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名录——北京工业大学
- 格式:xls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工大教发[2011] 001号2011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
为配合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的实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2011年修订版在2009年修订版的基础上扩充了竞赛种类,增加了竞赛项目。
此次竞赛项目名单修订工作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并为我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011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项目认定名单
本文解释权在教务处。
教务处、校团委、招就处
2011年9月9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简介专业: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01光电薄膜及器件本方向主要研究薄膜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关系以及其表面/界面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优化与发展先进光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测量原理与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有:(1)先进太阳能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2)新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原型器件探索;(3)场发射纳米多层半导体薄膜制备及器件技术;(4)钙钛矿锰氧化物及半金属磁隧道结制备及器件开发;本研究方向曾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10余项。
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严辉、张铭、王如志、王波02纳电子与磁电子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纳米体系及低维材料的在热、电、磁等外场调制下的结构、电子与电荷的相互关联效应及新型纳电子器件制备技术探索。
主要研究方向有:(1)磁电调控作用下低维体系(量子点、量子线及二维电子气)量子输运问题研究;(2)基于纳米体系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罗法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模拟;(3)纳米场发射显示器件的冷阴极结构设计、制备及相关基础研究;(4)碳系(CNT及graphene)纳电子器件化技术基础研究;基于本研究方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等多个项目。
从事该研究方向的导师:王如志、张铭、严辉03纳微仿生表面仿照动植物表面的特殊微观结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制备纳米和微米多尺度的仿生复合结构,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功能特性间的本质联系,开发具有特殊润湿性能以及其它功能特性的表面材料,探索相关表面材料在自清洁、微流芯片以及舰船减阻等领域的实用途径。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50,051205(2013)Laser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C2013《中国激光》杂志社基于频域滤波的高光去除方法柴玉亭1 王 昭2 高建民1 黄军辉21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 结构光三维测量广泛应用于测量物体外轮廓,但使用这种技术测量金属零部件时,会由于金属表面的局部强反射形成高光区域,这种高光致使相机饱和、信息丢失,造成条纹中心提取不准确,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避免高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结构光测量系统自身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高光去除方法———频域滤波法。
该方法将高光视作噪声,通过对比分析漫反射光条和高光光条频谱分布的不同,制作合适的滤波器以滤除高光。
通过3dsmax软件仿真,模拟高光效果,测试频域滤波后的条纹中心提取精度比不滤除前提高0.8pixel。
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叶片测量中,较好地解决了其中的高光问题。
仿真和实验均证明,频域滤波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光对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准确度的影响。
关键词 测量;结构光三维测量;高光去除;频域滤波;条纹中心中图分类号 TH7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788/LOP50.051205Highlight Removal Based on Frequency-Domain FilteringChai Yuting1 Wang Zhao2 Gao Jianmin1 Huang Junhui 21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烄烆烌烎China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3D)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structured light is widely used in objects′outlinemeasurement.However,when it is applied to measure 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parts,some parts of intense reflection(highlight or specular light)on the surface of metal components would form highlight area.The intense reflected light canmake CCD saturate and cause the extraction of center of light stripe inaccurate,and then errors would appear in themeasurement results.Thus,it i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to find a way to avoid highlight.We try to use the characteristicof structured light measurement system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of highlight removal———frequency-domain filtering.Highlight is defined as a kind of noise,and this metho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light frequency spectrum anddiffuse light frequency spectrum to make frequency filtering,and then to remove the influence of highlight.Simulatinghighlight in 3dsmax software,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et 0.8pixel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light stripe extraction.Results of real blade test are also provided and prove that it is a better solution in actual blade test.Both simulation andexperiment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extraction of light stripe center.Key words measurement;structured light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highlight removal;frequency-domainfiltering;light stripe centerOCIS codes 120.3930;120.2440;120.5700;120.6650 收稿日期:2013-01-14;收到修改稿日期:2013-03-06;网络出版日期:2013-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8042)资助课题。
