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期末复习题1
- 格式:wps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2 P22—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著名的赠别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20、《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作品。
“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出现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在题材、风格、形式方面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朔漠”,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开朗豪放、积极进取。
诗体上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主张和创作特点:创作主张:一、复归风雅。
陈子昂在著名的《与东方左使虬修竹篇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了“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光辉传统作为创作的先驱榜样,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比兴寄托的优良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这一倡导,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创作特点:诗歌创作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倡导风雅兴寄,具有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追求风骨以及对美学思想的提出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一个曲名,为南朝陈后主制作,属宫体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
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
A.9篇B.10篇C.11篇D.12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底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别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浮现了一种壮大的气魄和大方悲凉的感人力量。
并且,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很多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别确定)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进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咨询,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行低下。
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别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进展做出了贡献。
沈宋往常,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
沈宋使五律更趋周密,彻底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据《新唐书·宋之咨询传》记载:“及之咨询、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钞票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别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精品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15分)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 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4.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5. 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 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
8. 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9. 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 “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 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
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 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 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二.名词解释:(20分)1.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填空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 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 —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_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 叙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创始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的大力提倡。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对新乐府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
古文运动:广义上是一场以复兴儒学为号召的政治革新运动,狭义上是指中唐贞观年间以韩愈柳宗元为领袖的一场以倡导古文,谋求政治核心的文学革新运动,争取文体挣脱骈文的桎梏,旨在谋求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方面实行变革的散文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和艺术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XX诗派:出现在南宋后期,得名于吕本中《XX诗社宗派图》,这些作家在创作上都遵循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主张,用典,借鉴前代文学经典。
风格上瘦硬生新,后到杨万里时才提出“活法”,不能拘泥于后人。
后期受靖康事变的影响,诗风发生深刻变化,诗人开始出现爱国情怀以与忧国忧时之思。
形成“一祖三宗”的门派流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简答和论述试述陈子昂诗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主张,一、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二、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三、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的结合,创造健康瑰丽的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风骨兴寄与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二,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出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陈子昂所倡导的唐诗理论是什么?试论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地位与贡献。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王维兼擅山水诗画,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绘塞外奇丽雪景的传世佳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王昌龄《出塞》诗的前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概括了千年来塞上战争不断,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
3.唐代最早写新乐府的作家是杜甫。
而“新乐府”一名是由白居易提出来的,其自号香山居士,着有《白氏长庆集》。
4.“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
5.“欧梅”是指宋代诗人欧阳修和,“张三影”是宋代词人张先,“贺梅子”是宋代词人欧阳修和梅尧臣。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7.武后时代的初唐诗人陈子昂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明确地提倡“”和“”,反对“”的齐梁诗风,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8.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前者是诗,后者是传奇小说,互为经纬,歌咏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9.柳宗元的诗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柳宗元和韦应物在山水诗的创作上齐名,故被人称为“韦柳”。
10.中唐时期诗人李贺偏爱描写鬼魂,故有“鬼才”之称。
其诗独特,谓之“诗鬼”。
11.“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属于宋代,他们是“三苏”、欧阳修、曾巩和柳宗元。
12.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山园小梅》。
13.“唯秦今代词手,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中的“秦七”是秦观,黄九是黄庭坚14.“二窗”是指词人吴文英和周密,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
15.中兴四大诗人是指: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上官仪生活在初唐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李白的诗歌美。
3.“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的诗。
4.与词相配的音乐是(燕乐(宴乐))。
5.唐代传奇创作的繁荣期是在(中唐)。
6.“苏黄”是苏轼在诗歌上与(山谷)的并称。
《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期末复习题一)
《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上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______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
3.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______和谢灵运以来的______的基础之上。
以______、______为代表,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4.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______四类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_。
6.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7.“以文为诗”是_________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8.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
9.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_____。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1.长吉体是_______诗所具有的风格。
1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______。
13.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______、______。
14.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______。
15.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_____。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杨亿。
2、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晏几道的为人有“四痴”。
3、周邦彦在徽宗朝曾提举大晟府。
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是杜甫。
5、《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6、宋代词人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7、《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8、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9、《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
10、《录鬼簿》的作者是锺嗣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5、简述“山谷体”的内涵。
