)飞来横.祸(hèng)退避.三舍(bì)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聒.噪(guō)靡.费(mǐ)乳臭.未干(xiù)颠倒.黑白(dǎo)B.内讧.(hòng)歼.灭(qiān)膘.肥体壮(biāo)言简意赅.(gāi)C.啜.泣(chuò)鞭笞.(chī)嗟.来之食(jiē)味同嚼.蜡(jiáo)D.踉.跄(liàng)虫豸.(zhì)虚与委蛇.(shé)模棱.两可(léng)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绵亘.(gèn)犒.赏(kào)卖官鬻.爵(yù)骇.人听闻(hài)B.睥.睨(pì)症.结(zhèng)暴虎冯.河(píng)气宇.轩昂(yǔ)C.妍媸.(chī)诤.友(zhèng)呕心沥血.(xiě)戮.力同心(lù)D.赝.品(yàn)剑鞘.(qiào)龇.牙咧嘴(zī)草菅.人命(guǎn)。
职高语文必考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多音字:如“差”(chā、chà、chāi、cī),“强”(qiáng、qiǎng、jiàng)等。
要准确掌握不同读音下的字义,通过组词来加强记忆。
- 易错字形:例如“寒暄”不能写成“寒喧”,“气概”不能写成“气慨”。
平时要多积累容易写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
2. 词语辨析。
- 近义词:像“截止”与“截至”,“必需”与“必须”等。
可以从词语的语义侧重点、搭配对象、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辨析。
“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后面不能接时间;“截至”表示截止到某个时候,后面可接时间。
“必需”是动词,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必须”是副词,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
- 成语:掌握常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如“莘莘学子”(注意“莘莘”的读音和不能误写)、“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等。
要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适用对象等,避免误用。
3. 标点符号。
- 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句末停顿。
陈述句用句号,疑问句用问号,感叹句用叹号。
但有些句子有特殊情况,如“她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去?”这个句子是错误的,应把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她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去”是陈述她的一种心理状态。
- 逗号、顿号、分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逗号停顿长,比句号停顿短,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 修辞手法。
- 比喻:分为明喻(甲像乙,如“月亮像小船”)、暗喻(甲是乙,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和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这里“银条儿”借喻雪花)。
-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动作、神态、思想等,如“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词语复习专题
历年高职考试词语真题
1.在下列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水充满了(),看似渺小的它,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让它改变(),改变方向。
但它却是那样的(),无论是险峻的山峦,还是()的沟壑,它都可以流淌。
A 智力状态豁达幽深
B 智慧形态豁达幽深
C 智慧状态通达幽远
D 智力形态通达幽远
2.在下列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D )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州将继续推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发展,为电子商务网站()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广州市政府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的扶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金融危机。
A 趋势建造应付
B 趋向建造应对
C 趋向创造应付
D 趋势创造应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1) 做生意,当然要讲(),借此让家乡脱贫,更是我们的愿望。
(2) 当叶笃正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奖金500万元”的奖牌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位91岁的老人表情却十分()。
(3) 5月10日,黄花岗公园()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多名市民和游客参加了挂牌仪式。
A 盈利安静进升
B 营利安详晋升
C 营利安详进升
D 盈利安静晋升
辨析同义词,特别是其中的近义词
1 从词语的着重点
例:发现发明
科学家们()了新的基本粒子;火药是中国最早()的。
权利权力
行使大会主席的();每个人都有受到平等的()。
2 从词义程度的轻重
例:相信信任
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大家都()她;我()他们的实验一定会成功。
错误失误
一时的()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他的()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 从词义的范围大小的角度着眼
例: 战斗战争
他们在那座山上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在北约的直接干预下,利比亚国内爆发了()。
4 从词义的语法功能上
5 从词语的色彩角度分析
6 从词语的内部结构上辨析
成语(包括熟语)的使用
1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例:休戚与共
(休:欢乐,戚:忧伤。
指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
例:敬谢不敏
(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表示对某事不愿接受或能力不够,只好谢绝。
多用自谦之词。
不能将“敏”
理解为“敏捷、快速”之意,否则易将“敬谢不敏”解为“没有及时道谢”之义。
)
2 审视成语所在的语境
(1 )审视句意对句中成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例:老人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的抖动起来,多年不能动笔了。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例:我妹妹不爱和人争执,常常随波逐流,是个很好相处的女孩。
(随波逐流是个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
(3)审视成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例:我的房间里有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和书报等,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指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但用于一个房间上词义过大)
例:这是个著名的风景区,风景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指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用于风景对象不合。
)
3 辨明容易混淆的成语
(1)形相近而义有别
例: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指“爱护照顾得周到”;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坏事都做了”。
两者意义和感情色彩完全不同)
(2)义相近用法有别
例: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两者都有发出很大声音/ 响声的意思,但前者仅指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聋了;后者则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
(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3)义相近而感情色彩不同例:百依百顺/惟命是从
(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前者指事事都依从对方,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后者带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
例: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都有不招惹是非的意思。
前者作褒义,偏重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后者偏重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事态度)
(4)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都有心里已领会,不必说出来的意思。
前者多指双方,有时也指较多的人;后者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
关联词(含虚词)的使用
关联词: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
如“因为……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汉语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
如“只、都、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竟然”等。
1 成套关联词语的使用,注意搭配。
只有……才……(表示唯一的条件)
例: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只要……就……(表示必要的条件)
例:只要肯干,就能干出成绩来。
无论……(还是……)都(也)……(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例:无论任务怎么艰巨,都要把它完成。
不管(不论)……都……(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不求任指的疑问代词。
)
例:不管考虑什么问题,他都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不论是语文、数学、英语,他的成绩都很好。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可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
无论……都……
不管…也……倘若……就......
要是……就……
3.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即使……也……
是……是……
既……又……
4.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5.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7.承接关系
先……再……
首先……然后……
先……然后……接着……最后……
8.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2 从词性角度来辨析。
公然/公开
(“公然”为副词,公开的,毫无顾忌的。
如:公然舞弊;“公开”为形容词,不加隐蔽,面对大家的,与“秘密”相对。
如:公开活动。
)
3 从适应对象、场合、范围等来辨析。
逐步/逐渐
(“逐步”指一步一步的发展,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计划的努力;“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变化。
)
例:①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
②他们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对/对于/关于
例:①()他表示谢意/决不()困难屈服(只能用“对”)
②你的话()我有启发/大家()他这件事情很不满意(可“对”或“对于”)
③()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
/大家()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对于”表对象)
④他读了几本()经济学的书。
(“关于”表范围)
⑤()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赞成。
(可“关于”或“对于”,既有关涉,也表对象)
4 从分句间的关系辨析
从而/进而/因而
例:①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取得七战七胜的战绩。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②下游河道狭窄,()河水容易泛滥。
(“因而”:强调结果,前后主语不一定一致)
③学好基础课,()才能学好专业课。
(“进而”: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