北京工业大学怎么样什么水平档次北京工业高校是一所双一流、211、卓越工程师高校,有保研的资格,社会认可度特别高。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北京工业高校怎么样什么水平档次,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北京工业高校怎么样1、办学层次:学校的办学层次特别高,在我国属于水平较高的高校北京工业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2、学科建设:学校的学科建设实力强,优势学科突出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1个A级学科土(木工)程、1个A-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B+级学科、4个B级学科、5个B-级学科、3个C+级学科、2个C级学科和2个C-级学科。
3、师资力气:学校的师资力气强大,队伍结构合理,教学(阅历)丰富该校专任老师共有1916人,其中正高职称393人、副高职称699人,博士生导师346人,硕士生导师117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双聘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7人。
另外,还拥有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北京市教学团队。
4、就业状况: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较高,就业状况好学校2022届总就业率为91.30%,在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的就业比例之和为70.20%,说明国有性质单位占据该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七成以上。
国有性质单位对北京工业高校的认可度较高,且该校升学率也较高,说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水平是比较高的。
北京工业高校什么水平档次我们以北京和河南两个地区为例,看看北京工业高校2022年在这两个地区的招生最低位次是多少:北京工业高校2022年河南省理科最低位次为12897名(不招收文科生),北京市综合最低位次为11978名(物理必选专业组03)。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merly known as 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60. It is a key university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which has established a multi-disciplinary academic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fers various programs and also involves in diversified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economics, management, liberal arts and law. It is ranked as one of the 100 key univers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ts mission is ―relying on Beijing, merging into Beijing, inspiring China and orienting itself to the world.‖ In fulfilling this mission, the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base for cultivating qualified high-level personne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urrently the university has 1,486 full-time teaching staff, including 296 Professors ,(among which 197 are supervisors for PhD candidates),770 Associate Professor or Senior Engineers, 8 academicians,3‗Chang Jiang Scholar Program‘ scholar, 5 National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specialists,36 specialists enjoying Government Special Allowance, and about 21 international teachers.Currently there are 12,435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4,352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ccupies anarea of more than 80 hectares and built floor area totaling about 700,000 square meters. Centering around such areas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ioengineering and new medicine, optical-mechanical-electronic integration, new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s, urban 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industries, the university has substantially adjusted and optimized its academic structure and established 16 colleges. The fields above are listed as pillar industries characterized by advanced and new technology in Beijing, hence tremendous support from local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offers 43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 81 Master‘s programs, 17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45 Doctor‘s Degree programs, 13 postdoctoral research programs. It has 3 State Key Disciplines – Optic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Sciences respectively, 14 Beijing Key disciplines, 18 disciplines receiving privileged support from Beijing municipality, 2 key lab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Key Lab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respectively, 3 Province-MOST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Key Labs, 13 key labs or research bases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In addition, the university is home to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Precision and Supprecision Process Engineering, National Center ofLaser Processing, Sino-German Center of Las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Community, Engineering Center of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n Automobile Compone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Ahead of us, the future unfolds arduous task. Thus, we shall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in years to com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the faculty members and students will seize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rendered by the 11th 5-year-plan, a key periodical blueprint for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the precious opportunity of housing the badminton stadium and rhythmic gymnastics stadium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on campus. We will fulfill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all frontiers of the university‘s reform and expansion—i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service and studies and so forth. We will spare no efforts in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that we provide and tur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to a top-level university.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南抵左安东路,西邻西大望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三地分校区。
