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通风、消毒情况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为实在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项消毒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园保健室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监视、指导、检查。
二、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防止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展清洁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
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四、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平安评价报告及备案,并到达相应的卫生要求。
五、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消毒完毕做好消毒记录登记。
六、幼儿园教室、寝室、活动室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 1 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
温暖季节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户外活动期间进展空气通风换气。
七、教室、寝室、保健室和隔离(观察)室应使用紫外线灯或挪动式紫外线消毒车进展室内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或挪动式紫外线消毒车必须在无人存在情况下进展,消毒后应开窗通风,驱散残留臭氧后人方可进入室内。
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体积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大于 60 分钟。
八、传染病流行期间消毒。
每年的 5 月 1 日至 10 月31 日为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年的 11 月 1 日至第二年的4 月 30 日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在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等工作的根底上,进一步加强手卫生,适当增加洗手的频次,必要时采用适宜的手消毒剂进展快速手消毒;加强环境外表消毒,增加消毒频次和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针对肠道传染病,应加强对盥洗室的消毒,特别需防止气溶胶所致污染;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应加强开窗通风,暂停使用集中空调、空气净化器(有特殊规定除外);针对介水传染病,应暂停使用嬉水池。
店集幼儿园消毒记录表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因此消毒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特别是对于幼儿园这样的儿童聚集地,消毒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店集幼儿园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消毒记录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套消毒记录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二、消毒记录表概述店集幼儿园的消毒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毒日期、消毒区域、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时间、消毒员签名等。
通过这份记录表,我们可以追踪每次消毒的详细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消毒区域划分与规定店集幼儿园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和特点,将园区划分为以下几个消毒区域:教室、休息室、餐厅、游乐设施、卫生间等。
针对每个区域,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消毒方法和频率。
例如,教室和游乐设施每天消毒一次,休息室和餐厅每周消毒两次,卫生间每天消毒两次。
四、消毒剂选择与使用规定在选择消毒剂时,店集幼儿园优先考虑使用环保、无毒或低毒的产品。
同时,使用消毒剂时需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配制和喷洒,确保有效浓度和均匀覆盖。
还需注意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安全,防止误食或误触。
五、消毒操作流程每次消毒前,消毒员需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清理表面污垢;使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用清水擦拭以去除残留消毒剂。
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员需密切室内通风情况,确保人员安全。
六、消毒效果评估与记录每次消毒后,消毒员需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消毒剂气味、残留物情况、对物品的腐蚀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记录在消毒记录表中,以便追踪和管理。
如发现异常情况,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上报。
七、总结与展望通过实施店集幼儿园消毒记录表,我们能够更好地追踪和监控园区的消毒情况,确保孩子们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消毒制度和管理措施,引进更多环保、高效的消毒产品和技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学校公共区域消毒记录表
概述
本文档旨在记录学校公共区域的消毒情况,以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安全。
按照规定,学校公共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并详细记录,以备查阅。
时间表
下面是学校公共区域消毒的时间表,包括具体的日期和时间,请按照表格填写消毒记录。
区域及消毒方式
请按照下面的表格填写具体的区域和相应的消毒方式。
消毒人员
请填写执行消毒任务的人员名单和日期。
备注
此处填写任何与消毒相关的特殊说明或注意事项。
例如:在消毒过程中,需确保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手套。
另外,消毒液应保持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范文大全】一.室外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室外环境做到整洁、美观、所有墙面按园统一规划布置不随意更改,教育幼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不随意乱扔垃圾果壳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操场、花坛、走廊等场所的整洁。
3.场地做到雨天无积水、阴井、下水道等有定期灭虫消毒措施(转载于: : 幼儿园教室卫生检查记录表)。
4.绿化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绿地无杂草、花坛无杂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儿不随意攀摘花草树木、加强爱护绿化教育。
5.操场内或过道上不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建筑垃圾等杂物,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二.室内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由教师、保育员负责教室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墙面完好无损、布置美观、教育幼儿不抠墙,不弄脏墙面。
2.不随意在墙上拉线、钉勾子、钉阁板等物、确保室内整洁。
3.建立健全环境清扫制度与四定制度。
每月一大扫、每周一小扫、分室分片包工、定人、定点、定时、定期检查4.保育员要管理好室内的设备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扫帚等物,要按固定地点安放、不随意乱放。
5.每天擦洗便池和厕坑、保持厕所清洁无尿垢、无臭味、定期打扫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园内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洁。
6.保持各活动室无积灰、无垃圾,并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工作。
7.园内做到无死角、库内存放物不宜过多,应离地、离墙、防虫害和霉变。
物品要按类堆放、排列整齐。
保健老师负责全面环境卫生检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妥善处理。
一、卫生区域1、各班的教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2、幼儿园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
二、清扫要求1、每天各班教室要清扫三次(早晨、午饭后、下午),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2、每周一为全园大扫除日,以确保教室、卫生区及宿舍洁净无死角。
3、临时突击性清扫任务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标准。
三、清扫标准1、教室:地面、墙壁、黑板、门窗、用电设备、桌椅、讲台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清扫工具,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面干净,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污迹,无积灰蜘蛛网,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糖迹,无垃圾,否则每一项扣1分.2、宿舍: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否则每一项扣1分.3、楼梯、走廊:楼梯、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室外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墙角等无蜘蛛网;及时倒垃圾。
幼儿园通风消毒记录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3篇篇一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篇二为切实作好我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园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教室消毒制度1、园所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
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育老师按照要求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 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园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工作。
4、如发现园所内有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保健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级的饮用水每天由本班的保育老师做好保洁工作,由保育老师进行消毒工作。
二、学生卧室消毒制度1、每日早晨入园后,由保育老师开窗通风。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保育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天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清洗干净。
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 10—20 分钟或循环高温消毒机消毒。
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 84 消毒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