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模板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61
PC构件施工工法及要点PC构件的施工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预制、运输和吊装。
PC构件由专业公司制作并运送至施工现场。
生产制作及现场吊装是预制构件质量创优管理的重点控制环节。
一、模板工程(一)施工内容和技术措施1、样板主要体现出的内容:模板安装中支撑体系、安装和加固方法、防止胀模、漏浆的技术措施及模板的垃圾出口孔制作。
2、项目技术、质量部门根据图纸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详细地对班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质量交底。
交底所做样板是根据图纸中选取的局部在楼板上进行制作。
3、样板制作时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发现不符合方案要求的部位立即整改,确保样板施工质量符合图纸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配备好检测工具报项目技术质量部门、监理、甲方专业人员验收,对验收提出的意见按期进行整改,复验合格后办好隐蔽验收记录,填写好验收合格牌,标明施工部位、时间、操作人员、验收人员名称、产品合格状态及验收时间悬挂在对应的工序上面,便于参观。
4、安排专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二)模板工程质量管理措施1、制定了详细的企业标准,《模板企业标准》,用以保证模板整体的设计、制造、使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适用性。
2、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按有关规定设计,必须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严格按设计方案、企业标准加工制作和装配,制定严格的测量控制方案。
4、建筑物的阴阳角及特殊轴线,每层拆模均须后弹线。
5、模板与混凝土柱间粘贴泡沫条防止漏浆。
6、及时观测水平度和垂直度,发现偏移及时纠正。
7、在模板安装、使用中,按照企业标准,有针对性的实行各级、各阶段的检查、验收制度。
8、模板组装过程中,各班组应认真的自检、复检,最后与施工总包方联合验收认可之后才能使用。
9、在管理中实行合同责任制,各级管理中制订具体的经济奖惩制度,签订合同,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有章可循,有合同可依具体内容采用检查评分形式进行。
10、模板必须配备具有安全技术知识、熟悉规范的专职安全、质量检查员。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1)
一、前言
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工程背景、施工组织、工程进度计划、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二、工程背景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模板安装构筑物的过程。
在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一个完善的模板工程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组织
3.1 施工单位
本工程由XX建筑施工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公司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团队,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2 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操作人员施工,操作人员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四、工程进度计划
4.1 施工周期
本工程的施工周期为X个月,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工序,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4.2 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进行。
五、质量控制
5.1 施工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5.2 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将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结语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个完善的
施工方案,希望能够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模板一、背景简介模板工程是指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建筑物进行维修、保养、更新等工作的工程项目。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是对模板工程具体施工过程、方法、手段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文件,是工程施工的蓝图和指南。
二、施工方案编制内容1.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施工单位需仔细研究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现场环境等,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详细规划。
2.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团队组成、职责分工、施工流程安排等内容,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安全生产计划:列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工人安全。
4.施工方法与工艺:详细说明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5.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6.质量控制措施:列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施工资源调配: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资源,保证施工效率。
8.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方案实施1.施工前准备:确认所有施工资源和材料准备就绪,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质量安全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现场协调沟通: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与沟通,保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施工总结验收:完成施工后,对工程进行总结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方案总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细致规划和制定的文件,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依据。
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完成。
第10章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环境管理1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控制:在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具有控制面广、控制的动态性、控制系统交叉性和控制的严谨性特点。
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
(5)持续改进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结果,对不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参考答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2)地面及深槽作业的防护;(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4)施工用电安全;(5)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6)在采取“四新”技术时,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7)有针对自然灾害预防的安全措施;(8)预防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造成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9)现场消防措施。
3参考答案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1)全面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5)节假日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4参考答案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21
一、背景与概述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施工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11
月21日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性和高效率,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准备工作
在展开模板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确认施工区域的现场环境情况,包括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
2.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3.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步骤、时间安排和人员配备等。
三、施工步骤
1. 地基处理
首先进行地基的处理工作,包括清理现场土壤、打桩加固等。
2. 结构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结构件的安装工作,确保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3. 表面处理
进行模板表面的处理工作,保证模板表面平整光滑,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4. 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5. 模板拆除
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模板,进行表面处理和收尾工作。
四、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1.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头盔、安全带等;
2.严禁越过警戒线,违章操作;
3.加强现场安全巡查,确保施工现场无隐患。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11月21日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我们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所有工程人员能够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重要的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贡献。
以上是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21的相关内容,希本大家认真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三、模板工程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强条共三)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强条共七)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程(GB50113-2005)(强条共八)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6、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强条共十一)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强条共三)3 基本规定3.0.1 采用液压爬升模板进行施工必须编制爬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爬模装置设计与工作荷载计算;并应对承载螺栓、支承杆、导轨主要受力部件按施工、爬升、停工三种工况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3.0.6 在爬模装置爬升时,承载体受力处的混凝土强度应大于10MPa,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5.2 部件设计5.2.4 承载螺栓和锥形承载接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在墙体预留孔内的承载螺栓在垫板、螺母以外长度不应少于 3 个螺距,垫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0mm×10mm;2 锥形承载接头应有可靠锚固措施,锥体螺母长度不应小于承载螺栓外径的3倍,预埋件和承载螺栓拧入锥体螺母的深度均不得小于承载螺栓外径的1.5倍;3 当锥体螺母与挂钩连接座设计成一个整体部件时,其挂钩部分的最小截面应按照承载螺栓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强条共七)3 大模板组成基本规定3.0.2 组成大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0.4 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大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地脚调整螺栓长度应满足调节模板安装垂直度和调整自稳角的需要,地脚调整装置应便于调整,转动灵活。
3.0.5 大模板钢吊环应采用Q235A 材料制作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焊接式钢吊环应合理选择焊条型号,焊缝长度和焊缝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采用双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