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原理第三章 加网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83 MB
- 文档页数:121
浅谈CTP加网技术毫无疑问,每一个印刷厂都认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印刷质量,由于它不需要使用胶片,而是直接在印版上成像,因此能使印刷车间变得更加整洁,同时还能让人们使用更加精确的网点,减少了印刷机所受的四色印刷的限制。
此外,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能够减少网点变形,最大限度地补偿印刷机上的网点扩大。
在这样发展趋势下,很多制造商都推出了用于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上的随机加网产品。
传统的半色调加网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幅加网,它由一系列规则排列的网点组成,通过网点尺寸的变化来体现高光或暗调的区别。
调幅加网具有很强的预测性,而且在印刷机上的效果比随机加网要好。
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就在于,印刷厂必须要保证图像在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不丢网点。
随着加网线数的增加,控制高光网点和保持暗调网目间的间隙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调频加网或随机加网使用了与调幅加网完全不同的方式,它们能够保持网点尺寸的一致,但会改变网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在很多区域内网点非常小而且排列的非常紧密,因此调频加网能够再现出更多的细节(中间调),同时减少“莫尔”条纹出现的机会。
用调频加网技术印刷出的图像往往能够达到连续调照片的质量。
但是,由于调频加网使用了非常小的网点,因此在调幅加网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高光网点的问题也会出现在调频加网的大部分阶调中。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出现以前,人们很难将微网点从胶片上转移到印版上,而现在,这个问题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了。
很多新兴的加网技术都是调幅和调频加网的混合体。
混合加网在大部分色调区域内使用传统的条幅加网方式,而在高光和暗调区域使用调频加网技术。
通过混合加网,胶印厂能够提高调幅加网区域的加网线数,而不会给印刷机带来额外的负担。
以下就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种最新加网产品(爱克发、Artwork Systems、艾司科、富士胶片、海德堡、柯达、Rampage系统、RIPit和网屏)。
爱克发爱克发公司声称自己推出的加网技术能够将调幅和调频加网的优势结合起来。
信息科学Ⅵ裂群■l£C T P系统及加网技术分析陈凤娟(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系辽宁大连116052)[摘要]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生产流程,体现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与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的过程是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即直接制版(C T P)技术。
直接制版技术省却了许多工艺过程,缩短了印刷周期,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给印刷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在直接制版系统中.光栅图像处理器(R I P)是一个1F常霞要的技术,它对于提高C TP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印刷直接制版(CT P)光栅图像处理器(R I P)加网中图分类号:T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71--7597(2008)1110042--02一、引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印刷行业中图像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运用,数字印刷已经脱颖而出,在印刷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生产系统,数字流程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从信息的输入一直到印刷,甚至装订输出。
数字印刷把印前、印刷和印后融为了一体。
从系统控制的角度来看。
它是一个无缝的伞数字系统。
而且,数字印刷的产品种类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商业印刷品,也可以是出版物、商标、卡片,甚至包装印刷品,覆盖了相当广泛的专业领域。
数字印刷具备按需生产能力,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生产制作顾客需要的信息产品。
数字化工艺流程的需要使直接制版(C T P)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C TP可处理多种印刷方式,包括商业表格、说明书、通讯录、文件、财务、报纸、标签和包装。
除此之外,C TP还适合印刷单张纸和宣传册。
它尤其适合把前端的编辑、创作部分和后端的制作部分紧密结合的封闭式工作流程。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 T P)采用数字化1=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
本文主要介绍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工作流程,并分析其中的R I P技术以及加网技术。
调幅加网在丝网印刷中的应用连续调的原稿经过分色后,即成为数目不等的单色调图。
只有将连续调的图像转成网目调图像才能制版印刷。
将连续调图像转换成网点组成的网目调图像的过程叫加网。
当加网后印刷的网点足够小时,人的眼睛在一定距离内是辨别不清的,而把网点组成的网目调图像错视为连续调的图像。
由此可见,加网在网目调丝网印刷中的重要性。
目前对连续调图像的加网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调频加网和调幅加网。
调频加网:也称随机网点。
随机网点由尺寸固定的颗粒点组成,层次的调整是通过改变颗粒点出现的量来实现的。
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出现的网点多少反映了该位置色彩的深浅。
调频加网没有加网线数、加网角度、网点形状等要素。
多色随机网点套印后,不会出现错网的问题。
典型的调频加网尽管在平印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效果,但由于网点太小无法在网版印刷中有良好的表现,更不适应低目数的丝网印刷。
因此,目前在网目调丝网版印刷中不考虑频加网。
调幅加网:也称常规加网或传统加网。
调幅加网具有固定的空间和线数。
层次的调整是通过改变网点大小来实现的,颜色深的地方网点大,浅的地方网点小,深浅靠网点的大小调剂。
调幅加网的网点是以网格为基?,中心位置是固定的,以一定的形状呈纵横900规律性排列。
相邻两点的中心距离不变,网点大小是逐渐变化的,在其相对固定的范围内,网点面积大小反映了该位置的深浅。
调幅加网适应网版印刷,是丝网印刷的现实选择。
调幅加网的网点作为网目调丝网印刷的基础,起着如下作用:1. 印刷上担负着呈现色相、明度、纯度的任务;2. 印制过程中是图像表现的基本元素;3. 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调幅加网的基本要素或参数有网点形状、加网线数、加网角度、加网阶调等,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网点形状是指调幅网点的几何形状。
