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2
- 格式:pptx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5
管理学01 I篇导论01 1章管理者与管理05 本章提要11管理者是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如监工、科室主任、院长、部门经理、副总裁、总裁,以及首席执行官等。
操作者是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21管理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或基本活动中。
31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而效率则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资源成本最小化。
41亨利·明茨伯格从他对5位总经理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角色。
他将这些角色划分成三组:第一组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第二组与信息传递有关(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第三组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1弗雷德·卢森斯和他的副手发现,成功的管理者(那些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相反,有效的管理者(那些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则强调沟通。
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
61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中的位置而变化。
类似地,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
管理的这种一般性,主要存在于在世界上讲英国的国家中,但是,认为管理概念可以普遍运用到世界上任何国家却是危险的。
71社会各界人士都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管理在我们的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管理的基础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对于那些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能使他们领悟其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
管理学01 I篇导论01 1章管理者与管理06 复习与练习复习与练习复习题11什么是组织?为什么管理者对组织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21有效果的组织一定是有效率的吗?试讨论之。
课后案例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杨总经理的一天讨论:请分别从管理职能和管理角色的角度分析杨总经理的工作。
本案例中多处涉及到管理角色,如:平息火情——人际关系角色;杨总与重要客户共进午餐——人际关系角色;杨总与外商谈判——决策制定角色。
案例全面体现了领导者的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职能。
如:平息火情和安抚刘工——领导职能;翻阅报表——反馈控制;纠正青工小王的不规范操作——现场控制;鼓励技术攻关小组——领导职能;签下订单——计划职能中的决策等。
第二章海底捞的精彩世界1、顾客满意是服务型组织追求的终极目标;2、激发员工潜能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适当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是激烈员工的手段之一。
第三章上航假期的追梦之旅1、子公司对使命的表述不准确,太笼统,没有表明企业所在的领域;对愿景的表述上目标不明确,核心价值观表述牵强,不精炼,起不到其应有的导向作用,与母公司本应是从属关系,相关定位应配合母公司进行补充。
2、母公司的战略计划是对其使命和愿景的具体化。
大学艺术博物馆主要问题:对大学博物馆使命的定位及顾客群体的定位上,目标确定不准确。
对策:明确相关定位后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
第四章联想集团的光荣与梦想联想集团早期走多元化道路但未获成功,后改走国际化道路,采用紧缩型战略,注重专业化,最终获得了成功。
说明大企业可以走多元化道路,但应注意控制其发展速度。
海信集团的战略管理体系特点:严格遵循了战略管理的科学程序,使其体系完整,有前瞻性,并在实施过程中执行到位,且有严格的监控与反馈,使得海信集团的战略管理效果比较理想。
第五章三鹿与强生三鹿高层在决策时忽视了其代价,未能理性分析决策后果的严重性;政治因素:各国政治环境有差别;国情不同:大环境不一样;领导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不一样;两家企业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不一样,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有差别。
第六章奥迪康公司的面条式组织1.该公司对结构、人员、技术方面均进行了变革,其目的是使组织结构更为灵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题目1.按照决策的作用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专业决策。
A。
正确B.错误答: A B C D2。
信息越多并不能保证决策就会越科学.A。
正确B。
错误答: A B C D3。
计划按照范围讲,可以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A。
正确B。
错误答: A B C D4。
决策支持型系统主要帮助决策者解决机构化问题。
A。
正确B.错误答: A B C D5.以下四种因素中,属于影响顾客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
顾客的集中程度B。
顾客的购买力C.顾客掌握的信息D。
顾客购买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答: A B C D经济学中所谓“资源是稀缺的”,这一说法隐含的深意是:( )A.世界上水域辽阔,资源本来就少B。
必须节约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C.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D。
资源不多,要留下一部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答: A B C D7。
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度量维度有:()A。
变化程度B。
复杂程度C.A+B D。
都不是答: A B C D8.某企业确定了上半年的目标,这种目标是()A。
长期目标B.短期目标C。
中期目标D.战略目标答: A B C D9.针对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某公司决定在北非投资设立子公司,这种决策属于()A.管理决策B。
战略决策C。
业务决策D.程序化决策答: A B C D10。
应用头脑风暴法时,需要限制参与人发言以保证讨论围绕主题进行。
A.正确B。
错误答: A B C D1。
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属于战略性决策。
A.正确B。
错误答: A B C D2。
某企业位于一个小镇,周围农民经常向企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地方政府从来不管这些事情,听之任之,企业环境不好。
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A。
社会文化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
自然环境D。
经济环境答: A B C D3。
决策首先必须识别机会或是发现问题.A。
正确B。
错误答: A B C D4.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确定一套标准,要求这些标准是()的A.绝对理性B。
第二章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管理一、四种道德观:功利观、权力观、公平观、综合观。
(一)功利观: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
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决策影响的人没有参与决策的情况下。
同时功利主义也会导致一些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二)权力观:他积极的一面是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消极的一面,接受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个人权利的保护看的比工作的完成更加重要。
(三)公平观:有得有失,得的是保护了弱势群体,失的是不利于培养员工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综合观:大多数生意人对道德行为持功利主义态度。
因为功利主义与诸如效率、生产率和高额利润之类的目标相一致。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做责任以社会利益为重自律二、崇尚道德管理的特征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视人为目的超于法律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二、个人特征价值准则和道德发展包括很多问题,而后者是专门用来度量独立于外部影响的程度。
出价值准则外人们发现还有两个性量变也影响着个人行为。
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第三节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招聘搞到的素质员工确立道德准则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建立正式的保护机构第四节社会责任于利润取向社会责任是指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追求了对社会有力的长期目标。
古典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在古典观那里,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利润取向。
企业的唯一目标是准求利润,使股东的利润达到最大,在这过程中自然给社会带来最大利润。
利润取向的企业也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这种论证分两个方面: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这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完全是一致的;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现,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与是企业短期的利益受损三十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坏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远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管理学原理(2学分)》专科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2学分)》课程编号:课程性质:理论必修课/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先修课程:无教材:《管理学》尤利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资料: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2、《管理学》罗宾斯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管理学教程》周健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资料收集,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成绩评定:考试成绩百分比(60%),平时成绩百分比(4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与课堂表现)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理论必修课,是一门注重问题的应用性科学。
通过本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有效管理其所在的组织,使组织运行的效率提高,系统地初步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学习有关各专门的管理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全面了解管理学的性质、任务、基本原理、管理学思想发展史及其主要学派;管理环境;管理各大职能的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履行管理职能的各种基本过程和原则,最终能够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了解管理的意义、研究框架、学习方法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含义1、管理的基本概念2、管理的目标3、管理的性质第二节管理的职能1、管理的四大职能【本章重点】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本章难点】管理职能的理解及运用【思考题】1、什么是管理?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管理问题?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二章管理者【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及素质。
了解管理者的培养。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者的角色1、管理者2、管理者的类型3、管理者的角色4、管理者角色的变动第二节管理者的素质1、基本技能【本章重点】明茨伯格把管理者划分为十大角色及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