近五年国家⾃然科学基⾦热⻔资助单位,哪些单位榜上有名?近5年来⼀共有2137个单位获得国家⾃然科学基⾦的资助,前5%的单位获得的资助⾦额占总⾦额的64.8%,总数量的62.9%;前20%的单位获得的资助⾦额占总⾦额的90.2%,总数量的88.1%。
2019年以来的5年间,国家⾃然科学基⾦项⽬热⻔资助单位:序号依托单位资助⾦额(万)资助项⽬1上海交通⼤学355,9186,444 2浙江⼤学308,6395,096 3中⼭⼤学256,2895,073 4北京⼤学307,1723,593 5复旦⼤学233,9694,074 6华中科技⼤学205,7443,709 7清华⼤学239,5522,866 8四川⼤学158,2082,955 9同济⼤学145,0292,715 10中南⼤学141,2392,705 11⼭东⼤学139,3012,666 12⻄安交通⼤学139,4442,649 13中国科学技术⼤学156,5722,106 14南京⼤学149,7832,220 15武汉⼤学132,5052,287 16哈尔滨⼯业⼤学115,1111,929 17天津⼤学111,3621,707 18厦⻔⼤学116,7751,590 19南⽅医科⼤学89,2421,931 20东南⼤学96,9971,67221北京理⼯⼤学96,7161,632 22吉林⼤学92,7611,627 23北京航空航天⼤学97,5541,514 24郑州⼤学75,8071,834 25⾸都医科⼤学82,4981,681 26⻄北⼯业⼤学84,3311,520 27⼤连理⼯⼤学88,0741,435 28苏州⼤学79,5741,538 29深圳⼤学74,4711,602 30南京医科⼤学67,9071,474 31南开⼤学77,5891,257 32重庆⼤学73,1261,330 33中国农业⼤学78,8251,203 34华南理⼯⼤学73,0181,311 35南昌⼤学58,8731,539 36暨南⼤学62,2811,338 37南⽅科技⼤学66,5121,171 38电⼦科技⼤学69,4071,091 39湖南⼤学64,4421,173 40北京师范⼤学62,2871,003 41中国地质⼤学(武汉)59,1101,048 42华中农业⼤学60,134991 43华东师范⼤学56,486939 44北京科技⼤学56,789913 45中国海洋⼤学55,731859 46南京农业⼤学52,03492347兰州⼤学53,930887 48南京航空航天⼤学51,651907 49⻄安电⼦科技⼤学50,951888 50东北⼤学51,673839 51⻄南交通⼤学48,395871 52中国⼈⺠解放军第三军医⼤学49,136844 53中国⼈⺠解放军第四军医⼤学45,689903 54⻄北农林科技⼤学44,871916 55上海⼤学45,000833 56华东理⼯⼤学50,530720 57南京理⼯⼤学43,056855 58中国矿业⼤学43,759836 59中国⼈⺠解放军国防科技⼤学41,247875 60⼴东⼯业⼤学43,379781 61北京⼯业⼤学42,277791 62扬州⼤学37,401875 63合肥⼯业⼤学39,991770 64天津医科⼤学38,693763 65⼴州医科⼤学34,203839 66浙江⼯业⼤学38,011756 67海南⼤学32,868842 68江苏⼤学35,366793 69河海⼤学37,615743 70⻄北⼤学37,848728 71昆明理⼯⼤学33,370807 72中国⼈⺠解放军第⼆军医⼤学36,94973773武汉理⼯⼤学38,079704 74江南⼤学34,062747 75华南农业⼤学38,203654 76⻄南⼤学34,012732 77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7,358657 78重庆医科⼤学32,512743 79北京交通⼤学37,237634 80南京信息⼯程⼤学36,118651 81贵州⼤学27,775792 82上海中医药⼤学31,153709 83北京化⼯⼤学38,236574 84云南⼤学30,574708 85南京⼯业⼤学33,295651 86⼴州⼤学31,752675 87⼴⻄⼤学28,261679 88⻘岛⼤学27,301695 89太原理⼯⼤学30,193626 90中国⽯油⼤学(华东)33,473552 91哈尔滨医科⼤学30,003604 92华南师范⼤学29,246596 93中国科学院⼤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5,363480 94北京邮电⼤学33,073521 95南京中医药⼤学27,871616 96中国医科⼤学27,971612 97中国地质⼤学(北京)33,131506 98福州⼤学29,38957599宁波⼤学27,599592 100安徽医科⼤学25,608588 101中国⼈⺠解放军总医院27,726545 102哈尔滨⼯程⼤学27,986514 103南京师范⼤学26,581539 104安徽⼤学25,344562 105河南⼤学25,366541 106中国药科⼤学26,159516 107⼴州中医药⼤学23,519535 108⻓安⼤学25,313501 10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9,266423 110陕⻄师范⼤学23,975503 111温州医科⼤学23,189514 112河北⼯业⼤学23,631488 113中国科学院⾼能物理研究所29,737349 11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30,985319 115中国科学院⽣态环境研究中⼼26,302402 116南京邮电⼤学21,328493 117中国⽯油⼤学(北京)25,058420 118北京中医药⼤学21,947470 119⼭⻄⼤学25,199405 120中国⼈⺠⼤学22,580448※统计了历年集中公布的国家⾃然科学基⾦项⽬END。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71101001/G0115 71171001/G0106 71172190/G0206 71102157/G020371171002/G0110 71171003/G011571172219/G020901 71101002/G01030371103001/G030871173001/ G0308 71173002/ G0308 医改形势下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研究江启成 安徽医科大学 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 秦侠 安徽医科大学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研究费为银 安徽工程大学信息环境下面向过程的钢铁制造业成本要素分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潘瑞林 安徽工业大学基于需求依赖库存的物流配送与供应链优化研究闵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城乡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策略研究马颖 安徽医科大学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宋马林 安徽财经大学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优化与控制机制研究刘银国 安徽财经大学中小企业组织冗余、组织搜索和产品创新:传导机制与情境因素研究李晓翔 安徽大学物联网环境下面向能源效率的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排产方法研究龚本刚 安徽工程大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 基于经验定价核的一种新的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期权定价方法研究周海林 安徽财经大学71173003/G0308 71103002/ G0308 71161001/G0105 71162020/ G020802 71102021/ G020401 71102022/ G0206 71103003/ G030202 71103004/G0305 71103005/ G030571103006/ G030671103007/G0309 71103008/ G0309 高学历人才集聚地区过度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范皑皑 北京大学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杨钋 北京大学个体经济行为中的社会性因素:以股票投资为例孟涓涓 北京大学县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原因与对策研究 沈艳 北京大学农业土壤碳汇实现机制研究 张建伦 北京大学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社区信仰异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及政策研究阮荣平 北京大学基于风险偏好的模糊博弈及宁夏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最优策略研究李存林 