它不尽关系到不同色层次的视觉效果,而且对于印制过程中的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网点形状有方形、圆形、链形、椭圆形等,有时为了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也,使用线条、十字线等特殊点形。
在普通印刷中,网点是表现图像层次和彩色图像颜色层次的基本单元,网点覆盖率的不同可产生颜色层次的变化。
加网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实践和提高,从照相加网、电子加网发展到数字加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物理方式形成网点的方法。
计算机数字加网是在照排机和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中大量采用的技术。
电分机加网和计算机数字加网在技术和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实现方法不同而已。
现在随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质量和速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关键部位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性能的改善,加网的速度和质量已大大提高。
与其他加网技术相比,数字加网技术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其优越性,它可以实现在模拟加网中很难实现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算法,并且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目调图像。
数字加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图像印前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数字加网的特点数字加网是计算机出版系统中采用的加网技术。
根据记录网点的分布状态,数字加网有调幅、调频加网和调幅/调频混合加网方法。
调幅加网(点聚集态抖动技术)是用不可见的、行列排列有序的网格分割图像,每个网格按照一定的角度、加网线数生成面积不同的网点。
调幅加网技术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完善,已在很多印刷单位使用,在调幅加网方法中,电子分色机使用的挂网方式一般是德国Hell公司开发的IS网点技术(无理化正切网点)和RT网点技术(有理化正切网点)。
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中采用的是PostScript 加网技术。
调幅加网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却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
例如细节丢失、产生龟纹和玫瑰斑、视觉上的撞网等,尤其是龟纹、玫瑰斑及阶调跳跃(即在网点开始搭接前后出现层次跳跃)等问题,在调幅加网难以避免,一直影响着图像的印刷质量。
调频加网(点离散态抖动技术),是一种随机加网,它得到的是离散分布的记录点。
能较好地避免调幅加网技术的缺陷。
调频加网图像具有较高的信息容量。
调频网点有一级调频网点(指每个网点大小(面积)一定,仅网点的空间分布随机变化)和二级调频网点(指网点大小(面积)和空间分布频率均在变化)。
阶调网印的加网技术在彩色丝网印刷中,要把一个连续调图像变成网目调图像,使图像的层次用网点表示。
网点的形成必须在给原稿照相时加网屏才能使图像带有网点。
加网屏时必须同时加滤色片进行分色。
用红色滤色片分出青版,用绿色滤色片分出品红版,用蓝色滤色片分出黄版。
根据分色加网的先后次序可分为直接分色加网和间接分色加网。
网屏上网点分布有不同的规律性,根据网点组成分布的不同特性可分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和混合加网,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加网方式。
现在图文的输出都靠照排机,而照排机由于栅格图像处理器的限制,网屏角度并不像传统加网那样任意摆放,网屏摆放的角度只能取近似值,这些近似值有无理数和有理数。
这就出现了无理正切加网、有理正切加网和超细胞加网,这些都称数字加网。
下面将这些加网方式一一分述。
照相分色加网要把一个连续调图像变成网目调(半色调)图像,用像素图像来模拟连续调,就必须在对原稿照相时加网屏。
网屏是把连续调图像分解成可印刷复制的加网工具,网屏的片基有有机玻璃或聚酯软片,上面有黑色网点,经过照相机曝光后,连续调图像便用网点显示层次。
网点在印版上就是一个最小的感脂单位,有网点就显图像,网点大或多的地方层次就深,网点小或少的地方颜色就浅。
网点起着调节油墨量大小、组织颜色和图像轮廓层次的作用。
直接分色加网直接分色加网就是分色加网一次完成。
是在照相时把滤色片和接触网屏同时安装在照相机镜头上,用网点直接把原稿的阶调记录在感光片上。
文 段小剑 任玉峰分色间接分色加网间接分色加网是将分色和加网分两步进行。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消耗的感光片多。
投影加网投影加网是在制版照相机距离感光片一定位置上,安装一块玻璃网屏,这种玻璃网屏是由两块互成90°角的玻璃线条网屏粘合而成。
线条的间距与网线频率一致。
调节网屏距离使网屏每个网孔后的胶片平面上,照相机光圈的孔径都成为一个中间亮度大并向四周降低的网点。
玻璃网屏相对于水平线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确定加网角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版印刷中的数字加网技术普通印刷中,网点是表现图像层次和彩色图像颜色层次的基本单元,网点覆盖率的不同产生颜色层次的变化。
与其他加网技术相比,数字加网技术能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目调图像,成为当前图像印前处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从照相加网、电子加网发展到数字加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物理方式形成网点的方法。
计算机数字加网是在照排机和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中大量采用的技术。
电分机加网和计算机数字加网在技术和原理上在是一样的,只是实现方法不同而已。
随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质量和速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关键部位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性能的改善,加网的速度和质量已大大改进。
与其他加网技术相比,数字加网技术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其优越性,它可以实现在模拟加网中很难实现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算法,并且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目调图像。
一、凹印网点的特点和新技术网点是实现图像阶调层次的基础,不同的印刷方式对网点的传递增大效果不同,由于凹印和柔印中网点增大比胶印更严重,因此对图像阶调的影响更大。
在网点传递的过程中,网点形状是影响图像阶调再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印刷阶段更是如此。
传统的网点形状有方形点和圆形点,目前还有链形点(或称菱形点)、字母点、复合点、变频点、调频点等。
在相同的网点百分比下,不同的网点形状其周长的总和不同,其网点的增大量也不同。
网点增大时沿其边缘向外扩大,所以周长越大,网点增大越严重。
此外,网点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总会有网点搭接的部位,由于搭接会造成密度突然上升。
因而破坏了阶调曲线的连续性,造成某些阶调区域的层次损失。
例如肤色,恰好处于黄、品红版的中间色调,极易造成阶调生硬,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