16、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7、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二、名词解释题 11、晚唐体 12、“苏门六君子” 13、 14、四大南戏1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此外还包括寇准。
12、“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这这些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13元曲、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4、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书、礼D. 春秋、战国、秦汉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的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史记》3. “汉赋”的代表作家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王羲之D. 王勃4. 唐代诗歌的“诗仙”是指?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5. “宋词”中以豪放派著称的词人是?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柳永6. 元曲的代表作家是?A. 王安石B. 欧阳修C. 关汉卿D. 黄庭坚7. “明清小说”中,被誉为“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醒世恒言》C. 《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左传》D. 《诗经》、《楚辞》、《汉书》、《后汉书》8. “三言二拍”中的“二拍”指的是哪两部作品?A.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B. 《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C. 《古文观止》和《史记》D. 《左传》和《资治通言》9.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左传》的内容?A. 《春秋》B. 《战国策》C. 《左氏春秋》D. 《史记》10. “四大才子”指的是?A.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B.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C.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D.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刘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诗经》中的“风”是指________,而“雅”是指________。
12.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
13.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被称为“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
14.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风以________著称,她的《如梦令》是其代表作之一。
15. 元代戏曲的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__。
3、试简述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艺术境界。
(第一册书p278—p282)答案:就艺术境界来说,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新天地。
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薄、与世无争、物我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
首先,表现在诗人拥有平和散淡的心境,使这种感情自然流露在诗中;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陶的诗中的语言,有清水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
四、问答题。
1、在古代文学史上,不乏有杰出文学家齐名的,如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
举一个例子,试论述他们之间的异同。
参考一:“元白”,即元稹与白居易。
同:1.他们都生活在中唐后期;2经历类似,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才在诗歌创作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作出大量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3.他们频繁唱和,而形成了“元白体”诗篇,诗风则是平易浅切异:元稹的新乐府也是叙事诗,但不像白居易新乐府诗一题一事,往往一题包括数意,叙事繁复,主旨也就不够集中明确。
(二)P135 P152参考二:“孔孟”即孔子与孟子。
同:1.都是儒家学派的先哲,以仁为本。
2.生活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3.游历于各国,经历类似,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
异:1.孟子将孔子的思想具体化到民本思想、仁政 3.《孔子》诗师生间的简要问答,诗简单的结论短语,《孟子》则是孟子与诸侯间的论辩,诗深入的论证。
(一)P70-77参考三:“韩孟”即韩愈与孟郊。
同:1.中唐时代 2.诗歌大多以抒发自己贫穷困顿愤世嫉俗的情怀为主2.追求奇崛的诗风,创作摆脱俗套,有不拘常规的胆量与勇气 3.审美上追求雄奇怪异的风尚4.采用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比喻险怪等表现手法异:韩愈创造了一种诙谐戏谑的诗歌风尚,孟郊则以苦吟著称,不仅对社会贫富不均加以批判,还对下层人民的不幸深表同情。
(二)P180-1882、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2 P86-92)李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的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得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
11、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诗》到了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14、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5、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16、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17、《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19、《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悲秋”题材。
20、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21.《尚书》一名的意思是上古之书。
22.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春秋》。
23.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2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大雅?生民》。
25.《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六诗。
26.《国语》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27.《国殇》是《九歌》中祭祀阵亡将士的作品。
28.抒情小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9.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创世神话。
30.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尚书》。
3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赋诗言志。
3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中国古代文学史_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8分)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1.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的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四)论述题1・试论诗体和词体在文学特征上的异同。
(1)诗词和音乐的关系上来看词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木的特征。
词的合乐和诗的合乐是有区别的。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配合的音乐体系是不同的。
诗所配音乐的主流是清乐:词相配合的是燕乐。
二绘与乐配合的方式不同。
诗与乐相配的形式上是“以乐就诗”,即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乐:而词大体上是“以诗就乐”,倚声填词,言合于声。
<2)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见论述题2)(3)诗词的题材上看:中国历代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便是“诗言志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即主要抒写男欢女爱的恋情.(4)从诗词的风格上看词的总体风格特征址细腻深婉:词不是以表达群体共同惜感为能事,而是以表达个体特殊情感为擅长;词不是向所抒感情的广度上横向推进,而是力求向所抒感惜的深度上纵向开掘:词不是向悄感的强烈显霜方而积极扩张,而是向惜感的含啟藉方而刻总追求;词不是向惜感的粗率豪放方而努力幣登,而是向惜感的细腻婉曲方面顽强渗透。
(5)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肓艺术。
词的语肓追求轻灵细巧。
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口、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叢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惜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
词的语盲还追求色彩鲜美。
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宜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
以上从五个方而分析了词体相对于诗体在形式、题材、风格、语言等方而的特色,词合乐歌唱,音律委婉,声调悠扬;其形式长短借落,变化丰富;其总境空灵幽渺,女IF深岩血径,丛筱幽花二其风格婉约细腻,要眇馨逸:其语言轻灵细巧,典雅浏亮。
2•试结合作品,分析诗与词外部形式上的异同・(1)词的句式长短不齐诗的句式有长有短,但是诗中的长短句式不是主流,在数虽上也是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从初唐时格律诗产生以后,格律诗成为诗歌主流,而格律诗的句式必须楚整齐划一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期末复习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XXX的代表作之一,以描绘春江之美、花月之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高度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中的“江流宛转”,“月照花林”,“花自飘零水自流”,“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红”等句,用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XXX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诗歌的整体结构紧凑有序,节奏流畅自然,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形式的精益求精和对于诗歌整体效果的追求。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在于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
春江花月夜》是南朝XXX创作的宫体诗,收录于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将诗情、画意和哲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以月光为主线,将群象融为一体,画面清新明丽。
诗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短暂和人情难圆的感伤。
整篇诗结构清晰,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标题即为线索。
全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春江花月夜展开,第二部分则写离别相思,由思妇到游子,最后将题目五字再一一收束。
语言优美自然,韵律和谐婉转,富于音乐美。
XXX在这首诗中用清丽婉转的诗句描绘了XXX之夜的静谧与美好,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唐诗名篇。
初唐诗人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做出了许多准备。
首先,确定了南北文学的两大发展方向,南北文学相互研究、批评、促进。
其次,在写景体物的技巧和对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上官仪提出了“上官体”诗的主要特点。
第三,诗歌题材得到了开拓,初唐四杰的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XXX大漠,XXX的诗歌反映了现实政治生活。
第四,XXX倡导“骨气”、“刚健”,XXX倡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提出了“风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