北方民族大学甘宁青回族老字号品牌进化路径与政策研究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谈判者自尊效用和经济利益效用权衡的动机模型张立青 北京大学投资者羊群行为:市场微观结构与宏观信息环境视角的研究唐涯 北京大学质量与效果导向的“分级-定基-审计-浮动”式医保费用支付方式研究徐恒秋 安徽医科大学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服务全面质量管理多维评价及路径研究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71103009/G031171103010/G03130171110107025/G030671110307014/G0314********/G03060271132002/G020*********/G020*********/G020*********/G0371141014/G0312********/G031271161130174/G020*********/G010*********/G011371172020/G020*********/G020*********/G02010371172023/G02040171172024/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谢晓非北京大学海归人员在企业资源获取、创新及国际化中的作用路江涌北京大学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式及绩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武亚军北京大学 企业社会责任(CSR)与政治行为(CPA)的关系及前因后果研究张建君北京大学 领导行为对服务型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任润北京大学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研究陆杰华北京大学 国际人才流动和跨国知识流动:以中英两国为例路江涌北京大学 并行数据和调查数据质量管理 严洁 北京大学 空间面板数据的理论和应用虞吉海北京大学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陆正飞 北京大学 管理科学科技名词-会计学 吴联生 北京大学 汇率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中的作用施建淮北京大学 我国未来人口规模、结构预测及相关分析 曾毅 北京大学 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曾毅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会议谢新洲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赵耀辉北京大学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国际并购战略研究武常岐北京大学我国人力资本的代际传导机制及其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秦雪征北京大学BCHP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城市能源需求分布的选址与小规模区域供能系统模式曹鸣凤 北京大学G020401 71172025/G0206 71172026/G0206 71172027/G0206 71172028/G0206 71172029/G020702 71172030/G0208 71172031/G0208 71172032/G020801 71172033/G020802 71173004/G0306 71173005/G0308 71173006/G0312 ********/G0206 71103011/G0309 71172183/G020102 71103012/G0312 ********/G0102 71101003/G010301 71101004/G0115 71101005/G0117 71103013/G030503 71110307006/G0116 71110307021/ G01120371133001/ G0305 71171007/ G011203 71171008/ G0114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研究 李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价值模式挖掘及应用研究 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引导仿真的工程失败概率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潘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概念地图的知识集成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郝金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农村环境建设公共投资的供给机制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外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刘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 田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符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艳梅 北京工业大学 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顾力刚 北京工业大学天基红外系统多星在线协作调度快速优化方法研究罗开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团体贷款合约设计研究高雅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新能源替代和传统耗竭能源突破的动态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政策设计李金铠 北京大学经济理性与制度规范: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研究苏峻 北京工商大学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经济效应研究吉彩红 北京工商大学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能力演进机理的研究 王国顺 北京工商大学 获取和预测多维属性产品的消费者偏好:基于稀疏和完整自我明示数据的混合方法苏萌 北京大学“家”的观念如何影响家庭购买决策 符国群 北京大学整体政府视角下的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周志忍 北京大学合约视角下农村住院分娩支付制度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郭岩 北京大学文化价值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融资决策赵龙凯 北京大学企业集团统一审计: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与经济后果伍利娜 北京大学体育赞助对品牌资产的提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江明华 北京大学消费者对融合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心理机制研究张红霞 北京大学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 谢晓非 北京大学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度量与交易成本管理李怡宗 北京大学基金持仓行为与动机研究 刘玉珍 北京大学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资产风险 杨云红 北京大学71171009/G0114 71171010/G0115 71172014/G0206 71172015/G020802 71172016/G0209 71173007/G0301 71173008/G0302 71173009/G030704 71173010/G0309 71171011/G010303 71171012/G0115 71101006/G0103 71101007/G0109 71101008/G010902 71101009/G0116 71102150/G0212 71103014/G030602 71110307002/G0212 71128001/G010303 71131001/G0103 71132008/G0212 71171013/G0103 71171014/G0108 71171015/G010901 71171016/G011871171017/ G0118 71173011/ BT模式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偿付机制研究叶苏东 北京交通大学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战略模型研究林兴强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层级式行为安全模型研究闫学东 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优化 季常煦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刘保国 北京交通大学 2011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LISS’2011)张菊亮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控制、协调与优化研究 申作军 北京交通大学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 