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毛概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5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总之,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毛概第07章1.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选择)(P14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关键抉择: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48)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 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看法(社会主义发展动力)(P15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他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P165)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5.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P165152)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1)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
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1)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3)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P155)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1)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
毛概学习总结(通用6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概学习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毛概学习总结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我有如下的体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这门课来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说。
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
其二,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世界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
一个人的一生,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里,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社会现状,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把握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清楚认识时代特征,才能保证我们大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来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多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活的灵魂。
毛概总结报告《毛概总结报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毛概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毛概课程,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历史背景以及思想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毛概课程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它包含了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活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了对于中国革命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革命的决定性力量,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观点,如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阶级斗争为纲等,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其次,毛概课程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
中国革命面临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生活极其贫困,国家处于分裂混乱的状态。
毛泽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和思想方法,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是与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深受中国革命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最后,毛概课程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观察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他倡导通过实践形成认识,通过实践检验认识,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
毛泽东思想鼓励人们勇于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和创新,注重辩证思维和批判精神。
这种思想方法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毛概课程的学习中,我不仅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认识到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问题,如何运用辩证法思考和分析。
总之,毛概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应用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毛概学习总结【九篇】毛概学习总结1时间很快,这学期已经到了期末了,我也跟着陈仁和老师学完了这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门课程。
我也已经了解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可以这么说,毛泽东思想是起一个带头作用,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基础的;而邓小平理论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核心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起一个过渡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首次提出是在党的七大,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这些事毛泽东思想的主体部分。
然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组成: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第三、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对中国的建设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第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第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只有思想政治和文化得到了发展,国家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而发展);第六、党的建设理论(要形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来谈一下邓小平理论。
毛概期末每章总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背景和内涵。
本章总结旨在回顾和梳理每章的重点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体系本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一是阶级斗争观点,二是社会主义建设观点。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它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它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本章主要探讨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统一战线,持久战,党的建设。
这些科学内涵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实践指导原则。
同时,毛泽东思想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对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和传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本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实践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制度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毛概期末思想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这门《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课程学习中,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范畴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始想到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首先,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研究让我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主体。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坚信,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这一思想使我明白,真正的社会变革不是由领导者来推动,而是由广大劳动人民主动参与、推动和掌控的。
其次,毛泽东思想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毛泽东非常重视实践和学习的相结合,他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学以致用,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毛泽东积极鼓励实践和实验,认为只有实验的验证才能达到认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同时,毛泽东也强调科学家和实践者应具备对事情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我认为这一思想对于我个人来说,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实践,重视经验总结和学习,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
此外,毛泽东思想强调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重要性。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只有准确分析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矛盾,才能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措施。
毛泽东还提出,党内应坚持思想斗争,对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和清除,保持党内团结和纯洁性。
这一思想让我深刻认识到,想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必须正确分析社会现实,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矛盾的解决和调和。
从毛泽东思想中我还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德准则: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强调,我们作为共产主义者必须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014-2015毛概复习提纲(仅供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大战,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革命据岁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3)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由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其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不重要,随便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情形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得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个人毛概期末总结个人毛概期末总结篇1这学期我任教高二三个班的化学,兼任化学教研组长和高二某班主任工作。
在工作中,我认真努力、扎实肯干,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成效显著本学期我担任化学教研组长工作,按学校的要求,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我以身作则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结题中,我撰写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化学实验创新技法浅探》,另围绕研究课题制作了优秀课件,设计辅导一位老师讲授了一堂优质课并获得区优质课辅导奖。
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本学期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联系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在期末考试中,我任教的3个班级学生成绩人平分都超过了市统考平均分。
三、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针对我校学生基础都较差的实际,而本学期我的工作任务又很繁重,尽管如此,我还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辅导差生,使相当一部分差生得到了转化。
在培优工作方面,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通过有关培训以及自己的自学,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新的提高,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兢兢业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缺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个人毛概期末总结篇2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已近尾声。
这学年我任教的是二(2)、二(3)班的数学,在对学生情况有进一步了解,对新工作环境也逐渐适应下,本年度教学工作也较为顺利,对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自己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努力去完成。
现对自己的工作回顾如下:一、认真做好每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本学年,我坚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力求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毛概期末点评总结首先,我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课程中讲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毛泽东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建国后的思想发展,非常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我了解到,在长期的实践中,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其次,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核心是关于中国革命的主题,主要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重要思想和理论。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革命理论的重要创新,他提出农村革命先决于城市革命,通过武装斗争来推翻旧的封建统治,建立先进的农村政权。
群众路线则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基础,他强调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实现党的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提出的一系列革命理论和战略,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等,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并为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如在“大跃进”时期推动农业集体化、在文化大革命中强调革命精神和坚持阶级斗争等,都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系统,也加深了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解。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在工作学习中,我将紧紧围绕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针,不断学习、总结和实践毛泽东思想,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毛概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
3.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非重点)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历史地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P13-15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党和人民宝贵精神财富。
7.党的生命:政策和策略8.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评价毛泽东P15-1610.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1.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2.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4.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15.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6.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党的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5.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6.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7.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8.官僚资本主义:P39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0.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1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2.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可靠同盟者。
13.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4.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1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P43-46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3.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62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
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相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相合作道路。
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初级社--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3-66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6.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在政治上的划分P795.毛泽东---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敌我之间矛盾---专政方法;人民内部矛盾---民主方法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P80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9.“两条腿走路”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7.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8.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9.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
10.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最大的实际---中国基本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
3.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6.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9.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P117-1186.党的十八大,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7.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8.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9.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
11.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立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P12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3.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P123-124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5.中国梦的实现途径P12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如何理解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P131第一,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第二,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在改革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