物流资源整合与调度优化研究 徐寿波 北京交通大学 面向资源约束和公交导向的信号交叉口多方式交通流协同运行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魏丽英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空间网络的城市交通出行引导策略研究高亮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物流网络有效性与稳定性协调研究卞文良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模拟分析 李静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突发风险“情景-应对”型应急决策研究李健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债券信用利差体系研究周荣喜 北京化工大学 不确定环境下鲁棒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胡捷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随机优化理论的列车节能操纵问题研究李想 北京交通大学 微观解构下的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研究—基于扩展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田东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政府引导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机制研究 韩立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专利价值分布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新兴技术资源发展的启示研究陈向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机理与机制设计研究任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信息表示与传导机制的异质agent计算金融模型杨海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商业信用的二级垂直契约理论及其对融资约束的跨周期影响石晓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心理账户补偿机制的消费者旧产品处置行为研究:理论体系与管理策略黄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顾客参与和体验的定制化生产系统价值形成机制研究王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压力测试方法论研究任若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G031302 71181240304/G0103 71101010/G0112 71171018/G0103 71171019/G0110 71172168/G020901 71172169/G0212 71173012/G031201 71173013/G031202 71101011/G0106 71102110/G0206 71102111/G021102 71102174/G0212 71103015/G0307 71103016/G031203 71110107007/ G020401 71110307003/G0111 71128003/G021102 71172170/G0203 71172171/G0206 71172172/G0214 71172173/G021502 71173014/G030571173015/ G030602 71173016/ G0307 71173017/ G031203 71101012/ G0108 反倾销反补贴政策选择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何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模式研究侯光明 北京理工大学 低碳约束下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机制、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 - 以石化和水泥产业为例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 危机情境下群体决策信息分享机制研究 孙晓敏 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权力视角下股权激励与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研究肖淑芳 北京理工大学 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舱位控制研究 李金林 北京理工大学“竞次”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关系:数据库、形成机理及心理援助机制研究刘平青 北京理工大学 农药施用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胡瑞法 北京理工大学 探索团队冲突影响团队知识共享的心理机制陈振娇 北京理工大学 第七届国际可靠性数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大会崔利荣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在线产品评论信息的消费者决策支持和虚假电子商务网站自动识别研究张东松 北京理工大学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演化研究 夏恩君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网络的协作模型及推荐技术研究 陈翔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条件下基于Supply-Hub的装配系统协同补货策略研究李果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企业技术整合和并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研究黄璐 北京理工大学 煤矿区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与控制策略研究 於世为 北京理工大学 公益风险投资VP模式下的可持续创新产业政策与开放式评价体系研究覃京燕 北京科技大学 面向多级行政区划的生态补偿框架理论与实证研究宋波 北京科技大学 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鲁棒DEA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王科 北京理工大学 财务困境风险、资产误定价与价值溢价: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张永冀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跨国资本预算模型及决策研究 黄晓霞 北京科技大学 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产品-社区共生模型及其进化机理研究张晓冬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钢铁工业低碳生产模式优化研究张群 北京科技大学 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形成、演化与治理机制研究王道平 北京科技大学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中韩可持续性运输系统双边学术研讨会 徐猛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本体与异质复杂网络的推荐系统研究 甘明鑫 北京科技大学71102020/ G0205 71103017/ G0304 71103018/ G0309 71103019/ G0311 ********/ G0311 ********/ G0309 71171020/ G0108 71173018/ G0301 71173019/ G0303 71173020/ G0309 71173021/ G0309 71173022/ G0309 71103020/ G0314 ********/ G0204 71103021/ G030603 71171021/ G0117 71171022/ G010303 71171023/ G0104 71172134/ G0211 71172135/ G021102 71173023/ G0302 71173024/ G030504 71173025/ G0312 ********/ G011571172001/ G020802 71101013/ G0116 71171025/ 服务共享中的顾客兼容性研究:成因、影响与管理策略黎建新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耦合级联失效的立体物流保障网络抗毁性研究李勇 长沙学院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小宗投资性商品价格异动机制、预警及相关政策研究赵秀娟 北京邮电大学 跨国种子企业扩张背景下的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玉米种植的证据靖飞 渤海大学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特征与演化研究 郭晓立 长春工业大学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特质风险定价研究 文凤华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库存差异的研究 雷全胜 北京邮电大学 半契约情景下的客户终生价值建模及营销决策研究齐佳音 北京邮电大学 云计算的商业价值形成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吴俊 北京邮电大学 开放式服务交付平台(OSDP)的运营模式分析与研究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 语义Web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知识处理模型研究朝乐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谈判者的情绪对谈判的影响:情绪社会信息模型(EASI)在人际层面和自我层面的应用王敏北京外国语大学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产生机制及采纳扩散研究范静北京外国语大学基于势差的制造产业集群企业知识协作模型研究张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支出间横向影响及支出责任纵向划分:基于中国市县级数据的研究尹恒 北京师范大学 效率和生产率分析方法新进展及其在高等教育生产中的应用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状况与改进研究——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视角毛亚庆 北京师范大学 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数据库 李实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生毕业前后生涯适应的追踪、Agent模拟和干预研究于海波 北京师范大学 收入分配、财富积累和财政政策效应的计算模型杨澄宇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职场精神力的企业慈善行为对员工态度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跨层次建模与配对调查柯江林 北京师范大学 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导向下的制造业服务创新能力研究王彦敏 北京师范大学 区域内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路线图研究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进步、职业结构变迁及其对我国城镇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邢春冰 北京师范大学G0114 71103022/ G030701 71172108/ G0212 71101014/ G0110 71101015/ G0115 71102132/ G0203 71103023/ G0304 71103024/ G031201 71103025/ G031203 71140003/G01 71171026/ G0103 71171027/ G0103 71171028/ G011201 71171029/ G011202 71171030/ G011203 71171031/ G0115 71171032/ G0115 71171033/ G0117 71172136/ G0206 71172137/ G020701 71172138/ G021001 71173026/ G0307 71173027/ G0307 71101016/ G010302 71101017/ G0111 71101018/ G01120171101019/ G0115 基于背景风险的证券组合选择机理及实证研究蒋崇辉 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唐丽艳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自动化制造单元调度干扰管理研究晏鹏宇 电子科技大学 考虑相关性的复杂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维修决策理论研究刘宇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社会媒体的网络调查适用性与参与意愿形成机制研究方佳明 电子科技大学 外部治理环境、利益相关者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李延喜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复杂生产工况的钢铁制造成本控制优化方法研究蒙秋男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追赶中的专利陷阱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张米尔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结构-绩效”关系的区域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刘凤朝 大连理工大学 动态数据挖掘中的演化聚类模型与算法研究郭崇慧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违约风险金字塔原理的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迟国泰 大连理工大学 协调市场扭曲与稳健发展双重效应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秦学志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生命周期的总承包项目知识集成研究 朱方伟 大连理工大学 调查并克服交通拥挤收费的边界效应 葛颖恩 大连理工大学 低碳供应链网络建模与运作机制研究 王明征 大连理工大学 安全系统开发(SSD)创新的消化吸收模式研究宋明秋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行为运筹的城市物流协同配送及其干扰管理研究王旭坪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纵向联盟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机制研究任曙明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及驱动机制研究曲英 大连理工大学 家庭异质性视角下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 - 以东北地区为例孙岩 大连理工大学 NSFC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绩效评估的网络模式与系统研究党延忠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混合流水作业组织的集装箱码头集疏运资源调度同步化研究靳志宏 大连海事大学 预约机制和物联网环境下的集装箱堆场箱位优选干扰管理模型与算法周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 尚勤 大连理工大学探索性研究范式下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构建机理研究崔淼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侯剑华 大连大学71102053/ G020501 71102054/ G0206 71102055/ G0212 71103026/ G0303 71171034/ G0115 71172095/ G0203 71172096/ G020901 71173028/ G0314 ********/ G020101 71102089/ G0208 71102090/ G0212 71102091/ G0213 71102092/ G021502 71103027/ G0304 71103028/ G0304 71103029/ G030602 71171035/ G0113 71171036/ G0115 71171037/ G0117 71172118/ G0201 71172119/ G020401 71172120/ G0206 71172121/ G020871172122/ G020802 71173029/ G0301 71173030/ G0302 自有品牌(PB)开发对零供关系的影响研究李健生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非参数方法和非线性模型的经济景气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研究陈磊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时变参数的学习机制、利率行为与政策效果研究王志强 东北财经大学 开放式创新导向/能力、动态能力与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高良谋 东北财经大学 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压力影响机制的纵向实证研究林忠 东北财经大学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 基于嵌套结构的经验研究刘淑莲 东北财经大学 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及其全球文化嵌入效应和机理研究李怀斌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绩效评价与路径优化研究刘畅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结构突变和截面相关的省际碳排放面板协整检验方法王维国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的资产定价理论与经验研究史永东 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资本对集群体系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交换有效性的中介作用李浩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VFM视角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王东波 东北财经大学 创业学习与家族企业跨代创业成长机理研究陈文婷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规模阈值跃迁的大企业集团引领式产业创新升级:机理与实证研究李宇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电力业环境效率测评与研究——基于环境保护与电力发展双目标视角的分析彭昱 东北财经大学 面向在线信息的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彭怡 电子科技大学 大股东控制权合谋机制与利益分配渠道实证与实验研究宗计川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虚拟品牌社群的企业负面网络口碑治理研究张杨 东北财经大学 绿色供应商成长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白春光 东北财经大学 均等与增长:转移支付对县级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影响——基于2003年至今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周美多 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和特定事件的高频交易研究李平 电子科技大学 企业协同创新与集群网络演化的交互模型研究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 生产转换和需求替代即时协同下基于最优预测时域的动态批量决策研究慕银平 电子科技大学 高科技企业CEO领导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陈璐 电子科技大学 增长期权、创业板企业定价与风险投资决策李强 电子科技大学 竞争性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钱宇 电子科技大学71173031/G0303 71173032/G0304 71173033/G0304 71101020/G0103 71101021/G010303 71101022/G0109 71101023/G011203 71101024/G0115 71102119/G020401 71102120/G021101 71103030/G0304 71103031/G030503 71150110169/G0205 71171038/G010301 71171039/G010301 71171040/G0109 71171041/G0110 71171042/G0115 71171043/G0117 71172150/G020101 71172151/G0214 71173034/G031201 71171044/G0106 71173035/G030502 71103032/G030671171045/ G0104 自组织社会网络的特征信息融合与决策支持方法研究李德敏 东华大学基于外部性优化配置的产业链环境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孙广生 东北大学基于空间视角CVM的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敖长林 东北农业大学 基于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养殖业与粮食生产良性竞协发展机制研究李翠霞 东北农业大学 创新公共政策中政府技术采购的决策与评价模型研究王宏 东华大学金融市场关联网络结构分析及风险预警研究庄新田 东北大学混合驱动机制下知识协同目标网络的状态评价及优化控制研究俞竹超 东北大学消费者偏好背景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李凯 东北大学自助服务技术(SSTs)情境下服务失败和服务补救的实证研究曹忠鹏 东北大学考虑学习效应的多项目调度与人力资源分配优化理论与方法刘士新 东北大学零部件外包模式下产品族质量规划的优化理论与方法雒兴刚 东北大学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计划的弹复性分析及优化排程方法的研究王庆 东北大学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支持技术研究郭伏 东北大学基于意图的大规模柔性服务过程研究 冯国奇 东北大学EPR回收产业链纵向交易关系的形成机理、绩效评价与规制研究田海峰 东北大学新农保试点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流动性约束视角向涛 东北大学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theperformance impact of high performancework systems in professional servicejanine Bosak 东北大学复杂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建模及保护策略研究王建伟 东北大学态度-行为关系视角下可解释客户流失预测模型研究陈震宇 东北大学基于行为合约理论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风险选择与激励机制研究王健 东北大学合作企业组织间关系模式演进与创新绩效研究辛冲 东北大学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波动的形成机理、实证影响与治理研究肖兴志 东北财经大学 企业间部分所有权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政策于左 东北财经大学 考虑突发事件多种可能情景的风险应急决策方案择优方法研究袁媛 东北大学考虑动态需求和生产批量成本的分散式供应链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联合决策模型研究李洪燕 东北大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内生关系的分析吕炜 东北财经大学71172174/ G0212 71101025/ G0107 71101026/ G0113 71102031/ G020101 71103033/ G031102 71103034/ G031301 71171046/ G0103 71171047/ G010301 71171048/ G0104 71171049/ G0109 71171050/ G0109 71171051/ G010901 71172044/ G021502 71173036/ G0304 71101027/ G0103 71101028/ G010303 71101029/ G011201 71101030/ G0113 71101031/ G0114 71102074/ G0203 71102075/ G0206 71102076/ G0207 71102077/ G02070171102078/ G0208 71102079/ G020801 71102080/ G020802 渠道竞合行为、控制机制和关系结果: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实证研究张磊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供应链导向:维度构建、驱动因素和对绩效的作用机制薛佳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联想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品牌如何被发达国家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全球-当地认同的影响作用研究郭晓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二元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陈建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IPO市场异象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邵新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生决定及其经济后果研究陈德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 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结构性质的需求依赖价格的供应链合同模型研究赵映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团队中的个人信任发展规律实证研究:基于建导式协作背景程絮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危机时代应用高维数据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 - 基于非线性动态因子模型的方法陈志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小波方法为基础的跳检测方法及其在高频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薛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复杂动力网络的突发事件信息同步传播行为及其模型研究庄亚明 东南大学基于资源嵌入-流动-聚合网络重构的蜕变期企业转型研究王文平 东南大学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与规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胡汉辉 东南大学模糊环境下社会网络中的影响扩散及其优化研究倪耀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碳排放的多级供应链优化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舒嘉 东南大学连续模糊决策的词计算理论及其信息集成方法研究刘新旺 东南大学突变型顾客需求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研究王海燕 东南大学基于生物细胞弹性理论的供应链弹性测度模型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食品供应链为例赵林度 东南大学商业模式设计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及权变作用机理研究:CAS视角的分析吕鸿江 东南大学基于参保职工慢性病健康教育实验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衡机制研究路云 东南大学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多机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陈欣 东南大学考虑顾客行为的跨期定价与容量控制策略及其在旅游业的应用研究张玉林 东南大学网络环境下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双渠道供应链协作策略研究徐琪 东华大学高速公路运营状态的不确定性建模和预测 郭建华 东南大学招投标中的串谋与最优激励机制设计 王宏 东南大学。
隧道方面的自然基金项目摘要1批准号50078002项目名称:隧道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智能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类别:面上项目申请代码:E0807项目负责人:乔春生负责人技术职:称教授依托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资助年限:01/01/2001 - 01/12/2003 资助经费17(万元) 中文摘要:以新奥法为基础的隧道工程信息化设计思想已提出了几十年,但目前我国隧道设计仍然以工程类比法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信息化设计的各个环节严重脱节,缺乏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形象直观的计算与分析工具。
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重点进行了隧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快速仿真方法研究及计算机程序开发、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和隧道变形预测的智能方法研究。
对有限元求解器进行了改进,使计算速度和效率明显提升;提出了新的地下工程可视化三维建模方法和计算结果的三维可视化方法,以此为基础编写了岩土工程三维有限元可视化仿真程序;首次将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新方法- -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引入隧道工程设计,在传统支持向量机一元回归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向量机多元回归算法和隧道位移反分析与位移预测的智能方法,解决了传统反分析方法需要事先假设围岩力学模型的难题,与人工神经元网络相比,可以较好地解决局部优化、样本数量不足等问题。
通过对浅埋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的应用证明,这种新的智能分析方法计算误差小,使用方便,可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隧道建设水平。
中文主题词:隧道工程,可视化计算,支持向量机,反分析,变性预测英文摘要:The informative design iedr of tunnel based on the New Austrilian Tunnel Method has been propsed for decades, but the tunnels of our country is generally designed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tunnels in similar ground at present. This is mainly because of disconnect of links for NATM and lack multiple functional, easy to use, computation and analyze too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tuality mentioned above, some experiments in situ and analytical studies about visual simulation method and software can beused to tunnel engineering as well as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ethod of tunnel deformation were carried out.A fast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thod and a visual computing program which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procedures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and support was developed. The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hape models can be built up easily using the program. A new intelligence method for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unnel d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tunnel shotcrete-bolting support parameter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as proposed. It has strong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because the SVM theory is based on the minimization of structure risk principle. The algorithm of SVM is a convex quadratic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refore the solution is certainly the global optimum.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algorithm which can only solve the single output variable problem, an improved SVR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resolve problemwith multiple output variable regression; the corresponding code is developed in MATLAB. The maximums of relative errors for convergences prediction of the tunnel were not greater than 6.5% and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tunnel engineer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Bspline kernel function has better effectiveness compared with the RBF kernel function for prediction of tunnel convergence. Compared with BP network, the improved SVR algorithm makes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precision of the design results, and can be employed to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situation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applicable to estimation of tunnel deformation.英文主题词:tunnel engineering;visualized scientific computing;support vector machines;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deformation prediction2项目编号 50978019项目名称承载地层中隧道开挖影响分区与支护荷载分布的力学机制和计算模型研究项目类型面上项目申报学科1 (E080506) 研究性质资助金额 35.00万元开始日期 2010年1月1日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31日项目摘要在承受附加荷载的地层中开挖隧道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